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博昱:血石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代博昱:血石

走进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 一件展品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 , 它就是抗日名将张自忠鲜血浸染的两块血石 。 它穆静地躺在展台上 , 仿佛在向人们悲痛地诉说着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 。

张自忠的血不会凝固 , 因为它奔涌着《大刀进行曲》的激昂旋律 。

1933年 , 日军控制了喜峰口 。 时任29军38师师长的张自忠率部抵达喜峰口 , 与敌人展开激战 。 日军源源不断增兵 , 形成艰苦的拉锯战 。 根据西北军传统 , 部队给每位士兵打了一把大刀 。 一支2000多人的敢死队杀向敌阵 。 夜黑如漆 , 大刀寒光闪处 , 鬼子人头落地 。 夜袭成功 , 中国军队夺回了喜峰口 。 自此 , 张自忠及29军声震华夏 。 音乐家麦新看到如此振奋人心的场面 , 满怀激情谱出了《大刀进行曲》 , 很快传遍大江南北 。

张自忠的血永世留存 , 因为它包含着对祖国的忠心耿耿 。

作为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司令 , 枣宜会战中 , 他本来率部防守襄河以西 。 在各方联络中断的紧要关头 , 身为总司令的张自忠 , 毅然亲自率部东渡襄河 , 抗击来犯之敌 。 “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 , 海不枯 , 石不烂 , 决不半点改变!”在留给部下的信中他坚定不移地写道 。 渡河后 , 将军率部在南瓜店附近顽强抗击日军 , 重创敌人 。 但终因力量对比悬殊 , 粮草弹药供给不济 , 伤亡巨大 。 为牵制日军主力造成外线我军对日军实施反包围 , 张将军力战不退 。 激战中 , 他左臂中弹 , 仍强忍剧痛 , 镇定自若地继续指挥战斗 , 不幸腰部又中弹 , 倒在地上的他仍然浴血督战 。 最后时刻 , 他身上又中5弹 。 抗日名将张自忠的热血染红了他激战的南瓜店山冈 。 血 , 渗透在坚硬的石头上 。 但是在弥留之际 , 张自忠仍留下话:“我力战而死 , 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对长官可告无愧 , 良心平安!”这样一位“鞠躬尽瘁 , 死而后已”的爱国将领怎能不让我们由衷地佩服!

张自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所有牺牲军人里级别最高的将领 。 血 , 从一个战功卓著的将军身躯里流出 , 染红了石头 。

张将军壮烈牺牲 , 国民政府为他举行国葬 。 延安各界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 , 毛主席亲笔题词:“尽忠报国 。 ”周恩来亦在悼词中说:“……其忠义之志 , 壮烈之气 , 直可以为我抗战军人之魂!”由此可见 , 张自忠将军的丰功伟绩值得被永世歌颂 。

之后 , 张自忠将军之弟张自明来到南瓜店十里长山凭吊英魂 。 此时 , 将军倒下之处已芳草萋萋 , 他弯身从地上拾起两块留有张自忠将军血迹的石块 , 带回来后 , 请石匠刻上能够铭记烈士不朽精神和忠魂的“血石”两字 , 以示后人 。

再观看这两块血石 , 那是两块石头?分明是两团血在流动 , 在奔突!血 , 是从一个伟岸的山东汉子身躯中流出 。 与血相映衬的是战火 , 殷红的血 , 幽幽地在诉说和歌颂 。 它也仿佛在提醒着我们世人要铭记那段艰苦斗争的光辉岁月 , 牢记中华民族曾经的屈辱 , 化悲愤于动力 , 时刻保持警惕 , 并为了中华民族的未来而不懈奋斗 。 它更是在鞭策着我们新一代的少年 , 关注国家历史 , 增强爱国之心 , 努力打好基础 , 不辜负先辈们的付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