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石斋画报》中的宣城风俗画(上)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点石斋画报》中的宣城风俗画(上)

作者:童达清

第610期

《点石斋画报》是近代中国创办最早、影响最大的新闻画报 , 光绪十年 (1884)5月8日 , 由英国商人麦查(Ernest Major)创办于上海 , 作为《申报》副刊随《申报》附送 , 每月三期 , 每期刊图八幅 。 到光绪二十四年(1898)停刊 , 《点石斋画报》共出44部526册 , 计有4208幅绘画作品 。

《点石斋画报》是晚清社会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 , 它用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的绘画作品 , 报道了大量的时事和社会新闻内容 , 展示了清末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 其绘画者先后有吴友如、张志瀛、周权香、顾月洲、周慕乔等20余人 , 他们将西洋绘画中的透视、解剖、注重形象写实等技法吸收融合到绘画中 , 中西合璧 , 生动逼真 , 印刷精美 , 形成了别开生面的“海派”画风 , 一时风靡全国 , 在当时产生了重要影响 。

在《点石斋画报》中的四千余幅作品中 , 有关宣城的绘画亦有数十幅 , 其画虽未必都是实写 , 但通过其图文 , 对我们了解晚清宣城的社会状况 , 仍具有一定的作用 。 本文从中遴选数幅 , 并对相关时事加以简单的说明 , 以见一斑 , 以引起同好者的研究兴趣 。

一、官署被劫


《点石斋画报》中的宣城风俗画(上)

《点石斋画报》中的宣城风俗画(上)// //

安徽宁国府属旌德县 , 于前月上旬有盗二十余人 , 明火持械入署肆劫 , 门役更夫以及内眷当之辄受重伤 , 县令为熊君祖诒 , 当即禀明上宪 , 行文各县一体严拿 。 即数日内前后获到十八名 , 一经研讯 , 立正典刑 。 惟熊令以名进士、现宰官身 , 忠厚宅心 , 洁清励行 , 及遭横祸 , 真事之不可解者已 。 (1884年8月6日《点石斋画报》甲集)

(咸同兵燹后 , 宁国府各县移民甚多 , 移民多加入哥老会 , 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 光绪十年五月 , 湖北移民高一峰即高晓堂纠结朱新云、俞老五、华云植、孔秀风、朱荣情等 , 冲入旌德县衙 , 打伤知县熊祖贻 , 洗劫县库 。 其后从犯相继在宣城孙家埠等地被缉拿 , 惟主犯高一峰始终未获 。 若细究此案 , 个中颇有传奇性和戏剧性 ,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进一步研究 。 )

二、杀狐取祸


《点石斋画报》中的宣城风俗画(上)

《点石斋画报》中的宣城风俗画(上)// //

《聊斋》为说狐说鬼之祖 , 读者靡不心醉而爱之不忍释手 , 顾同一爱也 , 要有雅俗之殊焉 , 俗者爱其风情 , 雅者爱其笔致 , 修辞命意 , 寄托遥深 , 后有作者弗可及也已 。 说凡四百余则 , 情事无一从同 , 而大旨恩怨分明 , 可以一言蔽之 。

近有王某 , 泾县人 , 业杂货 , 设铺于宁国府属之某镇 , 一日自外归 , 见铺后暗陬潜伏一物 , 尾修修而毛茸茸 , 知为狐也 , 击以棍 , 首碎而毙 。 从此家无一日安 , 颠倒作恶 , 毁物无数 , 乃谋迁避会馆中 , 晚忽无故火起 , 尽付一炬 , 嗣经里老劝备香烛 , 鼓乐舁送南门城楼上仙姑堂 , 就隙地瘗之 , 始得安 。

窃谓贪生怕死 , 物与人同 , 其来就我也 , 盖有所为也 , 无迕于我而我杀之 , 则其为厉也亦宜 , 君子仁民而爱物 , 好杀者可引为戒矣 。 (《点石斋画报》乙集)

(此事亦见本年10月10日《申报》第4177号《姑妄言之》一文 , 可知文中之“某镇” , 乃宣城县之水阳镇 。 狐仙作祟 , 虽事涉荒诞 , 类同“聊斋” , 但作者之用意 , 乃在劝人“仁民而爱物” , 引人向善 , 倒也不无积极意义 。 另可注意者 , 晚清时泾县商人活跃 , 水阳镇设有泾县会馆 , 可见该镇的泾县商人之多 。 )

三、古井宜封


《点石斋画报》中的宣城风俗画(上)

《点石斋画报》中的宣城风俗画(上)// //

皖省旌德县人某乙 , 与其兄某甲同居合爨 , 式好无尤 。 今春乃弟购有隙地 , 起造住屋 , 翻运瓦砾 , 得古井一具 , 雇工淘摸之 , 出砖、磁器、古玩数种 , 皆镌有嘉靖年号者 。 前日家人向井汲水 , 得女履一双 , 白主人 , 徧查室中 , 独少嫂氏 , 亟为捞救 , 业已毙命 。 旋据家人云 , 屋宇落成之后 , 入夜常有白衣女郎 , 坐井沿 , 呼之即灭 , 至此皆疑为嫂氏之预兆 。

殊不知古井与古墓同 , 既出古物数种 , 讵无贞魂义魄葬身于其中乎?逝者以盖藏为安 , 封闭既久 , 忽启而搅扰之 , 则鬼之为厉于嫂氏者 , 其不至于封闭不已也 , 特某姓人不早悟耳 。 (《点石斋画报》戊集)

(孔子说:“祭如在 , 祭神如神在 。 ”对于鬼神迷信我们虽然敬而远之 , 但对贞魂义魄保持一份敬重 , 就是必要而又道德的 。 )

四、儿戏神祗


《点石斋画报》中的宣城风俗画(上)

《点石斋画报》中的宣城风俗画(上)// //

俗传二月八日为张大帝诞辰 , 泗安、广德之间有神像 , 生铁铸就 , 面黑如锅 , 土人以是日卜丰歉 。 宜风雨 , 若遇晴爽 , 群舁神投入涧谷以示罚 。 嘻!异矣!

夫神也者 , 可以祸福我者也 , 徼福之心切 , 即惧祸之心深 , 未有亵之渎之 , 激而使怒 。 谓必如是可免祸 , 可获福 , 则神且受制于人 , 人亦曷赖有此神哉?其俗可嗤 , 其恶不可恕 。 (《点石斋画报》壬集)

(二月八日为春社日 , 也是举行祠山大会、祭祀祠山大帝的日子 。 其祭祀仪式具体如何 , 历来未见详细的记载 , 我们熟知的无外是杀牛埋藏 , 张演百戏 。 本则新闻让我们了解到祠山祀神的另一种内容——以神像来卜丰歉 。 或许其祭祀仪式也是随着时代的更迭在不断变化着吧 。 国人对于神灵信仰的功利性 , 于祠山信仰中亦可窥见 , 我们今天只能呵呵了 。 )

五、雪中送炭


《点石斋画报》中的宣城风俗画(上)

《点石斋画报》中的宣城风俗画(上)// //

世俗谓惯出门者曰老道儿 , 曰老江湖 , 看这个“老”字 , 有无数阅历在其中 , 稍迁就即失事 。

由芜湖至新安遵陆而行 , 以南陵至泾县之七十里为最孤僻去 , 腊天降大雪 , 行人益绝 , 即有势难裹足者 , 亦必要约而后首途 。 有数人经邮亭 , 闻草中有呻吟声 , 拨而视之 , 见一白皙少年 , 裸缚巨石上 , 徧覆以草 , 叩之不能言 , 因为负归 , 暖以被 , 燎以火 , 灌以姜汤 , 得渐苏 , 甦乃备诉肩夫、轿夫之所为 。 万一不遇此数人 , 即遇之而又稽迟数刻 , 则此人无更生理矣 。

仆丁卯省试 , 遇盗于丹徒之高资镇 , 亦以同伴皆少年 , 鲜阅历之故 , 寄语风尘客 , 勿孟浪从事 。 (《点石斋画报》壬集)

(晚清移民横行 , 各种社会案件层出不穷 , 宣、郎、广、泾县东北部是重灾区 。 此案中少年雇轿远行 , 结果被轿夫洗劫一空 , 尚未丢掉性命 , 已经是不幸中之万幸了 。 )

(作者系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