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友 | 诸葛亮,乱世中的明白人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李青友 | 诸葛亮 , 乱世中的明白人
李青友 | 诸葛亮 , 乱世中的明白人// //
诸葛亮 , 乱世中的明白人
文|李青友
诸葛亮真是乱世中的明白人 。
诸葛亮在刘表那里不曾打几个照面 , 觉得安全系数太低 , 再也不敢在那里呆着了 。 一来呢 , 刘表擅长猜忌 , 说不定哪天就嚓嚓了;二来呢 , 刘表是后继无人 , 两个儿子一对窝囊废 。 反正是“苟全性命于乱世 , 不趟浑水于荆襄” 。 于是 , 18岁的他 , 果敢地来到了南阳 。
诸葛亮来到南阳 , 并不是贸然的 。 初级目的十分明确 , 那就是“躬耕” 。 说他是没落贵族也好 , 有志青年也好 , 当时他确实需要自食其力了 。 而南阳 , 是最适宜躬耕的 , 因为南阳郡在汉代一直是地广人稀 。 民国学者早就注意到了 , 作为西汉五大都市之一的南阳 , 和临近的汝南、颍川二郡相比 , 虽然地域广大 , 但是人口数量并不匹配 。 帝国的人口向南阳迁移 , 已成为潮流 。 秦代“迁不轨之民”到南阳、刘秀的祖上把封地迁到南阳等等 , 都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个问题 。
诸葛亮躬耕南阳 , 他的田亩不仅在南阳西郊卧龙岗 , 他还有“远田” 。 不同史志上记载的“诸葛远田”就散布在仅新野、唐河、方城等地 。 而这些“远田”的所在地距离汉代大庄园较远、离官方水利工程都较远 , 这恰恰说明这是后来拓荒者见缝插针的选择 。
明白人一边谋生 , 一边谋出路 。
南阳社会本身就是个大学校 。 因为南阳积淀了太多的文化 , 政治文化、军事文化……南阳的成功案例 , 使人应接不暇:帮助秦穆公开启“甚光美”时代的百里奚 , 兴越灭吴而又成为商圣的范蠡、起兵南阳一统天下的光武帝刘秀 , 仰观天文而又全面发展的张衡 , 慈悲济世的张仲景……耳濡 , 目染 , 蓬生麻中 , 不扶自直!
不仅如此 , 诸葛还不忘读书 。 《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中说他读书“观其大略” , 而石广元、徐元直、孟公威等则是“务于精熟” 。
显然 , “务于精熟”和“观其大略”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读书方法 。 方法的不同 , 也注定目的的差异性 。 “务于精熟”是汉代士人主流的治学方法 , 力求理解透彻、烂熟于心 , 这是一种一丝不苟的读书态度 。
诸葛亮已经看出来了 , 经学道路走不通了 , 汉帝国的公务员之路已经堵死了 。 经学虽然符合伦理道德和礼法纲常 , 符合皇权的需求 , 但终究不能有效地经邦济世、扶危救难 。 况且 , 诸葛亮的时代 , 汉帝国已是名存实亡 , 天子挟于诸侯 , 群雄乱于州郡 , 靠皓首穷经地走向仕途已是痴人说梦 。 如此情势之下 , “务于精熟”的读书之法 , 已经显得不合时宜了 , “观其大略”之法反而顺应时代的潮流 。
诸葛亮的“观其大略”读书之法 , 旨在了解大意、掌握精髓 , 经世致用 , 这是他认清东汉末年时局后的自觉选择 , 他的志向已不是“刺史郡守”之流了 。 待到刘备三顾茅庐 , 他等到了最好的出路 , 一番《草庐对》充分展现出了其雄才、其“大略” , 让人更清晰地注视到一个乱世中的明白人 。
- 撒豆成兵挥剑成河,乘坐风轮飞跃天堑,这本古书诸葛亮比演义还神
- 历史上诸葛亮究竟是否有过“七擒七纵孟获”?
- 浅谈后诸葛亮时代的蜀汉政权:挣扎还是静待结局?
- 曹操问徐庶诸葛亮是谁,徐庶只说了两句话,曹操:此人厉害
- 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寥寥数语便可以颠倒乾坤、纵横环宇
- 浅谈有关诸葛亮生平的六大疑案
- 许世友曾在陈赓手下担任团长,陈赓说:你真是食大如牛啊!
- 从经济和军事上,浅谈姜维和诸葛亮的差距
- 隆中决策:诸葛亮战略上的失误与他的人生境遇有直接关系
- 历史秘闻:诸葛亮北伐的次数只有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