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的当铺思想

看了马老师的演讲,真的有点醍醐灌顶的感觉 。很多网友评论说,简直是异想天开,太前卫,太超前 。简单来说,马先生的全文发言中有很多地方值得深入研究 。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当铺”这个概念 。这个话题很热门 。
金融典当业的思考
马老师的讲话:
第三,金融的本质是信用 。我们必须改变典当行的金融观念,依靠信用体系 。
现在的银行延续典当行的理念,抵押和担保是比较合适的典当行 。这在当时也是一个强有力的想法 。没有这些创新的抵押和担保,就没有的金融机构,中国经济也不可能在过去的40年里发展到 。
然而,依靠资产和抵押贷款的体系将走向两个极端 。这几年和很多创业者交流过 。中国金融当铺思维比较严重,或者资产全部拿出来,压力巨大;要么无良贷款,增加杠杆,巨额债务 。有一段大家可能都知道:你从银行借了10万块,有点慌;借1000万,你和银行都有点慌;借100亿,根本不用慌 。银行会恐慌 。
以房贷的典当行思想,是不可能支撑未来30年发展的金融需求的 。我们必须借助的技术能力,用基于大数据的信用体系来取代典当行的想法 。这个信用体系不是建立在it或者熟人社会的基础上,而是必须建立在大数据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做到信用等于财富 。想要吃的,一定要有信用 。没有信用,连饭都吃不到 。
估计这种“当铺”思想会被马老师感受到,就算看到也没人听 。有的时候,真的需要有一定地位的人,谈了才能推广 。
众所周知,传统典当行往往可以周转资金,在自己家里使用有价值的东西 。换点钱解决燃眉之急 。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很多人去当铺后,很少赎回自己的东西 。我觉得比较主要的问题是,去典当的人拿到钱后就花钱了,没有考虑如何增值,导致自己的东西无法赎回 。
在当前的金融活动中,许多企业家也在做同样的事情 。典当掉他家所有的钱,虽然很多人还是希望保住企业或者拿到钱以后做大做强 。但很多时候事与愿违 。
事实上,经过分析,以下两种情况都需要融资,但结果可能并不理想 。
首先是操作困难
如果一个企业经营困难,这时就可以看出一个企业已经在走下坡路了 。在现有的管理人员中,企业是不可能重新找到自己的路的 。如果只是单纯的注入资金而不替换人,就像是往漏的篮子里注水 。创始人的思想认识就是注水的漏洞 。不改就改不了 。所以,结局会是企业不可持续 。
二是扩大规模
企业经营好了,就要扩大规模 。从表面上看,这表明业务管理良好 。扩大规模后发现市场发生了变化,企业突然无法维持运营,资金链断裂 。表面上看这似乎是大环境的原因,但实际上本质原因是操作者自身的认知和思想 。同样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你给他注资,他也不知道因为他的错误决策导致资金链断裂,他认为只要资金全部建好,市场就会回暖 。估计就算建成了,市场也不需要,比较后也是不可持续的 。
没有稻草,一个人无法制砖
企业家超出认知的融资原因不仅仅是企业家自身的问题,很多贷款银行也难辞其咎 。我记得日本超市巨头八佰伴的老板和田一夫说过,他在经营超市的时候,当企业不需要钱的时候,银行上门主动找他,让他贷款经营 。那时候和田先生经验不足,事业真的如火如荼,就信任银行家,开始做贷款生意 。后来因为经营问题,企业出现了破产的症状 。当时银行家来找和田先生 。希望能拿到还款,也有银行家承诺收到款项后再续给和田先生,让他的业务继续经营 。
结果和田先生又一次相信了银行的说法,天真地把比较近追回的款项退给了银行 。等了三天,银行又贷款了 。但他没有等银行注资,只等企业宣布破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