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看竹子看出的道理

从中国科学的发展史来讲,王阳明对“格物致知”的否定,其影响好像是负面的 。“格物致知”出自《礼记 。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其中的“格”是研究的意思,“物”指客观事物,“致”是取得,“知”就是知识、认识 。“格物致知”就是研究客观事物取得知识 。荀子说“大天命而思之,制(知)天命而用之”,就有些崴了,大体上还不错 。崴就崴在他把“格物致知”简化为“大而思”,其中可能的实验研究被排除了 。
到朱熹,他提倡“格物穷理”,就是要通过认识大量现象来总结一种普适的规律 。朱子的理学,别的不论,但格物穷理是对格物致知正确的具体化 。
【王阳明看竹子看出的道理】但到了王阳明,他要实践一下怎么格物穷理 。于是一连七天静坐在他办的书院里观察(就算“格”)竹子,想悟出竹子的道理 。他废寝忘食、目不转睛地看着、想着,一直坐得支撑不住,病倒了,也始终没有体会出竹子的道理来 。
这就是“王阳明格竹子”这个故事的由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