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人生成就刷屏

昨天早上看到朋友圈有几个扒手从微博发“淘宝人生成就”截图 。
第一反应是估计白天会在朋友圈刷屏,引起一点骚动 。毕竟类似的计费活动基本都能带来一点热度,比如阿里的“双十一挑单”、“支付宝年度账单”,或者网易云音乐的年度歌单,甚至杜蕾斯的年度账单 。
(支付宝年度账单)
(网易云年度歌单)
(杜蕾斯年度账单)
但是第二天醒来,等了差不多一整天 。好像没有预想中的热闹势头 。去微博看了#淘宝人生成就#的话题,讨论量不超过一万 。
惊讶的是,这个基本上是救街的营销数据,让我思考更多,再次验证了爆款真的很难做,即使是生产过很多爆款的大公司也不能保证成功 。
基于这样的背景,带着一起学习的想法,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这次活动的想法~
万变不离社交本质
淘宝入行17年,天猫入行10年 。有了这些年积累的消费者数据,淘宝平台几乎每年都可以做一些类似的交流活动,从双十一提货单到支付宝的年度账单 。
可以预见,总会有人参与进来,本质上是因为用户需要社会的互动和第三方的认可,但是消费者的表达能力和表达工具并不总能跟上自己的表达欲望 。消费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用户表达这种个人设计,甚至传达比较真实的个人设计 。
因为相对于听歌看视频的白嫖行为,花钱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是比较费钱的行为,比较能代表一个人的真实情况 。你每个月花多少钱,买什么商品,买多少,顾客价格多少,什么时候买.如果你有足够的消费数据,几乎可以还原一个人的真实生活 。
某种程度上,基于交易数据的内容表达站在了社会鄙视链的顶端,就像论据来源对于支持论据的重要性一样 。一般来说,引用知网数据比搜索知道的要靠谱的多 。
但无论是什么样的数据库、账单、总结,内容表达的比较终目的都离不开“社交”这个词,内容是构建个人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素材 。
花式晒单下的3种用户人设
网上有个悲伤却又现实的笑话,说“你想用一生去达到的终点,只是别人的起点” 。与“阶级很难打破”相比,我更喜欢客观或乐观地理解它,因为在茫茫人海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都在自己的道路上辉煌 。
【淘宝人生成就刷屏】就像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肯定会有一部分人更受欢迎,但不是受欢迎 。
比如淘宝生活成就活动中透露出来的这几种用户设置,不完美但很可爱,总会让你想起身边的一个朋友 。
我在第一种,中上阶级暗搓搓的炫富 。?哪来的那么多钱,我居然买了房子付首付 。原来我也是个有钱人 。下次我一定要再次控制它.其实都是变相的炫富(这里没有贬义) 。显摆pk是人之常情,但是显摆太多容易吃醋借钱 。如果你想在这场金钱大战中保持,同时优雅而又不动声色地传达出“打败中国90%的人”的优越感,这是一门需要反复练习的学问 。事实上,“成就列表”为这些用户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炫耀工具 。虽然成绩榜上的人不一定是真正的赢家,毕竟是真正的有钱人,但我觉得淘宝账单反而应该很少 。
第二种,普通人以节俭自称的自嘲 。六年只花了3万元 。我真的很穷,过不了及格线.我会发出这些叹息 。其实大部分都是生活过得很好的普通人 。真正的穷人不会这么说自己 。矛盾就在于,这群假装节俭的普通人,确实是朋友圈里的弱势群体 。尴尬的局面,胜于短缺,让他们打更多的安全牌 。为了不招致嘲笑或负面评价,他们应该先自嘲!
第三种,群体效应下的路人式参与 。输赢不重要,重要的是参与 。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提到了人的从众,这是非常容易受到群体暗示和影响的 。从众心理不仅意味着用户会追随和重复群体行为,还意味着用户会做出与独处时不同的决策和行为 。比如一个本来不会参加“淘宝人生成就”讨论的用户,看到自己所有的朋友都在讨论,就开始转发讨论,或者他批评这些人没事就玩这个游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算是“从众” 。这种无心进入的路人,主要目的不是战斗 。他的关注点倾向于偏离,针对的是这个活动中的其他参与者和其他细节,比如他的头像有没有头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