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币不足、通货紧缩和王朝更替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铸币不足、通货紧缩和王朝更替


铸币不足、通货紧缩和王朝更替

铸币不足、通货紧缩和王朝更替// //

梁捷/文

古代货币史研究 , 一直是中国经济史研究中最困难的一支 , 学术进展步步艰难 , 一般的经济学者都不愿意碰这个领域 。 经济史研究更关注长时间、大范围内的经济活动 。 所以 , 经济史学者不仅要探讨一个时期有无铸币 , 还需要解答一个时期的铸币数量、应用范围等经济学问题 。 唐宋以前的货币史问题都极富挑战 , 传统文献不能提供完全可靠的证据 , 简明可靠的新方法也不知在何方 。 对于今天的中青年学者而言 , 这个领域令人绝望 。 没有现成的路径可以依循 , 想要学习识别历代钱币都不得其门而入 。

而台湾东华大学陈彦良教授的《币制兴衰四百年》 , 勇敢地采用历史与考古结合的研究方法 , 在中古货币史领域提出一系列新见 , 为沉寂已久的货币史研究带来一阵清风 。 此书堪称货币史方面的杰作 , 受到诸多经济史研究学者的交口称赞 。

我在学习古代货币史的过程中 , 感受货币史研究难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第一 , 由汉末至唐初 , 历代铸钱的外观造型都颇为相似 。 汉武帝推行五铢钱以后 , 除了新莽短暂时期 , 大多时候都是五铢钱的天下 。 历代铸造的五铢钱 , 形制相似 , 可能只有细微差别 , 非经验丰富的专家不能分辨 。

第二 , 中国历代都有因袭前朝甚至更古老货币的习惯 , 所以前朝货币往往在后朝也广泛流通 。 同时 , 只要货币价值发生波动 , 人们就有融化前朝优质货币、重新铸造劣质新钱的冲动 。 收藏家都喜欢收藏优质古钱 , 而市面上真正流通的多半只是劣钱 。

第三 , 在中古时代 , 多种货币并行是很常见的事 。 有时一个地区铸造新钱 , 但数量远不足应付市场货币交易 , 就会同时允许流通前朝旧钱 。 货币本身就有流通特性 , 所以古钱经常会跨越时空、跨越地域地起到流通作用 。

第四 , 货币史关注的重点是经济活动、货币活动的真实情况 , 所以要研究各种铸币的实际铸造数量和使用范围 。 考订某一时期是否曾经铸币 , 只是第一步 , 后续更重要的工作是研究这些铸币的数量 。 因为前朝货币经常被后世融化重铸 , 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古钱都只是流通中的偶然或意外 , 很难反映实际的情况 。

从经济动机看 , 历代政权都有利用铸钱来掠夺财富的习惯 。 掠夺手段一般可分为两种:铸小钱和铸大钱 , 背后的原理相通 。 所谓铸小钱 , 就是铸劣钱 , 发行含铜量更低、铸造水平更差的新钱 , 规定它与含铜量更高的旧钱等值 , 可以相互兑换 , 从而掠夺拥有旧钱的人民手中的财富 。 铸大钱 , 就是铸质量还比较好的钱 , 但让它贬值 , 强行规定它“当十”、“当百”甚至“当千” , 而它的实际含铜量可能只是“当二”、“当三” 。 通过这种做法来掠夺财富更为直接 , 但也更容易引发人民的反抗 。

经过几代钱币收藏家和研究者的考订工作 , 中国学界现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古钱序列 。 古钱的铸造和流通数量终究还比较大 , 所以中国好几家大型博物馆都有完整的历代古钱收藏和陈列 。 现在拿到一枚古钱 , 对照样本进行断代考订已不是什么难事 , 下一步就是研究这些古钱在各个时期经济活动中的实际作用 。

近年来中国各地积极推动基础建设 , 发掘出大量的古墓 , 古钱是古墓中最常见的物品 。 现代考古趋于规范 , 会记录各个古墓中出土古钱的形制和数量 。 积少成多 , 当各地发掘古墓数量达到一定程度 , 考古断代逐步明晰 , 墓中出土的古钱形制和数量就有了统计学意义 , 一种全新的方法逐渐开始在货币史学者手中流行 。

当然 , 陈彦良教授很清楚 , 通过统计分析各地古墓出土古钱来推断当时当地的货币活动 , 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 不能保证古钱在地下的分布与当时地上的分布相一致 。 但是我们仍能有把握地推断 , 两者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 按照“事死如事生”的葬俗 , 或者按照方便处理的常识考虑 , 墓中古钱应多为当时日用之钱 。 所以结合考古蕴含的时间、地理信息 , 就能对古钱的流通做一些推断 。

陈教授的创见极多 , 不妨举我印象最深的两个例子 。

第一例 , 有关三国时期魏蜀吴各国的铸币情况 , 学界公认 , 汉末货币制度崩坏以董卓铸小钱为发端 。 董卓占据长安之后 , 指使手下挖坟掘墓 , 到处搜集铜材来改铸小钱 。 小钱质量太劣 , 以至于“文章轮郭不可把持” , 而物价就此飞腾 , “谷一斛至数万” 。

董卓铸小钱、大破坏彻底破坏了原有的五铢钱系统 , 而要让老百姓重新恢复对旧有五铢钱的信心 , 是十分困难的 。 而且时局混乱 , 很长一段时间 , 无人主导铸币 , 市场上的流通性极为不足 , 使得货币经济必然地向实物经济倒退 。

董卓小钱对于后来盘踞中国北方的曹魏政权 , 影响最大 。 现有考古证据表明 , 曹魏五铢确实存在 , 但质量极差 , 远不能与汉五铢相比 。 同时 , 曹魏时期古墓中的曹魏五铢数量也极为稀少 , 远不能与汉五铢相比 。 这说明曹魏的货币制度不健全 , 当时仍以汉五铢为主 。 而且大量文献表明 , 曹魏采用实物租税 , 同时在各地都大规模推行屯田 。 在强有力官营经济模式下 , 货币的使用范围被缩小 , 货币使用的机会也大大降低 。 这种官营经济确实保证了曹魏的社会稳定 , 但缺乏流动性 , 也阻碍了经济潜在的发展壮大 。

对比一下 , 蜀汉政权的货币政策就不如曹魏那么稳健 。 蜀汉政权是外来政权 , 基础不稳 , 尤其需要铸币来充实财政 。 所以刘备一入成都 , 就听从谋臣的建议铸造“直百五铢” , 利用贬值的大钱来敛聚财富 。 从刘备到刘禅 , 始终没有停止铸大钱的进程 。 在蜀汉早期 , 市面上还以汉五铢为主要流通货币 , 而到了后期 , 由于诸葛亮持续北伐 , 军费耗费极大 , 铸大钱的频率迅速增加 , 直百五铢、太平百钱等成为市面上最主要的货币 。 而蜀汉政权最终也在货币趋于失控的背景下消亡了 。

蜀汉政权一直发行劣币 , 而且劣币的数量颇为不少 , 但与孙吴政权相比 , 却又算不上什么 。 孙权在称王之后 , 马上就铸造了“大泉五十” 。 这种劣币与蜀汉的直百五铢相比 , 还算克制 。 可是十多年后 , 孙权又铸了“大泉五百”、“大泉当千” , 这就较为离谱了 。 近代考古甚至发现 , 孙吴政权曾铸造过“大泉二千”、“大泉五千” , 这些货币不可想象 , 必然会遭到严厉抵制 。

不过考古也证明 , 孙吴政权的这些大钱并未得到广泛流通 。 孙吴时期的古墓中 , 数量占优的货币竟然不是自己的货币 , 而是蜀汉的直百五铢 。 这说明蜀汉与孙吴的经济关系十分密切 , 蜀钱能在吴国广泛流通 。 同时这也说明 , 蜀汉与孙吴的铸钱数量严重不足 , 都面临流动性不足、通货紧缩的问题 。 两国都没有耐心铸大量足值的五铢钱来逐渐满足市场需要 , 都采用了急功近利的铸大钱方法 。 最终 , 两国的经济秩序都趋于崩溃 , 政治统治也宣告终结 。

历史上的政治、军事教训 , 经常为后人所总结 。 可是经济、货币上的教训 , 却一直少有人总结 。 中国铸币不足、通货紧缩的状况 , 到了两晋时期 , 不仅没有改善 , 反而变本加厉 。 后人用“两晋不铸币” , 来形容这一时期中国总体的货币政策 。 不铸币的后果是 , 日常交易需求难以满足 , 货币经济向实物经济退化 。 仅从这一事实出发 , 我们就能推断两晋时期悲惨的经济水平 。 这个基本的道理 , 直到近代经济学昌明 , 才逐渐为人所理解 。

第二个例子是对“短陌”的研究 , 这也是经济史中另一桩学术公案 , 吕思勉、陈寅恪等很多学者都有论述 。 南朝萧梁时期 , 废除铜钱 , 推行铁钱 , 开始铸“铁五铢” 。 在中国 , 铁矿远比铜矿易得 , 铸造成本也更低 , 官僚亲信与民间一同私铸 , 导致市面上铁钱数量大增 , 价值大跌 。 民间交易一般以“陌”为单位 , 即一百枚钱 。 在推行铁钱时期 , 有些地方以七十当百 , 有些地方以九十当百 , 把这些数量的铁钱就视为一陌 , 被称为短陌 。 而且各地短陌“短”的程度不同 , 离首都越近 , 短陌越长 , 而离首都越远 , 短陌就越短 。 铁钱与短陌交互作用 , 最终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 。 皇帝不得不下诏“通用足陌” , 这种举措当然遭至严重反弹 , 最终铁钱与陌制共同瓦解 。

细读此书可以发现 , 虽然币制变迁反复 , 花样繁多 , 但根本性问题即流动性不足、通货紧缩的现象 , 历代都未彻底解决 , 直到唐初仍然如此 。 历代统治者都不理解大量铸币满足日常流通需要的经济学原理 , 只是在财政危机的时候 , 通过铸小钱、铸大钱来掠夺财富 , 最终导致经济崩溃和政权瓦解 。 陈教授用一句话来概况自己对中古货币史的总体看法--“长期通货紧缩背景下的反复通货膨胀扰动” , 是颇有洞见的 。

货币史所揭示的秘密 , 可能正是我们认识王朝更替、历史变迁的重要视角 , 这也是《币制兴衰四百年》蕴含的宝贵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