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通信开拓者杨恩泽:恩济天下 师泽百年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光通信开拓者杨恩泽:恩济天下 师泽百年
新华社天津10月25日电题:光通信开拓者杨恩泽:恩济天下 师泽百年
新华社“中国网事”采访人员 张宇琪 宋瑞 黄江林
在天津大学一间教学办公室里 , 光纤通信相关的中英文书籍仍摆放得整整齐齐 , 但学生们却再也看不到那位期颐之年仍在科学前沿攀登的老教授 。
在几千公里外广东省饶平县一所小学里 , 捐助落成的科学楼配上了新教学设备 , 校园里书声琅琅依旧 , 但孩子们却再也看不到为他们插上科学翅膀的老爷爷 。
作为我国光通信领域开拓者 , 杨恩泽这一生 , 科研教学孜孜不倦 , 桃李芬芳 , 捐资助学源源不断 , 泽被桑梓 。
科研攀登 追逐学科发展浪潮
10月20日 , 是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恩泽教授的百岁寿辰 , 儿子杨石像往年一样准备了蛋糕和鲜花 , 可是 , 寿星却不在了 。
10月9日 , 杨恩泽先生与世长辞 , 走完他朴实而又不平凡的百岁人生 。
杨石曾和父亲约好 , 在实验室里过百岁寿辰 , 和奋斗一生的实验室道别 , 去享受没有工作的生活 。 “也许你太爱你的实验室 , 这一次你没守约 , 而是去了天堂 , 继续你钟爱的事业 。 ”杨石写下这样一段话 。
杨恩泽退休后 , 仍继续留在天津大学 , 做实验 , 搞科研 , 坚守教学科研一线 。 近年他仍配合课题组研究人工智能 。
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王成山说 , “杨先生对科研大趋势的把握有自己独特的眼光 。 ”在人工智能概念未火之时 , 杨恩泽找到他 , 提议他向学校建议大力建设人工智能学院 。 “当时这想法很超前 , 结果转年AlphaGo人工智能机器人就引发了全世界关注 。 ”
对于杨恩泽来说 , 科学研究是生活的日常 , 也是生活的乐趣 。 去世前几日 , 他依旧如同过往数十载一般 , 于清晨薄雾中踏上去办公室的路 。
杨石念及父亲年事已高 , 曾想将父亲留在深圳家中赡养 , 可无奈的是 , “父亲在家中总爱打瞌睡 , 提不起精气神 。 ”杨石说 , 最后还是让父亲回到他热爱的学校 , 那里 , 才是他的归属地 。
听闻杨恩泽老先生逝去的消息 , 学生们皆感念先生的谆谆教导 。 天津大学2011级信息与通信工程硕士张艳回忆说:“先生经常逢人便问问题 , 科研也常追求‘新潮’ 。 先生曾让我教他使用最新版的Matlab软件 , 新兴的编程语言先生不但要学 , 而且编辑器也一定用最新的版本 。 ”
筚路蓝缕 创国内光通信先河
在国内光通信技术领域 , 杨恩泽是元老级的科学家 。
筚路蓝缕 , 以启山林 。 他主持研制的“武昌-汉口市话中继光缆通信实用化系统” , 是我国第一条通过国家鉴定及验收的实用化光通信线路 , 推动多地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光通信系统 , 促进了我国光通信事业的大发展 。
这条线路的建设又称为“八二工程” 。 在杨恩泽的追思会上 ,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向军回忆起了那时的故事 。
“1978年提出建设这条线路 , 杨教授被任命为总工程师 。 当时光通信在国际上才刚起步 , 国内更是一片空白 。 为了线路的建设 , 他呕心沥血 。 武汉的夏天非常热 , 他整个夏天‘宅’在平房里闷头做实验 。 骄阳下的线路安装现场 , 总能看到他的身影 。 ”向军说 。 线路过长江 , 是杨恩泽带着同事在长江大桥上一手接一手递过去的 。
杨恩泽生前接受采访时说 , 曾在光纤焊接上遇到难关 , 按要求焊接点的衰耗指标应达到3分贝 , 可当时很难做到 。 他找到电缆厂 , 一同研究方案 。 “为解决这一问题 , 大家整整争论了3天 , 可见难度之大 。 ”
杨恩泽扑身于科研的初心 , 还要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 。
1937年杨恩泽考入武汉大学 , 在战争炮火中开始了大学生活 。 他生前回忆 , 随学校西迁四川乐山时 , 一路上敌机轰炸紧追不舍 , 还常常遇到东北借读的同学 , 他们总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
家园被毁 , 同胞死难 , 何以救国?
“弱国无生存 , 亡国奴更是悲惨 , 那时我的思想起伏很大 , 深感学生应努力读书 , 科学报国 , 振兴国力 。 ”杨恩泽生前接受采访时说 。
不忘初心 , 砥砺前行 。 杨恩泽在生命的尽头仍行走在科学报国的路上 , 不曾停歇 。 在天津大学这些年 , 他主持并完成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攻关项目及科研课题 , 在一级学术刊物上发表十余篇论文……
俏不争春 淡泊名利的纯粹人生
杨恩泽去世后 , 杨石回家收拾父亲衣物 , 发现整个柜子里几乎没有一件好衣服 , 衬衣领子都磨损得很厉害 。
杨石说:“衣服、裤子若是穿破了父亲就自己补补 。 大到钟表仪器、小到切菜刀具 , 他自己手工维修 。 ”杨恩泽在天津住的是20世纪50年代的房子 , 70年代上海亲戚送的两张床和两个沙发 , 至今仍陈列在家中 。
乐观淡泊 , 不逐名利 。 在怀念杨恩泽时 , 有人谈起“八二工程” , “研制人员都获得国家奖励他却丝毫不争功 , 仍然默默地继续做研究工作 。 俏也不争春 , 只把春来报!”
2005年 , 杨恩泽将积攒下来的30万元积蓄全部捐给他的家乡广东省饶平县 , 帮助该县所城镇中心小学建一座科学楼 。 他还承诺在未来20年中每年拿出1万元(从2008年起增加到每年2万) , 资助并奖励生活困难、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 。
天津大学原校长、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龚克在杨恩泽的追思会上送来吊唁词 ,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 , 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 一辈子不求名不图利 , 一辈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一辈子与人为善 , 一辈子有益于社会 , 有益于青年 。 然而 , 难能可贵的是 , 先生做到了这一切 。 ”
在天津大学26教学楼外 , 一棵参天的苍松矗立于此 , 根深深扎在地里 , 气骨铮铮 , 泽荫学子 。
- 这位温州人被誉为现代词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一代词宗”!
- 开拓者当年为何没选乔丹,而选一名普通中锋?3大因素致王朝溜走
- 张謇:丝绸之路的开拓者
- 西出阳关无故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
- 清朝的一代传奇,他是一个帝国的开拓者,也是统一女真的英雄
- 中国旅行业的开拓者朱成章
- 曾国藩开拓者,左宗棠民族英雄,张之洞教育先驱,他背锅侠
- 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你们可以微笑了
- 秦、汉王朝的开拓者处在同一时代,刘邦只比秦始皇小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