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新掌门:为什么是格奥尔基耶娃?

张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行董事会日前宣布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为下任IMF总裁的提名人选 。 虽然接下来IMF执董会还要走走与总裁候选人面谈以及最后遴选的流程 , 但由于格奥尔基耶娃是唯一候选人 , 其履新IMF总裁之职也算是铁板钉钉 , 由此 , 格奥尔基耶娃将成为第一位来自东欧的IMF总裁 , 也是继拉加德之后的第二位IMF女总裁 。

其实 , 论人选所框定的地域 , 格奥尔基耶娃成为IMF候选人丝毫也不奇怪 , 因为自成立以来 , 世界银行行长与IMF总裁的人选一直在美欧之间保持着长期“默契” , 即世行行长由美国提名人选担任 , IMF总裁由欧洲提名人选担任 。 不过 , 格奥尔基耶娃能够成为IMF总裁的新人选并最终能够成功出任 , 又的确有着不同于历届候选人且并让人刮目相看的地方 。

按照IMF长期贯彻的总裁遴选《附则》 , “当选总裁在最初任命时必须小于65岁 , 并且不能在其70岁生日之后继续担任总裁” , 可是 , 格奥尔基耶娃今年8月份已经过了自己66岁的生日 , 依规定无缘IMF总裁之职 。 然而 , IMF理事会却在9月初批准执行董事会关于取消总裁职位年龄限制的提议并做出了立即生效的决定 , 格奥尔基耶娃于是得以成功“闯关” 。 当然 , 对于这一变革决定 , IMF理事会最后给出的解释是 , 《附则》修正案使总裁的任命条件与执董会成员和世界银行一致 , 即均不受年龄限制 。 看来 , 规定是死的 , 人却是活的 , 如果需要 , 再高的制度栏杆都可以突破与跨越 。

格奥尔基耶娃出生于保加利亚首都索菲亚 , 在她十几岁的时候 , 父亲不幸因病去世 , 童年变故使格奥尔基耶娃从小就变得极为自立 , 因此 , 在母亲眼中 , 童年时女儿“过于安静 , 经常把自己塞进书本里” 。 直到考上索菲亚国家与世界经济大学 , 格奥尔基耶娃安静的性格才彻底改变 。 据悉 , 本科四年期间 , 格奥尔基耶娃经常抱着吉他出现在各种聚会上 , 成为同学们追逐的“粉丝” , 而在取得了政治经济学与社会学硕士学位后 , 格奥尔基耶娃又留校攻读经济学博士 , 并先后前往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院、麻省理工学院等进行了自然资源经济学、环境政策等方面的博士后研究 。

像很多女性一样 , 格奥尔基耶娃起初并没有从政的任何打算 , 而是只希望自己在学术研究上有所建树 。 因此 , 做完博士后研究后 , 格奥尔基耶娃就一直以经济学教授的身份活跃在全球知名大学讲台上 。 除了在母校长期担任副教授一职外 , 格奥尔基耶娃还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哈佛大学以及清华大学担任客座教授 。 不过 , 由于在环境经济学方面的突出学术成就 , 40岁时格奥尔基耶娃被世界银行看中 , 之后离开大学讲台 , 出任世行负责欧洲与中亚事务的环境经济学家 。

不得不承认世界银行的确为格奥尔基耶娃打开了活跃于国际舞台的全新窗口 。 在环境经济学家的岗位上历练了近10年后 , 50岁时格奥尔吉耶娃升任世行经济部主任 , 也正是在这一年 , 由于出身东欧前社会主义阵营国家且精通英语、俄语与法语 , 格奥尔基耶娃被派往担任世行驻俄罗斯的首席代表 。 当时 , 虽然俄罗斯已经加入世界银行12年之久 , 但俄罗斯向世行提出的贷款申请不是如石牛沉海 , 就是中途折戟 。 但是 , 在随后格奥尔基耶娃出任世行驻俄罗斯首席代表的三年间 , 世界银行共批准了11个贷款项目 , 除了一项花落中国外 , 另外全部是协助俄罗斯建立网上学习、国家统计系统的电子化、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投资 。

服务如此地精准且富有成效 , 无疑让格奥尔基耶娃赢得了俄罗斯的芳心与拥趸 , 随后便顺利进入世界银行高级管理层 。 金融危机爆发次年 , 许多国家向世界银行伸出了求救之手 , 粥少僧多的情况下 , 已经出任世行副行长的格奥尔基耶娃顶住压力 , 为一些有争议的地区提供了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发展、农业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投资 。 据悉 , 当初格奥尔基耶娃争取援助的以上项目贷款不仅都已如期如数偿还 , 而且项目收益比世行当时的评估平均高出了17% 。

回过头去看 , 格奥尔基耶娃也有过在欧盟内部施展身手的机会 。 进入世界银行之后 , 格奥尔基耶娃同时与中间偏右的欧洲人民党党团走得很近 , 甚至还一度加入中右翼的保加利亚欧洲发展公民党 。 但是 , 由于党内同僚鲍里索夫民意很高 , 格奥尔基耶娃于是很快自我掐断了纯粹从政之望 。 不过 , 机会在她出任世行副行长的第二年再次出现 。 彼年 , 保加利亚总理鲍里索夫提名该国外交部长热列娃出任欧盟委员会人道主义救援与民事保护专员 , 但她随后被媒体曝光其夫与俄罗斯黑帮成员过从甚密 , 鲍里索夫于是不得不改推格奥尔基耶娃 , 而且格奥尔基耶娃厚实的经济学专业背景以及丰富的人道主义贷款履历得到了时任欧委会主席巴罗佐的欣赏与嘉许 。

新的职位给了格奥尔基耶娃又一次彰显自我价值的机会 。 上任不久 , 海地与智利先后发生地震 , 巴基斯坦出现洪灾 , 格奥尔基耶娃第一时间代表欧盟向灾区送去了人道主义救灾物资 , 为欧盟在人道主义事业上获得了国际社会如潮水般的喝彩声 。 格奥尔基耶娃随后被擢升为欧委会副主席 。 不仅如此 , 由于在国际救灾事务中表现抢眼 , 格奥尔基耶娃被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潘基文相中 , 任命她出任联合国人道主义财政高级别小组成员 , 负责筹划全球人道主义峰会 。 同一年 , 在格奥尔基耶娃的主导下 , 欧盟首次成立了针对贫困欧洲儿童的基金会“和平欧洲儿童” 。

的确 , 围绕着IMF总裁的人选 , 历届的竞夺都很激烈 。 拉加德今年主动请辞后 , 为了物色新的人选 , 欧盟内部也是纷争四起 。 拥有加拿大、爱尔兰与英国三国公民身份的英国央行行长卡内最先被外界看好 , 但受“脱欧”影响和法国的反对 , 卡内只能扼腕自叹;荷兰前财政大臣戴赛尔·布鲁姆也是一个大热门人物 , 舆论一度认为其可能获得德国的鼎力支持 , 可戴氏因为锋芒太露 , 最终让德国绕道避之 。 对比之下 , 格奥尔基耶娃除了自身丰富的经济学背景以及在世行的工作履历外 , 更关键的是她能在波谲云诡的欧洲内政力量的纠缠中赢得德国的青睐 , 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德国甚至欧盟未来在国际事务中的某种价值取向 。

一直是量化宽松支持者的拉加德曾多次对德国的保守财政、贸易等政策提出批评 , 甚至向德国的财政盈余公开“扫射” , 认为德国公共开支不够;以牙还牙 , 德国认为拉加德不够专业(没有经济学相关学历、从未担任国一国央行行长)、而且职业经历非常敏感(在尼克松“水门事件”中 , 她是后来出任美国国防部长的共和党籍议员威廉·科恩的实习生 , 为其撰写法语宣传材料) , 于是对拉加德出任欧洲央行行长一直添堵设障 , 甚至推出本国央行行长威特曼与拉加德叫板角逐 。 如今 , 格奥尔基耶娃即将走马上任 , 拉加德在国际声量中带给德国的外部杂音已然全无 , 而且德国相信格奥尔基耶娃定会对自己展示出特别友好 , 发出的建议与主张也会更有专业水准 。

作者:张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