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孙中山提出“驱逐鞑虏”,却还优待了清王室,这自相矛盾吗

“国史浩瀚 , 公子拾遗“——《公子说历史》

本期概览

1911年 , 在孙中山先生的”驱逐鞑虏 , 恢复中华“的指导下 , 辛亥革命爆发 , 次年中华民国成立 , 清帝溥仪逊位 ,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土崩瓦解 , 但是 , 在清帝逊位的同一天 , 中华民国政府还颁布了一条”关于清帝逊位和清王室优待“的政策 , 一面要驱逐鞑虏 , 一面又要优待皇室 , 这二者矛盾吗?


为什么孙中山提出“驱逐鞑虏”,却还优待了清王室,这自相矛盾吗

为什么孙中山提出“驱逐鞑虏” , 却还优待了清王室 , 这自相矛盾吗// //

国父 孙中山

1911年 , 辛亥革命爆发 , 在全国如浪潮般的革命洪流中 , 大清帝国再也无法维系了 , 次年2月12日 , 清王室颁布了退位诏书 , 中国再也没有皇帝了 。

但是 , 在诏书颁布没多久 , 民国政府也颁布了《关于大清皇帝优礼待遇》 , 和当时革命的口号”驱逐鞑虏 , 恢复中华“好像显得有些违背了 , 按照当时人们的想法 , 王朝覆灭都不会有好下场 , 为何推翻清政府的民国政府要颁布这样一份声明呢?

《关于大清皇帝优礼之条件》


为什么孙中山提出“驱逐鞑虏”,却还优待了清王室,这自相矛盾吗

为什么孙中山提出“驱逐鞑虏” , 却还优待了清王室 , 这自相矛盾吗// //

原样刻本

其内容大致如下:

一、清帝逊位之后 , 尊号仍存不废 , 以待外国君主之礼相待 。

二、清帝逊位之后 , 每岁用四百万元 , 由中华民国给付 。

三、清帝逊位之后 , 暂居宫禁 , 日后移居颐和园 。 侍卫人等 , 照常留用 。

四、清帝逊位之后 , 其宗庙、陵寝 , 由中华民国酌设卫兵 , 妥慎保护 。

五、德宗陵未完工程 , 如制妥修 , 其奉安典礼 , 仍如旧制 , 所有实用经费由中华民国支出 。

六、宫内所用各项执事人员 , 可照常留用 , 惟以后不得再招阉人 。

七、清帝逊位之后 , 其原有私产 , 由中华民国特别保护 。

从这份协议中 , 我们可以看出 , 中华民国对于清王室的优待条件还是相当丰厚的 , 按照这份协议 , 清朝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灭亡得最幸运得王朝 , 没有追杀王室后裔 , 没有搬离宫殿 , 没有沦为阶下囚 , 民国对于清政府的优待还是相当厚道的 。

但是 , 为什么一定要如此厚待清朝呢 , 真的有这个必要吗?

为什么一定要颁布”优待政策“

一、稳定清王室的人心 , 让皇帝尽快逊位

虽然辛亥革命的爆发 , 已经让清王室穷途末路了 , 但是毕竟清王室还保有23省的领土 , 民国政府不希望再看到武装斗争 , 此时的清帝溥仪才6岁 , 真正的掌权者是隆裕太后 , 她只是一个戴着皇冠普通妇女 , 如果用强硬的态度逼迫清帝退位 , 隆裕太后势必会生起反抗之心 , 毕竟她所希望的只是还能像以前一样过上舒服的日子 。


为什么孙中山提出“驱逐鞑虏”,却还优待了清王室,这自相矛盾吗

为什么孙中山提出“驱逐鞑虏” , 却还优待了清王室 , 这自相矛盾吗// //

二、国内军阀势力混乱

在辛亥革命之前 , 许多”山高皇帝远“的省份已经萌生了独立的想法 , 辛亥革命之后 , 这些地区的首领借着清朝的名义 , 割据一方 , 时常相互混战 , 为了早日结束争端 , 就必须用这份协议让清帝退位 , 使得军阀豪强失去了割据一方的借口 。


为什么孙中山提出“驱逐鞑虏”,却还优待了清王室,这自相矛盾吗

为什么孙中山提出“驱逐鞑虏” , 却还优待了清王室 , 这自相矛盾吗// //

三、巩固中华民国的合法地位

这份协议的甲乙双方是中华民国和清王室 , 只要清朝接受了这份协议 , 那么中华民国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合法政府(清末军阀混乱 , 有野心的军阀不少) 。

还有一点 , 更为重要 , 只要中华民国政府合法地位确立了 , 那么清朝和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就可以进行申诉撤销 , 虽然这一愿景并没有被列强认可 , 但是这毕竟是一次勇敢的尝试 , 在当时 , 很多人都相信不平等条约就快要失效了(但是列强真的很不要脸)

总之 , 这份“优待条件”其实是解决当时燃眉之急最好的方法了 , 既能避免流血牺牲 , 又能达到最终目的 , 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 , 最后的结局大家也都明白 , 这份协议并没有完整地执行下去 , 冯玉祥进京后就把溥仪赶了出去 , 对这份协议也是翻脸不认人了 。

这大概就是非常时期就需要非常手段吧

各位看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可以在下方留言哦!

这里是《公子说历史》 , 我们下期再见!


为什么孙中山提出“驱逐鞑虏”,却还优待了清王室,这自相矛盾吗

为什么孙中山提出“驱逐鞑虏” , 却还优待了清王室 , 这自相矛盾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