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战争三百年:为何是晋灭吴到隋军灭陈都是北方政权统一全国?

1

晋灭吴之战的另一种可能

西晋灭吴之战的最高决策者是晋武帝 , 他的判断和决心最终促成了统一局面 。 但是 , 以贾充为首的反对者始终未曾放弃对伐吴事业的批评和阻挠 。 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晋武帝出于制衡群下、防范边帅叛变的考虑 , 有意识地制造两派臣僚互相批评、攻讦的局面;另一方面 , 则是当时正在形成的士族对皇权的掣肘 , 致使晋武帝对某些士族成员不得不保持优容姿态 , 特别是像贾充这种曾为司马氏夺权立过汗马功劳(杀死高贵乡公) , 同时又身在朝廷 , 没有外叛之虞的高官 。


南北战争三百年:为何是晋灭吴到隋军灭陈都是北方政权统一全国?

南北战争三百年:为何是晋灭吴到隋军灭陈都是北方政权统一全国?// //

从这个角度看 , 作为力主伐吴的代表人物 , 羊祜的作用格外重大 。 他的意见坚定了晋武帝伐吴的信心 , 而且为伐吴事业提携了最重要的人才:朝中的张华和荆、益二州的杜预、王濬 , 在伐吴之战中 , 荆益二州军队是最为积极的力量 , 不仅迅速解决了上游吴军 , 且参与了整个长江江段的战事 , 直至占领建邺 。

主战派与反战派的互相攻讦牵制贯穿了伐吴之战全过程 。 这使得主战派的将帅时时小心戒备 , 防止授人以柄 , 从而避免了出现类似钟会据蜀的阴谋 。 但另一方面 , 这种争执又使得伐吴事业几乎功败垂成:

在战事第一阶段 , 如果荆益军队在西陵到江陵的战场上遭遇挫折 , 战局稍事拖延 , 必然因为贾充等人的反对而告中止 , 而主战派也难免遭到清算;

进入第二阶段之后 , 如果王濬在牛渚江面接受了王浑的调度 , 渡江攻建邺之举也势必拖延 , 届时贾充以最高指挥官(大都督)身份作梗 , 也很可能使伐吴大计功亏一篑 。 毕竟 , 在王濬舰队击败三山的东吴舰队之前 , 东吴还拥有最后一支保卫长江的水师主力 。 如果晋军攻势稍为放松 , 东吴完全可能重建长江上的优势 。


南北战争三百年:为何是晋灭吴到隋军灭陈都是北方政权统一全国?

南北战争三百年:为何是晋灭吴到隋军灭陈都是北方政权统一全国?// //

在战事开始之前 , 王濬已经有过对东吴内政变化的担忧:“令皓卒死 , 更立贤主 , 文武各得其所 , 则强敌也 。 ”且从后来的历史看 , 这种变局也并非不可能:550年代 , 江陵的萧绎朝廷被西魏攻灭之后 , 江南地方武装迅速分化、重组 , 陈霸先武装在混乱中崛起 , 抵抗住了北方政权的攻势 , 使陈朝在江南的统治又维持了数十年 。 而从西晋自身的情况看 , 如果280年的伐吴战事进入拖延 , 也将逐渐丧失对江南的优势和扩张性:

首先是西晋政治的内因:当时士族阶层的封闭和壮大已经是大势所趋、不可遏止 。 这个阶层文化上崇尚清谈狂放 , 生活上奢侈腐化 , 政治上则萎靡保守 。 张华和王濬在伐吴事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他们恰恰不是士族出身 , 他们在世时饱受歧视排挤 , 而在他们之后 , 通向上层社会的大门已彻底关闭 , 彼时不可能再出现这种有作为的政治人物了 。 从这个角度讲 , 平吴之战是西晋王朝在堕落沉酣之前的最后一次振作 , 而且有幸获得了成功 。

再从西晋的外部局势看 , 当时内迁的少数民族已经活跃在从关中到并州的内地 , 且塞外的鲜卑等部族叛乱此起彼伏 。 如果西晋未能及时灭吴 , 南方战线占用大量驻军 , 对付北方少数民族的军事资源将捉襟见肘 , 也会使西晋政权陷入南北方无法兼顾的困境 。 当这种困境进入极端时 , 将是和西晋末“刘石之乱”相似的局面 , 即北方民族入主中原 。 从这个角度说 , 东晋十六国到南北朝的南北分裂局面几乎是注定要出现的 , 西晋灭吴只是将这个局面推迟了三十年 , 并使南方政权从孙氏改为司马氏而已 。

2

隋军灭陈之战的部署

总体规划

581年杨坚代周建隋 , 隋朝已经统治了大半个中国的三千余万人口 , 而陈只剩江南之地和区区二百余万人口 。 这种形势和晋灭吴之前基本相似 , 但隋将战线向南推进更深 , 在三峡以东 , 隋几乎已全面控制江北地区 。 这比三国时东吴尚保有江北一些堡垒、城市的局面又有不同 。 随着杨坚政权的巩固和隋朝国力的壮大 , 隋开始进行渡江平陈的部署 。


南北战争三百年:为何是晋灭吴到隋军灭陈都是北方政权统一全国?

南北战争三百年:为何是晋灭吴到隋军灭陈都是北方政权统一全国?// //

对于隋朝将帅们来说 , 三百年前晋灭吴的战略肯定是其制定进攻方案的重要参照 。 但在战事开始后 , 各种因素又导致了战役进程与晋灭吴并不完全相同 。 本节将讨论隋军对晋灭吴战略的借鉴 , 并分析哪些因素导致了不同的战役进程 。

开皇八年(588年)三月 , 隋文帝杨坚已经发布了讨伐陈朝的诏书 。 依照以往北方政权南伐的惯例 , 作战季节会避开盛夏雨季 , 所以到十月 , 隋朝才完成伐陈的战略准备 , 晋王杨广受命为淮南行台(驻扎寿春) 。 到十一月 , 伐陈主力才从长安开赴前线 。 这和晋武帝在咸宁五年(279年)十一月启动伐吴的时间完全相同 。 隋0-伐陈的整体部署为:

命晋王广、秦王俊、清河公杨素并为行军元帅以伐陈 。 于是晋王广出六合 , 秦王俊出襄阳 , 清河公杨素出信州 , 荆州刺史刘仁恩出江陵 , 宜阳公王世积出蕲春 , 新义公韩擒虎出庐江 , 襄邑公贺若弼出吴州 , 落丛公燕荣出东海 , 合总管九十 , 兵五十一万八千 , 皆受晋王节度 。

隋军基本沿袭晋伐吴的战略部署 , 只是稍有改动 。 《资治通鉴》此处取材自《隋书·高祖纪》 , 但《隋书》对诸统帅多记爵位 , 而《资治通鉴》则记为实际职务 , 比较便于观览 。 下面就结合《资治通鉴》进行详细分析:

东线:贺若弼出广陵渡江 。 《资治通鉴》作:“吴州总管贺若弼出广陵” 。 这和晋徐州都督司马伷的出击方向基本一致 , 但西晋在进攻之前 , 东线的军事基地是淮北的下邳 , 而隋军此时已经推进至长江之滨 , 前进基地已是长江边的广陵城 。

中线:又分东、中、西三路 。

东路 , “庐州总管韩擒虎出庐江” , 和晋扬州都督王浑的出击方向一致 。 西晋战前只控制到淮南的合肥 , 尚未推进到长江边 , 主要军事基地在扬州治所寿春;而隋军则直接控制着江北的历阳地区 。

中路 , “(晋王)广出六合” , 即从寿春出发 , 指向建康对岸的江北地区 。 这个出发地也和晋扬州都督王浑基本相同 , 但当初晋军并没用直接指向建邺对岸的计划 。

西路 , “蕲州刺史王世积出蕲春” , 和晋豫州刺史王戎出击方向一致 。 但晋军基地在淮北的项城 , 而隋军已经占据长江北岸、大别山南麓的蕲春城 。

西线:又分为东、中、西三路 。

东路 , “荆州刺史刘仁恩出江陵” , 和晋荆州都督杜预的出击方向一致 。 但三国时东吴一直占据江陵 , 西晋荆州的军事基地是襄阳;而隋军则已占据江陵 。

中路 , “(秦王)俊出襄阳” , 这一路是襄阳的隋军舰队 , 沿汉江(沔水)而下进入长江 。 这和晋军江北都督胡奋攻击方向相同 。 但陈和吴不同 , 不能保有江北 , 其江夏郡治已经移到长江南岸 , 只能以水师阻滞隋舰队渡江 。

西路 , “(信州刺史、行军元帅杨)素出永安” , 以水师自蜀地出三峡 , 和西晋王濬舰队出击方向一致 。 以上是隋军和晋军相同的出击方向 。 此外 , 隋军还有海道出发的一路——“青州总管弘农燕荣出东海” , 即从海道直指江南 。 但这路隋军在战事中并未发挥直接作用 。

隋军指挥序列:有三位行军元帅:晋王杨广、秦王杨俊和清河公杨素 。 杨素的地位不能与两位皇子相比 , 所以隋军的战区最高统帅有两个 , 上游西线的杨俊和下游东线的杨广 。 晋伐吴时只有贾充一人充当大都督 , 奔波于东西两处 , 而隋军的部署更为合理 , 可以兼顾上下游同时展开进攻 。 另外 , 贾充的指挥部设在远离战场的襄阳和项城 , 而隋军的三位元帅(其中包括两位皇子)都各有负责的主攻方向 , 直接参与前线战事 , 显然更有效率 。


南北战争三百年:为何是晋灭吴到隋军灭陈都是北方政权统一全国?

南北战争三百年:为何是晋灭吴到隋军灭陈都是北方政权统一全国?// //

杨素在上游的准备

在隋文帝部署平陈战事时 , 显然吸取了晋灭吴的经验 , 其中最首要的就是在蜀地大规模修造战舰 , 以便在开战后控制长江 , 保障主力渡江 。 开皇五年(585年) , 隋文帝任命杨素为信州总管 , 驻永安(三峡西侧的白帝城)负责修造战舰 。 杨素本传对此的记载是:

上方图江表 , 先是 , 素数进取陈之计 , 未几 , 拜信州总管 , 赐钱百万、锦千段、马二百匹而遣之 。 素居永安 , 造大舰 , 名曰五牙 , 上起楼五层 , 高百余尺 , 左右前后置六拍竿 , 并高五十尺 , 容战士八百人 , 旗帜加于上 。 次曰黄龙 , 置兵百人 。 自余平乘、舴艋等各有差 。

可见杨素在永安的造舰规模颇大 , 完全堪与王濬在成都的工作相比 。 杨素于开皇五年(585年)十月到任信州刺史 , 比伐陈战役开始的588年整整早了三年 , 他能及时完成此项事业 , 也可旁证王濬可以在伐吴之前二年(277年)开始大规模造舰 。 王濬时候的益州包含了四川盆地大部地区 , 而在隋初州一级行政区的范围已比较小 , 当时巴蜀地区已经被划分为十几个州 , 信州只是其中之一 , 杨素大规模造舰 , 仅信州一州显然不足以提供足够的人财物资源 , 需要从他州调拨 。 杨素所任“信州总管” , 必然包含了都督巴蜀地区其他诸州的指挥权 , 只是为史书所略 。


南北战争三百年:为何是晋灭吴到隋军灭陈都是北方政权统一全国?

南北战争三百年:为何是晋灭吴到隋军灭陈都是北方政权统一全国?// //

杨素的造舰事业是隋文帝平陈的重要依仗 , 他对此寄托了极高的期望 。 还在展开攻势之前半年 , 开皇八年(588年)三月 , 隋文帝发布声讨陈叔宝的诏书 , 宣称自己即将展开的灭陈大计应天顺人 , 其中就提到有神龙出现在长江之中 , 引导隋军直下金陵(建康):

益部楼船 , 尽令东骛 , 便有神龙数十 , 腾跃江流 , 引伐罪之师 , 向金陵之路 , 船住则龙止 , 船行则龙去 , 四日之内 , 三军皆睹 , 岂非苍旻爱人 , 幽明展事 , 降神先路 , 协赞军威!

此时平陈战役尚未开始 , 杨素舰队尚未驶出三峡 。 “益部楼船 , 尽令东骛”一句 , 应是巴蜀地区各州的舰队向信州集结 。 这说明造舰工程并非仅在信州一州 , 而是在巴蜀各州同时展开 , 建造完毕后驶往最下游的信州集结 , 归入杨素舰队序列 。 伐陈之战开始时 , 杨素被授予“行军元帅” , 和杨广、杨俊两位皇子相同 , 高于其他任何一路伐陈军统帅 。 这也表现了隋文帝对杨素舰队的期望之高 。

贺若弼在下游的渡江准备

在杨坚建隋后不久 , 就任命韩擒虎为庐州总管 , 贺若弼为吴州总管 , 负责长江最下游的对陈防务 。 据《隋书·地理志下》 , 庐州即为南朝梁之南豫州;吴州原为南朝梁、陈之南兖州 , 北周占据后改为吴州 , 治江都(即魏晋广陵城) 。 庐州的历阳为古代最重要的渡江地点 。 隋文帝将造舰任务都交给了杨素 , 韩擒虎和贺若弼都没有造船工作 。

但贺若弼对渡江作战之事非常积极 。 他曾“献取陈十策 , 上称善 , 赐以宝刀” , 平陈战争结束之后 , 他又重新编写过这些建议:

平陈后六年 , 弼撰其画策上之 , 谓为《御授平陈七策》 。 上弗省 , 曰:“公欲发扬我名 , 我不求名 , 公宜自载家传 。 ”

十策在战后减为了七策 , 可能没有用到的三条被删去 。 十策出自贺若弼 , 这在隋朝高层已不是秘密 , 但贺若弼却要将其作为隋文帝的“御授” , 显然是卖一个空头人情 , 无怪杨坚不愿领情 。 这曾付诸实践的七策中 , 三条与渡江舰船有关:

其三 , 以老马多买陈船而匿之 , 买弊船五六十艘于渎内 。 陈人觇以为内国无船 。

其四 , 积苇荻于扬子津 , 其高蔽舰 。 及大兵将度 , 乃卒通渎于江 。

其五 , 涂战船以黄 , 与枯荻同色 , 故陈人不预觉之 。

可见在贺若弼的渡江方案中 , 并没有等待杨素舰队到来再渡江的打算(也许已经删去的三策中有 , 但未派上用场 , 今日也就不得而知了) 。 所以他不准备在长江中与陈水师主力决战 , 而是要麻痹陈水师 , 乘其不备时以小规模船队偷渡 。 一旦踏上南岸土地 , 就可发挥隋军的陆战优势 。 第六策是渡江之后的安排:“先取京口仓储 , 速据白土冈 , 置兵死地 , 故一战而克 。 ”特地强调“置兵死地” , 也是因为没有信心歼灭陈舰队 , 夺取长江制水权 。 这和当年北齐两度渡江进攻建康 , 以及北周时贺若敦(贺若弼之父)渡江进攻湘州的态势几乎完全相同 , 且吸收了其父未能速战速决 , 最终失败的教训 , 准备一举攻灭陈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