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的他拍出震惊世界的卢沟桥事变照片后,失踪在茫茫的抗日战场

梦见小方


25岁的他拍出震惊世界的卢沟桥事变照片后,失踪在茫茫的抗日战场

25岁的他拍出震惊世界的卢沟桥事变照片后 , 失踪在茫茫的抗日战场// //

那天 , 没想到我会梦到这么一个人 , 硬朗 , 帅气 , 却笑得像个孩子 。

记得当时的梦境是有个节目要上 , 我在查七七事变后二十九军的行军线路 , 拿出所存的历史文献 , 翻开却页页都是空白 , 正急得满头是汗 , 忽然听到闪光灯的咔嚓声 , 抬头一看 , 便是他笑眯眯地半蹲在那里 , 手里还抱着一台老式徕卡相机 。

一瞬间 , 我好像又不是坐在自己的书桌前 , 而似乎是在一片刚刚收获的麦子地里 , 远处依稀还可以看到太行山青色的影子 。 “告诉我 , 资料怎么没有了?”我对他发问 , 抬腿向前走的时候 , 就醒了 。

有一瞬间 , 我很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在做梦 。 据说梦境中的世界是单一视觉的 , 可我分明闻到河北故乡麦茬的香味 , 这怎么会是梦呢?

而后 , 我便想起了他是谁 。

小方 , 方大曾 。


25岁的他拍出震惊世界的卢沟桥事变照片后,失踪在茫茫的抗日战场

25岁的他拍出震惊世界的卢沟桥事变照片后 , 失踪在茫茫的抗日战场// //

之所以有这个梦 , 多半是缘于冯雪松先生赠给我的两本书——《方大曾:消失与重现》、《方大曾:遗落与重拾》 , 由于他的这两本书 , 也由于他主持制作的纪录片《寻找方大曾》 , 这位中国早期战地采访人员的生平逐渐为人们所熟悉 。 由于这两本书 , 让小方深刻地从我的记忆中走了出来 。

方大曾 , 笔名小方 , 祖籍江苏无锡 , 1912年生于北平 , 1937年9月在为天津《大公报》担任平汉线报道特派员(相当于特约采访人员)期间 , 于华北失踪 , 时年二十五岁 。

几十年后 , 人们才意识到关于卢沟桥事变 , 关于百灵庙抗战 , 几乎我们使用的照片 , 都出自这个年轻的战地摄影采访人员之手 , 而他撰写的通讯 , 也是当时华北前线传回后方最为人们所急切期盼的声音 。

“小方像流星一样划过 , 留下瞬间的光芒 , 但他的影响是载入史册的 。 ” 新闻史学界泰斗方汉奇先生这样评价他 。

“方大曾与他同时代的任何世界摄影家相比 , 毫不逊色 。 ”台湾摄影家阮义忠这样说 。


25岁的他拍出震惊世界的卢沟桥事变照片后,失踪在茫茫的抗日战场

25岁的他拍出震惊世界的卢沟桥事变照片后 , 失踪在茫茫的抗日战场// //

▲ 冯先生和小方

是这位“中国卡帕”的作品 , 吸引了冯雪松先生 , 使他开始了长达十几年对于方大曾足迹的寻找 。 他和我谈起此事的时候 , 或许并不知道 , 这批作品也曾同样让我长久牵记 。

我最初是在上海《良友》杂志里见到方大曾的作品 , 而那时我并不知道他的身份和命运 。 吸引我的原因是这些照片丰富的内涵 。

抗日战争爆发前后 , 是国人尚不熟悉摄影这件事的时代 , 大多数中国采访人员满足于摆拍的效果 , 这也使他们的作品更多接近宣传而并非对历史的纪录 。 因此 , 在研究那段历史的时候 , 我能够依靠的影像 , 大多来自于国外采访人员的手笔 。 他们往往在中日之间有超然的地位 , 同时 , 也有较为成熟的战地采访人员工作传统 。

不过 , 在《良友》中看到的绥东抗战照片 , 那些最普通的军人的影像 , 虽然依然不乏按照需要布置的部分(可能是根据后方的要求设计) , 但更多真实和自然 , 每一个人物不再是某种象征 , 而充满了时代的灵魂 。 从装备到战线 , 从士兵到将军 , 后人可以清晰地获得那个时代前线立体的印象 。


25岁的他拍出震惊世界的卢沟桥事变照片后,失踪在茫茫的抗日战场

25岁的他拍出震惊世界的卢沟桥事变照片后 , 失踪在茫茫的抗日战场// //

▲ 《良友》杂志中 , 小方拍下的卢沟桥照片

看过之后 , 胸腔里都是共鸣 , 这是不亚于世界同时代最优秀战地采访人员的作品 。 那时候 , 我感叹过 , 究竟是哪个中国采访人员 , 能在那个时代拍出如此超越历史的作品?

后来才知道 , 他们的作者大多是同一个人 , 这就是小方 。

后来 , 便看到了小方的照片 。

那一刻 , 没有任何的距离感 , 觉得 , 就应该是这样的一个小方 , 才能拍出这样的作品 。 曾有很多人评价过方大曾 , 我认为有两条是最准确的——“为人纯正”“嗅觉敏锐” 。


25岁的他拍出震惊世界的卢沟桥事变照片后,失踪在茫茫的抗日战场

25岁的他拍出震惊世界的卢沟桥事变照片后 , 失踪在茫茫的抗日战场// //

这个人的眼睛里 , 都是纯粹 , 而他的照片显示 , 为了一条新闻小方可以赴汤蹈火 。 这是一个有激情又有责任感 , 更有天才的媒体人 , 这样的人 , 可遇而不可求 。

方大曾失踪在25岁 , 他的生命便永远定格在那青春的一瞬 , 以至于直到他百岁诞辰时 , 我们仍会亲昵地称呼他——“小方” 。 幸与不幸 , 实难一言以蔽之 。

一瞬间 , 忽然想起 , 尽管几乎见过小方的所有照片 , 却并不包括梦境中的他 。 然而 , 那情景又是如此和谐 , 因为那应该就是我想象中小方在前线的状态 。

尽管见到唐师曾的时候 , 感觉浑如小方附体 。 但我一直认为 , 和小方最接近的中国采访人员 , 是1991年单枪匹马杀入科威特 , 采访了“沙漠风暴”行动的新华社老采访人员张郇 。

这位摄影采访人员一个人负责了一条战线的采访 , 从抓线索到拍照片 , 从写文字到寻找传真设备一肩挑起 , 既有出没于枪林弹雨的勇气 , 又能写出冷静而不失睿智的文字 。 更重要的是 , 他们在面对摄影和采访的对象时 , 永远充满谦恭 , 你看到的是那种职业媒体人对工作的敬畏和诚恳 , 所以 , 即便一个普通士兵 , 都会平视小方的镜头 。 这些中国采访人员特有的风采 , 可说一脉相承 。


25岁的他拍出震惊世界的卢沟桥事变照片后,失踪在茫茫的抗日战场

25岁的他拍出震惊世界的卢沟桥事变照片后 , 失踪在茫茫的抗日战场// //

▲ 小方拍下的抗日战士

只是 , 老张的背后 , 毕竟还有一个新华社 。

小方不一样 , 尽管他有一个《大公报》特派员的身份 , 但本质上他是一个“临时工”——确切地说小方是中国第一代自由撰稿人 , 无论是《良友》还是《大公报》和他都只有合同关系而没有隶属关系 。

正是这一点不一样 , 让我们对他更加充满敬重——一个孤军奋战而又充满理想的媒体人 , 总会赢得更多的敬重 , 而如果他是一名战地采访人员 , 那这种敬重就近乎神圣 。 因为 , 他和战壕中的军人一样 , 随时会付出牺牲的代价 , 却没有任何保障 。

可以说 , 小方的牺牲几乎是必然的 , 看他的作品 , 其中充满了梦想 , 而在一个残酷的时代 , 梦想永远和牺牲紧密相连 。

我在想自己因为什么而梦到小方 。 冯老师的唤醒是一个原因 , 另一个原因 , 可能是小方代表的意义 。

小方是一个与造神背道而驰的形象 , 一个仅仅二十五岁的年轻摄影师 , 仅仅因为有一份理想 , 有一份大多数人不具备的勇气 , 便为一个民族留下了堪称无价财富的历史记录 。 他最清晰地告诉了我们 , 一个普通人 , 可以在你的生命轨迹中为世界留下什么 。


25岁的他拍出震惊世界的卢沟桥事变照片后,失踪在茫茫的抗日战场

25岁的他拍出震惊世界的卢沟桥事变照片后 , 失踪在茫茫的抗日战场// //

我们大多是普通人 , 我想 , 之所以会梦到小方 , 既是因为一份追忆和崇敬 , 也是因为一份普通人之间的亲切 。

小方依然没有踪迹 , 他消失在东方的大地上 , 如同一滴水 , 一个没有结尾的故事 。

冯老师可能不知道 , 他消失的地方 , 也是我的故乡 , 我总是想 , 也许是这片土地对小方爱得太深 , 最终把他留在了这里——还有他的微笑 。

在一个不相干的日子 , 写一个失踪八十年的小方 , 似乎没有什么意义和道理 。 其实背后还有一点原因——冯老师把我带进了一个群 , 名字就叫“方大曾朋友圈” , 我意外地发现 , 今天 , 有一百多位学者和媒体同行们 , 不时在这里热切地交换着自己的故事——他们似乎相信 , 小方便在群中 , 倾听着我们的故事 。


25岁的他拍出震惊世界的卢沟桥事变照片后,失踪在茫茫的抗日战场

25岁的他拍出震惊世界的卢沟桥事变照片后 , 失踪在茫茫的抗日战场// //

也许我把它写出来 , 只是想说 , 一个人的理想和勇气 , 在八十年后 , 依然有着非凡的魅力 , 给后来的同行——不 , 不仅是同行 , 而是同样有梦想的人们 , 带来力量 。

我们不会忘记像小方这样的人 , 就像不会忘记自己的梦想 。

冯老师说 , 寻找小方 , 一直在路上 。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