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何要清除孟子的文庙殿牌位?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朱元璋为何要清除孟子的文庙殿牌位?

原创: 读嘉出品 读嘉


朱元璋为何要清除孟子的文庙殿牌位?

朱元璋为何要清除孟子的文庙殿牌位?// //

文/辰路(原创)

这是 读嘉 的第 138篇文章 ,

本篇9513字 , 大约阅读时间为23分钟

明代洪武五年(1372年) , 朱元璋有一天在翻看《孟子》 。 《孟子》在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君之视臣如土芥 , 则臣视君如寇仇” , 意思大概是君主如果看待臣子如同泥土草芥一般 , 那么臣子也会把君主看作仇敌 。 朱元璋看到这句话时勃然大怒 , 骂道:“如果让孟子还活在今天 , 绝不能让他免于一死!”随即朱元璋就命令下属把孟子的牌位移出文庙殿 。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出格的举动 。 孟子配享太庙是自汉代以来的惯例 , 孟子也一直被历代读书人视作“亚圣” , 在儒学中的地位仅次于孔子 。

那么朱元璋为什么会如此生气呢?

那是因为 , 在《孟子》一书中确实存在不少重视百姓、轻视君主的话语 。 比如许多国人烂熟于心的一句话 , “民为贵 , 社稷次之 , 君为轻” 。 朱元璋看到这些话语 , 联想到这可能会让自己的臣子们也心生不敬 。 毕竟朱元璋的皇位是他带领农民起义好不容易夺下的 , 自然担心会有其他的臣子效仿自己、把他赶下皇位 。 朱元璋试图树立君主的绝对权威 , 以防止任何潜在的“起义”可能 。 虽然一年之后 , 朱元璋迫于天下读书人的压力 , 还是将孟子牌位请回了文庙殿 , 但是朱元璋决定删改《孟子》 。


朱元璋为何要清除孟子的文庙殿牌位?

朱元璋为何要清除孟子的文庙殿牌位?// //

他就嘱咐翰林学士刘三吾等人去执行修订《孟子》的任务 。 刘三吾揣摸皇上的意思 , 共删掉《孟子》八十五条“有问题”的内容 , 几乎占全书的三分之一 , 并将剩下的内容编为《孟子节文》一书 。 完成删改任务后 , 朱元璋立马宣布《孟子节文》是明代科举的标准阅读书目 。 他以为将《孟子》删节颁布后 , 自己便可稳坐皇位 , 彻底消除臣子们的“不敬”想法 。 朱元璋原本的知识涵养也仅限于此 , 以便于当他看到《孟子》部分段落中呈现出的“民贵君轻” , 就担心得不得了 。

一、对《孟子》“民本思想”的抵触和滥用

有趣的是 , 正是因为内涵了“民贵君轻”的思想 , 《孟子》在成书之后并没有很快获得官方的重视 。 汉代立儒家“五经” , 为《诗》、《书》、《礼》、《易》、《春秋》;唐代加上了《周礼》和《礼记》 , 并把《春秋》分为《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三书 , 成为“九经”;至唐代开成年间 , 又增加《孝经》、《论语》、《尔雅》为“十二经”;然而直到南宋时期 , 才最终增加《孟子》 , 形成历史上儒家的“十三经”体系 。 《孟子》是“十三经”中最后一部被列入的经典 , 这也说明了《孟子》中内涵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世人的质疑 , 不敢轻易将其纳入经典体系 。

在北宋时期 , 司马光、苏轼等人都曾非难过《孟子》 。 宋人对《孟子》的质疑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 , 孟子不尊重周室 。 他鼓励诸侯们施行“仁政” , 忽略了周王室的地位;第二点是 , 孟子对国君的态度是平视、俯视而非是仰视 。 在《孟子》中 , 孟子作为一个臣子 , 经常以一种平等的甚至是教导的口气与各诸侯国王对话 。 《孟子》中带有鲜明的“君民平等”色彩 , 这在北宋及以往历史的统治者和士大夫中间是不受欢迎、颇有争议的 。

南宋时期的朱熹才真正确立《孟子》的经典地位 。 朱熹首次将《礼记》中的《大学》和《中庸》两篇 , 与《论语》、《孟子》并列 , 合编为“四书” 。 他亲自为“四书”写了注释 , 并集合众家之长 , 编订《四书章句集注》 。 自南宋之后 , 以至于明、清 , 《四书章句集注》是科举考试的题库和标准答案 , 所有的答卷、观点都不可违背其中的说法 。 虽然《孟子》的地位一度遭到过朱元璋的挑战(本文开头中就提到了这件趣事) , 但其经典地位大体来说已经不受质疑了 。 《孟子》中主导的“性善论”、“教化民众”、“明君”等思想还是很好的与明清皇室融合 , 成为了专制皇权的理论体系之一 。


朱元璋为何要清除孟子的文庙殿牌位?

朱元璋为何要清除孟子的文庙殿牌位?// //

但是清末 , 《孟子》中“君民平等”思想的因子再次被康有为激发 , 引起了新一轮的巨大争议 。 1840年鸦片战争敲开国门 , 大量西方器物与西方思想涌入中国 。 中国学界面对西方的冲击 , 也经历了从物质、政治制度、精神文化等几方面反思自我的过程 。 在政治制度方面 , 康有为等人就在思考一个问题:在传统的中国思想资源中 , 是否能够找出适应于现代西方民主制度的根据 。 具体来说 , 西方的“君主立宪制”是否可以成功嫁接到中国的思想土壤 。

康有为是一个富有争议的晚清儒学士人 , 他一生都是“君主立宪派” 。 尽管在民国成立之后 , 他作为“保皇党”思想已经显得比较保守 。 但在君主专制仍盛行的晚清 , 他的“君主立宪”想法还是比较激进和进步的 。 而康有为采取的做法便是“托古改制” , 试图通过创造性地解释传统思想 , 推动自己的“立宪”主张 。 《孔子改制考》和《新学伪经考》都是他广为人知的代表作 。

康有为的《孟子微》正是对《孟子》的创新解释 。 一方面 , 他将《孟子》视作“君主立宪”的文本 , 完全可以与西方的民主精神相匹配 。 康有为对《孟子》中体现出的“民贵君轻”思想表示高度肯定 , 在《孟子微》中写道:“此托于君主同民 , 君民共主体也 。 ”既保留君主 , 又鼓励人民参与 , 康有为直接就把孟子的理想政治当做了“君主立宪”的政体 。

另一方面 , 康有为还给“人人都是自由平等”这一典型的西方理念找到了它在《孟子》中的段落 。 他说:“言性善者平世之法 , 令人人皆有平等自立 , 故其法进化向上为多 , 孟子之说是也 。 ”可见 , 康有为最重要的根据是孟子的“性善论” 。 《孟子》中有提到“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 也提到了人人都具有“仁义礼智”四端之心 。 孟子也鼓励说“人皆可以为尧舜” ,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大贤大德之人 。 孟子看似承认了我们每个个体在先天道德禀赋上的平等与自足 。 康有为对此大加发挥 , 把《孟子》看作自由、民主精神的中国源头 。

康有为的解释也获得了不少人的认同 。 比如他的学生梁启超 , 在《读孟子界说》中提出:《孟子》整本书都是为百姓所写 , 他谈的都是百姓之事 。 后来一些学者更是越说越夸张 , 有一个叫翟师彝的人说《孟子》里的部分段落 , 和“今日选举大总统之制同” 。 总而言之 , 孟子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包装下 , 成为了当代西方民主制度的“先知”和急先锋 。

在这部分里 , 我们看到了两股对待《孟子》思想的态度 。 南宋以前 , 官方统治者由于担忧“民本思想”的发酵 , 对《孟子》经典地位一直是不认可;清末康梁文人对《孟子》的“民本思想”大肆宣扬 , 力求凸出它内涵的现代西方民主精神 。 但两类态度中确实具有相同的一面 , 他们都把《孟子》视作宣扬“君民平等”、“人人平等”的文本 , 与专制体系中存有的“等级秩序”相对立 。 其实我们会说这两类理解都有“断章取义”之嫌 。

二、争取君主芳心的东周士人

他们首先就忽视了《孟子》的历史背景 。 我们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有一个通俗易懂的概括——“百家争鸣” 。 春秋战国时期 , 有非常多的思想流派活跃在政治舞台上 , 有人归纳出了“十家九流”的说法 。 其中影响力较大的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 , 其次有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等等 。 当然更有意思的一点是 , 在当时儒家其实并不称得上是显学 。 法家代表韩非子称法家和墨家为“世之显学” 。 孟子也曾说“天下之言 , 不归杨则归墨” 。 “杨”指的便是杨朱 , 是当时道家代表人物 , “人人不损一毫”(不拔一毛以利天下)等名句便出自于他 。 而“墨” , 指的便是以墨翟为首的墨家 , 强调人与人之间平等相爱(兼爱) 。

我们从韩非子和孟子的话中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法家和墨家是当时天下最主要的两大学派 , 他们在政治上的影响非常大 。 比如墨子创立严密的组织 , 墨者团体的领导者称作巨子 , 墨者行动必须遵守巨子的指挥 。 其成员到各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 , 所得俸禄亦须向团体奉献 。 他们在楚国、宋国等地区的影响很广 , 曾阻止了诸侯之间的多次攻伐战争 。 法家的代表人物则更加接近政治中心 , 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人都曾在各自国家担任要职、变法图强 。


朱元璋为何要清除孟子的文庙殿牌位?

朱元璋为何要清除孟子的文庙殿牌位?// //

影视剧中墨者的形象

那么为什么东周会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呢?这实际上得追溯到“平王东迁” 。 公元前771年 , 由于周幽王曾“烽火戏诸侯” , 导致当犬戎真正进攻西周首都镐京时 , 周幽王竟无诸侯前来救助 , 最后惨死于骊山 。 之后 , 诸侯们商议立太子宜臼为周平王 。 因为镐京容易受到戎、狄等外患威胁 , 周平王在公元前770年决定将国都迁往洛邑 。 平王东迁之后 , 周天子王权开始衰落 , 逐渐丧失了管辖天下诸侯的能力 , 地方诸侯的势力不断做大 , 最终也形成了群雄争霸的局面 。 史学家将“平王东迁”作为划分西周、东周时段的重要事件 。

东周丧失了政治上的统一局面尽管是件坏事 , 但它却为学术的兴旺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 由于任何一家思想都无法取得绝对主导的地位 , 各家学派也在互相交锋、辩论的过程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 当时由称霸诸侯而设立的“稷下学宫”等学术组织 , 给“百家争鸣”提供了很好的场所 。 值得注意的是 , 各家各派生活在动乱的春秋战国时代 , 他们绝不是“为了学术而学术” 。 先秦诸子都在急切地为这一时代寻找出路 , 因此他们的目标也很明确:为君主提供治国的良方 。


朱元璋为何要清除孟子的文庙殿牌位?

朱元璋为何要清除孟子的文庙殿牌位?// //

百家争鸣

可能有些读者会提出疑问 , 那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呢?他们看起来是远离政治的呀 。 确实当我们提及老子 , 许多人的第一印象是:老子是一个清心寡欲的世外高人 , 他为我们提供着关于人生修养的知识 。 但是许多人可能遗忘了老子的职业身份:老子是周代的史官 。 周代的史官 , 最重要的职责是利用有关于天道和历史的知识 , 充当天子或侯王的顾问 。 周代的史官 , 并不是我们理解中那些“客观中立”、“远离政治中心”的那批史料记载者 。 他们往往活跃于政坛 , 甚至直接介入政治 。

作为史官的老子 , 他在《道德经》中的言说对象并非是日常的百姓 , 而是君主 。 在《道德经》的第二章、第三章开始 , 老子就明确提出了“圣人处无为之事 , 行不言之教”和“圣人之治”的观点 。 整部《道德经》的主要关怀在于:君主应该以何种方式统治百姓 , 管理好国家 。 后来汉代的班固为道家和《道德经》作出过一个准确的评价:“此君人南面之术也 。 ”

道家哲学并非是许多人心目中的“隐士哲学” , 至少在其创始人老子的原始意图里 , 以史官构成为主的道家是以一种“帝王师”的方式 , 试图教导君主们如何治理好国家 。 在这个意义上 , 道家哲学是一种“入世哲学” , 它深刻地介入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化 。 另外一个说法为我们作证 。 司马迁在《史记》中谈到韩非时 , 说了这样一句话:“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 。 ”整个篇目的名称也是《老子韩非列传》 , 司马迁特意将老子和韩飞放在一个列传里去讲 。 司马迁的意思是 , 韩非子提倡的这一套刑法、君王之术的学问 , 他的根本其实是来自于黄老的 。 老子的“无为”并不真正的是“无为” , 而是为了做到“无为而为” , 依然是有“为”的 。 他的落脚点依然是构建一个以君主为中心、施化万民的良好政治秩序 。 这样一种以君主为中心的立言主张也被韩非子所消化 , 发展出一套独特的君主专制主义学说 。 如果你还是把老子当成一个清心寡欲的世外高人 , 那你就无法理解为什么老子的学说可以和韩非子的学说产生亲和性 。 把老子的学说当做一种“入世”的权力学说 , 其实才是更符合思想史的原貌的 。

可见 , 周代的学术氛围绝不是“为了学术而学术” 。 学术与政治十分紧密地关联在一起 , 各家各派都试图利用自己的学术知识 , 争取到“帝王师”的现实政治角色 。 孟子身处于这样的时代氛围中 , 也自然深受影响 。 《孟子》此书中的绝大多数对话 , 都是发生在孟子与各国君主之间 , 少有与百姓民众的参与 。 《孟子》的主要关怀对象依然是君主 , 并非是百姓 。 换句话说 , 孟子政治哲学的总目标 , 是为君王和身处在统治者范围内的“精英”提供治国之道 。

那么下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孟子在对话中特意引入了“百姓”的维度呢?

三、鹿台与灵台:“民”的加入

孟子的出生时间大约是在公元前372年 , 距离孔子之死大约100年左右 。 孟子作为儒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 , 其实并未直接受学于孔子 。 孟子的老师是子思 , 子思也是孔子的嫡孙 。 师徒两人并称为“思孟学派” 。 孔子死后 , “儒分为八” 。 在众多学派支流中 , “思孟学派”是影响最大的 , 往往被视作正统 。 孟子十分尊崇孔子 , 一生学习模仿孔子的言行 。 在孟子45岁左右的时候 , 他选择出游列国 , 游说各国君主施行仁政 。 孟子曾经游历了齐、宋、滕、魏、鲁等国 , 前后有二十多年 。 他在晚年回到老家邹国 , 退而编写《孟子》等书籍 。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 , 孟子的旅程是郁郁不得志的 。 人们都以为孟子说着一堆废话空话 , 最终没有得到各国君主的认可 。 但实际上这是有悖于史实的 。 尽管确实没有一个国家最终接纳了孟子 , 并遵循他的原则施行“仁政”的改革举措 , 但是许多君主都表达了把孟子当成“老师”的恭敬态度 。

例如梁惠王就坦诚地说“寡人愿安承教”(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 意思是愿意接受孟子的教导 。 梁惠王也叫魏惠王 , 由于魏国的首都是大梁 , 所以魏国也经常被称作梁国 。 大多数史书采取了梁惠王的称呼 , 本文也如此 。 而时任齐国的君主齐宣王更是大有痛改前非之意 , 他说:“吾惛 , 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 , 明以教我 。 我虽不敏 , 请尝试之!”(孟子·梁惠王章句上)意思说:我很笨 , 之前不能达到您说的仁政的地步 。 希望您能够辅佐我的志向 , 明确地指导我 。 我虽然不聪明 , 但是愿意试一试!我们可以看到 , 孟子并没有受到了各国君主的冷落 。 相反的是 , 每到一地 , 孟子都得到了君主的欢迎和尊敬 , 并且被不少君主接纳为“老师” 。 就像我们在上一部分中提到的 , 如果说东周的文人是以成“帝王师”为目标的话 , 孟子实际上是很成功的 。


朱元璋为何要清除孟子的文庙殿牌位?

朱元璋为何要清除孟子的文庙殿牌位?// //

整部《孟子》是以孟子见梁惠王作为开头的 。 但是从时间顺序上来看 , 孟子第一个到访的国家并非是魏国 , 而是齐国 。 因此 , 孟子将他游历魏国放置在了整个文本的开头 , 体现了他对这段游历重要性的认知 。 我们熟知的“仁者无敌”、“五十步笑百步”等著名故事 , 也都发生在孟子和梁惠王的对话里 。 但不幸的是 , 当孟子来到魏国时 , 当时的魏国局面是不利于施行“仁政”主张的 。


朱元璋为何要清除孟子的文庙殿牌位?

朱元璋为何要清除孟子的文庙殿牌位?// //

战国地图

魏国的地理位置有些尴尬 , 地处中央四战之地 , 西边是秦国、东边是齐国、南北还有韩国赵国这样的近邻 。 魏国最强盛的时期是魏文侯在位的时候 。 他任用李悝变法 , 国力强盛、称霸诸侯 。 而梁(魏)惠王早期的时候组织了各诸侯朝见周天子的逢泽之会 , 正式成为新一代霸主 。 但是 , 魏国在与周边大国的交战中逐渐元气大伤 。 在公元前353年 , 魏国在桂陵之战中败于齐国 。 前341年 , 魏国的太子还被齐军俘虏并处死 。 魏国在西线面对秦国的进攻更是无力招架 , 割让给秦国河西之地15郡 。 面对这样危急的情势 , 当孟子来访魏国时 , 梁惠王的第一句话非常直白:“您那么老大远地来到我的国家 , 对我的国家有什么利吗?”由此可见 , 其实当时魏国的外围局面已经到了比较糟糕的地步 , 留给孟子的改革空间并不大 。 但是在孟子和梁惠王的交谈中依然不乏亮点 。

他们的第二次见面 , 发生在魏国的灵台 。 孟子在那次对话中劝说梁惠王要“与民同乐” 。 这也是《孟子》一文中第一次出现“民” 。 那么灵台与百姓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

灵台在商周时期是具有政治意义的重要地点 , 是用来迎接神仙、观测灾祥的地方 。 那时候的人们相信 , 天上的各种星象、云气是和地上的人事变化有关联的 。 周文王姬昌曾一度被商纣王囚禁 。 在他逃离囚禁回国后的第一件事情 , 便是修建灵台 。 既然灵台如此重要 , 那么臣子都纷纷劝姬昌赶紧动工 。 然而姬昌却表示 , 我们大兴土木 , 首先得问老百姓愿不愿意 。 如果愿意就义务动工 , 不愿意我们就每天每人都给钱 。 结果一问 , 老百姓们都愿意来义务做工 , 不到一个月 , 灵台就造好了 。 这也是《诗经》的记载:“经始灵台 , 经之营之 , 庶民攻之 , 不日成之 。 ”

据《封神演义》说 , 商纣王为了迎接神仙、观测天文 , 也修建了一个鹿台 。 有不确切的说法声称“其大三里 , 高千尺” , 高度可能接近400米 , 肯定是当时最宏伟的建筑物 。 商纣王为了建设鹿台 , 整整花了七年时间 。 他加重了百姓的赋税 , 并且逼迫百姓无偿为他修建 。 当周武王在牧野之战中彻底击溃商纣王后 , 商纣王也正在逃跑到了鹿台 , “蒙衣其珠玉 , 自燔于火而死” 。 意思是商纣王披金戴银 , 在鹿台上自焚而死 。

周文王的灵台和商纣王的鹿台构成了一组非常有意思的对比 。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 , 修建灵台都是为了观测凶吉、尊敬上天 。 这来源于夏商崇拜上天的政治传统 。 在古代中国也曾经历了“政教合一”的阶段 。 夏商的君主不仅是全国的政治领袖 , 也是宗教的“大祭司” 。 巫术与占卜是当时政治的主要内容 。 修建灵台和鹿台也是延续这一恭敬神明的政治传统 。


朱元璋为何要清除孟子的文庙殿牌位?

朱元璋为何要清除孟子的文庙殿牌位?// //

甲骨文的内容大部分是殷商王室占卜的记录 。 商朝的人大都迷信鬼神 , 大事小事都要卜问 , 有些占卜的内容关于天气 , 有些是农作收成 , 也有问病痛、早生贵子的 , 而打猎、作战、祭祀等大事 , 更是需要卜问了!所以甲骨文的内容可以隐略了解商朝人的生活情形 , 也可以得知商朝历史发展的状况 。

但是周文王和商纣王的区别便在于问民与不问民 。 在商纣王的视野里 , 政治便是宗教、是神学 。 即便耗费了无数民力物力 , 我也要保障我在政治上的权威 。 而这一政治权威正是来自于上天的赐予 。 这一逻辑是与中世纪欧洲“君权神授”有相似性 。 周文王选择了与百姓商议的做法 。 百姓不再是君王的使用工具 , 而成为与君王共同参与政治活动的另一主体 。 周文王的做法被后世儒家津津乐道 , 这也实际上体现了儒家的政治思路:政治的权威不只是来自于“天” , 同样也来自于“民” 。 君主位于“天”与“民”之间 , 作为一个圣人治理万物 。

孟子那句最有名的话“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社稷”指的是土神和谷神 , 是一种自然崇拜 。 政治格局自周文王的“问民”举动之后 , 从殷商的“神-君” , 走向了“天-君-民”三元结构 。 孟子有意识地提高了“民”在政治地位中的重要性 , “民”从此在中国政治哲学中奠定了它的重要位置 。 从鹿台到灵台 , 不只是两处地理建筑的变迁 , 也不只是一朝一代的更替 , 更是一种政治关系的重塑与全新理解 。

四、《孟子》并未逃离“精英”语境

我们分析了《孟子》的文本里确实内涵有“民本思想” 。 这也构成了在上文中提到的 , 或者抵制、或者滥用孟子思想的文本根据 。 君主与民众都是共同参与政治活动的主体之一 , 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君主和民众是平等的 。

但是他们却忽视了《孟子》文本中包含的另一重语境:对以“圣人”为代表的精英们的高度渴望 。 在实际的政治运行与政治结构里 , “精英”在孟子哲学中占据着更加重要的位置 , 发挥着更为积极的作用 。 在“梁惠王章句上”的最后一篇 , 孟子提到了“士”和“民”这两类人的区别 。

孟子对“民”有这样一个评价:“若民 , 则无恒产 , 因无恒心 。 苟无恒心 , 放辟邪侈 , 无不为已 。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意思是说 , 一般的民众 , 只要没有固定的资产 , 便没有一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 。 一旦他们没有固定的道德标准 , 便会放荡无耻 , 无恶不作 。 孟子对民众的判断很清楚:民众是必然有“利欲之心”的 , 你不安置好民众的“利欲之心” , 他们是不可能建立起“恒心”的 。 一旦统治者没有帮助民众置办稳定的家产 , 民众很可能走向失序的危险中 。

这也正是古代社会中严重的“流民”现象 , 其中典型代表之一便是李自成带领的农民军 。 他们的口号便是“均田免赋” 。 李自成军队的主要人员是在土地兼并中丧失土地的百姓 。 他们加入到了“流民”队伍中 , 从而一发不可收拾 。 明朝的最终灭亡与严重的“流民”现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那么如何安置民众的利欲之心 , 避免流民现象的出现呢?孟子说过:“明君制民之产 。 ”贤明的君主都会安置和增长民众的财富 。 而这也是“仁政”最主要的内容之一 。


朱元璋为何要清除孟子的文庙殿牌位?

朱元璋为何要清除孟子的文庙殿牌位?// //

“闯王”李自成

然而 , 孟子对“士”则有截然相反的评价 , 他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 , 惟士为能 。 ”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意思是 , 没有固定的资产而有一定的道德水准 , 只有士人才能做到 。 显然在孟子看来 , “士”才是更加可靠的群体 。 他们尽管没有“恒产” , 但是通过学识积累 , 能够始终保持着“恒心” 。 “士”可以摒弃“利欲”对他们的影响 , 专注于“仁义”的事业上来 。

所以我们看到 , 孟子恰恰重视的正是那些“无恒产而有恒心”的精英们 。 换句话说 , “明君”和“士”是孟子设想中发挥政治作用的那一批人 , 他们凭借贤能制定政策;而民众只是被动接受的群体 , 等待着“精英”们对他们的安排 。 我们可以概述一下孟子的理想政治图景:君主和士大夫作为政治世界中的“仁心”的展现 , 合理的安排民众的恒产 , 满足民众的“利欲” 。 民众自然得跟随着君主和士大夫的引导 , 整个政治共同体呈现出一种和谐的状态 。

由于君主和士大夫是主动方 , 民众在大多数时候是被动方 , 孟子的政治结构也便呈现出一种“自上而下”的权力体系 。 对于孟子而言 , 政治依然是少数人的事情 , 而非多数人的 。 孟子对“明君”的依赖程度是远远大于对“民”的依赖程度 。 尽管良好的政治是既有君主、又有民众参与 , 但是政治之所以是良好的根本原因是:“君主”是贤明的 。

可能有读者这时候就会问 , 那君主如果不贤明了怎么办?孟子有两个办法 。 一个是“正君心”、“格是非” 。 《孟子》“离娄上篇”说道:“唯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 。 君仁 , 莫不仁;君义 , 莫不义;君正 , 莫不正 。 一正君而国定矣 。 ”意思是 , 只有大臣才能纠正君主的是非 。 君主仁义了 , 就没有谁不仁义 。 一旦君主仁义 , 那么国家就安定了 。

这其实也影响着后代儒家逐渐形成的“谏臣”文化 。 整个政治是系于君主一个人的身上 , 那么大臣就必须发挥监督君主的作用 。 一旦当他们察觉到君主可能行不仁不义之举 , 就必须马上去劝谏他 。 像唐朝的魏征、房玄龄、杜如晦 , 明朝的杨继盛、袁可立等士大夫 , 都是非常典型的“谏臣” 。


朱元璋为何要清除孟子的文庙殿牌位?

朱元璋为何要清除孟子的文庙殿牌位?// //

儒家的第二个办法是非常极端的做法 , 即革命 。 有一天齐宣王问孟子 , 武王伐纣是不是以下犯上 , 臣子对君主大不敬了?孟子的回答是:“闻诸一夫纣矣 , 未闻弑君也 。 ”他的意思是 , 只听说杀了独夫纣罢了 , 没听说臣杀君啊 。 一旦当君主完全沦陷为“利欲熏心”的暴君 , 革命就是一个合法的手段 。 民众察觉到了原先君主完全丧失贤明之后 , 大臣也无法劝谏后 , 便会跟随着另外一个贤明的新君主而起来爆发革命 。 儒家以此论证历史上“商汤代替夏桀”、“周武代替商纣”的合法性 。

不管是大臣的劝谏 , 还是民众的革命 , 这两个“纠错”办法的实质还是一样的:保证君主是一位贤明的君主 。 即便在非常极端的革命情形里 , “民”在推翻旧君主之后 , 也是重新依附新君主 。 也正是因为《孟子》文本中无法脱离的“精英”立场和对“明君”的严重依赖 , 《孟子》最终被接纳为支撑君主专制的理论体系之一 。 在根本上 , 《孟子》还是一部“精英主义”立场的经典 , 它的政治观还是以“君主”为中心的政治观 。

这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孟子》的“民本思想”与现代民主有何关联?

孟子的“民本思想”中“本”的意思 , 并不是说民众是政治权威的唯一来源 。 在中国历史上 , “神”与“君”是理解政治的两把重要钥匙 , 孟子也没有否定这些 。 然而 , 在夏商浓厚的“神权-君权”中 , 孟子富有创造性的加入了民众这个理解政治的第三把钥匙 。 在那个君主把百姓只是视作生产、战争工具的战国时期 , 孟子的这一见解是很有前瞻性的 。 正因如此 , 孟子也确实与现代民主的理念有着一些的共通点 。 例如孟子强调民众的重要性、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互动 , 指出了政治的目的是促进公益而非满足私利 。 这些思想都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理念 。

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 , 《孟子》的“民本思想”和现代民主思想之间还有一段距离 。 现代的民主思想遵循的是个体独立自主的原则 。 政治并非是谁依附于谁 , 而是我们作为平等的公民个体展开“共治”的过程 。 孟子的“民本思想”确实大大推动了中国传统政治权力结构的转型 , 从原本的“神-君”结构转向“天-君-民”三元结构 。 但是它并没有撼动君主在其中的核心地位 。 整个良好政治的运行 , 依然离不开一位贤明君主的存在 。 民众并不是独立存在的群体 , 也不是可以自行治理的群体 , 它紧紧跟随着明君 。

另外 , 这也提醒着我们解读历史的一种风险 。 有不少人采取“断章取义”或者“刻意夸大”的方式 , 以求用历史的权威比附当代的理念 。 就像《孟子》的遭遇 , 有人提防它 , 也有人利用它 。 甚至像朱元璋那样 , 为了当下的利益去裁剪它 。 我们也不应像康有为那样 , 把《孟子》当做“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 可以凭借它在历史中积淀起来的权威服从于当下的需求 。 《孟子》只是在特定历史年代中 , 哲人探索最好政治的一种尝试 。 我们只有搞清楚它的真实语境 , 了解它的优缺 , 才能真正凸显它的经典价值 。

注 释

①〔清〕康有为.孟子微[M].北京:中华书局,1987.第98页.

② 〔清〕康有为.孟子微[M].北京:中华书局,1987.第9页.

③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整理).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 M] , 第935页 。

④ 《史记·卷四·周本纪第四》:“崇侯虎谮西伯於殷纣曰:「西伯积善累德 , 诸侯皆乡之 , 将不利於帝 。 」帝纣乃囚西伯於羑里 。 ”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朱元璋为何要清除孟子的文庙殿牌位?|读嘉》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