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第一女镖师,原来她就生活在黄陂的这个古村落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民国第一女镖师 , 原来她就生活在黄陂的这个古村落

大余湾人自豪地唱道:“左边青龙游 , 右边白虎守 , 前面双龟朝北斗 , 后面金线吊葫芦 , 中意如意太极图 。 ”读过《周易》的人大概很快就明白 , 这是在夸耀他们村落的风水格局 。


民国第一女镖师,原来她就生活在黄陂的这个古村落

民国第一女镖师 , 原来她就生活在黄陂的这个古村落// //

光听这歌谣 , 想必很有看头?从武汉站出发 , 约一小时即到大余湾 。 大余湾落属武汉市黄陂区王家河街道 , 钟灵毓秀 , 人才辈出 , 以耕读为本 , 忠厚传家 。 进门见鱼形池塘 , 与地面阴阳相对 , 成太极形状 , 也就是歌谣中所唱“中间如意太极图” 。


民国第一女镖师,原来她就生活在黄陂的这个古村落

民国第一女镖师 , 原来她就生活在黄陂的这个古村落// //

讲解员就是村民 , 对本村的历史如数家珍 , 带我们先参观博物馆 。 博物馆不大 , 主要介绍大余湾村的历史文化 。 大余湾有三个看点 , 一是古村落的整体建筑风格 , 二是“一门三太守 , 五代四尚书”的人文历史 , 三是女镖师刘二婆的传奇人生 。


民国第一女镖师,原来她就生活在黄陂的这个古村落

民国第一女镖师 , 原来她就生活在黄陂的这个古村落// //

来到大余湾 , 先得梳理一下余氏源流 。 1996年7月余氏发现明代宗谱 , 所载余氏源流 , 证实余氏宋代“一门三太守 , 五代四尚书”确有其事 。


民国第一女镖师,原来她就生活在黄陂的这个古村落

民国第一女镖师 , 原来她就生活在黄陂的这个古村落// //

按宗谱:“虞余公本青杨之胄” , 是说余氏始祖为黄帝后裔有虞氏 。 夏朝以前 , 先祖著有《岳读经》 , 后佐大禹治水 , 以余吾溪水为名 , 遂以命姓 。 传世几十代到春秋纶公 , “生瑞 , 字伯牙” , 在下都(现江苏)任行人官 。 掌管外交、礼仪、接待之职 。 有人考证 , 这里所说“伯牙” , 就是那位“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俞伯牙 。 但也有人说 , 伯牙本就姓伯 , “俞伯牙”是明人冯梦龙的杜撰 。 东汉高诱注:“伯姓 , 牙名 , 或作雅 。 ”


民国第一女镖师,原来她就生活在黄陂的这个古村落

民国第一女镖师 , 原来她就生活在黄陂的这个古村落// //

晚唐离乱 , 余氏先祖从中原迁到婺源 。 明朝洪武年间 , 余姓大户从又婺源、德兴迁居黄陂木兰山附近 , 算起来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 实际上 , 就算现在 , 大余湾也是黄陂区著名侨乡和台乡 , 甚至有“父子四留洋”故事 , 家喻户晓 。


民国第一女镖师,原来她就生活在黄陂的这个古村落

民国第一女镖师 , 原来她就生活在黄陂的这个古村落// //

古人崇尚“学而优则仕” , 除盛产读书人 , 大余湾还出能工巧匠 , 雕匠、画匠、石匠、木匠远近闻名 , 特别是制陶窑匠较多 , 曾有“十汉四窑匠”之说 。


民国第一女镖师,原来她就生活在黄陂的这个古村落

民国第一女镖师 , 原来她就生活在黄陂的这个古村落// //

如今村子里还完整保留着70余栋明清古建筑 , 有首顺口溜说 , “前面墙围水 , 后面山围墙 , 大院套小院 , 小院围各房 , 全村百来户 , 串通二十巷 , 家家皆相通 , 户户隔门房 , 方块石板路 , 滴水线石墙……”


民国第一女镖师,原来她就生活在黄陂的这个古村落

民国第一女镖师 , 原来她就生活在黄陂的这个古村落// //

与其他地主的民居有所不同 , 大余湾的房屋都是婺源徽派建筑 , 而且多以石块垒砌而成 。 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滴水线石墙” , 即将绿帘石或者绿泥石开凿成方整的条石 , 最长的足有3米 , 正面刻有纹路细密均匀的斜线 , 看起来就像雨丝斜织 , 极富韵律 。 如果下雨 , 雨水从房檐下来 , 会顺着凿刻的斜线流到地面 , 而不会渗透到家里 。


民国第一女镖师,原来她就生活在黄陂的这个古村落

民国第一女镖师 , 原来她就生活在黄陂的这个古村落// //

正因为这些保留完好的古建筑 , 所以被称为“明代村落的大观园” , 曾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 2017年被评为“武汉市明清风情特色小镇” 。


民国第一女镖师,原来她就生活在黄陂的这个古村落

民国第一女镖师 , 原来她就生活在黄陂的这个古村落// //

虽说大余湾已经是武汉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 但村里人依旧过着质朴平静的生活 , 老人们依然坐在门前大树下聊天 , 小孩子在巷子里自由玩耍 。 遇到游客 , 他们会热心地为你指点路线 。 村里也兴趣旅游业 , 有农家菜、柴火鸡之类的招牌 。 走里村子里 , 老屋参差 , 鸡犬相闻 , 仿佛回到过去 , 让人不禁想起童年 , 回味那些无忧无虑的时光 。


民国第一女镖师,原来她就生活在黄陂的这个古村落

民国第一女镖师 , 原来她就生活在黄陂的这个古村落// //

据说大余湾还有个习俗 , 每到雨季 , 村民们都要将自藏的古籍、书画、信函等拿到太阳底下曝晒 , 以防霉变 。 可惜现在天气寒冷 , 我又碰上个阴天 , 注定遇不到晒书人 。 但村里有些不常见的节目 , 如斗鸡、杂技、木偶戏、翻跟头等 , 市井味儿十足 。


民国第一女镖师,原来她就生活在黄陂的这个古村落

民国第一女镖师 , 原来她就生活在黄陂的这个古村落// //

最后一个看点 , 谁是刘二婆?据大余湾史料记载 , 刘二婆原名刘桂兰 , 生于晚清同治年间一个镖局世家 。 刚嫁到余家湾时 , 她相夫教子 , 学医练武 , 从不抛头露面 。 不久 , 娘家人因病无法走镖 , 叫她回去客串 。 民国12年 , 刘二婆走镖遇劫 , 用九节鞭击退四名悍匪 , 一战成名 , 因而被称为“民国第一女镖师” 。


民国第一女镖师,原来她就生活在黄陂的这个古村落

民国第一女镖师 , 原来她就生活在黄陂的这个古村落// //

2011年 , 刘二婆生前住过的百年老宅 , 被挂上“刘二婆故居”的牌匾重点保护起来 。


民国第一女镖师,原来她就生活在黄陂的这个古村落

民国第一女镖师 , 原来她就生活在黄陂的这个古村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