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国本土不产狮子,为什么遍地都是守大门的石狮子?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生活】中国本土不产狮子 , 为什么遍地都是守大门的石狮子?
说起石狮子 , 想必大家都再熟悉不过 。 大部分传统建筑门前 , 无论是各地的王府、衙署、宅第、陵墓等等我们都能见到一对石狮子的身影 , 它们伫立于门外两边 , 雄狮居左 , 雌狮居右 , 侧首蹲坐 , 凌厉地注视着前方过往的每一个人 , 俨然威震八方的守门神 。
【生活】中国本土不产狮子 , 为什么遍地都是守大门的石狮子?// //
一般而言 , 石狮子的形象特征都是昂首挺胸、鬣毛涡卷 , 它们张口露齿、目光炯炯逼人 , 其雄风震宇的神态像极了真正的丛林里的百兽之王 。 石狮子威武的形象表现出人们对狮子的喜爱与崇拜 , 然而问题来了 , 中国本土原来并没有狮子 , 为何人们如此崇拜狮子呢?
【生活】中国本土不产狮子 , 为什么遍地都是守大门的石狮子?// //
“狮”从何来?
【生活】中国本土不产狮子 , 为什么遍地都是守大门的石狮子?// //
中国本土并没有狮子 , 历史上狮子曾广泛分布于非洲、欧洲东南部和亚洲 , 但亚洲东部不产狮子 , 而是集中在南亚和西亚 。
那么 , 狮子是何时进入中国的呢?
根据《穆天子传》(晋·郭璞注)所记载周穆王驾八骏巡游西域一事 , 其中提到有“狡貌野马走五百里” 。 郭璞注: “狻猊 , 师子(狮子)” , 如此可推断 , 周穆王在位离今3000年之前便有“狮子”的记载 , 称为“狻猊” 。 汉代初年成书的《尔雅·释兽》中记有“狻鹿(猊) , 如猫 , 食虎豹” , 更明确地说明当时人们知道除了虎豹猫狗以外还有一神乎玄乎的异兽 , 并名之为“狮” 。
公元前138年 , 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 即“丝绸之路” , 沟通了中国与中亚各地的友好关系 , 原为“殊方异物” 的狮子才正式被中国人所认知 。 《汉书·西域传》“乌弋”条说明乌弋(乌弋山离国是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世纪位于西亚伊朗高原东部古国)有“师子” , 颜师古注:“师子即《尔雅》所谓狻猊也 。 ”
【生活】中国本土不产狮子 , 为什么遍地都是守大门的石狮子?// //
故宫屋脊上的狻猊
两汉时期 , 狮子以“进贡”的方式传入中国 , 司马彪《续汉书》记载:“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年) , 安息国遣使献狮子、符拔 。 ”;另外《后汉书·章帝纪》记载 , 章和元年“月氏国遣使献符拔、师子” 。 到了唐代时期 , 丝绸之路的黄金时代 , 西域狮子更多地入贡中国 。 根据《旧唐书.西戎传》 , 中亚康国“贞观九年 , 又遣使贡狮子 , 太宗嘉其远至 , 命秘书监虞世南为之赋” , 这便是《狮子赋》:
“瞋目电曜 , 发声雷响 。 拉虎吞貔 , 裂犀分象 。 碎遒兕于龈腭 , 屈巴蛇于指掌 。 践藉则林麓摧残 , 哮吼则江河振荡 。 ”
从此赋可看出唐人为狮子的威猛所震撼 , 有趣的是 , 当时还产生了一些有关狮子神奇的传说 。 李肇《唐国史补》记载:“开元末 , 西国献狮子 。 至长安西道中 , 系于驿树 。 树近井 , 狮子哮吼 , 若不自安 。 俄顷风雷大至 , 果有龙出井而去 。 ”显然 , 狮子在唐代的形象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 , 但真正使狮子的形象神化为一种有法力的瑞兽的 , 是佛教 。
凶猛的狮子 , 究竟是如何与佛教联系在一起的呢?
佛教中的狮文化
其实 , 佛典中有关狮子的说法可谓俯拾皆是 , 《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载:“佛初生时 , 有五百狮子从雪山来 , 待列门侧 。 ” 。 狮子在佛教文化中地位非常高 , 常用来比喻最有威望的人 , 譬如《大智度论》曰:“佛为人中狮子 , 佛所坐处若床若地 , 皆名狮子座 。 ”
此外 , 还有著名的“狮子吼” , 《传灯录》记载“释迦生时一手指天 , 一手指地……作狮子吼:天上地下 , 唯我独尊 。 ”《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也提到 , 佛家诵法时“ 演法无畏 , 犹狮子吼 , 其所讲说 , 乃如雷震 。 ”
另外 , 狮子还是文殊菩萨的坐骑 。 相传狻猊是龙生九子之一 , 喜烟好坐(大部分关于狻猊的艺术品都与香炉有关) , 佛祖见它有耐心 , 便收在身旁 , 后为文殊菩萨的坐骑 。 观察敦煌第159窟西壁的“文殊变” , 壁画中的狮子圆目、张嘴、翘尾、一头石青色的鬣毛卷若云朵 , 身披华丽鞍鞯 , 上有莲花须弥座 , 文殊菩萨坐于狮子背上的宝座 , 神情安祥 。
【生活】中国本土不产狮子 , 为什么遍地都是守大门的石狮子?// //
敦煌壁画
由此 , 狮子在佛教中即是护法者形象 , 又是文殊菩萨的坐骑 , 凶猛慓悍 , 威震八方 , 因此后来其形象逐渐被人们用来作为护卫者和辟邪物 。 狮子便是以这个全新的文化形象 , 参与到大众的生活之中 , 并逐渐在历史长河中慢慢促成了一种中国本土独有的“崇狮习俗” 。
崇狮习俗
狮子作为百兽之王 , 《坤舆图说》描绘:“狮为百兽王 , 诸兽见皆匿影 , 性最傲 , 遇者急俯伏 , 虽饿食不噬 。 ”人们见识到狮子王者的威仪、加上狮子在佛教中的文化含义 , 无不象征着威望与力量 , 因此普遍认为狮子能够驱邪御凶、守护人们的安全 。
根据《十洲记》的记载:“西海聚库 , 洲在西海中 , 艮方之地 , 地方三千里 。 北接昆仑 , 二十六万里 , 有狮子 , 辟邪巨齿 , 天鹿长牙 , 铜头铁额之兽 。 ”早在汉代或六朝 , 狮子便被赋予了“辟邪”的功能 。 相传 , 南朝梁武帝朝著名画家张僧繇(公元506-549年)所画的狮子图也有辟邪驱灾的功能 。
在唐代 , 狮子被作为镇墓兽以镇煞妖邪怪佞 , 唐代的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狮形镇墓兽 。 至于石狮子是何时出现的呢?根据唐代阎随侯所作《镇座石狮子赋》: “ 有西域之奇兽, 兽嘉名于古今, 因匠石之著象. 非虞罗之所擒 。 … … ”可见 , 唐朝已经有以石头雕刻狮子用以辟邪、守护的传统 , 尽管其起源尚无明确的史料记载 , 但狮子作为“守护神”“辟邪物”的文化含义在历史的更迭中是愈发愈受大众喜爱 。
显而易见地 , 大部分的传统建筑门前无论是宫殿、衙署、府第、庙宇 , 甚至一直到现今的一些现代建筑 , 我们仍能看到一对雄威震宇的石狮子伫立在门前 , 昂首挺胸担当着守护者的职责 。
【生活】中国本土不产狮子 , 为什么遍地都是守大门的石狮子?// //
故宫太和殿前的石狮子
另外 , 人们对狮子的喜爱还体现在另一个重要的传统活动——舞狮 。
舞狮的起源迄今尚无明确定论 , 根据《旧唐书·音乐志》 , 其中有一段关于“太平乐”的记载: “ 太平乐, 后周武帝时造, 亦曰五方狮子舞 , 缀毛为狮 , 人居其中 , 像其俯仰驯押之容 。 二人持绳秉拂 , 为习弄之状 。 五狮子各立其方位 , 百四十人歌太平乐 。 ”这里所谓的“太平乐”与现代所理解的“舞狮”颇为相似 , 这是关于“狮子舞”起源较为明确的史料记载 。
然而 , 南北朝时期已有与“狮子舞”类似的场景描绘 , 北魏杨衒之在《洛阳伽蓝记》中记述了民间“ 行像”中舞狮表演的壮观场面 。 佛教的“行像” 活动是指在佛生日这一天用宝车载着佛像在城市街道巡行的一种宗教仪式 , 常伴随丰富的乐舞活动 , 根据其记载:“ 辟邪狮子导引其前 , 吞刀吐火、腾骧一面缘幢上索 , 诡谲不常 。 奇伎异服 , 冠于都市 。 像停之处 , 观者如堵 , 跌相践跃 , 常有死人 。 ”
【生活】中国本土不产狮子 , 为什么遍地都是守大门的石狮子?// //
西藏古格王朝红殿壁画中的“舞狮”场景 , 古格王朝在历史上曾一度为佛教兴盛之地
无论舞狮起源与何时 , 它以作为一个历史文化传统良好地保存了下来 。 唐代时期舞狮活动益加盛行 , 无论在宫廷、军营还是在民间 , 舞狮均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活动 。 在当时有许多的诗词歌赋都曾描述过, 其中最为有名的当数白居易的《西凉伎》: “假面胡人假狮子 , 刻木为头丝作尾 , 金镀眼睛银贴齿 。 奋迅毛衣摆双耳 , 如从流沙来万里 。 ”可谓现代舞狮之雏形 。
现今 , “狮子舞”已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娱乐活动 , 每逢新春佳节或喜庆活动 , 舞狮的出场已司空见惯 , 在喧天的锣鼓声中 , 威严的醒狮以其腾跃激昂的动势 , 遒劲地舞动着 。 舞狮讲将舞蹈、杂技和武术以及中国的传统文化熔为一体 , 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形象 , 甚至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享誉海内外 , 只要有华人的地方 , 就会有舞狮活动存在 。
【生活】中国本土不产狮子 , 为什么遍地都是守大门的石狮子?// //
狮子的形象在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中可谓深入民心 , 少林七十二绝技中也有以狮子为原型的功夫 , 即“狮吼功” 。 关于“狮吼功”最形象的描述要数金庸笔下的金毛狮王谢逊 , 他在王盘山试刀大会上以一招“狮子吼”力败群雄、夺取了屠龙刀 。 在各大影视作品及武侠小说中都处处可见“狮吼功”的踪迹 。
有趣的是 , “狮吼功”还衍生出一个带褒义的俗语 , 即称悍妇恶骂为“河东狮吼” 。 相传宋代苏轼的朋友陈慥 , 号龙邱居士 , 他喜招宾客 , 好谈禅理 , 但他的妻子妻柳氏悍妬 , 陈慥非常怕她 。 苏轼曾赋诗戏之云:“龙邱居士亦可怜 , 谈空说有夜不眠 。 忽闻河东狮子吼 , 拄杖落手心茫然 。 ”
【生活】中国本土不产狮子 , 为什么遍地都是守大门的石狮子?// //
电影《功夫》中的狮吼功
现在 , 我们再重新回到开头所提的石狮子 。
大家可发现 , 石狮子的形象特征普遍都是卷发、巨眼、张口、露齿、利爪 , 一副雄壮威严的样子蹲坐在门口两侧 。
要知道 , 石狮子的形象在历史中并不是一直是如此威猛的状态 。
举个例子 , 宋代时期宋狮子的象征意义加添了更多的纳祥意味 , 造型品类发生了许多变化 , 如盛行狮子与绣球的配合纹饰 , 习称“狮球纹” 。 当时狮子的造型也不太强调威严 , 而是与宠物更为接近 , 开始流行在狮子脖子上系挂铃铛、并有许多母狮像猫狗一样玩弄小狮享受天伦之乐的雕塑造型 , 整体风格较为活泼可爱 。
【生活】中国本土不产狮子 , 为什么遍地都是守大门的石狮子?// //
另外 , 现在的石狮子普遍是蹲坐的形象 , 更早追溯到唐代时期还有一些 “走狮”形象 。 石狮子昂首挺胸 , 右肢前迈 , 左肢后伸 , 步伐稳健 , 极目远视 , 仿佛正在巡逻 。 雕刻者抓住了狮子行走动态和细节变化 , 突显了狮子的雄风霸气和高度的视觉艺术 。
【生活】中国本土不产狮子 , 为什么遍地都是守大门的石狮子?// //
唐代顺陵石走狮
唐代以后 , 石狮子基本上都是蹲坐的形象 , 正如其“守护者”之名 , 默默地守护在门前 。 为何石狮子不再“走”了呢?
大概是因为大热天的 , 一直走着也太累了吧 。
【生活】中国本土不产狮子 , 为什么遍地都是守大门的石狮子?// //
- 【电子课本】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电子课本(高清版),寒假预习必备!
- 【电子课本】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电子课本(高清版),寒假预习必备!
- 视频//【雪石朗诵】刘辉《我是曹操》
- 视频//【雪石朗诵】刘晖《我是曹操》
- 八雅轩丨【墨缘有约】曹宝麟:学好书法,我有十条建议
- 【预习】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梳理
- 【云堡党建】2020新春慰问抗战老兵
- 在一起,发现生活处处有光
- 【伯乐荐文】如何发现有潜力的员工,而不是现在最好的员工?
- 【寒假巩固】部编版:七上历史《寒假作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