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好家风好家训征文 关于传承好家风主题征文( 二 )


【传承好家风好家训征文 关于传承好家风主题征文】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几代人健康成长的保证 , 是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 。好的家风就是学校 , 因为虽然看不见 , 也有潜力 , 但是对孩子的影响很大 。它不仅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儿童成长教育 , 也是儿童行为规范的“调节器” , 是培养儿童道德情操的天然“熔炉” 。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 继承父辈家庭的精华 , 赡养家庭 , 建设一个在新时代培育小家庭的现代文明!让积极健康的思想氛围、勤劳的成家之本、节俭的生活氛围、文明的生活习惯在生活中处处闪耀 。
2.继承良好的家庭作风
中国历来重视家庭传承和家庭教育 。自古以来 , 就有许多家训 。即使在 , 一些名门望族依然延续着祖先的谆谆教诲 。当我们谈到这些家风家训 , 自然会有不一样的品味和特别的自豪感 。
我记得小时候父母会用各种方式劝诫我:闭上眼睛 , 慢慢张嘴 , 谦虚谨慎 , 对人有礼貌 。父母的教育让我意识到 , 难怪我要谨慎 , 要低调 。这些教导的话虽然不大气 , 但也是相当适用和中肯的 , 普通人替别人做事也是恰到好处的 。
每当你穿梭在文化名城的小巷深处 , 都会不经意间看到“忠厚传家长久 , 诗书长存”的牌匾 。房子虽然破旧不堪 , 但只有这些历历在目的家训 , 才能展现出屋主经历的沧桑和家风代代延续带来的家庭安全感的传承 。细细品味这十个字 , 难免让人深思 , 回味深刻 。在某种程度上 , “家风”的传承和血缘关系的传承一样重要 。“忠”、“诗书画”是中国古代人强烈追求的理想精神和文化特征 。古人渴望这种精神和生活方式代代相传 , 所以把它视为家族兴旺和骄傲的图腾象征 。
中国古代重农轻桑 , “耕读”是历代比较理想的生活方式 。种田不仅是耕田的事 , 更是丰收的事 , 既养家糊口 , 又谋生 。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认识诗词书籍 , 更是为了达到礼义 。既能自强不息 , 又能贤惠 。但是 , 虽然中国历史上大多数人与贵族家庭没有联系 , 但他们都有自己的家庭传统 。从历史上看 , 每一个家庭良好的“家风”都可以称之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代代相传的信仰 , 所以“耕读”是中华民族全体中国人共同的家风 , 以农耕文明著称 。“耕读传家”不仅教会了中国人做人 , 也教会了他们谋生 , 这一点自古以来就深深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
历史上很少有家族能传承几十代而辉煌一时的 。大部分都是有过一段时间的显赫 , 后来因为家庭作风的原因 , 子女和孙子女无法维持家庭作风 , 或者大乱 , 导致家庭瞬间分崩离析 , 消失无踪 , 留给后人无限哀叹 。就像红楼梦里的“好歌”唱得那样凄凉 , “那年窝棚是空的 , 床是满的;没落的草 , 凋零的少年 , 曾经的歌舞场 , 会给我们一次历史上的悲凉 。然而 , 在千千的成千上万个家庭中 , 有多少是“青蛙唱稻浪 , 诗词歌赋”呢?渐行渐远的“种田读书传家宝”也许只会成为当今的无限乡愁 。
我有幸读到了曾国藩家书 。全书以“尊德修身”为宗旨 , 真实、亲近、平凡 , 深刻启迪后人 。曾国藩对自己和家人的要求很高 , 不仅成为封建清朝末年修身养性的道德楷模 , 也使崇尚礼仪的儒生被誉为“一代道德文章” 。曾国藩认为 , 做家教要注意以下十件事:勤于持家 , 严于家规;尽孝 , 除骄;学习努力是本质;没有多余的钱;婚姻不一定有钱有名气;避免家庭事务中的铺张浪费;注意:考、宝、晨、扫、书、疏、鱼、猪;亲人要比东西更注重爱情;不要厌倦家务;选择一个好老师作为参考 。曾国藩家书可以说是对中国古代代代相传的基本人生哲学和传统的总结 。无论是修身养性、交朋友教孩子、做事、理财、从政等等 。非常细致 , 是我们这个鲜活的生命宝藏 。这些教导对现代人仍然具有教育指导意义 , 也让现代的“纨绔子弟”和那些被“官二代”和“富二代”坑过的“爸爸们”深有感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