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传》中的文物破绽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芈月传》中的文物破绽


《芈月传》中的文物破绽

《芈月传》中的文物破绽// //


《芈月传》中的文物破绽

《芈月传》中的文物破绽// //

占卜甲骨(实物)


《芈月传》中的文物破绽

《芈月传》中的文物破绽// //

剧中出现的葡萄


《芈月传》中的文物破绽

《芈月传》中的文物破绽// //

剧中所谓的“蜻蜓眼”


《芈月传》中的文物破绽

《芈月传》中的文物破绽// //

四眼琉璃珠(实物)


《芈月传》中的文物破绽

《芈月传》中的文物破绽// //

剧中上北下南的地图


《芈月传》中的文物破绽

《芈月传》中的文物破绽// //

青铜簋(剧照)


《芈月传》中的文物破绽

《芈月传》中的文物破绽// //

烧香铜豆(剧照)

年度古装大剧《芈月传》已播放完毕 , 剧中那些极尽奢华且富有想象力的道具和布景让观众眼花缭乱 。 小编也是《芈月传》的忠实粉丝 , 看到网上有专业人士列出了这部剧里违历史知识的瑕疵 , 在这里和大家讨论一下 。

甲骨占卜术露马脚 应用龟腹甲占卜

剧中所谓的“占卜甲骨”

《芈月传》第三集快结束时 , 威后为了斩草除根 , 让芈月、芈戎殉葬 。 莒姬为了解救二人 , 回至寝宫 , 连夜在龟背壳上刻下“否”字 , 再以写有“妾去问先王 , 欲见芈 月、芈戎否”的白绫自尽 。 第四集一开始 , 众人发现莒姬已死 , 并在其自尽之处见得白绫上的文字及龟壳在火炉上裂开的“否”字裂痕 。 莒姬以此障眼之法让众人以 为先王显灵 , 芈月、芈戎二人得以逃过一死 。

作为一名商周考古专业的学生 , 并且跟着老师学了几年的甲骨文 , 我必须插一句嘴:甲骨不是这样 进行占卜的 。 商周时期的占卜 , 必须由专门的“贞人”进行 , 一般人不可以自己占卜;卜辞绝大多数刻在龟腹甲上 , 而绝不会出现在龟背部;卜辞有时分为“问”和 “答”两部分 , 但是都会刻在龟甲上 , 绝不会分开 , 至于把“问”写在白绫上 , “答”刻在龟甲上就有些异想天开了 。

楚王陵墓矮又矬 神兽石刻玩穿越

第 四集楚王入葬后 , 威后让芈月姐弟去给先王守陵 。 芈月在先王的陵园之中自由成长 , 并在葵姑和女医挚的教导下习得浅显的礼乐和医术 。 画面中反复出现楚王陵墓的 样子 , 背靠高山 , 封土矮小 。 而真实的楚王墓冢不仅高大 , 而且分为前后两座 , 分别埋葬着楚王和王后 , 周围布满着大小不等的众多陪葬坑 。 剧中楚王墓前方还有众 多神兽石刻 , 这与历史不符 。 作为帝陵文化研究会的成员 , 我不得不提一句:“陵前石刻的实物最早出现在汉代 。 ”

芈姝房中现雁鱼铜灯 实为西汉出土文物

电 视剧前几集 , 在芈姝楚国的房间中 , 可以看到一盏彩绘雁鱼铜灯 , 此灯之后又在秦国芈姝居住的宫殿中出现 , 可见这是她从楚国作为陪嫁带过来的 。 这件彩绘雁鱼铜 灯的原件在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 1985年出土于陕西省神木县店塔村西汉墓 , 并非战国时的物件 。 灯由衔鱼的雁首、雁身、两片灯罩及带曲鋬的灯盘四部分组成 , 可拆卸 。 两灯罩可自由转动 , 能调节灯光照射方向和防御来风 。 雁腹内可盛清水 , 灯烟经雁颈溶入水中 , 可减少油烟污染 。

战国时代吃葡萄 张骞哭晕在丝路

在 第13集中 , 少司命祭祀大典开始前 , 屈原指挥众人布置“会场” , 众多宫女摆设好案子 , 将各类水果放置其上 。 果盘中有桃子、杏、梨 , 以及葡萄 。 葡萄原产于西 域 , 汉武帝派遣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后 , 才将那里的葡萄引进中原 。 战国时代的楚国人 , 能够吃到吗?记得去年我在录制《你不知道的陕西》时 , 碰到的第一个题目就 是:“秦始皇吃过石榴吗?”石榴和葡萄都原产于西域 , 别说是楚国人 , 就连秦始皇都没有机会吃到 。

芈茵眼神不太好 自家宝贝全认错

剧中有芈茵向人炫富的情节 , 可被她称作“琉璃珠”的道具其实是珍珠 。 战国制造琉璃的材料 , 是青铜器铸造的副产品 , 因颜色多种多样 , 也被称作“五色石” , 其和玻璃较为接近 , 但绝不同于珍珠 。 湖南长沙的楚墓中 , 就出土过许多琉璃珠 , 大家一看就明白 。

接下来 , 芈茵又开始介绍蜻蜓眼:“据说是从极西之地来的 。 ”蜻蜓眼为玻璃制成 , 也是一种琉璃 , 因为外形酷似蜻蜓的复眼 , 因而得名 。 公元前2500年人造玻璃首次出现在西亚及埃及 , 公元前10世纪 , 人们开始在玻璃珠母体上镶同心圆 , 制造出“眼睛”效果 。 我国考古学家在新疆轮台群巴克发掘的公元前八至九世纪的墓 葬群 , 就出土了不少“蜻蜓眼” 。 中原直到春秋战国时期才突然出现“蜻蜓眼” , 此前并没有任何发展过程 , 因此只能用贸易品来解释 。 可是芈茵所拿的金饰件中镶 嵌的所谓“蜻蜓眼” , 分明就不具备蜻蜓眼的特征 , 而是红色的其他工艺品 。

芈茵还指着犀角杯和带钩说道:“(这些)分别是用金、银、铜、铁、犀、玉、琉、错 , 八种质材做成 , 这些都是大王赐的!”大王真是不会赏赐 , 女孩子要带钩干嘛?所谓的“带钩” , 类似今天的皮带扣 , 当时的女子主要穿裙 , 用不上这个的 。

先秦马镫太时髦 考古实物最早现于晋代

在电视剧中 , 无论是人们乘马出行 , 还是骑马打仗 , 都是脚踩马镫 。 这符合历史事实吗?

马 镫出现的具体年代 , 目前还不能完全确定 , 但是可以肯定在战国时代绝对没有 。 如果大家去参观秦始皇兵马俑和西汉兵马俑 , 仔细观察其中的陶塑马 , 一定不会看到 马镫 。 马镫的形象目前最早出现在湖南长沙西晋永宁二年(302年)墓 , 陪葬的陶马和骑马俑上 , 在马鞍左侧前部靠近鞍桥之处 , 悬挂着三角形的马镫 , 但马镫只 有一个 , 而且只悬挂在马的左侧 。

地图调皮玩颠倒 上南下北才正常

在电视剧中 , 探讨国事、分封公子时 , 经常可以看到地图 。 我仔细观察后发现 , 这些地图有些时候是“上南下北” , 比如芈月在破解和氏璧玉匣时 , 也说道“上南下北”;但是有些时候 , 又成了“上北下南” , 这样对吗?

现代地图的方位“上北下南 , 左西右东”是经历了很长时期的发展才形成的 。 而我国古代地图的方位并不这么固定 , 以任何方向为正方位的都有 。 但就目前的资料来看 , 宋之前以“上南下北”为主 , 宋之后才逐步转为“上北下南” 。

青铜簋里盛鸡汤 礼器不能随便用

在第二十三集中 , 为讨得秦王欢心 , 芈姝让孟昭氏侍寝 。 只见孟昭氏和侍女手捧青铜簋上前 , 当打开盖子后 , 里面竟然盛放的是鸡汤!

陕西师范大学的青铜研究 , 在全国比较有名的 , 看到这里我又忍俊不禁了 。 青铜簋在商周时期 , 主要是用作祭祀时的礼器 , 盛放黍稷稻粱等食物 。 说得直白一点:簋就是盛主食的饭碗 , 类似鸡汤的肉食 , 应该放在鼎中 。

秦王家里许多宝 竟有西汉鎏金竹节炉

剧中经常可以看到 , 秦王一边看书 , 一边和大监(剧中人物)商量事情 , 有时芈月还在旁边帮忙整理书简 。 大家注意到案边的鎏金银竹节铜熏炉了吗?这可是一件著名的西汉时期文物 , 1981年出土于陕西省兴平市茂陵东侧陪葬墓的从葬坑 。

该器物由炉体、长柄、底座分铸铆合而成 , 炉口外侧和圈足外侧刻有铭文 , 记其原为未央宫物 , 后归阳信家 , 应是汉武帝赐给阳信长公主及其丈夫大将军卫青的赏物 。

青铜豆里来烧香 秦王死也不瞑目

在第54集中 , 秦王去世后 , 太子率领众公子祭拜 。 在殿内的供桌上 , 摆放着三件青铜豆 , 豆盘中填满土 , 土中插着燃烧的香 。 青铜豆可以这样使用吗?

“豆”外形类似高足盘 , 上部呈圆盘状 , 盘下有柄 , 柄下有圈足 , 乃古代盛腌菜、肉酱等调味品的盛食器 。 青铜豆作为礼器 , 与鼎、簋、簠、笾、鼎、铏、盨、罍、爵等配套使用 , 但绝不会作为“香炉”单独摆放 。

时空错乱小酒馆 辽代及史前文物乱入

在第31集中 , 黄歇在四方馆看见芈月 , 正要靠近时 , 却被张仪阻拦 。 张仪拉着黄歇去一小店聊了起来 , 这时桌上出现的“皮囊壶”吸引了我的眼球 。 在第34集中 , 黄歇因无法见到芈月 , 再次来到这家小店借酒消愁 , 这时他又拿起了那件“皮囊壶” 。 这回我可看得清清楚楚 , 分明就是辽代的黄釉皮囊壶 , 现在故宫博物院有一件跟它极像 。


《芈月传》中的文物破绽

《芈月传》中的文物破绽// //

辽黄釉提梁壶(实物)

皮囊壶是辽代极具特色的文物 , 常被作为辽代墓葬断代的重要依据 。 按照类型可划分为“带穿孔”和“有提梁”两大类 , 黄歇所用的这件 , 就是“有提梁”的这一类 。

本 集中 , 黄歇在酒馆进食之时 , 有一孩童冲入酒馆 , 正欲上前告知他消息 。 此时画面上出现三件整齐排放在木架上的尖底瓶 。 尖底瓶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典型器之 一 , 主要出土于半坡、庙底沟、西王村类型的遗址中 , 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 , 之后就很少见到了 。

BRONZESAGA铜艺世家 - 永远创作美好人心的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