从东晋门阀政治的兴亡,来看桓温、桓玄父子篡帝失败的原因

元兴二年(403) , 桓玄篡位晋室 , 在建康成功称帝 。 然而皇位还没坐够一年 , 次年二月 , 桓玄就被刘裕赶出了建康 。 而后几经流离 , 桓玄又被手下的一名屯骑校尉诱骗入蜀 , 最终死在益州督护冯迁的手里 。

有意思的是 , 魏晋南北朝时期 , 权臣篡位的事一点也不新鲜 , 就说桓玄之前便有曹氏、司马氏接连篡位 , 其后更有刘裕等南朝诸帝接盘 。 可是像桓玄这样悲催(在位八十天 , 比袁世凯还短)的篡位者 , 整个南北朝都没有第二位 。

那么桓玄何以如此画风出奇 , 败得如此之快?对此 , 《晋书》给了笔者一点启发 。 该书《桓玄本传》中有这么一句“桓玄篡凶 , 父之余基” 。 桓玄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桓温 。 桓温权倾朝野后起了篡位的心思 , 但最终未能成功 。

顺着这条线索查阅了一番史料后 , 笔者发现这段历史还挺波澜壮阔的 , 而且因为牵扯到东晋门阀政治 , 所以不论是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能给人一些启发 。 于是笔者决定好好给读者朋友们梳理下这段历史 , 当然重点还是探讨桓氏父子先后失败的不同原因 。 桓氏家族的政治地位

历史上每一次势力洗牌都将带来新的游戏规则 。 东晋世家大族作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 给出的利益分配原则是:以各个家族在魏晋时期门第阀阅的高低 , 同时也参考家族现时有生力量的大小 , 决定该家族是否有资格进入统治集团 。

按照这个标准 , 以桓氏家族的实力 , 可能连这个上层统治集团的边都摸不着 。 桓氏出自东汉大儒桓荣之后 , 但后来由于先辈桓范预“嘉平之狱”被诛 , 桓氏开始走向没落 。 直到桓温父亲这辈才开始有了一点起色 。


从东晋门阀政治的兴亡,来看桓温、桓玄父子篡帝失败的原因

从东晋门阀政治的兴亡 , 来看桓温、桓玄父子篡帝失败的原因// //

王与马 , 共天下

桓温之父桓彝时任荒县县令 , 虽然官位不显 , 但因为喜爱与当时的名士来往 , 桓彝得以成为“中朝八达”之一 。 除了文治成就外 , 桓彝又因为平王敦之乱有功而被晋廷受爵奖赏 。 在极其讲究门户出身的东晋 , 桓彝的这些功爵都将成为日后儿子桓温接近权力中心的筹码 。

然而不管怎样 , 与琅琊王氏、颍川庾氏这些顶级世族相比 , 桓氏还是不免显得有点根基尚浅 。 以至于即便是在桓温执掌军权后 , 其家族地位一样还是得不到那么世家大族的承认 , 甚至还屡遭鄙视 。 桓温的崛起与野心

康帝建元元年(343) , 庾翼率部众北伐 。 因为庾翼向来与桓温关系良好 , 所以桓温被庾翼上表推荐为都督司、雍、梁三州 , 荆州之四郡诸军事 , 梁州刺史 。 两年后 , 庾翼病逝 , 桓温基本上继承了他的权职 。

永和年间 , 随着桓温的势力越来越大 , 感受到强烈危机的晋廷开始扶植以司马昱、殷浩等清谈名士组成的政治集团来牵掣桓温集团 。 而正是这种强大的联合力量 , 成为日后桓温称帝的最大阻力 。

事实上 , 王朝统治者扶植一方势力打击另一方势力 , 自古便有先例 , 此之谓“帝王平衡术” 。 如孙权为了强化中央集权而设置“校事”来监督、打击江东儒学世家大族 , 以改变皇权受陆氏、顾氏共同制约的不利局面 。

以司马昱、殷浩为核心的中枢集团 , 玄学功底深厚 。 如殷浩 , 出自陈郡 , 久负盛名 , 时人甚至将其与管仲、诸葛亮作比较 。 而桓温自知玄学功底薄弱 , 所以一直在尽力向当时的名士靠拢 , 但因为出身等历史原因 , 最后结果并不理想 。

当然了 , 与崇尚清谈的中枢集团相比 , 彼时坐拥荆、梁等八州的桓温在现实事务的经营上无疑具有巨大优势 。


从东晋门阀政治的兴亡,来看桓温、桓玄父子篡帝失败的原因

从东晋门阀政治的兴亡 , 来看桓温、桓玄父子篡帝失败的原因// //

桓温曾先后三次北伐

永和五年(349) , 东晋派褚裒领兵北伐 , 不料失败而归 。 两年后 , 桓温在未经过晋廷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北伐 , 率四五万将士顺流而下 , 很快就抵达武昌 。 晋廷一面由司马昱飞书劝止桓温 , 一面又任命殷浩兴师北伐 。 后来桓温虽然中断北伐 , 但殷浩却也因为手下倒戈而致北伐失败 。 于是桓温乘机废掉殷浩 , 自己成了北伐主将 。 而从此刻开始 , 晋廷就再也没有可以制约桓温的力量了 。

太和四年(369) , 桓温第三次北伐 , 成功拿下徐、豫二州 , 从而取得进入建康的敲门砖 。 桓温与王导对门阀政治的不同理解《晋书·桓温传》:“温既负其才力 , 久怀异志 , 欲先立功河朔 , 还受九锡 。 既逢覆败 , 名实顿减 , 于是参军郗超进废立之计 , 温乃废帝立简文帝 。 ……温多所废徙 , 诛庾倩、殷涓、曹秀等 。 ”

桓温废海西公立简文帝 , 其篡位称帝之心已经昭然若揭 。 然而让桓温意想不到的是 , 他擅自兴废 , 屠虐士族的行为 , 竟一下引发了世家大族的强烈反弹 。

事实上 , 门阀政治讲求的是一个权力平衡 , 游戏规则制定者得让大家都有牌可打 。 反观桓温 , 不仅以士族权力威胁皇权 , 还任意屠虐士族以发展自己家族的独裁政治 , 这不是要与天下人为敌的节奏吗?

为了从门阀政治规则的角度来理解桓温的失败 , 笔者不得不提到另一个人——王导 。

东晋初年 , 司马睿借刘隗、刁协以驾驭群臣 , 王敦随即以“清君侧”为理由 , 兴兵抗拒 。 刘隗和刁协的背后是皇帝 , 所以王敦兴兵打击的是皇权 , 维护了世家大族的共同利益 , 明白这一点的王导于是代表各士族默认乃至支持王敦的兴兵之举 。 但是后来一看到王敦准备废立晋帝 , 王导便不再为其站台 , 甚至最后还加入到讨伐王敦的队伍中 。

这种转瞬之间的政治抉择 , 无疑表现了王导的政治智慧 。

因为王导明白不管晋帝多么有名无实 , 它也始终是一种权力象征 。 而王敦一起兵便表示事情的实质已经不一样了——士族权力威胁皇权 。 王导深谙政治平衡术 , 先前既然已经通过王敦达到了压制皇权的意图 , 那么他怎会可能还会跟着王敦冒险而让家族利益受损呢?屌丝出身的桓温对这些中国政治中的门道可能不是那么清楚 , 所以最后受到世家大族的一致谴责 。


从东晋门阀政治的兴亡,来看桓温、桓玄父子篡帝失败的原因

从东晋门阀政治的兴亡 , 来看桓温、桓玄父子篡帝失败的原因// //

悲催的桓温

另一方面 , 桓温对东晋的功劳主要还是在开疆扩土上 , 但其实东晋统治者一直觉得偏安一隅也没什么不好 , 所以他们对桓温的数次北伐胜利并不感冒 , 他们反而更担心北伐的风险 。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桓温已经大权在握了 , 以谢安为代表的世家大族仍然能联合皇族对其造成压力的缘由所在 。

在如此“失道寡助”的情况下 , 桓温篡位失败的结局早就注定了 。 桓温错失帝位

咸安二年(372) , 简文帝病逝 , 孝武帝在尚书仆射王彪之的支持下即位 。 王彪之出自琅琊王氏 , 曾为桓温废立晋帝出过大力 , 如今却在明知桓温有篡位之心的情况下力挺孝武帝上位 , 可见士族态度之一致 。

而桓温这时也傻眼了 。 他原本以为简文帝临死前会禅位给自己 , 不曾想到遗诏的内容是让自己为太子辅国 。 按理说简文帝是桓温一手扶其上位的 , 其死前应该会与桓温达成一些协议 , 要不然桓温也不会没有任何动静 , 总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 所以这之间有何猫腻呢?

从史料来看 , 简文帝最开始的意思是桓温可自行选择辅国还是直接称帝 。 只是这份未能面世的遗诏马上就被侍中王坦之毁了 , 而后在王坦之的劝导下 , 一份新的遗诏便成型了 。 这样看来桓温是被以王、谢为代表的大族暗中搞了一下 , 才错失了称帝的大好时机 。

事后得知真相的桓温心里一下子就火了 , 当即便陈兵新亭 , 欲要将来此迎接自己的孝武帝及王、谢等大族官员一网打尽 。 只是看到谢安神色淡然 , 对其颇为忌惮的桓温还是没敢动手 。

宁康元年(373)七月 , 六十二岁的桓温病逝 , 皇帝梦碎 。 桓玄继承父志

桓温死后 , 谢安当政 。 谢安作为东晋名士 , 对桓温家族当然做不出赶尽杀绝的事 , 但暗中提防肯定少不了 。 如淝水之战 , 桓冲率领三千精兵支援建康 , 就被谢安所拒绝 。 桓玄也因为父亲桓温生前的谋逆之心备受牵连 , 只能做些闲官 。 然而世事变幻无常 , 谁能想到几年后桓玄便有了篡位称帝的实力 。


从东晋门阀政治的兴亡,来看桓温、桓玄父子篡帝失败的原因

从东晋门阀政治的兴亡 , 来看桓温、桓玄父子篡帝失败的原因// //

淝水之战

荆州本为桓氏发迹之地 , 其宾客遍布荆楚各地 , 桓玄在此借力壮大自己 。 隆安三年(399) , 桓玄乘机杀死荆州刺史殷仲堪 , 次年独霸荆楚 。 此后桓玄势力越来越大 , 直到元兴元年(402)顺利攻入建康城 , 成功篡位称帝 。 桓玄篡位成功的原因

与其父亲桓温的举步维艰不同 , 桓玄起兵得到了士族的广泛支持 。 当然这还是归功于桓温 。 桓温在世时掌权二十多年 , 对王、谢二族子弟多有提携 , 正是这些人情旧恩帮了桓玄一把 。 但这还不是桓玄成功的主要原因 。

谢安登相位后 , 一时功名过盛 , 遂引来了众多好事者的恶意诋毁 , 晋帝由此开始猜忌疏远谢安 。 不仅如此 , 琅琊王氏与谢安也一时不和 。 所以谢安实在是“盛极而孤” 。 淝水之战后 , 谢氏家族名声威望到达顶峰 。 让人始料未及的是 , 在其后的三年时间里 , 谢安、谢玄相继退隐广陵、会稽 , 中枢相权与北府兵权双双旁若他人 。 而谢安的死 , 更是标志着士族势力的衰落 , 东晋权力重心开始由士族转移到皇族 。


从东晋门阀政治的兴亡,来看桓温、桓玄父子篡帝失败的原因

从东晋门阀政治的兴亡 , 来看桓温、桓玄父子篡帝失败的原因// //

北府兵

而桓氏到桓玄这一辈 , 其门户地位却已经有了显著提高 , 桓玄也能完全融入士族生活 。 余嘉锡先生称:“桓玄为人 , 性耽文艺 , 酷爱书画 , 纯然名士家风 。 ”

在士族衰落之际 , 才干威望过人的桓玄愈发显得出类拔萃 。 此外 , 在402年消灭司马道子之前 , 桓玄就已经占据了东晋的三分之一地盘 , 权势一时无两 。 所以东晋末年皇权衰微 , 士族势力重新崛起时 , 桓玄便成了代表士族与皇族谈判的最佳人选 。 桓玄失败的原因

在世家大族的全力支持下 , 桓玄最终成功篡位称帝 。 上位后的桓玄当然不会忘记背后士族的利益需求 , 他不仅着力提高士族在中枢决策中的地位 , 还特意培养士族子弟 , 由此取得了各大族的一致好感 。 但即便如此 , 桓玄也只是比他的父亲多坐了八十天皇位而已 。

桓玄败于刘裕之手 。

东晋门阀政治的出现有两个基本条件:皇权不振与士族专兵 。 北府兵是东晋最为重要的武装力量 。 王恭死后 , 北府兵权第一次落入下层士族手中 。 所以桓玄称帝后也未能马上掌握这支军队 。 为了以绝后患 , 桓玄决定对北府旧将赶尽杀绝 , 于是北府旧将死的死 , 逃的逃 , 最后还是北府兵核心人物刘裕重新拉起了这支队伍 。


从东晋门阀政治的兴亡,来看桓温、桓玄父子篡帝失败的原因

从东晋门阀政治的兴亡 , 来看桓温、桓玄父子篡帝失败的原因// //

宋武帝刘裕

事实上 , 桓玄对刘裕是相当重视的 。 在还没有决定篡晋之前 , 桓玄就通过堂兄桓谦试探过刘裕的口气 。 最后在得到刘裕的赞同认可后 , 桓玄才下定决心篡晋 。 即使是在称帝后 , 桓玄也不忘对刘裕格外优待 。 桓玄甚至认为没有刘裕的辅助 , 北伐统一大业就不可期望 。 而刘裕却早已身怀二心 , 但其表面功夫还是做得特别好 , 所以桓玄对刘裕根本就没有防范之心 。

元兴三年(404) , 刘裕进攻桓玄 , 桓玄派桓谦帅兵应战 。 桓谦手下多北府兵 , 一向就畏惧刘裕 , 最后桓谦军不战而逃 , 桓玄败北 。 总结

总而言之 , 桓温之所以篡位失败 , 原因便在于他是以一个搅局者的强势姿态介入到东晋政治均势中去 , 他破坏了皇族与士族共同制定并遵守的游戏规则 , 所以其谋逆之举必定将受到大家的联合抵制 。 而相较于桓温 , 逐渐习惯士族生活的儿子桓玄对政治平衡、利益交换这一套程序却显得更为熟稔于心 , 所以其能成功实现短暂的皇帝梦也就不足为奇了 。

但从个人素质来看 , 政治才能的不足也导致桓玄无法维持新政权的长期运转 。 而从整个时势来看 , 获得众多顶级士族支持的桓玄却败给了下层士族出身的北府将领刘裕 , 其背后反映出的实质正是门阀士族力量的式微 , 以及东晋门阀政治的衰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