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的由来

1、关于立夏的由来的两个传说每年四月初一前后(公历5月5~6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农历的立夏节气 , 立夏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 , “斗指东南 , 维为立夏 , 万物至此皆长大 , 故名立夏也 。”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 , 是夏日天的开始 。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 , 炎暑将临 , 雷雨增多 , 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
【立夏的由来】2、立夏这个节气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 , 预示着季节的转换 , 为一年四季之夏季开始的日子 。按照气候学的标准 , 5天平均气温达到22℃才算夏季开始 。在黄河中下游地区 , 立夏时节的候温同气候学标准大致接近 , 而这一地区正是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 。由此看来 , 二十四节气把立夏节这天作为夏季的开始还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
3、立夏时节 , 万物繁茂 。明人《莲生八戕》一书中写有:“孟夏之日 , 天地始交 , 万物并秀 。”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 , 冬小麦扬花灌浆 , 油菜接近成熟 , 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 , 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 。据记载 , 周朝时 , 立夏这天 , 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 , 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 。旧俗立夏日又为民间传统节日 , 称“立夏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