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定之战:朱允炆擅自调离老将致全盘皆输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真定之战:朱允炆擅自调离老将致全盘皆输
真定之战:朱允炆擅自调离老将致全盘皆输// //
建文帝
公元1399年 , 明朝的燕王朱棣以“靖难”的名义发动叛乱 , 公开向建文帝开战 。 于是大明王朝进入一场惨烈的“南北战争” 。 这时候处于南方的建文帝 , 其手下已经无多少大将可用 , 而北方的很多将领都归顺了朱棣 , 在这种不利的形势下 , 建文帝朱允炆算来算去 , 就只有年已65岁的老将耿炳文可以委以重任 , 于是任命他为北伐主帅 , 率领30万大军(其实只有13万)北上讨伐朱棣 。
先说说耿炳文此人 , 他是明朝的开国大将 , 其名气虽然和徐达、常遇春、胡大海、蓝玉等人无法相比 , 然而也是战功赫赫 , 彪炳史册 。 翻翻他的功劳簿看看吧 。 耿炳文算是朱元璋创业的第一批员工了 , 他是安徽凤阳人 , 朱元璋的老乡 , 他的父亲耿君用跟随朱元璋作战 , 在长江战死 , 耿炳文承续父亲的职位 , 继续为朱元璋征战 。
耿炳文打仗的本领是杠杠的 , 公元1357年 , 耿炳文攻取张士诚的地盘长兴 , 张士诚派李伯升率十万大兵进行反扑 。 当时长兴城内只有七千守军 , 而朱元璋派来的援军也被李伯升夜袭击退 , 在这种岌岌可危的情况下 , 耿炳文不慌不忙 , 随机应变 , 居然凭七千孤军与十万敌军相持一个多月 , “炳文婴城固守 , 攻甚急 , 随方御之 , 不解甲者月余 。 ”后来在常遇春的配合下 , 击溃李伯升的主力部队 , 耿炳文还在追击战中歼灭敌军五千多人 。 此战使耿炳文威名远扬 , 也让他得到朱元璋的重用 。 在以后历次的大型战役中 , 耿炳文一直是重要人物 , 他跟随常遇春等攻取中原 , 平定山西河北 , 击败元朝大将乃儿不花 , 还南征云南 。 手里握着大把战功 , 因此 , 朱元璋在论功行赏时 , 将耿炳文与徐达、常遇春等人并列 , 还因为他的长兴保卫战而封他为长兴侯 。
真定之战:朱允炆擅自调离老将致全盘皆输// //
列举这么一大堆 , 只是说明:建文帝派遣耿炳文北上讨伐朱棣应该是明智的 , 至少不是错误的 , 只有这样的百战名将才能胜任如此大任 。 然而 , 老将军碰到了新情况 。 北上的部队刚进入河北 , 进驻真定 , 就遭受挫折 , 驻守雄县的前锋九千多人被朱棣全歼 , 鄚州失守 。
前期的失利 , 可能暴露了耿炳文的一个短板:善于防守 , 不善于进攻 。 善于消耗 , 不善于决战 。 这个缺陷导致朝廷部队进一步的失利 , 当时耿炳文手下大将张宝被俘 , 朱棣故意将其放回 , 放风说要进攻真定 。 耿炳文的军队分别驻扎滹沱河南北两岸 , 一听说真定将遭受攻击 , 耿炳文慌忙将南岸部队调往北岸 , 以保真定 。 然而 , 部队刚刚渡河 , 朱棣的军队就发动奇袭 , 趁着耿炳文军渡河时候队列不整的情况 , 将其横插截断 , 耿军大乱 , 自相践踏 , 死伤惨重 , “炳文军不得成列 , 败入城 。 争门 , 门塞 , 蹈藉死者不可数计 。 ”
真定之战:朱允炆擅自调离老将致全盘皆输// //
然而 , 耿炳文毕竟是一代名将 , 他的部队一旦成功收缩战线 , 撤回真定城 , 就变得坚不可摧 。 朱棣连攻三日 , 真定城丝毫不动 , 稳如磐石 。 朱棣说:这是开国老将 , 打不过 , 我们撤 , 于是撤围而走 , “燕王知炳文老将 , 未易下 , 越三日 , 解围还 。 ”虽然一时战败 , 但此时真定城中尚有十万大军 , 固守不成问题 。 然而这时的金陵却乱了阵脚 , 被一时的战败所吓倒 , 居然认为耿炳文无能 , 将其撤换 , 以李景隆代替 , 还找个理由逼其自杀 。 这一撤换极其要命 , 李景隆主导明军 , 迎来更大的失败 , 在白沟河惨败 , 几乎全军覆灭 。 耿炳文至少守住了真定 , 李景隆却一路败退到山东济南 。 后来又是李景隆打开金陵城门 , 主动投降朱棣 。
如果建文帝继续重用耿炳文 , 以制约燕王 , 战局未必如后面那样溃败 , 而耿炳文一死 , 等燕王南下时 , 朝中已无大将可用 。 不要因为一时的挫折而撤换能人 , 胜败乃兵家常事 , 只要能人在 , 总会出现转机的 。
- 官渡之战袁绍大败于曹操,但他真的昏庸无能吗?
- 周瑜:赤壁之战中把自己毕生的才华发挥的淋漓尽致
- 团结就是力量:张辽、李典、乐进逍遥津之战
- 《三国志14》“汉中之战”剧本介绍 刘皇叔晋位汉中王
- 《三国志14》汉中之战剧本介绍 三国鼎立局势均衡
- 《三国志14》官渡之战剧本介绍 天命所归曹操大败袁绍
- 赤壁之战让他名声大噪,最后却被曹操刘备陷害,悲哀命运让人唏嘘
- 生子当如孙仲谋:赤壁之战时年仅二十七岁
- 兵力不如朱允炆的朱棣,是如何夺取皇位的
- 三国末期魏灭蜀之战,邓艾本立头功却被捕入狱,有冤不能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