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时期名臣灿若群星,为何范仲淹狄青不能配享仁宗庙庭?

北宋在位最长的皇帝是宋仁宗 , 君临天下四十一年 。

宋仁宗一朝 , 名臣灿若群星 , 不可胜数 。

宋仁宗四十一年的统治中 , 宰相便有三十一人 , 枢密院臣更是超过半百指数 。

按配享皇帝庙庭的基本标准 , 宋仁宗配享功臣遴选的人选起码有一百多位名臣 。


宋仁宗时期名臣灿若群星,为何范仲淹狄青不能配享仁宗庙庭?

宋仁宗时期名臣灿若群星 , 为何范仲淹狄青不能配享仁宗庙庭?// //

宋仁宗

但是最终宋仁宗庙庭的配享功臣仍是只有三人 。

这三人分别是名相王曾、吕夷简和名将曹玮 。

嘉祐八年(1063年)三月宋仁宗病逝 , 翰林学士王珪等人奏请为仁宗配享功臣:

臣等伏以仁宗享国长久 , 励精政治 。 以知人之明 , 得驭臣之体 。 是以豪英材杰 , 乐为之用 , 外宣威灵 , 内经庙略 。 臣主感会 , 驯致太平 。

辅相则有故尚书右仆射、赠尚书令、谥文正王曾 , 忠允清亮 , 履德经哲 , 致位上宰 , 燮和大政 。 乾兴之初 , 辅翊两宫 , 仗正持重 , 中外以安 。 所谓以道事君 , 无愧前哲 。

故太尉、赠尚书令、谥文靖吕夷简 , 聪明亮达 , 规模宏远 。 服在大僚 , 历登三事 , 左右皇极 , 勤劳王家 , 二十余年 , 厥功茂焉 。

将帅则有故彰武军节度使、赠侍中、谥武穆曹玮 , 敦诗阅礼 , 秉义经武 。 参谋帷幄 , 折冲万里 , 镇绥方面 , 隐如长城 。 加以恂恂循道 , 有古名将之风焉 。 皆有功迹 , 见称于世 , 伏请并配享仁宗庙庭 。

嘉祐八年(1063年)十月 , 新帝宋英宗批准了王珪等人的奏请 , “从之” 。

王曾、吕夷简和曹玮能从群星璀璨的仁宗朝名臣中脱颖而出 , 配享仁宗庙庭 , 在于这三人够厉害 , 也在于配享功臣的选拔标准 。


宋仁宗时期名臣灿若群星,为何范仲淹狄青不能配享仁宗庙庭?

宋仁宗时期名臣灿若群星 , 为何范仲淹狄青不能配享仁宗庙庭?// //

王曾塑像

王曾 , 绝对的牛人 , 他八岁而孤 , 由叔父抚养长大 。 自幼勤奋 , 咸平五年(1002年) , 王曾中殿试第一名 , 成为令人仰慕的状元 。 他厉害在还于他此前在发解试、省试中亦为第一 , 是科举史上罕见的“连中三元”之人 。

王曾对于仁宗朝的贡献在于仁宗初年的政治 。 当时太后刘娥临朝听政 , 王曾翦除权臣丁谓 , 代之为相 , 保持朝政顺利过渡到宋仁宗亲政 。 他为相期间 , 提拔了吕夷简、范仲淹等一批名臣 , 为宋仁宗以后的政局储备了大批人才 。

王曾去世后 , 朝廷定谥号为“文正” , 宋仁宗还破天荒地亲自为他题写“旌贤之碑”的神道碑 。

“乾兴之初 , 辅翊两宫 , 仗正持重 , 中外以安 , 所谓以道事君 , 无愧前哲” 。

王珪等人对王曾的评价代表了当时士大夫对王曾的看法 , 是对王曾生平的最好总结 。


宋仁宗时期名臣灿若群星,为何范仲淹狄青不能配享仁宗庙庭?

宋仁宗时期名臣灿若群星 , 为何范仲淹狄青不能配享仁宗庙庭?// //

吕夷简

“服在大僚 , 历登三事 , 左右皇极 , 勤劳王家 , 二十余年 , 厥功茂焉” 。

这是对宰相吕夷简的评价 。

吕夷简和王曾同岁 , 但是他出身极好 , 是仕宦之家 , 伯父吕蒙正曾任宋真宗时的宰相 , 是一代名相 。 真宗初年 , 吕夷简开始为官 , 在当时有“廉能”的美称 。

真宗末年宋真宗曾将他的名字写在屏风之上 , 拜相之势不可避免 。 宋真宗去世后 , 吕夷简拜相 , 走向政治核心 。

吕夷简的厉害之处在于他的智慧 , 在刘太后临朝听政时期 , 多次制止刘太后的“违规”举动 , 维护仁宗的地位 。

在政治中枢变动频繁的仁宗朝 , 吕夷简更是三度拜相 , 执政二十余年 , 在众多名相中独树一帜 。 吕夷简晚年病重之时 , 宋仁宗亲自剪髭为他治病 , 这份敬重在其他大臣身上很难看到 。

晚年时期的吕夷简在庆历新政中扮演了保守派的角色 , 与范仲淹等改革派产生抵牾斗争 , 这使得他在后世人以及当时改革派眼中的形象不佳 。 但是当时整个朝廷和士林对吕夷简的看法还是极高的 , 这种史书中对他的评价就可以看出来 。

在配享武将方面 , 宋英宗选择的是曹玮 。


宋仁宗时期名臣灿若群星,为何范仲淹狄青不能配享仁宗庙庭?

宋仁宗时期名臣灿若群星 , 为何范仲淹狄青不能配享仁宗庙庭?// //

曹玮

曹玮是曹彬之子 , 父子两代武臣都进入太庙配享皇帝 , 这在宋代是第一例 , 是史无前例的 。

曹玮从军四十多年 , 在应对党项、唃厮啰方面军功卓著 , 威震四海 , 是大宋西北边防的中流砥柱 。

我们知道仁宗朝的武将中还有一个赫赫有名的战神狄青 , 尤其是现当代狄青的知名度远超曹玮 , 为何狄青没有配享仁宗呢?

这里就涉及北宋配享功臣的评选标准和士大夫政治的影响了 。

论出身 , 曹玮是开国功臣之后 , 而狄青出身贫寒 , 以罪犯身份开始军旅生涯 。

论口碑 , 曹玮也远超狄青 。

曹玮受其父曹彬影响 , “沉勇有谋 , 喜读书 , 通《春秋三传》 , 于《左氏》尤深” , 这是儒将风范 , 自然赢得士大夫好感 , 在朝中声望极佳 。


宋仁宗时期名臣灿若群星,为何范仲淹狄青不能配享仁宗庙庭?

宋仁宗时期名臣灿若群星 , 为何范仲淹狄青不能配享仁宗庙庭?// //

狄青

而狄青罪徒出身 , 不喜读书 , 提拔他的范仲淹曾教他读《左氏春秋》 , 狄青虽受到影响 , 但是在士大夫眼中他仍是武夫大老粗 。 尤其是他以贫寒身份凭军功显贵后让那些文官很不舒服 , 言官经常弹劾狄青 , 动不动就太祖陈桥兵变的教训来劝谏仁宗 , 最终在北宋“重文轻武”的悲剧环境下 , 狄青郁郁而终 。

不受士大夫待见是狄青的悲剧所在 。

宋代配享功臣的确定归根到底是受士大夫左右的 。

仁宗朝名相辈出 , 王曾和吕夷简配享太庙自不用说 , 但对于现代人来说知名度更高的范仲淹为何不能配享仁宗庙庭呢?


宋仁宗时期名臣灿若群星,为何范仲淹狄青不能配享仁宗庙庭?

宋仁宗时期名臣灿若群星 , 为何范仲淹狄青不能配享仁宗庙庭?// //

范仲淹

除了那一套严格的配享遴选标准外 , 政治因素也是影响遴选的重要原因 。

北宋自从真宗时期便有党争 , 起初是南北地域党争 , 到了仁宗时期党争进一步恶化 , 改革派和保守派斗争越发激烈 。

范仲淹是改革派的代表 , 他主持庆历新政 , 一度使北宋面貌革新好转 , 但是保守派对新政的攻击从未停止 , 最终庆历新政在党争背景下惨淡收场 。

保守派占据上风 , 即便范仲淹谥号“文正” , 是文臣第一等谥号 , 但改革派的标签使他无法成为士大夫的选择 。

而且 , 范仲淹身份特殊 。

他虽是文臣 , 但也有武将身份 。


宋仁宗时期名臣灿若群星,为何范仲淹狄青不能配享仁宗庙庭?

宋仁宗时期名臣灿若群星 , 为何范仲淹狄青不能配享仁宗庙庭?// //

范仲淹

范仲淹在西北防御西夏立下卓越功绩 , 入朝曾任枢密副使 , 这是武职 , 配享武将通常都要具备在枢密院任职的资历 。

与范仲淹拥有同样经历的韩琦后来成为英宗庙庭的配享武将 。

想来 , 范仲淹又文又武的官职也是遴选时的难点 。

宋仁宗时期 , 名臣辈出 , 但是士大夫也只是被仁宗三个配享功臣 , 和太宗真宗朝一样 , 也算是紧守法度 , 这也算是祖宗之法 , 直到宋孝宗时期 , 给宋高宗确定是个配享功臣 , 才打破了最高三人配享的陈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