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宽:今年已经六百岁的故宫是怎样建成的?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杨宽:今年已经六百岁的故宫是怎样建成的?

编者按:2020年是故宫六百岁的诞辰 , 也是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 。 大庆之年 , 故宫博物院将举办紫禁城建成600年展、往昔世相——故宫博物院藏古代人物画展、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主题书画特展、中国与凡尔赛展等等 , 涵盖古代建筑、专题书画、古代器物、中外文明等主题 , 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观展体验 。

故宫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 , 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 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 , 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 , 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 。

故宫是如何建成的呢?下文摘自《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杨宽著 ,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7月出版) , 读者可以从中得到答案 。

明成祖以驻在北平的藩王而取得帝位 , 即帝位后立即改北平为北京而准备迁都 。 他先在北京改建燕王府为北京行宫 , 然后再大举重建皇城、宫城和改建大城 。 靖难之役 , 以“清君侧”为藉口 , 讨伐所谓“导诱建文 , 变乱成法”的奸臣 , 因而迁都北京后 , 对北京的建设 , 一切必须依照太祖的“成法” , 所有“规制悉如南京” 。


杨宽:今年已经六百岁的故宫是怎样建成的?

杨宽:今年已经六百岁的故宫是怎样建成的?// //

明成祖朱棣像

明成祖以及设计者 , 为了把元代萧墙和宫城的旧基 , 改建得“规制悉如南京” , 把新建的皇城和宫城向南推移半里多(约400—500米) , 并把大城南城墙向南拓展一里半 , 使得皇城前面千步廊两侧有充分空间可以建置许多中央重要官署 , 并使大明门(相当于南京皇城前面千步廊南的洪武门)和大城正南的丽正门(后来改称正阳门)之间 , 留有作街市的余地 。 与此同时 , 在宫城正北玄武门外 , 建有高十四丈、周围约二里的土山 , 估计是利用拆毁元故宫留下的渣土堆成 , 称为万岁山 , 俗称煤山(清代改称景山) , 成为“大内之镇山” , 作为中轴线部署的最高峰 , 全城突出的制高点 , 从而加强朝廷坐北朝南的威势 , 改变过去元故宫坐南向北的形势和中轴线由南向北的布局 。


杨宽:今年已经六百岁的故宫是怎样建成的?

杨宽:今年已经六百岁的故宫是怎样建成的?// //

明代皇城和紫禁城比元代萧墙和宫城南移半里多 , 明紫禁城正南的午门 , 大约在元萧墙灵星门旧址附近;午门以内的金水桥 , 也即在元萧墙以内的周桥旧址 。 它如同南京宫城一样 , 午门之前建有端门 , 端门东西两侧建有太庙和社稷台 。 端门之前为承天门 , 承天门前有“丁”字形长廊 , 在“丁”字形的横街东西两端有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 , 在长廊南端设有大明门 , 在长廊左右两侧建有整齐排列的中央官署 。 在宫城的午门以内 , 过金水桥有奉天门(嘉靖后改称皇极门) , 奉天门以内 , 即是外朝主要宫殿所在 。

奉天门内左右两侧建有文武楼(嘉靖以后称为文昭阁 , 武成阁) , 正中的中轴线建有外朝的三大殿 , 即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嘉靖以后称为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 。 奉天殿是大朝会的正殿 , 华盖殿用于召对群臣和赐宴 , 谨身殿前有平台 , 常用于召见大臣 。 奉天门东侧又有文华殿 , 作为儒臣进讲经书之处;西侧又有武英殿 , 用于召见大臣 , 并设有绘画的“待诏” 。 三大殿之后 , 为内廷所在 。 中轴线上建有乾清宫、坤宁宫 , 此后即后苑 , 建有钦安殿 。 乾清宫东南建有献祭祖先的奉先殿 , 西南又建有养心殿 。 乾清、坤宁二宫东西两侧 , 为东六宫和西六宫所在 。 另有交泰殿 , 为皇后居处 。 大内西北有隆德殿(崇祯时改为中正殿)、英华殿等 , 常用于祭祀神佛 。

《春明梦余录》卷六 , 载有皇城和紫禁城的规模:

皇城外围墙三千二百二十五丈九尺四寸 。 其门凡六 , 曰大明门 , 曰长安左门 , 曰长安右门 , 曰东安门 , 曰西安门 , 曰北安门 , 俗呼曰厚载门 , 仍元旧也 。 墙外红铺七十二 。 登闻鼓院在长安右门外 。 紫禁内城墙南北各二百三十六丈二尺 , 东西各三百二丈九尺五寸 。 其门凡八 , 曰承天门 , 曰端门 , 曰午门 , 即俗所谓五凤楼也;东曰左掖门 , 西曰右掖门 , 再东曰东华门 , 再西曰西华门 , 向北曰元武门 。 墙外红铺三十六 。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 皇城承天门南面的“丁”字形长廊是作为皇城的一部分的 , 因而长廊的南门大明门 , 成为皇城的进出大门 , 作为皇城六门之一 。 承天门虽然在建筑结构上属于皇城正南的门 , 但是因为从承天门经端门到午门的御道两侧建有宫墙 , 把太庙和社稷台隔在外面 , 使得御道成为通向宫城午门的唯一孔道 , 实际上就为进入宫城一连串三道门中的第一道门 , 因而承天门被作为紫禁城的进出大门 , 成为紫禁城的八门之一 。


杨宽:今年已经六百岁的故宫是怎样建成的?

杨宽:今年已经六百岁的故宫是怎样建成的?// //

《春明梦余录》所说皇城的“墙外红铺七十二” , 紫禁城的“墙外红铺三十六” , 是指防守的驻军 , 每铺设官军十人 , 环城巡警 。 至于所记皇城和紫禁城长度的尺寸 , 当是依据《工部志》的 , 比较可信 。 《春明梦余录》所说皇城周围长3225.94丈 , 合17.92里 , 与《大清会典》所说皇城长3656.5丈 , 《大清一统志》所说皇城长3304丈 , 合18里有奇 , 略有出入 。 《春明梦余录》所说紫禁城南北墙长236.2丈 , 东西墙长302.95丈 , 如果以当时尺度1尺=0.32米折算 , 与现在实测南北墙长760米、东西墙长960米 , 正相吻合 。

永乐年间营建北京的重点是“庙社、郊祀、坛场、宫殿、门阙” , 要求“规制悉如南京” 。 宫殿的主体奉天殿 , 永乐十五年十一月建成 , 三大殿于永乐十八年完工 。 太庙、社稷坛、天地坛等 , 都是永乐十八年所建 。 前面已经谈到 , 改建钟楼也在永乐十八年 。 估计万岁山的堆成也该在同时 。 天地坛和山川坛分别建置于丽正门(即正阳门)以南笔直大道的东西两侧 , 太庙和社稷坛又分别建置于从承天门经端门到午门的御道东西两侧 , 二者都建置在全城中轴线的两侧 。 奉天等三大殿、万寿山中峰以及钟鼓楼也正处于这条中轴线上 。 这条中轴线从天地坛和山川坛之间算起 , 穿过丽正门 , 穿越皇城和紫禁城的正中 , 经万岁山而直到钟鼓楼 , 全长达十六里(8公里) 。 所有重要建筑物都按照南京的规制 , 分别建置在这条中轴线上以及两侧地方 。

明成祖对迁都和营建北京的事十分郑重 , 自称:“方迁都时与大臣密议 , 久而后定 , 非轻举也 。 ”(《明史·夏原吉传》)正因为“非轻举” , 没有大事宣扬 , 连营建的具体经过 , 记载也十分简略 。 实际上 , 先后经营“凡二十年 , 工大费繁 , 调度甚广 。 工作之夫 , 动以百万”(《明史·邹缉传》所载邹缉上疏) 。 而且明成祖在营建京城而准备迁都的同时 , 又在北京近郊为自己营建“寿陵” , 便是长陵 , “寿陵”的开工和建成在先 , 朝廷的宫殿开工和建成在后 。

长陵建在北京东北昌平县东黄土山南 , 永乐七年五月开始营建 , 并“封其山为天寿山” 。 到永乐十三年九月建成 。 长陵是按南京太祖的孝陵规制起建的 , 孝陵的规制是按照当时宫殿的格局的 , 其中最主要的享殿就是按照大朝会的正殿奉天殿的规模建筑的 。 长陵在天寿山中峰之下 , 共有三进院落 。 作为主体建筑的享殿称为珪恩殿(嘉靖年间命名) , 造在第二进珪恩门内 , 九间开阔而重檐 , 进深五间 , 总面积达1956平方米 。 全部使用楠木 , 有三十二根巨柱 , 自顶至根 , 一木构成 。 中间的四根特大 , 直径达1.17米 , 柱上饰有金莲 , 其余的柱都髹漆 。 阶有三道 , 中间一道是“神路” , 平刻为龙形 , 东西两道有阶级 , 有白石栏三层 。 两庑各有配殿十五间(今已不存) 。


杨宽:今年已经六百岁的故宫是怎样建成的?

杨宽:今年已经六百岁的故宫是怎样建成的?// //

长陵

我们从长陵保存的珪恩殿的规模 , 可以想见当年北京宫中新建成的奉天殿的情况 。 本来前朝作为大朝会的正殿都是十一间开阔的 , 金、元两朝的正殿都是如此 , 最初燕王府的主殿承运殿也是十一间 。 但因明太祖自称“敦崇俭朴” , 在南京所建宫殿“皆朴素不为雕饰” , 正殿奉天殿也减为九间开阔 。 所以 , 明成祖营建北京 , 遵照成法 , 所建宫中奉天殿和寿陵享殿也都只九开间 , 但是造得很高敞 , 所用材料和装饰十分讲究 , 远远超过了南京规格 , 即所谓“高敞壮丽过之” 。 当时南京的宫殿 , 在靖难之役中都被破坏 , 惟宫门殿座还多留存 。 仁宗、宣宗以后 , 曾稍稍修复 , 但未能恢复明初旧观 。

明代永乐以后 , 太监掌权 , 宫中管理不善 , 常常失火造成大灾 。 就在京师宫殿告成的次年 , 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四月初八日中午 , 宫中失火 , 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全部烧毁 。 这一大灾迫使明成祖下诏求直言 , 大臣多数奏议“建都北京非便” , 还有“言营建之非” , 指出“耗费国储”和“宫吏横征”以及“驱迫移徙”的 , 有人因此被杀 。 再次年 , 乾清宫等又发生火灾 , 于是以奉天门为正朝 , 因为奉天门的结构 , 实与九间开阔而重檐的奉天殿相同 , 只有前后设置板门如同清代的太和门 。 后来仁宗、宣宗、英宗即位 , 也还没有举行大典的正殿 。


杨宽:今年已经六百岁的故宫是怎样建成的?

杨宽:今年已经六百岁的故宫是怎样建成的?// //

《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杨宽 著 定价:78.00元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年7月

明成祖死后 , 仁宗即位 , 大臣夏原吉因奏“困于漕运 , 请还南京” 。 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 , 下令“诸司在北京者悉加行在二字” , 并命重修南京皇城 , 准备明年还都南京 , 后因仁宗去世而作罢 。 宣宗时 , 北京仍称“行在” 。 直到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九月 , 奉天等三大殿和乾清等二宫重建完成 , 到十一月初一日诏告中外 , 并命废除北京各衙门署“行在”二字 , 南京各衙门署仍增“行在”二字 。 从此才重新确定北京为京师 , 而以南京为陪都 。 明代北京都城的建设也直到正统年间才完成 。

正统年间是进一步营建北京的时期 。 从正统二年正月到四年四月 , 先建成了九门城楼、月城楼、牌楼、城四隅角楼 , 并挖深城濠 , 砌以砖石 , 改建木桥为石桥 , 用以巩固城防 , 增加京师观瞻 。 这些我们在前节已经叙及 。 到正统五年三月到六年九月又重建成三大殿和二宫 。 这是个大工程 , 是征发现役工匠和操练官军七万人参与建造的(见《明英宗实录》) 。 实际上参与建筑的人不止此数 , 据说“当时起造宫殿火头王长儿等十万几千人 , 佐工者岂止百万”(陈继儒《见闻录》所载嘉靖年间海盐郑晓所说) 。 兴工之前准备的材料数量也很大 。 “正统初 , 木植已积三十万余 , 他物称是”(王棠《知新录》卷一二) 。 当时朝阳门外和崇文门外设有大木厂两所 , 凡各省采到木料都在二厂堆放 。 并设有黑窑厂和琉璃厂烧造砖瓦备用 。


杨宽:今年已经六百岁的故宫是怎样建成的?

杨宽:今年已经六百岁的故宫是怎样建成的?// //

后来嘉靖和万历年间宫中又发生两次大火 。 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四月十三日申刻于大雷雨中起火 , 由正殿延烧到午门 , 到次日辰刻才熄 , 又烧毁奉天等三大殿以及文武楼和奉天门、午门等十五门 。 次年重建奉天门 , 改名大朝门 。 嘉靖四十一年九月重建成三大殿 , 改称皇极、中极、建极;又改大朝门为皇极门 。 又重建文武楼 , 改称文昭阁和武成阁 。 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六月皇极门起火 , 延烧皇极殿等 , 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到七年又重建成 。 乾清、坤宁两宫 , 在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和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两度毁于火 , 后又重建 。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 皇城的东南隅有所谓南内 , 亦称南城或小南城 , 建有崇质殿和重华宫 。 嘉靖十三年七月命令在重华宫以西建设“金匮石室” , 称为皇史乂 , 用以贮藏“宝训”“实录” 。 建筑为宫殿形式 , “四周上下俱用石甃 , 中具二十台” , 不用一根木料 , 面积两千多平方米 , 内设雕龙鎏金铜皮的樟木柜 , 用以贮存档案 。 此后每一皇帝的“实录”纂修完成 , 正本即贮藏于此 。 嘉靖、隆庆间根据《永乐大典》正本另摹的副本一份也贮藏于此 。 这是所谓“金匮石室”的典型建筑和设备 , 用作国家档案库 , 考虑到了防火、防潮、防蛀和通风 , 设计上独具匠心 , 别创一格 , 现在仍完好地保存 , 在今内城南池子南口东侧 。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 , 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