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献兴晋过程中两次作战,形成两个汉语成语,您看对不对呢?

武献兴晋过程中两次作战 , 形成两个汉语成语 , 您看对不对呢?

01

前文老龙和大家说了楚王称霸 , 问鼎中原的历史典故 。 还说到了南方有楚王称霸 , 东方先后有齐宋两国君主称霸各诸侯 。 可是正当东方齐桓公霸业衰落、宋襄公想当霸主的美梦破灭时,一个新的争霸人物—晋文公(前636一前628在位)却出现于北方的晋国 。 这样的话春秋五霸差不多就全乎了 。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说一说晋公称霸的历史典故 。


武献兴晋过程中两次作战,形成两个汉语成语,您看对不对呢?

武献兴晋过程中两次作战 , 形成两个汉语成语 , 您看对不对呢?// //

晋文公(公元前697年 -公元前628年) , 姬姓 , 名重耳 , 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 , 公元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 , 晋献公之子 , 母亲为狐姬 。 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 , 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 , 也是上古五霸之一 , 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

晋文公初为公子 , 谦虚而好学 , 善于结交有才能的人 。 骊姬之乱时被迫流亡在外十九年 , 前636年春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晋杀晋怀公而立 。 晋文公在位期间任用狐偃、先轸、赵衰、贾佗、魏犨等人实行通商宽农、明贤良、赏功劳等政策 , 作三军六卿 , 使晋国国力大增 。 对外联合秦国和齐国伐曹攻卫、救宋服郑 , 平定周室子带之乱 , 受到周天子赏赐 。 公元前632年于城濮大败楚军 , 并召集齐、宋等国于践土会盟 , 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 , 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

晋文公的一支出自成师 。 成师是晋穆侯的第二个儿子,是晋国的小宗庶支 。 成师的侄子晋昭侯把他这位叔父封在曲沃,称为曲沃桓叔,作为国君的辅佐 。 不想桓叔是位不甘居下位的人,他聚集力量,收揽人心,不久就形成同国君对抗的一支势力 。 公元前739年(鲁惠公三十年)大夫潘父杀死昭侯迎接桓叔为晋君,晋人反对,立了候的儿子孝侯 。

桓叔死后,其子庄伯继位,他在公元前723年(鲁惠公四十六年)直接出兵攻杀了孝侯,但仍然遭到晋人抗拒 。 晋人又拥立孝侯弟郄(xi戏)为君,是为鄂侯 。 公元前718年(鲁隐公五年),庄伯联合郑、邢等国攻鄂侯,这次行动还得到周王室支持 。 鄂侯逃到随邑(今山西介休县东南) 。 不久周桓王又改变了支持庄伯的立场而立鄂侯的儿子光为晋君,就是晋哀侯,并命虢公率军攻击曲沃 。 这时晋国有三君并存:哀侯因国都在翼(又称翼侯)、鄂侯和典沃庄伯 。


武献兴晋过程中两次作战,形成两个汉语成语,您看对不对呢?

武献兴晋过程中两次作战 , 形成两个汉语成语 , 您看对不对呢?// //

公元前716年(鲁隐公七年),庄伯死,其子武公继位,他在公元前709年(鲁桓公三年)攻杀哀侯,接着又先后杀死小子侯和缗侯 。 公元前679年(鲁庄公十五年),晋缗侯被攻杀后,武公实际上已灭亡了原来大宗的公室,控制了整个晋国 。 他把晋公室的宝器都送给周王室 。 这时周桓王已死,周僖王受了晋武公的贿赂后,就正式封武公为晋侯,允许拥有一军的兵力,但仍是一个小国的规模,力量并不很强 。 从桓叔初封到武公攻杀缗侯受封为诸侯,经历了6年的斗争,晋国的小宗终于统治了晋国 。

02

武公受封后两年就去世了,其子献公立 。

晋献公(?-前651年) , 姬姓 , 名诡诸 , 晋武公之子 , 春秋时期的晋国君主 , 在位26年 。 因其父活捉戎狄首领诡诸而得名 。 即位后用士蒍之计 , 尽灭富氏子弟及桓庄之族 , 巩固君位 。 奉行尊王政策 , 提高声望 。 攻灭骊戎、耿、霍、魏等国 , 击败狄戎 , 复采纳荀息假道伐虢之计 , 消灭强敌虞、虢 , 史称其"并国十七 , 服国三十八" 。

献公鉴于桓叔族人力量强盛将危及国君地位,就让士棻设计把其子弟除掉 。 士棻先挑拨宗室子弟间的关系,让他们攻杀了宗室中最强的游氏之族 。 其后又在聚邑(今山西绛县东南之东箱城)筑城,把桓叔和庄伯的子孙都迁居到那里 。 不久,园献公亲自带领军队包围聚邑,又将他们全部消灭,可见统治阶级内部争权斗争的残酷 。


武献兴晋过程中两次作战,形成两个汉语成语,您看对不对呢?

武献兴晋过程中两次作战 , 形成两个汉语成语 , 您看对不对呢?// //

晋献公消除了威胁他君位的势力后,就安心专力向外扩展了 。

晋献公在公元前672年(鲁庄公二十年)灭掉骊戎(在今山西晋城沁水东) 。 公元前661年(鲁闵公元年)建立上下两军,扩大一倍军力,同年又灭掉耿(今山西河津县境汾水南)、霍(今山西霍县)、魏(今山西芮城县)三国,次年命太子申生进攻狄人东山皋落氏(在今曲沃东) 。 公元前658年(鲁僖公二年),献公命大夫里克、荀息率军进攻虢国,虢国就是前面提到的北虢 。

03

虢国的北面是虞国(在今山西平陆县),是古公亶父之子虞仲的封国,晋国伐虢,虞国是必经之地 。 荀息知道虞君贪财,就让献公用屈地产的良马和乘棘出的好璧向虞君借路 。 虞君见了两种珍宝,不但同意借道,还答应配合晋国的军事行动 。 两国军队很快攻下虢国的重镇下阳(今山西平陆县东北) 。


武献兴晋过程中两次作战,形成两个汉语成语,您看对不对呢?

武献兴晋过程中两次作战 , 形成两个汉语成语 , 您看对不对呢?// //

过了三年,晋国再次向虞借路伐虢国 。 这时,虞国大夫宫之奇劝虞君不要借路,他说,虞虢两国相依为命,就像唇和齿一样“唇亡则齿寒” 。 但虞君不听宫之奇的,仍然同意借路 。 这次,晋军攻下虢都上阳(今河南陕县)灭了虢国 。 在回师的路上,果然顺手牵羊地把亳无防备的虞国也给灭了,虞君终于成了晋国的阶下囚 。 原来晋送虞的良马和璧又回到晋君手里 。

04

晋灭了周围一系列国家,其疆域西到黄河与秦为界西南到三门峡一带,扼住了桃林关塞;南到晋豫交界处;东达太行山;北与戎狄相接 。 成了北方的大国 。


武献兴晋过程中两次作战,形成两个汉语成语,您看对不对呢?

武献兴晋过程中两次作战 , 形成两个汉语成语 , 您看对不对呢?// //

晋献公称霸北方的历史典故中 , 两次对外作战形成了两个汉语成语典故:一是假途灭虢 , 二是唇亡齿寒 。 这两个典故也告诉了人们看问题要从长远出发 , 不能贪图小利忘记大义 , 以至于最后落得如害人又害己的虞国君主一样但是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