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大合唱》:自强不息的民族赞歌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黄河大合唱》:自强不息的民族赞歌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 孕育了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 , 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 黄河百折不挠、一往无前 , 塑造了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 , 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 。
有一首咏唱黄河的音乐作品 , 唱响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赞歌 , 那就是《黄河大合唱》 。 它以抗日战争为背景 , 以黄河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 庄严讴歌了中华民族顽强斗争、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 。
冼星海 , 中国近代著名音乐家 。 1939年 , 由诗人光未然作词的《黄河大合唱》 , 经他谱曲 , 成了中华民族的音乐史诗 。 新华社发
“我站在高山之巅 , 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黄河颂》中有这样一句歌词:“我站在高山之巅 , 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 成就这首不朽赞歌的是诗人光未然和音乐家冼星海 。
1938年10月 , 光未然率领抗敌演剧队三队赴吕梁山地区工作 , 在陕西宜川县壶口附近东渡黄河 。 黄河的惊涛骇浪、船工们搏风击浪的英姿以及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 , 激起了他的创作灵感和热情 , 于1939年初创作出长诗《黄河吟》 。
冼星海去看望病床上的光未然 , 听他朗诵《黄河吟》 , 讲述黄河呼啸奔腾的壮丽景象 , 深受感染 , 引起共鸣 , 决定全力为这首长诗配乐 。 冼星海在简陋的土窑里连续创作6天6夜 , 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谱曲 。
《黄河大合唱》由“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 , 黄河”等八个乐章组成 , 热情歌颂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 , 控诉了侵略者的残暴 , 展现了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勇气、决心与行动 , 勾勒出中国人民保家卫国、顽强抗争的壮丽画卷 。
“风在吼 , 马在叫 , 黄河在咆哮”
“风在吼 , 马在叫 , 黄河在咆哮……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1939年4月13日晚 , 《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 , 轰动延安 。
1939年5月11日 , 毛泽东同志等观看了《黄河大合唱》的第二次演出 。 乐曲结束后 , 毛泽东同志大喊三声“好” 。 周恩来同志从重庆回延安看过演出后 , 欣然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 , 为大众谱出呼声!”
“一曲大合唱 , 可顶十万毛瑟枪 。 ”《黄河大合唱》很快唱响全国 , 成为抗日歌曲的“主旋律”和时代的最强音 , 激励着无数热血青年投身民族解放的行列 , 奔向抗日的最前方 。
“响应我们伟大民族的胜利的凯歌”
“向着祖国的原野 , 响应我们伟大民族的胜利的凯歌!”这是《黄河大合唱》第三乐章的最后一句 。
黄河之水天上来 , 排山倒海 , 汹涌澎湃 , 奔腾叫啸 , 在它的周身 , 奔流着民族的热血 。 黄河见证了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的苦难 , 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奋起 , 更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辉煌 。
浩浩黄河水 , 悠悠岁月长 。 《黄河大合唱》传唱至今 , 蕴含其中的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永放光芒 。
冼星海曾这样评价《黄河大合唱》的曲与词:“在歌词本身 , 已尽够描写出数千年来的伟大的黄河的历史了 。 ”
每听《黄河大合唱》 , 犹闻战鼓声 , 犹见万马鸣 。 豪迈之气顿生 , 前进勇气高涨 。
今天 ,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 , 新中国走过了70年的光辉岁月 , 我们为祖国史诗般的进步礼赞 。
同时也要看到 ,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会越来越复杂 , 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 。
让我们继续高歌《黄河大合唱》 , 在这曲民族赞歌中奋勇前进、一往无前 。
- 《圣斗士星矢》重病的伊利亚斯为什么还能对冥斗士产生重大威胁?
- 刘先银悟《论语》中国文明古国离不开一个人,孔子都很佩服他
-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电子课本(高清版),寒假预习必备!
- 【电子课本】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电子课本(高清版),寒假预习必备!
- 《圣斗士星矢》史昂也触摸到女神之血,为什么寿命没有延长?
- 视频//【雪石朗诵】刘辉《我是曹操》
- 视频//【雪石朗诵】刘晖《我是曹操》
- 徐绍基《广种桕树兴利除害条陈》杂论
- 一部颂扬两代人献身抗痨事业的纪实文学《奇医神药》(连载六)
- 说说《水浒传》中的婚俗文化:娶妻、纳妾、休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