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岳峥嵘何壮哉下一句是黄河如丝天际来 。出自唐代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
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 。
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 。
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 。
【西岳峥嵘何壮哉下一句】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 。
云台阁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 。
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 。
我皇手把天地户,丹丘谈天与天语 。
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来蓬莱复西归 。
玉浆倘惠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 。
译文:
西岳华山是何等的高峻雄伟,站在云台上北望,只见黄河像游丝一样从天际蜿蜒而来 。黄河奔腾万里,浪涛冲击着华山,漩涡像车轮般地转动,发出山摇地动的声音,像巨雷一样在秦川大地上回响 。黄河的上空笼罩着五色云气,千年一清,圣人即将出矣 。河神巨灵大吼一声,将首阳山和华山劈开,让黄河之水喷流而过,直射东海 。而华山三峰,后退欲倒,在高高的崖月谷之上,留下了巨灵神的掌印 。西天的金精白帝,运作元气,将华山西峰化作莲花,北峰化作云台 。云台阁道层层直通幽冥,山中有位不死的神仙叫丹丘生 。明星玉女为他清洁洒扫,神仙麻姑为他轻轻地搔背 。吾皇御驭天下,手把天地之门户,邀丹丘子共谈天地之至道 。丹丘子将从蓬莱西归京师,出入于九重之中,沐浴着圣上的光辉 。倘若丹丘子的玉浆能赐故人一饮的话,我将与您一起骑上二茅龙上天而飞 。
赏析:
此篇写黄河的奔腾冲泻之势及华山的峥嵘秀伟,运用神话传说,驰骋想象,使山河更带有神奇的色彩 。
西岳两句 。此诗开篇,就以西岳峥嵘何壮哉的突发唱叹,写华山的雄伟,起势宏远突兀,接着便展现登山远眺所见到的黄河之雄姿 。接着四句写黄河 。先写河的触山动地的汹涌澎湃之势,继写河的急流盘旋成涡,声如巨雷,最后写河水在阳光下,反映出灿烂辉煌的色彩,并把它和人的命运连系起来 。出人意外的是,诗人对黄河的勾勒,却用了飘忽的轻笔:黄河如丝天际来!与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雄奇景象迥异,这是因为诗人此刻是在烟云缥缈的华山绝顶;从万仞之上,远眺数千里外的盘曲黄河,正有细曲如丝天际来的奇妙感觉 。而且诗人描述的重点是华山,用这样的轻笔勾勒,较之于重笔渲染黄河的壮阔,更可以反衬华岳的高峻入云 。然而,黄河毕竟是狂暴不羁的,在它奔腾至华山脚下的时候,就不再轻细如丝,简直是波山浪海了 。因此,诗人之笔亦突然夭矫而行、力挟千钧: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它那蓄势万里的排浪,使山岳为之震撼;疾浪受阻,便沸怒而折,翻卷起巨轮般转动的漩涡,发出震撼三秦的雷鸣 。这景象的确惊心动魄 。
然而这一切都是华山尚未开辟、黄河中途受阻的虚境 。诗人的思绪此刻已飞向了远古 。传说大禹理水之前,华山与对岸的山峰相连一片,挡住了滚滚黄河 。大禹到来以后,指挥河神巨灵,将山峦横击为二,黄河才得以畅流 。那击开的两半,就是现在隔河相峙的华山和首阳山 。诗中的荣光(华光)休气(瑞气)纷五彩二句,于惊雷震荡声中,忽作舒徐悠长之音,正表现了圣人大禹降临黄河的自信闲暇之态 。接着便有巨灵擘山的壮观一幕:诗人以咆哮状貌巨灵擘山的盛怒,以洪波喷射描摹山分浪奔的奇景 。其运笔亦如巨灵和怒浪,显示出李白所独具的疾雷破山、颠风簸海(谢榛《四溟诗话》)之势 。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 。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 。刚刚击开的三峰(即华山落雁莲花朝阳三峰),被巨灵震得慌忙退立,才免于倾覆之灾;但在翠崖丹谷之上,还留下了河神凌厉的掌印(即今华山东北的仙人掌) 。与巨灵神的悍蛮擘山、不顾而去相比,西方之帝(白帝)就显得可爱多了:他仿佛要抚慰受击的山峦,竟暗运天地之气,一夜之间,将华山的顶峰,化作了一朵莲花,并让缭绕的白云,变为云台(即云台峰)承托着它华山自此后便如青碧的莲花,盛开于万里白云之上 。这就是诗中第一节所描绘的华山奇景 。由于这描绘充分发挥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想象,并且交织着黄河的涛声骇浪和绘纭多姿的往古神话,显得格外壮丽和妩媚 。这一切都只是为了造出一个神奇缥缈之境,为友人的出场作铺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