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发展简史·节选9 元明及蒙古贵族对西域的管辖和影响

编者的话:当下 , 中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新疆 , 愈来愈受世人关注 , 包括她遥远的过去 。 新疆发展的历史是纷繁复杂的 , 要把她讲清楚 , 是不易的 , 而要在不太长的篇幅中描述她的面貌、厘清她的脉络 , 并能让一般读者了解和认识她 , 就更不易了 。 本网连续刊发相关系列文章 , 试图让你在一篇篇不长的文字中 , 了解她的面貌 。

13世纪的蒙古汗国 , 不仅统一了历史上最辽阔的北方草原 , 而且成为第一个统一包括整个西域在内的、中华帝国的草原民族 。 元朝于1206年 , 以成吉思汗创建蒙古国为标志 , 1208-1218年 , 灭西辽统一西域 。 元朝虽然于1368年国亡 , 但其蒙古贵族的后裔 , 基本上是西域长期的统治者(除明朝对哈密100多年的统辖期) , 直到1755年清朝统一新疆 。


新疆发展简史·节选9 元明及蒙古贵族对西域的管辖和影响

新疆发展简史·节选9 元明及蒙古贵族对西域的管辖和影响// //

当年成吉思汗西行 , 路过崎岖蜿蜒的果子沟 , 其先头部队及筑路大军 , 已在此架好了桥修好了路 。

分封汗国、设行省统辖西域

元朝大规模西征有三次 , 其疆域向西延伸 , 可谓随马蹄而扩大 , 凡中亚及东欧一些地区尽其所有 , 疆域之广 , 空前未有 。 为了管理包括西域在内的超大地区 , 元朝中央政府采取了以下管理措施 。

(1)设置达鲁花赤 。 这是元代由中央政府派往西域进行监督统治的长官 , 其位居当地官员之上 。 1223年 , 成吉思汗在高昌、于阗、乞思哈儿(今喀什)、叶尔羌(今莎车)、别失八里(即北庭 , 今吉木萨尔北)、阿力麻里(今霍城县西北)以及中亚各地设立了达鲁花赤 。

(2)分封汗国 。 1225年 , 成吉思汗将建立的蒙古国分封给四个儿子做为封地 , 即钦察汗国 , 也称金帐汗国(因可汗帐顶涂以金色);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蒙古汗国本部 。 以上四国分别赐于长子术赤、二子察合台 , 三子窝阔台、四子托雷 。 这些地区的军政大权 , 由大汗派官吏直接管辖 , 当地诸王不得干预 。 其中今新疆地区分属两个汗国 , 即察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 。 前者领地包括天山南北、中亚的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东南部、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大部 , 及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北部地区 。 后者领地包括新疆阿勒泰、塔城及阿尔泰山以北至鄂毕河上游等多地 。

(3)设置行省 。 这是行尚书省或行中书省的简称 , 也可简称省 , 是元代最高的地方行政机构 。 成吉思汗死后 , 蒙古帝国中央政府为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 于1251年设立别失八里行省 , 管辖天山南北畏兀儿(自蒙元时 , 称回鹘为畏兀儿)地区 。 1271年又设阿姆河行省 , 管理中亚阿姆河以南及喀什噶尔等地区 。 同年又设立阿力麻里行省 , 管辖伊犁河流域 。

(4)设立军事机构 。 设立都护府、元帅府、宣慰司、西域卫亲军都指挥使司等 , 统辖天山南北军政事务 。

(5)其它措施 。 1271年还在畏兀儿地区设立断事官 。 1281年始 , 还设立从山西到天山北的别失八里的 30个驿站;1274年又在天山以南的于阗(今和田)和雅尔堪(今莎车)两地设立13个水驿 。 与此同时 , 又在畏兀儿境地设4个驿站 。

同时 , 还设立了具有银行和财政性质的交钞提举司和交钞库;在畏兀儿境内设立提刑按察司;设立专门掌管西域户籍的总管府 。

东察合台汗国管辖天山南北大部

1348年 , 察合台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 , 西部已基本伊斯兰化 , 东部在逐渐统一的过程中亦伊斯兰化 。 东察合台汗国1348-1570年 , 管辖包括天山南北大部分地区的西域广大地区 , 是明朝前期西域最大的汗国 , 延续时间222年 。

东察合台汗国在阿克苏地区建立后 , 不仅使天山南北免于动乱 , 而且因为拥立成吉思汗第七代孙秃黑鲁?帖木儿 , 因而也得到了蒙古诸部的支持 , 同时也填补了因察合台汗国覆灭而导致的政权真空 。


新疆发展简史·节选9 元明及蒙古贵族对西域的管辖和影响

新疆发展简史·节选9 元明及蒙古贵族对西域的管辖和影响// //

资料图:成吉思汗第七代孙秃黑鲁?帖木儿 。

之后 , 秃黑鲁?帖木儿为了摆脱“傀儡”巩固政权 , 争取日益众多的穆斯林的支持 , 在中亚著名苏非派传教士额什丁和卓主持下 , 皈依了伊斯兰教 , 成为新疆地区第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可汗 。

之后 , 历代汗王都以传播伊斯兰教为已任 , 通过和平或武力向东向南推广 , 并与东部龟兹、高昌回鹘等诸佛国进行了100多年的宗教战争 。 其间明朝北征瓦剌(卫拉特)的战争 , 导致“土木之围” , 明皇被俘 , 势力削弱 , 不图西域 。 1487年 , 东察合台汗国迁首府于东部吐鲁番 , 控制了南疆和东疆 。

1514年 , 因王位之争 , 在叶尔羌地区取胜的一方建立了新政权——叶尔羌汗国 , 东察合台汗国分裂 。 东察合台汗国在1565年与瓦剌蒙古进行战争中 , 力量进一步削弱 , 于1570年被叶尔羌汗国兼并 , 东察合台汗国灭亡 。

叶尔羌汗国主要管辖南疆和东疆

继东察合台汗国之后 , 仍由东察合台汗国后裔统治的叶尔羌汗国(1514-1680年)取得了在东疆和南疆的统治地位 , 并曾一度统治了天山以北 。 在依靠伊斯兰教力量的同时 , 汗王也受到和卓家族的威胁 , 于是新汗王又从中亚请来另一苏菲派传教团和卓取代了前者 。 “和卓”原意为“圣裔” , 是指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后裔 。 为防止和卓势力坐大 , 新汗王又另择苏非派更新的和卓为其宗教导师 , 以巩固汗位 , 而且历代汗王尊重此师 。

随着世俗统治集国内部的权力之争 , 宗教和卓家族势力之间的教权斗争日益激烈 , 当宗师去世后 , 其侄又形成了俗称为白山派和其后人的黑山派的两大宗教派别的斗争 。 在世俗与宗教各自内部的恶性循环斗争中 , 和卓由汗王的支持者变为政权的操纵者 , 并最终导致了汗国的政治危机 。

1667年当白山派支持的汗王得胜时 , 黑山派的支持者继续反击 , 最后在北疆卫拉特蒙古准噶尔势力的支持下 , 黑山派打败对手称王 , 血洗白山派 。 白山派和卓流亡中亚 , 后又辗转前往西藏求助于五世达赖嘛 , 1680年准噶尔汗国的统治者、五世达赖嘛的学生噶尔丹受托派兵打败黑山派的支持者 , 但白山派的目的没有达到 , 反使叶尔羌汗国灭亡 , 天山以南地区成了准噶尔蒙古汗国的领地 。


新疆发展简史·节选9 元明及蒙古贵族对西域的管辖和影响

新疆发展简史·节选9 元明及蒙古贵族对西域的管辖和影响// //

元代时期的阿力麻里 , 也就是今天新疆的霍城县域 , 当年这里也是阡陌丛横 , 稻花飘香 。 l

准噶尔汗国管辖天山南北

准噶尔部为明朝称瓦剌的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 , 其它三部分别为和硕特、土尔扈特和杜尔伯特 。 17世纪中 , 准噶尔部代替和硕特部成为卫拉特盟主 , 1679年准噶尔汗国建立 , 新首领噶尔丹自称汗王 , 并一再表示臣属清朝 , 之后 , 整个新疆及中亚东部地区尽在其疆土范围 。

直到1755年 , 清朝平定准部统一天山南北 。

明朝直接和间接管辖新疆部分地区

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 , 所建明朝伊始 , 西域各地纷纷遣使朝贡 。 此时东疆一带实际上是蒙古宗室后裔兀纳失里的属地 , 不归东察合台汗国管辖 。 当时兀纳失里乘机称王 , 并建哈密王国(1368-1513年) 。 同时也阻止明朝于西域的贸易往来 。 明朝于1391年进军西域 , 收复哈密 , 在哈密设卫(1406-1513年) , 自此 , 东疆地区置于明朝的直接统治之下 。

哈密卫是明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军政单位 , 战时领军保卫边防 , 平时管理行政事务 。 其要职是:任命哈密卫各级官吏 , 发放任职证书、印章和冠服 , 保卫哈密卫的安全、赈济遭受灾难的哈密人 。 其对明朝中央政府的义务是:必须执行明朝皇帝的圣旨 , 经常向明朝政府汇报西域各地的军事情况;保护东西往来的使者和商旅 。

哈密卫的最高军政首领是哈密王 , 受明朝政府的册封 。 1404-1506年的100余年间 , 明朝先后册封了11位哈密王 。

哈密官员的任用 , 如指挥、都指挥、百户、千户、都督佥事、指挥同知、指挥佥事、都指挥佥事、都指挥使、都指挥同知等 , 都必须经明朝政府批准 。 他们多为世袭 。

当时 , 明朝还对哈密以外的别失八里、亦力把里、吐鲁番和瓦剌等地方割据政权的首领实行册封和任命 。 同时 , 不断有西域地方政权向明朝中央政府称臣纳贡 。

同时 , 明朝还对瓦剌王进行册封 。 虽然瓦剌势力自成体系 , 然其首领 , 也受明朝中央王朝的册封 。 1409年夏 , 明政府封其王特进金紫光禄大夫 , 又先后封各王为:顺宁王、贤义王、安乐王;还赐瓦剌印诰 。 1466年 , 各瓦剌王皆受明朝册封 。 从1430年到15世纪60年代 , 瓦剌的命官由明朝中央政府任命 。

对东察合台汗的册封 。 东察合台汗国沙米查干在位时 , 汗国内凡有大事 , 也都遣使请示明朝 。 对于其王 , 明朝也予以册封 。 1418年 , 明朝还任命别失八里头目速哥为右军都督佥事 , 任命另一头目克剌满剌为指挥佥事 。 1442-1579年 , 明朝还对其所属吐鲁番王指挥佥事、指挥使、指挥同知等实行册封和任命 。

1421年后 , 瓦剌、吐鲁番先后多次争夺哈密 。 明朝中央政府4次收复哈密 , 5次设立哈密卫 。 到1513年 , 哈密国亡 , 明朝也丧失了对哈密的直接统治权 。

(本文执笔:李德华 李绍先;注释和参考资料部分在此省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