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疑案:赵王朱高燧为什么不等朱棣驾崩,就仓促发动政变?

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 , 已开启全网维权 , 抄袭必究!

明成祖朱棣坐拥后宫佳丽三千 , 仅有记载的后妃就超过了20人 , 但是 , 他终其一生 , 却只有4个儿子 。 而且 , 除了幼殇的朱高爔(母不详) , 其余三个儿子均为徐皇后(徐达之女)所生 。 也就是说 , 朱棣没有庶子 , 三个儿子都是嫡子 。

在嫡庶有别的古代 , 嫡子有着绝对的继承优先权 。 由于朱棣的三个儿子都是嫡子 , 所以 , 他们对皇位均有觊觎 , 进而引发了一场激烈的太子之争 。

在朱棣的三个儿子中 , 老大朱高炽(即后来的明仁宗)和老二朱高煦(汉王)的知名度都很高 , 而对于老三朱高燧(赵王) , 后世似乎知之甚微 。 其实 , 在真实历史中 , 朱高燧的“戏份”一点也不少 , 而且 , 与二哥朱高煦一样 , 朱高燧也曾策划过政变谋反 , 但与二哥朱高煦不一样的是 , 朱高燧竟然在阴谋造反失败后得以善终 。

偏爱幼子是古今父母的通病 , 朱棣也未能免俗 , 他最器重的是次子朱高煦 , 最喜欢的却是三子朱高燧 。 但是 , 朱高燧却辜负了朱棣的偏爱 , 他恃宠而骄 , 嚣张跋扈 , 最后甚至干出了诬陷兄长 , 并企图毒害父亲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 。

《明史》记载 , 早在永乐七年 , 朱高燧就曾因多行不法 , 阴谋夺嫡激怒朱棣 , 后来还是因为太子朱高炽为其说情 , 才得以死里逃生 , 捡回一条性命 。

(内容出自《明史》 , 原文为:七年 , 成祖闻其不法事 , 大怒 , 诛其长史顾晟 , 褫高燧冠服 , 以太子力解 , 得免 。 择国子司业赵亨道、董子庄为长史辅导之 , 高燧稍改行 。 )

但是 , 作死的朱高燧并未从此洗心革面 , 反而愈加放飞自我 , 最终酿成大错 。


明史疑案:赵王朱高燧为什么不等朱棣驾崩,就仓促发动政变?

明史疑案:赵王朱高燧为什么不等朱棣驾崩 , 就仓促发动政变?// //

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五月 , 朱棣身患重疾 , 卧床不起 , 大有西归之象 , 朱高燧便趁机阴谋篡位 , 他的做法很写意、很狂野:趁着朱棣病重 , 让自己的心腹护卫指挥孟贤、钦天监官王射成及内侍杨庆的养子共同伪造遗诏 , 宣称朱棣临终下诏废太子(朱高炽) , 立赵王(朱高燧) , 然后派小太监毒死朱棣 , 从而“光明正大”地登基称帝 。

但是 , 朱高燧的计划还没真正实施 , 就泄露了 。 参与谋反的一个武将高以正 , 他把谋反之事告诉了外甥王瑜 , 王瑜怕连累到自己 , 于是上告给了皇帝 。 朱棣立刻派人查实 , 果然搜到了伪造的遗诏 。 朱棣大怒 , 质问朱高燧是否是他干的 , 朱高燧的心理素质实在不咋地 , 他当时的反应是“栗不能言” , 也就是吓得直哆嗦 , 根本说不出话来 。

就在此时 , 太子朱高炽再一次站了出来 , 替这个“好弟弟”辩解说 , 这一定都是那些下人自作主张的勾当 , 朱高燧必然不知情 。 朱棣见“被害人”朱高炽都出来说情了 , 便再次饶过了朱高燧 。

(内容出自《明史》 , 原文为: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五月 , 成祖不豫 。 护卫指挥孟贤等结钦天监官王射成及内侍杨庆养子造伪诏 , 谋进毒于帝 , 俟晏驾 , 诏从中下 , 废太子 , 立赵王 。 总旗王瑜姻家高以正者 , 为贤等画谋 , 谋定告瑜 。 瑜上变 。 帝曰:“岂应有此!”立捕贤 , 得为伪诏 。 贤等皆伏诛 , 陛瑜辽海卫千户 。 帝顾高燧曰:“尔为之耶?”高燧大惧 , 不能言 。 太子力为之解曰:“此下人所为 , 高燧必不与知 。 ”自是益敛戢 。 )


明史疑案:赵王朱高燧为什么不等朱棣驾崩,就仓促发动政变?

明史疑案:赵王朱高燧为什么不等朱棣驾崩 , 就仓促发动政变?// //

回看朱高燧的谋反过程 , 既没有强大的团队 , 又没有周密的计划 , 没有重臣支持 , 没有军事后盾 , 几个太监 , 几个低级武官 , 竟然就企图阴谋篡位 , 简直就是过家家 。

那么 , 朱高燧为什么会做出如此荒唐的行为?他为什么会选择在朱棣病重时匆忙发动政变呢?

对于这个问题 , 笔者由表及里 , 由浅入深 , 简要分析如下 , 若有不足或不当 , 欢迎留言批评指正 , 各抒己见 。


明史疑案:赵王朱高燧为什么不等朱棣驾崩,就仓促发动政变?

明史疑案:赵王朱高燧为什么不等朱棣驾崩 , 就仓促发动政变?// //

原因一:嫡子野心

正如上文提及 , 朱高燧与朱高炽和朱高煦一样 , 都是徐皇后所生的嫡子 , 所以 , 他不甘人下 , 主观上一直有夺嫡的意愿 。 再加上 , 朱棣对朱高燧的格外宠爱和一再纵容 , 更加助长了他的野心 。

原因二:迷信天象

就在朱高燧谋反前 , 钦天监(古代负责观察天象 , 推算节气 , 制定历法的官署)的一位官员夜观天象 , 得出一个结论:不久当有易主之变 。 (出自《明史·诸王传》)

心怀鬼胎的朱高燧认为 , 所谓的“易主之变”就是指太子要换人 , 他如果此时发动政变 , 必然成功 。

原因三:奸人怂恿

朱棣的贴身太监黄俨素来与太子朱高炽不合 , 到了朱棣晚年 , 黄俨便开始惴惴不安 , 唯恐朱棣驾崩后朱高炽继位 , 自己会被清算 。 所以 , 永乐二十一年朱棣病重期间 , 黄俨一边千方百计陷害太子 , 一边故意撒布谣言说 , 朱棣有意废长立幼 , 将皇位传给小儿子朱高燧 。

由于谣言出自皇帝近侍之口 , 所以很多人信以为真 , 朱高燧本人更是欣喜若狂 , 有意将计就计 , 趁机阴谋篡位 。


明史疑案:赵王朱高燧为什么不等朱棣驾崩,就仓促发动政变?

明史疑案:赵王朱高燧为什么不等朱棣驾崩 , 就仓促发动政变?// //

原因四:实力所限

除了以上诸多次要原因 , 朱高燧之所以选择在朱棣重病时仓促发动政变 , 主要还是源于实力所限 。

朱高燧虽然深得朱棣宠爱 , 但由于他屡屡犯错 , 多行不法 , 朱棣给予他的权力并不大 。 再加上朱高燧个人能力有限 , 论朝堂威望 , 他不如大哥朱高炽 , 论军事实力 , 他不如二哥朱高煦 。 所以 , 朱高燧若想夺嫡成功 , 简直难于上青天 , 对此 , 他本人心知肚明 。

若选择在朱棣健康时谋反 , 朱高燧无论在智谋还是在武力上 , 根本不是老爹的对手 , 丝毫没有成功的可能 。 若像二哥朱高煦一样 , 选择在朱棣死后谋反 , 朱高燧同样不是大哥朱高炽的对手 , 也没有成功的可能 。

所以 , 朱高燧只能选择在朱棣病重期间谋反 。

朱棣卧床不起 , 而手中的政权和军权又没有转交到太子手里 , 正是防备最松懈之时 , 朱高燧选择在此时趁虚而入 , 确实是最佳时间点 , 这是他夺嫡成功的唯一希望 。

这才是朱高燧在朱棣病重时仓促发动政变的最关键原因 。

?

参考资料:《明史》、《明实录》、《国榷》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