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鱼卖货的技巧

中国人似乎对讨价还价有一种特殊的感觉,这是我用闲鱼后逐渐发现的 。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卖闲鱼的闲散收入正式超过了一万元,这似乎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 。
在我这两年50笔左右的非专业卖家职业生涯中,讨价还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好像又回到了小时候,专卖店超市和我爸妈一起去服装市场和食品批发市场看他们讨价还价的时间,我出生的三线城市才遍地开花 。
小时候觉得没必要,很烦 。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很有意思 。
1.
中国人似乎有一种特殊的讨价还价情结 。也许在人们眼里,讨价还价本身就是一种和购物一样重要的行为 。——买家可以通过自己的技巧和努力,以较低的价格买到自己喜欢的物品;卖家虽然输了差价,但比较终增加了成交的概率,可以说是两全其美 。
用了闲鱼之后才渐渐发现这个道理 。
刚开始为了节省时间和成本,在释放闲置的时候总是给出脑子里比较低的价格,然后选择“不讨价还价”的选项 。但是我慢慢发现,大部分买家会选择视而不见,继续打开议价模式 。
这种行为往往导致双方僵持不下:对我来说,我秉持“已经比较低价,不讨价还价”的原则,不打算让步;而对方则试图通过逐渐增加报价来试探我,但屡遭拒绝 。这可能会让双方都不开心 。
慢慢的,我意识到很多人其实并不在乎那几十块钱 。他们看重的是自己是否得到了“利润”本身,通过这种行为满足了“性价比”的心理 。于是我调整了策略,不打“不议价”的标记,而是把价格调整到略高于自己心里的比较低价,并预留了一点议价的空间 。
事实证明,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成交率,而且因为双方都做出了让步,达到了自己的心理预期,使得整个交易过程和谐愉快 。发现和应用这个“秘密”的过程,让我在心理学上感到奇妙和有趣 。
北京秀水街和潘家园都是著名的“议价”商品集散地 。此外,还有各种菜市场、集市和农贸市场 。在这些地方,“讨价还价”已经发展成为交易的必要部分,而不是一种可选的形式,充满了技巧和套路 。在秀水街,外国朋友经常用不标准的普通话讨价还价 。
在线上,闲鱼提供这样的土壤 。相比各大电商平台,闲鱼卖家多为个人,并不以此为谋生手段 。另外,二手商品在工业生产中一般不再遵循明码标价的原则,基于自身价值的变量较多,因此有很大的“讨价还价”空间,为喜欢讨价还价的买家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 。
当然有遗憾 。因为网上交流不可能像面对面交易那样“活”下去,所以很难用讨价还价的比较大杀手锏:买家一边说“算了,不便宜就别买”,一边假装不情愿放下东西打算离开 。事实上,他在祈祷卖家快点喊出“等一下”这句话 。那时候有同伴在身边“走吧,又不是只有一个”,成功率更高 。
面对这种情况,卖家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决定:看着买家离开,痛苦就像看着煮熟的鸭子飞走,所以结果大多是妥协 。这是交易双方的博弈 。即使知道是套路,也难逃被套路的命运 。
网上,买家失去了这个表现空间,往往只能说“算了,我不买了” 。这个时候我的回答往往是,哦 。我不打算吃这套 。
有时候买家过几天就回来了,照原价拍,有时候没有故事 。即使比较后没有成交,也庆幸自己坚持原则,没有屈服于威胁和套路 。谁不是骄傲的小公主!
2.
在闲鱼中,“刀”是讨价还价的专有名词,分为“大刀”和“刀” 。从字面上看,不难理解“大”和“小”指的是讨价还价的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