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先民如何从山地进入成都平原?基本清晰明了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古蜀先民如何从山地进入成都平原?基本清晰明了
古蜀先民翻越九顶山或沿江顺流而下 , 进入成都平原 , 创造了古蜀文明 。
30多年前 , 三星堆两个祭祀坑横空出世轰动世界 , 自三星堆被发现以来 , 它的未解之谜一直被世人所关注 , 不少的专家学者穷其精力研究 , 想知道它的来源、发展 , 以及消失的原因 。 此后 , 宝墩古城、茂县营盘山、什邡桂圆桥、箭台村等遗址相继发现 , 证明古蜀文明并非孤立存在 。 “营盘山——桂圆桥——宝墩”这一大致的川西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传承序列 , 得到学术界基本公认 。 至于它的来源是哪里?11月5日 , “古蜀文明保护传承暨纪念桂圆桥遗址发现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四川什邡市举行 , 四川省不少高校以及博物馆等单位的专家学者齐聚什邡 , 力求探讨古蜀文明的发源地 。
古蜀先民如何从山地进入成都平原?基本清晰明了// //
研讨会现场 , 专家们正在展开研讨
1、营盘山遗址
它是江源文明及古蜀文明发源地的核心所在
“营盘山遗址是江源文明及古蜀文明发源地的核心所在 。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陈剑介绍 , 营盘山遗址位于茂县凤仪镇所在的河谷冲击扇平原 , 自2000年以来 ,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茂县羌族博物馆等单位合作在岷江上游地区调查发现了上百处新石器时代遗址 , 并对营盘山遗址等进行了考古发掘 。
古蜀先民如何从山地进入成都平原?基本清晰明了// //
茂县营盘山遗址
遗址的新石器时代遗迹包括房屋基址11座、人祭坑9座、灰坑120余座、窑址4座及灶坑13座等 。 营盘山遗址出土的陶器、玉器、石器、细石器、骨器、蚌器等类遗物总数近万件 。 营盘山遗址是目前岷江上游地区发掘面积最大、研究最为深入的史前遗址 , 已出版了考古发掘报告 , 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 目前 , “营盘山——桂圆桥——宝墩”这一大致的川西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传承序列 , 得到学术界基本公认 。
从遗址反映的情况来看 , 该遗址遗存存续时间在距今5300—4600年之间 , 延续700年之久 , 后来消失 , 直到青铜时代人们重新利用此台地 。
古蜀先民如何从山地进入成都平原?基本清晰明了// //
侈口深腹罐——成都平原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陶罐
2、桂圆桥遗址
它是目前发现的成都平原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桂圆桥遗址是文物普查时发现 , 发掘面积3000平方米左右 , 现保留近6000平方米面积 , 为今后进一步研究预留空间 。 “什邡博物馆馆长杨剑介绍 , 2009年4月 , 什邡市文管所结合第三次文物普查 , 对什邡烟厂建设用地进行了调查和初步勘探 , 发现有汉、宋时期的遗物、墓葬以及更早阶段的文化堆积 。 同年5至7月 ,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什邡文管所对桂圆桥地块进行了进一步勘探和小规模试掘 , 面积约500平方米 。 初步认定该地块存在着新石器、西周、汉、晋和宋代五个时期的文化遗存 , 分布面积近30000平方米 , 遂将其命名为桂圆桥遗址 。
古蜀先民如何从山地进入成都平原?基本清晰明了// //
桂圆桥遗址发掘现场
在此后的10年时间里 , 考古工作者进行多次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 , 在什邡先后发现了5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 , 在绵竹发现了1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 。
“十年磨一剑!”10年来 , 一直参与桂圆桥遗址发掘保护研究的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工作站站四川长雷雨感慨颇多 , 他介绍 , 鉴于桂圆桥遗址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较为丰富且发现有比三星堆一期(宝墩)文化更早的文化遗存 ,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09年7月10日在什邡召开了省内专家讨论会 , 专家们认为桂圆桥遗址是目前发现的成都平原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 并预测类似的文化遗存在成都平原将来还会有发现 。 “这一发现 , 为三星堆一期(宝墩)文化源头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 也为先蜀文化和先蜀族人从山地走向平原可能性的探讨提供了重要的节点 。 ”
雷雨介绍 , “桂圆桥遗址文化分别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商、西周、汉、晋和宋代6个时期 , 可以说是一部活的什邡史书 , 将什邡历史向前推进了3000年左右 。 ”
省考古院以三星堆城址为中心 , 在广汉、什邡、彭州周边区域开展工作 。 在什邡区域 , 通过考古调查、勘探和试掘 , 目前已确定有60余处古蜀文化遗址 。
“什邡的古蜀文化遗址最重要的特点是:时代跨度大、延续时间长 。 涵盖了三星堆文化一二三四期及新一村文化时期(春秋) , 直至战国时期的晚期巴蜀文化 。 ”杨剑介绍说 , 在这些遗址中 , 三星堆文化一二期文化遗址有桂圆桥遗址、箭台村遗址、星星村遗址等 。 什邡是目前古蜀文化最具延续性、时代跨度最长的地区 。
3、宝墩古城遗址
它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龙山时代城址之一
宝墩古城遗址于1995年底在调查中被发现并确认 。
1995、1996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先后两次对宝墩遗址进行了小规模试掘和发掘 , 确认了地面上有较为明显的土埂为新石器时代晚期人工修筑城垣 。
2009年11月以来 , 为了进一步考察其文化来源、生业形态、聚落结构与聚落变迁、人地关系、以及社会发展状况等 ,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组织考古调查队对宝墩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发掘 , 并发现了外城 。
“ 宝墩遗址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龙山时代城址之一 。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陈剑介绍 , 宝墩古城遗址被确认后 , 考古工作者在成都平原上陆续发现了都江堰芒城、崇州双河古城和紫竹古城、郫县古城、温江鱼凫城、大邑盐店古城和高山古城等一系列史前古城址 。 以面积最大、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宝墩古城作为典型遗址 , 命名为宝墩文化 , 其年代范围为距今4500—3700年 。
“尽管以前有三星堆一期文化的命名尝试 , 但是鉴于三星堆遗址二三期文化的名气太大 , 此命名容易引起误解 , 后来放弃了这种想法 。 ”陈剑介绍说 。
路径>>>
古蜀先民是如何从山地走向成都平原?
古蜀先民如何从山地进入成都平原?基本清晰明了// //
古蜀人穿越九顶山进出成都平原路线
一直以来 , 就古蜀文明的来源与先蜀族人从山地走向平原的路径 , 各界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学术交流 。
“史前文化交流与交通往来的路线:沿河谷而行与翻山越岭 。 ”业界专家认为 , 成都平原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是从西北山区茂县、汶川、理县等地进入成都平原的 , 从遗址的分布区域推测 , 进入成都平原的路线可能有两条:一是从茂县翻越九顶山直接进入什邡 , 二是顺江河而下从进入平原 。
“营盘山与宝墩是古蜀文化的两大坐标 , 桂圆桥则是两大坐标之间的重要节点 。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陈剑认为 , 河谷沿线最为重要的交流交通孔道 , 分北中南三线 。 “北线沿涪江源头及支流火溪河 , 经平武县城进入盆地腹心;中线沿土门河(湔江) , 经茂县、北川县、安县、江油市一带进入盆地;南线沿岷江干流 , 经汶川县、都江堰、彭州市抵成都平原 。 ”
第二种方式 , 翻越九顶山 。 “安乡遗址可以为先民翻越九顶山提供新证据 。 ”陈剑介绍 , 安乡遗址发现大量新石器时期遗物 。
此外 , 2012年 , 德阳登山协会会员九顶山上发现的石器:一枚石斧 , 一枚疑似削刮器 。 石斧是在筲箕塘发现的 , 削刮器的是在茂县凤仪镇茶山村后山发现的 。
古蜀先民如何从山地进入成都平原?基本清晰明了// //
2012年发现于筲箕塘的石斧
什邡博物馆馆长杨剑杨剑认为 , 什邡西北的龙门山山系是古蜀文化的发源地 , 在龙门山北面汶川、茂县的山间河谷地带发现有一系列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 , 如茂县的营盘山遗址、沙乌都遗址、白水寨遗址;汶川的姜维城遗址、布瓦遗址 。 同时地处龙门山山系西南山麓平原地带发现了什邡桂圆桥遗址、箭台村遗址、星星村遗址等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 。 “四川地区新石器文化发展脉络基本清晰明了 , 其传播路径经西北高山峡谷进入四川盆地 。 ”
部分图片由什邡市博物馆提供
红星新闻采访人员 王明平
编辑 包程立
- 小脚的起源:为防疫古人如何解决大妈们串门、扎堆的问题
- 电动车最大的能耗杀手是什么?小鹏G3的能耗表现到底如何?
- 花样历史:没有狂犬病疫苗的古人,是如何一步步给自己解毒的?
- 没有火柴和打火机的古代,人们是如何“生火”的
- 古人使用暗器的水平如何?小李飞刀垫底,最后一种太凶狠
- 【伯乐荐文】如何发现有潜力的员工,而不是现在最好的员工?
- 过年了,山东准女婿应该如何快速搞定岳父岳母?
- 说说春节如何成为中国第一大节?
- 看看古代女人是如何美容的?
- 《军师联盟》中的司马懿如何玩转“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