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电二频当互联网成为记忆载体

我听过一个关于人类与信息易腐性对抗的宏伟故事 。
1868年,缅甸国王担心英国军队入侵 。为了保护比较重要的信息,他在皇家首都曼德勒修建了一座特殊的寺庙,并下令将整部文藏经刻在大理石板上,每块石板都放在一个神社里 。换句话说,整个寺庙本身就是一本1460页的书 。如果从上面看,每一个神社的形状和连接它们的路径都仿佛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数据库,也仿佛是后人的胜利宣言:时间飞逝,信息永存 。
然而,我也听到了关于信息易腐性的悲观说法 。
2015年,互联网数据传输协议创始人之一的谷歌副总裁温特温顿瑟夫抛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疑问:他担心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迭代进化,人类保存在互联网上的图片、文档、文件等信息可能会完全丢失,进入“数字黑暗时代”后,未来人类可能根本没有关于21世纪的历史记录 。
不用说,vintcerf对现实中“黑暗时代”的比喻指的是中世纪早期的西欧 。在此期间,古罗*文明被战争摧毁 。好在在战争夹缝中成长起来的教会保存了大量古罗*文字、哲学、制度、法律、正义等文明,成为整个西罗*帝国崩溃后幸存下来的“黑箱” 。
vintcerf担心的是,当互联网成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记忆的新载体时,未来人类将找不到21世纪的“黑匣子” 。
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 。从甲骨文,到写在纸上,到印刷和工业图像,每一代都有一代的信息 。比较新一代是互联网 。与图书文明相比,信息的边际成本大大降低,使得互联网信息的规模呈指数级增长 。假设每天出生的数据量大致相当于人类从公元第一年到一千年左右产生的数据之和 。
信息的爆款增长也让互联网的记忆很快被遗忘 。纽约客中有一篇文章曾经写道,网页的平均寿命在100天左右 。哈佛法学院2014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哈佛法律评论等期刊中超过70%的链接不再指向比较初引用的信息,在美国比较高法院意见中的比例也达到了50% 。”
信息的快速衰减不于公共内存,每个人的私人互联网内存也可能因为平台的消亡而消亡 。“当myspace、geocities和friendster都被改变或被迫出售时,数百万个账户相继被删除 。”
但即便如此,很多人还是有疑问:“数字黑暗时代”真的会到来吗?
我不太相信 。在我看来,未来并不像温特图尔所描述的那样黑暗,因为人类正在收集一种罕见的关于抢救互联网“纪念品莫里”的共识 。
1
很多人开始相信互联网在一些公益方面是有记忆的 。
先说一个暖心的故事 。
在好奇心日报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了豆瓣网友clash-cash-car的故事:“曾经有一个叫clash-cash-car的人,从2008年开始给豆瓣添加音乐项,并为以前从未听过的唱片设置标签 。他的规模是前所未有的,他有点传奇色彩 。从2008年到2016年,“冲突-现金-汽车1”在网站数据库中创建了6108个音乐条目,总共标记了371个派别没有人知道他是怎么找到这些音乐的,可能是的,也可能是黑胶和cd” 。2016年,网友得知他的死讯 。他真正的职业是保安 。”
这个故事感动了很多人 。有人称他为“华语乐坛的扫地僧”,正是他有趣的灵魂,碎片化的信息即将消失在网络上 。
信息的保留率不仅在上升,而且许多组织也在做出系统的努力 。
在美国,1996年建立的“互联网档案馆”致力于互联网信息的收集、存储和访问:它收集了大量的网页、视频、音频、软件和电子书;目前,档案馆已经收集了超过3510亿个网页 。
2003年,12个全国联合成立了国际互联网保存联盟(iipc),中国国家图书馆于2007年加入 。
除了非营利组织,科技公司也希望把自己创造的海量信息变成某种集体记忆 。比如推特上的一些推文(比如与美国政策变化相关的公共事件)会被纳入国会图书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