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明朝皇室剧里的亲情伦常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大明风华》:明朝皇室剧里的亲情伦常
虽然古装剧面临寒冬 , 但从市场需求上看 , 古装剧一直以来都是受欢迎且容易出爆款的 。 作为今年屈指可数得以在卫视黄金档播出的古装剧 , 《大明风华》备受瞩目 。 开播CSM59城收视率高达1.92% , 这是今年电视剧首播的收视新高 , 虽然该剧口碑并不算理想 。
《大明风华》:明朝皇室剧里的亲情伦常// //
《大明风华》海报
《大明风华》由知名导演张挺执导 , 汤唯、朱亚文、邓家佳、王学圻、梁冠华、俞灏明等人领衔主演 。 剧集改编自莲静竹衣的网络小说《六朝纪事》 , 以历经明朝六代皇帝更替的传奇皇后孙若微的经历为主线 , 展现大明王朝从初建王朝到国力鼎盛的那段历史 。
作为少见的明朝皇室剧 , 《大明风华》缘何毁誉参半?
明朝皇室剧不容易拍
虽然明朝距离当下并不遥远 , 但回想起来 , 以明朝为背景的古装剧的数量并不多(跟清朝一对比就一目了然) , 聚焦皇室权谋或宫斗的就更少了 。 古早一点的 , 有《大脚马皇后》(2002 , 朱元璋)、《江山风雨情》(2003 , 朱由检)、《永乐英雄儿女》(2005 , 朱棣)、《传奇皇帝朱元璋》(2006 , 朱元璋) , 最为出圈的当属《大明王朝1566》(2007 , 朱厚熜) 。 这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 , 为什么明朝皇室古装剧不多?
《大明风华》:明朝皇室剧里的亲情伦常// //
《江山风雨情》中李强饰演的朱由检 , 有人认为这是拍得最好的明朝皇室剧之一
相较而言 , 清朝无论帝王权谋戏 , 还是宫斗戏 , 数量很多、类型成熟 。
首要原因是 , 古装剧市场也有惯性 。 清朝戏越多 , 观众就越熟悉清朝戏 , 观众越熟悉清朝戏 , 清朝戏就会创作得更多 , 创作链条更成熟 , 成本也低得多 。 久而久之 , 清朝戏的群众基础最雄厚 , 观众哪怕没什么历史知识 , 也知道康熙、雍正、乾隆的关系 , 但你若问起《大明风华》中朱棣、朱高炽、朱瞻基的关系 , 很多人会一下子反应不过来 。
另一个客观原因是 , 清朝不仅距离当下更近 , 作为一个大一统朝代 , 清朝各方面史料丰富且完备 , 民族关系也相对简单 。 但明朝别的暂且不论 , 复杂的朝局斗争与民族关系就是创作上的一个难点 。
那为什么不拍宫斗戏?坦白讲 , 很多观众对于清朝的了解 , 是通过《金枝欲孽》《甄嬛传》《延禧攻略》等宫斗剧 。 这又涉及到一个有趣的历史背景 , 明朝后宫不仅妃子数量比清朝少得多 , 并且几乎没有什么外戚势力 。
《大明风华》第6集讲到 , 太子妃张妍(吴越 饰)着手给儿子朱瞻基(朱亚文 饰)选秀女 。 太子妃在宴请秀女时就说道 , “大明朝选秀女 , 首重家世 , 读书的也好 , 种地的农家也好 , 只要三代清白 , 姑娘愿意 , 都可以请进宫里来 。 ”这样的选秀女制度 , 跟清朝是完全不同的 。 像清朝如果是充实内廷或为皇子皇孙指婚 , 秀女都得出身八旗 。
《大明风华》:明朝皇室剧里的亲情伦常// //
明朝选秀女注重身世 , 并不是说出身得多高贵 , 而是看重“清白”
这跟当时有明一代的皇帝普遍提防外戚有关 。 朱元璋意识到 , “朕观古往 , 深用为戒 。 然制之有其道 , 若不惑于声色 , 严宫闱之禁 , 贵贱有体 , 恩不掩义 , 女宠之祸 , 何自而生?不牵于私爱 , 惟贤是用 , 苟于政典 , 裁以至公 , 外戚之祸 , 何由而作?”并形成一套管理后宫的体制 , 比如压缩后宫编制 , 降低地位 , 严格管理 。
而在选妃制度上 , 为了避免妃子因出身高贵而凭借家族势力干涉内政 , 明朝选秀制度规避皇室子孙与大臣联姻 , 秀女们多出身贫寒 。 清代学者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写道 , “明史载明祖之制: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 , 慎选良家女为之 , 进者弗受 。 故妃后多采之民间 。 ”因此《明史》中的后妃 , 只有极个别明初的后妃出身较高 。
也就是说 , 明朝的妃子出身不高 , 地位不高 , 皇帝对后宫的管理也非常严格 , 妃子们争权夺利的情形要少一些 , 要宫斗也没那个“氛围” 。 像《甄嬛传》中华妃利用家兄势力钳制皇帝 , 《如懿传》中乾隆因担心太后势力让人偷偷下药让舒妃绝育等情形 , 很难在明代的宫斗剧中得到演绎 。
所以明朝的宫斗戏很少 。 而如果像《大明王朝1566》这样的权谋正剧 , 也有很大的挑战 。 虽然现在《大明王朝1566》以9.7分的高分成为豆瓣国产剧最高分 , 但它2007年在湖南卫视播出的时候 , 创下收视新低 , 并且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难以重播 。
《大明风华》:明朝皇室剧里的亲情伦常// //
《大明王朝1566》剧照 , 黄志忠饰演海瑞
因此 , 明朝皇室剧并不容易拍 。 走严肃的正剧权谋路线 , 很容易触碰到敏感区 , 并且观众也常是“叶公好龙” , 那些严肃好剧豆瓣叫好声一片 , 但往往收视哑火;如果是走宫斗戏路线 , 又缺乏足够的历史依据 。
淡化权谋 , 凸显日常
了解这个背景 , 就能理解《大明风华》的风格选择 。
《大明风华》以靖难之役开篇 。 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反抗 , 建文四年(1402年)攻下帝都应天(今江苏南京) , 朱棣称帝 , 是为明成祖 。
《大明风华》:明朝皇室剧里的亲情伦常// //
建文四年朱棣攻下应天称帝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 , 《明史》说他“智勇有大略 , 智虑绝人 , 酷似先帝” 。 朱元璋也对他寄予厚望 。 朱元璋在分封诸王时 , 朱棣就藩北平 , 北平当时可是明朝重地 , 既是重要的经济中心 , 也是抵抗残元势力的前沿 , 由此也可见朱元璋对朱棣的信任 。 因为“立嫡立长”的沿袭 , 虽然朱元璋并不满意长子朱标 , 还是立他为太子 。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 , 朱标病死 , 储君之位本应由朱标的嫡长子朱雄英继承 , 但朱雄英几年前也病死了 , 所以朱标的次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子 , 也就是后来的建文帝 。 有史料说 , 朱元璋也动过立朱棣为太子的念头 , 但碍于朱棣是第四子且朝臣反对 , 不了了之 。 建文帝即位后 , 为了集中权力 , 一口气削夺了五个藩王 , 叔叔们流放的流放 , 处死的处死 , 搞得人心惶惶 。 燕王朱棣虽未被削藩 , 但手中势力也渐渐被剥夺 , 面对危境 , 朱棣起兵造反 , 开始了靖难之役 。
《大明风华》虽然以靖难之役切入 , 但整个权谋争斗被压缩到极简 , 仅仅以开篇15分钟交代缘由 , 让女主角孙若微(汤唯 饰)与女二号胡善祥(邓家佳 饰)成了亲姐妹 , 并且她们是靖难遗孤 。 也因此 , 孙若微与男一号朱瞻基一开始是仇人 。
《大明风华》:明朝皇室剧里的亲情伦常// //
孙若微与胡善祥成了靖难遗孤 , 姐妹俩于儿时走散
而从第2集开始 , 《大明风华》的一条主线便成了明成祖朱棣的家庭生活 , 主要讲述朱棣(王学圻 饰)与他的三个儿子——大儿子朱高炽(梁冠华 饰)、二儿子朱高煦(俞灏明 饰)、三儿子朱高燧(栾元晖 饰) , 以及长孙朱瞻基的日常生活 。
比如朱棣与太子朱高炽的关系 。 从一些史料上看 , 朱棣的确是不喜欢朱高炽 , 他最看重的是朱高煦 , 最疼爱的是三儿子朱高燧 。 朱棣不喜欢朱高炽 , 除了朱高炽体形臃肿不讨喜 , 个性和善与朱棣不同外 , 主要还是皇帝对于太子的天然提防 , 既信任太子 , 又担心太子削弱自己的权力 。 何况朱棣的皇帝是夺来的 , 他尤其警惕太子夺权 。
历史上 , 朱棣对朱高炽的打压体现在多个方面 , 比如朱棣即位后 , 将近两年才立太子;立完太子后 , 通过各种理由持续削弱太子的羽翼;纵容朱高煦以各种手段诋毁构陷太子……可以说 , 父子关系更近乎君臣关系 , 大概就是《鹤唳华亭》中萧鉴与萧定权父子关系的版本 , 只是斗争与虐心程度不同 。
但到了《大明风华》 , 皇室日常简直就是“搞笑一家人” , 轻松活泼为主 , 权谋争斗被极大稀释 。 梁冠华饰演的朱高炽 , 挺肥挺圆的 , 他的个性可爱、敦厚 , 一点太子的架子都没有 。 与太子妃的日常生活 , 就跟平常老夫老妻斗嘴一样 , 你来我往又接地气 。
《大明风华》:明朝皇室剧里的亲情伦常// //
第8集截图 , 太子和太子妃商量着给儿子朱瞻基选秀女 , 夫妻俩的对话很接地气
剧中朱棣对于朱高炽 , 的确是提防与打压为主 。 但剧情的表现 , 倒不是《鹤唳华亭》那样 , 皇帝给太子挖坑跳 , 变着法子让太子痛苦难受 , 它更近乎一个严厉的父亲对于一个个性软弱的儿子的不满 , 知道儿子个性软 , 也怕自己 , 反复试探捉弄儿子 , 把他当受气包 。 比如第2集 , 朱棣远征回朝 , 太子结束监国 , 监国期间朱高炽将今年军队冬装的军备拿去安置百姓了 , 太子来了 , 朱棣也只是对军官们嘲讽了太子一句 , “你们都知道 , 太子是个抠砖缝的” 。 无论是朱棣的表情语气 , 还是太子的表情 , 像是家常的训斥 , 而不是一般皇室剧的肃杀氛围 。
《大明风华》:明朝皇室剧里的亲情伦常// //
太子是个“受气包”
第9集 , 朱棣遭到刺杀 , 他怀疑可能是儿子干的 , 对三个儿子一番敲打 , 甚至怀疑太子 。 第10集 , 他下令锦衣卫来到东宫抓了太子府的属官 。 这在史书上是有依据的 , 但剧集的处理是一笔带过 , 太子也不太当回事 , 心态好得不得了 。
淡化权谋的一个更显著体现是 , 朱高煦的一次未遂的谋反 。 历史上 , 朱高煦征战沙场、立下赫赫战功 , 他瞧不上太子 , 也不满于朱棣立朱高炽为太子 。 在朱棣打压朱高炽期间 , 为了夺权 , 朱高煦没少添油加醋 。 永乐十五年(1417) , 因朱高煦暴露出武装夺权的司马昭之心 , 引起朱棣震怒 , 下令囚禁朱高煦并打算将他废为庶人 。 在太子的求情和力保下 , 朱高煦才保住爵位 , 强令就藩 。
《大明风华》第4-5集 , 就影射到这一段历史 。 朱高煦早就该就藩 , 但他觊觎太子之位 , 迟迟不动身 , 于是朱高煦与朱高燧打算逼宫 。 他们计划三更时分 , 朱高燧把皇宫旁的火药库炸掉 , 制造混乱 , 而朱高煦趁着京城换防的时期 , 调动自己的军队入城 , 拿下皇宫 , 事情就办下来了 。
《大明风华》:明朝皇室剧里的亲情伦常// //
朱高煦和朱高燧打算逼宫夺权
但朱棣早就把一切看在眼里 。 朱高煦进不来火药库 , 圣旨在那边等着他 , 他赶紧掉头离开;朱高煦开城门 , 朱瞻基也早在那等着他 , 告诉他城楼上有几千御林军 , 朱高煦很识相 , 军队未进城 。 与此同时 , 朱棣搬着椅子在宫殿门口坐着 , 看朱高煦的军队是否会进宫 。
《大明风华》:明朝皇室剧里的亲情伦常// //
朱棣早就算到两个儿子的一切 , 对哪怕逼宫这样的死罪 , 他的惩处也是“高高举起 , 轻轻落下”
一次本来可浓墨重彩、性质也相当严重的夺权事件 , 在剧中被处理得如“杯酒释兵权”般云淡风轻 。
第6集 , 朱棣把三个儿子都叫过来 , 让几人发誓 , 以后都不准残害同胞兄弟 。 朱棣开始诉说起当年的苦 , 说着说着就动情泪流 , 对太子说“老大 , 你最辛苦了” , 对朱高煦说“爹给每个给你治伤的医生升官 , 怕他们不好好给我儿子治伤” , 对朱高燧说“你走路我听得出来 , 你腿上有箭伤”……最后叮嘱三个儿子 , 别闹来闹去 , 别折腾 , “将来史书上写一笔 , 我朱棣是恶人 , 儿孙都是好人啊 , 把我打到地狱里去 , 我也高兴 。 ”
《大明风华》:明朝皇室剧里的亲情伦常// //
朱棣动之以情 , 希望儿孙们不要为了夺权相互杀害
这一场戏 , 王学圻演得极好 , 这也是一个影视剧中罕见的朱棣形象 。
历史上对于朱棣的评价有些两极 , 他争夺皇权 , 对于建文旧臣及靖难家属的残暴对待 , 以及一些暴戾行为 , 历来遭受一些史官批评 。 但朱棣同时也“千古一帝” , 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知人善任、躬行节俭 , 创下一个文治武功的盛世 。 有人认为他在位22年 , 所做的事比封建社会任何一个帝王都多 , 从改造和新建北京城、修《永乐大典》、疏通大运河 , 到六次派遣郑和下西洋、通使西域 , 内外扩张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虽然这是建立在滥征民力、滥发宝钞的基础上) 。
朱棣的功过是非各有评说 , 但就《大明风华》来说 , 朱棣的形象整体是正面的 , 并且 , 他立得住 。 剧中既有表现他勤政务实的一面 , 比如第4集 , 朱棣跟朱瞻基说起他的所有未了心愿后 , 问朱高炽私下怎么说他的 。 朱瞻基说 , 我爹说“您是想一代人把三代人的事都给干了 , 把大家伙儿活活累死” 。 更关键的是 , 这个朱棣有“人味儿”了 , 除了观众对于帝王的一般想象 , 比如集权、强势、计谋深沉等 , 剧集也呈现出他内心中的柔软与惧怕 。
惧怕则在于两点:一 , 他篡位才坐上龙椅 , 他担心他的儿子步他的后尘 , 朱家的杀戮不会停下来 。 前文提到的对三儿子少见温情地掏心掏肺 , 让他们立下毒誓 , 就是源于此 。
其二 , 他担心史书对他的评价 , 他担心死后的报应 , 他的殚精竭虑也是自身帝位合法性与正当性的一种证明 。 比如第1集 , 他赶走了建文帝之后 , 拉着小孙子坐到金銮殿的房顶 , 流了两行泪对孙子说 , “从今天起 , 爷爷是万古不易的贼了 , 我好悔” 。 第4集 , 他做噩梦梦到朱元璋要砍了自己 , 他娘也受到连累 , 梦醒后他跟老和尚姚广孝说 , 担心他娘在地底下受罪 。 第6集 , 他更是直接对姚广孝说 , 做梦梦到他爹朱元璋 , “心里怕得要死啊 , 难道我一生的功绩 , 洗不清我的罪名?”……这些都让朱棣与传统的帝王形象不同 , 更像是一个威严又慈祥 , 且随着年岁渐长对死亡有更多恐惧的老爷爷 。
《大明风华》:明朝皇室剧里的亲情伦常// //
朱棣有人味儿的一面
可见 , 《大明风华》将权谋置后 , 凸显皇室日常与帝王人性化的一面 , 是可行的编剧策略 。
令人诟病之处
那为什么《大明风华》在网上还是遭到很多观众的诟病?
主要有两点 。 一则 , 虽然皇室日常这条线思路不错 , 但《大明风华》的重头戏是孙若微的大女主戏(也是该剧的宫斗戏) , 虽然编剧说只是利用孙若微串起历史云云 。 无论是哪一个诉求 , 目前看来 , 大女主这条主线还没有撑起来 。
作为文艺片女神 , 汤唯给观众的感觉是 , 她有一种高贵典雅清冷的美 , 李安曾说汤唯有一种过去国文教师的感觉 , 确实如此 , 汤唯的气质很适合那种文艺、内敛又心思重的角色 。 每当角色的个性显得活泼 , 汤唯的戏就显得尴尬 。 汤唯在采访中曾说 , “我感受到的 , 我就能演到 , 我感受不到的 , 我真的演不到 。 我没有技巧 , 没有捷径 , 我只能走到人物的内心世界里面 , 感受她的喜乐 。 ”
在《吹哨人》里她的演技短板就体现出来了 , 《大明风华》是彻底暴露了 。 她饰演的孙若微 , 角色形象来讲是很讨喜的 , 活泼、有义气、果敢又有点轴 。 但汤唯的表演不怎么入戏 , 很像是汤唯在用力过猛地表演活泼 , 而不是角色本身的个性 。 窃以为 , 汤唯的肢体动作有挺大的问题 , 有点僵且动作幅度很大 , 缺乏一种自然细腻的流畅感 , 所以每次她活泼起来 , 总是摇头晃脑、甩手跺脚的 , 表情变化很大 , 让人感觉略别扭 。
《大明风华》:明朝皇室剧里的亲情伦常// //
汤唯的表演有些用力过猛
剧中她和朱亚文的对手戏很多 , 本来应该冒粉红泡泡的一些情节 , 总觉得火花不足 。 朱亚文的演技没有问题 , 只是他的着装、表情加上他为了表现活泼与狡猾刻意变“阴”的声调 , 有时不免令人觉得略像厂公 。
《大明风华》:明朝皇室剧里的亲情伦常// //
朱亚文解释 , 为了表现朱瞻基不同人生阶段 , 配音时使用不同音色 。 这个有些“阴”的音色 , 是为了表现角色的“公子气”
撇开汤唯不说 , 从人设来看 , 宫斗这条线就有老套的嫌疑 。 历史上孙若微和胡善祥都有原型 , 孙若微是山东永城县的主簿之女 , 胡善祥的父亲是锦衣卫百户 。 但在剧中 , 她俩都成了御史大夫之女 , 是亲姐妹 , 且都是靖难遗孤 。 她俩先后成了皇后 , 姐妹共侍一夫 , 也许“宫中姐妹必然翻脸”的戏码很快上演 。 虽然古装剧可以这么改编 , 但该剧宣称是“正剧” , 还说什么人物的籍贯、出身等与事实相符 , 结果为了老套的宫斗看点这么改 , 有点说不过去 。
《大明风华》受到诟病的另一个点是 , 该剧从服化道到台词 , 存在不少历史错谬 。 比如第2集 , 朱高炽对朱棣说了想让出太子一位 , 想回顺天去 , 朱棣问他 , 是不是要回顺天培植自己的力量 , “起兵勤王 , 把朕逼走” 。 “勤王”是起兵救援君王 , 而不是谋反的意思 , 这里用反了 。 再如第8集 , 朱瞻基恐吓孙若微 , “罪臣的子女要发配边疆 , 为披甲者奴” 。 “披甲者”虽然是指军人 , 但“为披甲者奴”主要是清朝流刑一种 , 意思是给边疆士兵为奴 , 清朝剧常常有这样的台词“发配宁古塔 , 与披甲人为奴” , 清朝以前 , 罕有提及 。
《大明风华》:明朝皇室剧里的亲情伦常// //
“勤王”为谬用
《大明风华》:明朝皇室剧里的亲情伦常// //
“为披甲者奴”主要是清代流刑之一种
如果这是一部戏说剧 , 观众可能还会降低期待 , 但大张旗鼓宣扬是“高端历史正剧” , 就怪不得观众挑刺了 。
当前《大明风华》豆瓣评分6.7分 , 大抵符合这部剧的水准 。 稀释权谋、凸显日常、适当宫斗的策略 , 是明朝剧包括其他朝代的古装剧可借鉴的 。 但既然不是架空 , 而是真实朝代真实人物的古装剧 , 创作者一定要更严谨些 , 类似历史错谬、名不符实等弊病 , 还是应该规避的 。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 , 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 《圣斗士星矢》重病的伊利亚斯为什么还能对冥斗士产生重大威胁?
- 刘先银悟《论语》中国文明古国离不开一个人,孔子都很佩服他
-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电子课本(高清版),寒假预习必备!
- 【电子课本】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电子课本(高清版),寒假预习必备!
- 《圣斗士星矢》史昂也触摸到女神之血,为什么寿命没有延长?
- 视频//【雪石朗诵】刘辉《我是曹操》
- 视频//【雪石朗诵】刘晖《我是曹操》
- 徐绍基《广种桕树兴利除害条陈》杂论
- 一部颂扬两代人献身抗痨事业的纪实文学《奇医神药》(连载六)
- 说说《水浒传》中的婚俗文化:娶妻、纳妾、休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