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屑的这些行为,可能是扭转你命运的关键!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你所不屑的这些行为 , 可能是扭转你命运的关键!

张璁 , 明朝中期人 , 四十七八岁了才考上进士 , 还是二甲第七十多名 , 成绩在尖子生中实在不算出众 , 所以注定成为被人忽略的小角色 。 考完他被分配到礼部当了个实习生 , 平日就帮大佬们打打杂 。

就是这样一个人 , 却在嘉靖年间入了内阁(明代最高的权力机构) , 听着像一个笑话 , 但是真真正正的发生了 。

今天我们拿放大镜看看张璁是怎么发达的 。

张璁碰到的机会很好 。

当时上一任皇帝(朱厚照)挂了以后 , 由于没有儿子 , 于是内阁首辅杨廷和就挑了朱厚熜来当皇帝 , 就是后来的嘉靖帝 , 由于嘉靖他爸属于外地藩王 , 所以他上位后 , 决定为自己的父母争取到名分 , 比如太上皇、皇太后什么的 , 可以考虑来一份 。

朝廷当时几乎都听杨廷和的 , 嘉靖的想法被杨廷和一口回绝 , 朝中大臣惧怕杨廷和势力 , 都宁可得罪皇帝也不敢得罪他 , 所以朝中无人敢公开反对杨廷和 。

嘉靖非常气愤 , 可因为刚上任 , 也无计可施 , 只能作罢 。

而此时张璁整日闲的无聊 。

人在没事做的时候就爱瞎琢磨 , 于是他对皇帝“爹娘名分”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研究 。

当时的张璁 , 连个正式工作都没有 , 俗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 张璁认为这是自己的机会 , 别人得罪杨廷和后果很严重 , 但他不怕 , 大不了连实习生都不要当了 。

于是他发挥自己的特长 , 日夜赶工 , 查阅书籍 , 旁征博引 , 引经据典 , 经过各种刻苦 , 洋洋洒洒写了一封惊世奏折 , 其中心思想无非就是坚决拥护嘉靖封赏父母的决定 , 并为这个观点找到了理论依据 。

嘉靖看了这封奏折 , 自然是十分开心 , 总算在朝中有一个支持自己的人了 。 于是他把这封奏折给了杨廷和 , 杨廷和看了后 , 十分感动 , 然后又拒绝了嘉靖的要求 。

张璁于是被放到了南京打杂——杨廷和内心:养老去吧 , 张璁 , 你前途没有了!有多远滚多远!

此事虽然以失败告终 , 但嘉靖切切实实记住了张璁这个人 , 并有了相当的好感!

张璁到南京后 , 遇到了老朋友桂萼 , 两人都不得志 , 于是互相慰藉 , 每日无事可干就骂杨廷 。

嘉靖认爹娘的事情 , 按理也是合情合理的 , 杨廷和做的有点过头了 , 当时也是有人暗地里反对的 , 只是不好直接反抗他 , 杨一清就是其中一份子 , 杨一清是朝中老臣 , 位高权重颇有威望 。 据说张璁的奏折他看过后 , 表示很欣赏 , 打算支持他 。

张璁在得到了杨一清的支持后 , 又开始作妖 。

他让桂萼上书 , 要求皇帝重新讨论他爹妈的封号(史书称议礼) , 陈年旧事又被翻出来爆炒 。

桂萼上书后 , 嘉靖非常开心 , 又可以名正言顺提他父母的事情了 。 他再次问了杨廷和意见 。 杨廷和说他老了 , 不愿意再争论这些事 , 还说自己要告老还乡了 。

杨廷和走了 , 但他的儿子杨慎 , 重新接过了老子手里的大旗 , 联合文武百官一起上书 , 阻止嘉靖皇帝议礼 。

杨慎 , 《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是他作的词 。 总之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 。

嘉靖见大臣们这么坚决 , 那就索性再把事情搞大点 , 决心这次要做个了断 。 于是把支持他的张璁和桂萼两个狗腿子一起召回京城 , 准备就“该不该封皇帝父母”这个问题展开辩论 。

后面的过程太长 , 就不一一讲述 , 总之 , 嘉靖皇帝最终用暴力手段 , 为自己父母争取了到了名分 。

张璁胜利了 。

再后来 , 张璁进了内阁 , 成了皇帝身边红极一时的大人物 。

我们现在总结一下这个故事的智慧经验 。

一、大家都不肯走的路 , 也许是出路

人一生中有很多改变命运的机会 , 就看我们能否发现并把握住 。

当时整个朝廷就“嘉靖认父母问题”和嘉靖作对 。 如果张璁也随波逐流依附杨廷和 , 对这种芝麻绿豆小人物 , 只能说杨廷和不会记得支持他的这些人 , 只会记得反对他的人 。 所以对近五十岁的张璁而言 , 支持杨廷和 , 几乎没有意义 , 他也不会提拔这种没有名气的老东西 , 何况还只是个实习生 , 离提拔条件还差得远呢 。

而支持嘉靖就好多了 , 反正张璁也不算哪根葱 , 得罪杨廷和大不了不被重用 , 但此举却可以让孤立无援焦头烂额的嘉靖皇帝感受到一丝温暖:“终于有支持我的人了!”

迷茫中最怕随波逐流 , 我们一定要保持警觉 , 身体可以休息 , 大脑不能休息 。 平日要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 挖掘出潜在的机会 , 尤其要学会细心观察上级的需求和困难 。 如果你能帮他完成 , 那就相当于入了他的门 , 不能完成 , 至少要拿出坚决支持他的态度出来 。

这个有点投机的成分 , 不太光彩 , 但我们这里不讨论道德问题 , 我们只探究历史智慧 , 大家不要愤懑 。

二、打铁还需自身硬 , 珍惜时光 , 练好本事!

张璁虽然成绩比不上杨廷和(十三岁中进士、二十岁入翰林院) , 但好歹也是优秀学生 , 在那个年代能考中进士的(全国每三年才招一两百人 , 自己体会竞争多激烈) , 也是很有点本事的 。 当他捕捉到机会后 , 立即挑灯熬制奏折 。 他的奏折是非常生动的 ,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男人看了沉默、女人看了流泪 。 各种引经据典、举一反三 , 让嘉靖看了喜欢的不得了 。

所以 , 自身的本事也很重要 , 如果张璁学识不渊博、也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 这份奏折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

知道怎么做很重要 , 具备“做到”的综合素质也必不可少 。

至于练就什么本事 , 要视具体工作来 。 比如像张璁这样的 , 会写各种材料、会演戏、能说会道、一身胆就是本事 。

三、如果你害怕 , 那就找个人一起来帮你分担

张璁被发配南京后 , 再次上书“议礼”时 , 没有自己直接上 , 而是找了桂萼这个小白鼠 , 万一杨廷和阴魂不散 , 桂萼是初犯 , 估计也就得个“内部警告”处分 , 但如果是张璁 , 那有可能是“内部击毙” 。

四、人越是在春风得意之时 , 越要多提醒自己小心谨慎!

嘉靖最终用暴力解决了他父母名分的问题 , 就算杨慎等几百位大臣极力阻挠 , 那又如何?来一个打一个 , 来一双打两个 , 不服的充军 , 谁也挡不住他的步伐 。

杨廷和权倾天下 , 嘉靖皇帝都是他亲自挑选出来拥立的 , 也许是刻意立威 , 他之前一直很叼的拒绝嘉靖议礼的要求 , 这是不应该的 , 上级永远是上级 , 就算你再牛逼 , 总归是要听他的 , 凡事不要做太过分 , 不涉及重大问题的 , 能让步就让步吧 。 在某些体制下 , 他奈何不了你 , 有时候是不愿撕破脸面 , 就算现在真的奈何不了你 , 不代表一直会这样 。

五、干大事要争当先锋

帮嘉靖父母挣名分这事 , 起先是张璁挑起来的 , 他是革命领袖先锋 , 至于二锋、三锋是谁不重要 , 也不会被嘉靖认为功劳有多大 , 充其量后来的人只是响应先锋的号召罢了 , 毕竟自己和杨廷和闹得最凶的时候 , 没看到二锋、三锋的影子 。

所以不论是杨一清 , 还是桂萼 , 他们于嘉靖而言 , 都不如张璁好 , 这个从后来的故事情节也可得知 。

当然 , 如果你是为了自己的信念、原则而战 , 那也是可以当二、三四五锋的 。

比如杨一清 。

古人云:读史明智,这里所有的文章 , 都是对历史故事进行深度解析 , 总结经验教训 , 提升我们的做事格局 。

作者微信公众号:dushu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