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汾河的美丽更温柔


让汾河的美丽更温柔

让汾河的美丽更温柔// //

历史上 , 哗啦啦的汾河水曾带给两岸人民无穷的富饶 , 但遇到洪涝灾害 , 也曾带来难以尽数的忧虑与疾苦 。

据不完全统计 , 明清时期的544年间 , 汾河发生的洪涝灾害已高达218次 , 到民国更甚 , 加之连年无人治理 , 河水污臭浑浊 , 水量锐减 , 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


让汾河的美丽更温柔

让汾河的美丽更温柔// //

如今的汾河水清可见底 摄影/李问

千百年来 , 汾河上游的群众在与水土流失这一自然灾害的自发斗争中 , 创造了一些保土蓄水的有效办法 。 新中国成立后 , 山西把治山治水、控制水土流失、建设基本农田当作国土整治的大计和山区建设的重点来抓 。 特别是汾河上游 , 按照“防治并重、治管结合、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除害兴利”的水土保持方针 , 有计划地开展了治山治水运动 。

宁武从解放初期就开始了水土保治 。 1956年 , 二马营村开始治理堡子坡 , 兴修梯田200亩 。 同年 , 高崖上村修梯田400亩 , 到了1961年 , 选西岭村为全县重点修建水土保持工程 , 用5年时间在两梁一坡修建标准梯田500亩 。 1970年起 , 又用5年时间动土石30万方 , 建梯田240亩 。


让汾河的美丽更温柔

让汾河的美丽更温柔// //

摄影/李问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 , 宁武的水土流失治理适应农村经济体制 , 重点转向以户包小流域治理和重点流域治理相结合 。 到了1986年 , 宁武县小流域治理面积达4.45万亩 , 改善滩地3500亩 。

从1987年起 , 山西将汾河水库上游的水土保持工作列入省级重点治理项目 , 10年拿出资金2亿元 , 开展了全方位、大跨度的汾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 , 称为“十年治汾” 。

宁武县在十年治汾中 , 以建设“两高一优”基本农田、高效植被为重点 , 坚持治理水土流失与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 , 促进了汾河两岸群众脱贫致富的进程 。 十年中 , 宁武县完成了造林面积近33万亩 , 人工种草4.5万亩 , 新建梯田4.8万亩 , 治理河道2.7万米 , 并创造了百里绿色通道、李家洼经济林区等十多处精品工程 。 宁武县1992年、1994年两次获得山西治汾最高奖“汾源杯” , 1996年获“山西小流域治理先进县”称号 , 1997年受到山西省政府嘉奖 , 并有两人获得“十年治汾功臣”称号 。


让汾河的美丽更温柔

让汾河的美丽更温柔// //

摄影/李问引黄入汾

上世纪80年代初 , 山西水资源总量只有142亿立方米 , 人均水资源量466立方米 , 相当于全国人均水平的17%、世界人均水平的4% 。 贫乏的水资源再加上“十年九旱”的自然条件 , 水 , 严重困扰着山西的发展 。

1993年 , 历时36年决策、山西史上规模最大最艰巨的水利工程——“引黄入晋”拉开了帷幕 。 这项被称为“造福三晋的生命工程” , 被国内外专家誉为“具有挑战的、激动人心的世界级跨流域引水工程”一修就是450公里 。 总长220公里的地下隧洞 , 居世界第一 。 其中单个隧洞43.5公里 , 比英吉利海峡隧洞还要长 , 被称为“世界

第一引水隧洞” 。

2002年 , 奔腾黄河水从偏关县万家寨出发 , 一路钻山而过 , 在宁武县头马营出水口进入汾河 , 汾河水量从此翻了一倍 。 让源头更美

1995年 , 山西省将治理汾源作为“治理母亲河”的一项重点工程 , 全称为山西宁武汾河源头综合治理开发工程 。 近五年时间后 , 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汾源新貌 。

以汾源阁为核心的源头保护性建筑群总面积达3100平方米:18米高的汾源阁、2.6万平方米的汾源湖、300平方米的荷叶岛、1000多平方米的九龙坝……


让汾河的美丽更温柔

让汾河的美丽更温柔// //

汾河源头的水流经汾源广场的拱桥 。 清澈见底 , 碧波荡漾 , 小桥流水 , 宛若仙境 。

以汾源博物馆为龙头的汾源史陈列性建筑有大殿、钟楼、鼓楼、牌坊、山门、纪念碑、广场……

以植被为主体的景区开发性建设后 , 山清水秀、岸柳成行、亭台楼阁古色古香、殿宇榭廊雄伟壮观 , 汾河源头再现了“三晋第一胜境”之丰姿 。

— end —

作者:张斯直 王翠平

编辑:安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