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古镇的衰落是当代中国所有小镇的缩影

远去的涔水镇 古镇大堰垱

作者:许申高


这个古镇的衰落是当代中国所有小镇的缩影

这个古镇的衰落是当代中国所有小镇的缩影// //

一、河街

有关大堰垱的来历 , 从史料得知 , 大堰垱、车溪、大坪一带最早都叫涔阳村 ,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 , 吴将周泰为了引水灌溉澧阳平原 , 就在涔水出山的地方筑坝建垱 , 形成大堰 , 后来人们就把这里称之为大堰垱 。

据说后来的滚水坝就是建在这个坝址之上 , 70年代田园化建设时被废止 。

河街 , 也就是北街 , 是这里最早的街市 。 因为以前的涔水是通航的 , 而大堰垱正是涔水的咽喉要塞之地 , 是山与平原的交接地 , 物资都要在此集散 , 往来商船都要在此停泊 , 所以交易与街市也就自然形成了 。

早先的河街分上河街与下河街 , 也有上码头与下码头 。 仅从这一点就不难看出往昔的繁华 。 据老人们说 , 民国时镇上最热闹的就数河街 , 有“江氏书纸”“谭氏雨伞”“谭德和锅店”“马记康南货店”“谭庆记商贸行”“马氏榨油作坊”等各式店铺 。 街道尽头就是船码头 , 几十来等青石台阶上 , 往来穿梭的客商、船工、小贩 , 与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流构成了一幅繁华忙碌的街景图 。

船码头给河街带来的繁华景象如今已经不复存在 , 随着王家厂水库的修建 , 涔河通航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 加之后来文革大桥建成通车 , 公路运输彻底替代了水运 , 往昔繁华的码头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 成了孩童嬉水、女人洗衣之地 。

在我幼小的记忆里 , 小镇有东西南北四条街 , 街道都由石板铺成 , 两旁商铺鳞次栉比 , 门店大多都是板壁房 , 打烊要一块块上梭板 , 开门要下梭板 。

那时街上不像现在满是车 , 上街买货卖货的男女老少 , 挑箩筐提竹篮者居多 , 偶尔也能见到推着吱呀作响的木轮鸡公车的农民 , 很是打眼 。 我记得鸡公车的木轮换上胶轮是南街有了搬运队之后 , 因为搬运队的马车全是现代装备 , 车轱辘用的就是要打气的轮胎 。 这之后 , 鸡公车就被人叫成了“汽轱车” 。 能有一辆“汽轱车”是当时很多农户的梦想 。

河街给我记忆最深的是位于街头的猪行 。 那时候农村家家户户都喂猪 , 要买猪崽的时候就到河街的猪行来选购 , 我们把这叫做“捉笼猪伢” 。 天没亮 , 猪崽的尖叫声就吵醒了这条街 。

河街还有农贸交易所 , 农副产品都在那儿交易 , 就连茅草也可以在这儿买卖 。 经纪人报账的声音婉转悠扬 , 至今萦绕在耳:“游家(嘎)平字的 , 茅草89斤——”过秤之后 , 卖家迅速将茅草挑到指定地点 , 然后便可到柜台结账,交易所从中扣除手续费 。

除此之外 , 依稀记得河街上好像还有一家纺织印染厂 。 这是一个不应该出现在小镇上的厂子 , 对此我一直不解 , 若干年后才从县志上得知 , 说大堰垱镇在“乾隆年间有店铺500多家 , 其中纺织户60余家” , 解放初期 , 全县只有两家纺织厂 , 其中一家就在大堰垱 。 可见纺织业是当时小镇上的一大支柱产业 。

记忆中 , 纺织厂的对面有家职工医院 , 还有一家国营的理发店 , 以及一些其它卖日用杂货的国营商店 。


这个古镇的衰落是当代中国所有小镇的缩影

这个古镇的衰落是当代中国所有小镇的缩影// //

有一次为了去看水码头 , 我走错了方向 , 跑进了相反的一条廊子(巷子)里 , 闯入了一座青砖灰瓦的深宅大院 , 出来后问大人这是什么地方 , 大人说是曹家大院 , 也叫曹家仓库 , 贺龙住过的地方 。 我很是惊讶 , 从此记住了这个藏在廊子里的神秘院落 。

长大后 , 知道了一些地方历史 , 才知道曹家大院始建于明末清初 , 与其同一时期修建的还有南街的李家大院 。 但李家大院我们没有见过 , 具体位置也不清楚 。

据说曹家大院在东街也有地盘 。 县志记载:曹家是大堰垱的大户人家 , 和临澧的大地主蒋家联姻 , 在湘西北首屈一指 , 经商租田 , 在大堰垱有半边街的铺面 。

1935年8月 , 贺龙率部攻占澧州 , 开始为红二、六军团长征做准备 , 开仓赈济、筹备粮草 , 扩充兵员 。 期间 , 贺龙就在大堰垱曹家大院住过一段时间 , 新兵安排在曹家大院、庆丰楚布店等地 , 集中训练 。

史料记载:1939年初 , 为躲避战乱 , 在县政府的安排下 , 澧县一中的校长石宪玉带领学生搬迁到大堰垱 , 曹家大院主动让出房子 , 让学生在这安心读书整整三年 。

二、南街

南街就是现在的小南街 , 电影院所在的这条街 , 老人们叫它南阿口 。 它给我的记忆没有河街古老 , 街口就在如今的时代广场斜对面 。

那时候 , 时代广场这边全部是农田 , 后来才把老汽车站和粮店从山坡上搬迁到这 , 再后来才建成现在的时代广场 。 也就是说 , 现在镇政府的东南方全部是水田 , 只有那条通往文革大桥的公路 。


这个古镇的衰落是当代中国所有小镇的缩影

这个古镇的衰落是当代中国所有小镇的缩影// //

进南街的地方有一道闸 , 闸下沟渠一直通往熊家湾 。 现在渠水仍然是通的 , 只是上面架了拱 , 建上了一排排的房子 。 其实那时候从熊家湾到水电站的省道公路沿线基本上都是农田 。

现在时代广场的对面 , 当初是一富有时代特征的机构——派购站 , 它和河街的猪行是一个“系统” , 河街的猪行交易小猪崽 , 买回家的猪崽喂大了 , 就拉到派购站来卖钱 。 这是为保障城里的猪肉供应而指派给农户的一项指标性任务 , 根据人口多少 , 每一农户每年至少要交一到两头猪 , 我们把这叫做“交派购” 。

紧挨派购站的是肉食门市部 , 交了派购后 , 手里有了钱 , 还能得到几斤肉票 , 就到肉食门市部称点肉 , 一年到头天天扯猪草的我们难得吃上一次肉 。 那时候不光吃肉要凭票 , 到饭店吃碗面条要粮票 , 到供销社扯布要布票 。

南街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生资收购部 , 农业生产的器具如锄头、扁担、木掀、竹扫帚等一应俱全 , 生产资料也是应有尽有 。 特别是有了化肥这个新鲜东西后 , 这里就火了 , 凭票来买碳铵的人排成了长队 。 如果有谁能够搞到额外的化肥票 , 我们就认为他本事大得不得了 。

当时的生资收购部除了收破铜烂铁和废品 , 还收购山货水产 , 如蛇、水獭、穿山甲等 。

过了生资门市部 , 紧挨着的就是搬运队 。 搬运队的马车是当时的主要运输工具 。 马夫们手执一杆长鞭 , 赶着马车 , 不顾路途遥远 , 把镇上的特产往外拉 , 然后又从外边拉回一车车的物资 。

那时 , 我经常来这卖马草 。 记得进了门是一个很大的院落 , 院落里有一个大水塔 , 水塔的旁边就系着马 。 院落后面是一排人家 , 住着搬运队的职工与家属 。 家属院后面就是一片低洼的稻田 , 稻田北边是公社所在地 , 也就是现在的镇政府 , 公社的正后边是黑水堰 。

南街给我印象很深的还有卫生院、电影院、拉丝厂、七一机械厂、冰棒厂 。

夏天放了暑假 , 有些大孩子就会挎一个小木箱 , 到冰棒厂进一些冰棒 , 沿村叫卖 , 赚点零用钱 。

七一机械厂也是我们偶尔光顾的地方 , 主要是为了捡到一两根钢锯条子 , 然后有胆大的伙伴就从生资的喷雾器上偷来一根镀了铜的铁管 , 锯断 , 管子的一头套上搬运队马车汽轱钢圈上的钢丝帽 , 制成木头把子的小火枪 , 把子上还系一红布条 , 那神气样简直没说的 。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 改革开放初期 , 是电影院最火的时光 。 看腻了样板戏和京剧的人们 , 对隔三差五就上演一部新电影的电影院 , 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晚上结伴上街看电影 , 已经成为当时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 。 看电影也是年轻男女谈情说爱的最好方式 , 一张电影票也许就是一份订情物 。 时尚的喇叭裤和爆炸头也开始流行起来 。 小镇开始前所未有的喧嚣 。

电影院对面的那家老茶馆 , 就连晚上的生意也是十分火爆 。

后来 ,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 外出打工经商的人越来越多 , 小镇慢慢归于平静 , 再后来 , 有了钱 , 很多人都迁居都市 , 于是便出现了今天的萧条 。

如今 , 南街的电影院没有了 , 七一机械厂也没有了 , 卫生院也合并到了东街 , 更早的派购站、肉食、生资也早已不复存在 , 唯有那家老茶馆 , 还能见到几个前来打牌听书的老人 。 南街的萧条 , 是当今中国乡镇的一个典型缩影 。 这座古老的小镇 , 就像一个蹒跚的老人 , 究竟还能走多久 , 走多远?

一直还记得南街口的那道闸 , 往里不远就是安装队 。 改革开放初期 , 在闸与安装队的中间 , 率先建起了一座小洋楼 。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 , 老板的名字应该叫胡良元 , 一位帅气儒雅的男人 。 那时候的电器并不多 , 他就凭着修电器的精湛手艺 , 淘得了第一桶金 , 成为当时个体户创业的新标杆 。

三、西街

西街的记忆有些模糊 , 现在的居委会所在地好像是一家面条加工厂 , 对面是榨油作坊 , 往西是水泥厂 , 水泥厂的前身是农药厂 。 据说这一带曾经是大堰垱旺族——余氏家族的地盘 , 其后辈余兴万、余兴财在大堰垱都是很有名望的人 。

水泥厂对面靠河坡那一面好像都是民居 , 坡下边就是紧傍涔水的镇中心小学 。 我在旁边的联校住过一段时间 , 记得1991年刚放暑假 , 澧县发大水 , 涔河水位猛涨 , 学校淹了一米多深 。

西街往西 , 出街区一里来路 , 在一高台之上 , 就是白云寺中学 , 我们习惯称它为白杨寺 。 顾名思义 , 这里早期应该是一座香火鼎盛的寺庙 , 民国才改为学校 。

史料记载 , 白杨寺中学最早叫涔阳高小 , 于民国四年由澧州知名人士张清泉创办 。 当时已经废州为县 , 所以初名为县立第五高等小学 , 后更名为涔阳高等小学 。

名震澧州被国民党杀害的共产党人游玉圃 , 就在这所学校任教过 。 他出生于涔河对岸的田村 , 早年因为家境贫寒 , 在武汉求学一段时间后 , 不得不辍学回家务农 , 任教期间开始从事革命活动 。

出生于甘溪 , 为掩护红军长征 , 牺牲在闽西革命根据地的红军将领游端轩 , 也在这所学校读完了高小 , 黄埔军校毕业后跟随朱德上了井冈山 。 他是常德红军中唯一一位官至军长的将领 , 是朱毛手下的一员得力干将 。

还有出生于大堰垱武术世家的欧阳杰 , 曾与何长工一道在华容领导工农民主革命 , 组建团防队伍 。 1932年受命任红三军派往上海中共中央交通员 。 1932年下半年 , 欧阳杰被派回湘鄂西中央分局任特派员 , 不料在肃反运动中被错杀于湖北巴东 。

西街桥头下边有铁匠铺 , 过了桥 , 有县木材公司在大堰垱的分点 , 沿引水渠东走不远有一牛马交易行 , 旁边是一略呈上坡的弯弯小道 , 道旁是养路班的小院落 , 后来不知改成了一家什么厂 。 沿围墙走出头 , 就是通往王家厂方向的公路 。

公路的北边是最早的汽车站 , 南边是粮店和红阳学校 。 后边是多宝寺和花果山 。 实质上 , 养路班、汽车站、粮店、红阳学校都是建在山坡上的 。

粮店很大 , 那一座座的粮仓很是气派 。 我们小时候经常随大人一起来这交公粮 , 最早是用箩筐一担担挑 , 后来有了鸡公车 , 就用鸡公车推 , 再后来就用板车拉 , 农村分田到户后 , 也交了一段时间的公粮 , 那时就先进多了 , 用的是羊叉把的手扶拖拉机 。

交公粮很不容易 , 有时拉去交不脱 , 得在那儿晒 , 一晒就是好几天 , 逢上阴雨天就更糟 。 有次我村的一农户在那折腾了10多天 , 终于验收过关 , 就在粮店门口放了一挂鞭炮 , 以喜庆的方式表达农民的苦涩、辛酸与不满 。 这一通嘲讽的鞭炮声惊动了某报采访人员 , 结果上了新闻 , 粮店领导为此受到处分 。

粮店后边的多宝寺也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

1943年 , 抗战期间 , 国军第29集团军兵站第2分站的军械库就设在大堰垱镇多宝寺 , 日军侵占澧县后落入敌手 。

驻守福建的国军107师321团的少校胡丕基回乡省亲 , 得知消息 , 就与黄埔同学刘子淑一道带领一支地方自卫队夜袭多宝寺 。

时值半夜 , 寺内有日军一个班的兵力防守 , 其余在寺后山腰宿营 。 胡丕基安排一部分人埋伏在树林里 , 一部分人埋伏在寺庙两侧 , 然后带人冲进寺内 , 用仅有的两挺机枪扫射 , 封锁寺门 , 同时埋伏在寺外的人员也开枪射击 , 并放鞭炮虚张声势 。 惊醒的日军以为国军来袭 , 急忙逃往后山 。 民夫们以最快速度搬运 , 将军械库内的子弹枪支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 。

多宝寺山上还安葬着一位老一辈大堰垱人都记得的英雄 。

这人名字很特别 , 叫边境 , 又名边振亚 , 辽宁人 , 1949年随解放军南下 , 分配在澧县税务局工作 , 1950年任大堰垱税务所所长 。 1952年山洪暴发 , 熊家湾到水泗公路被冲溃 , 他在抢险中不幸被洪水吞没 , 年仅28岁 , 安葬在多宝寺山上 , 后被追认为烈士 。

多宝寺一带也叫花果山 , 早年全是荒山墓地 。 1963年 , 县委书记张琢(河北人)被打成右派 , 下放到红阳大队蹲点 。 他利用当时嫁接这门新技术 , 在花果山上种上了桔子树 。 当时我们这一带还没有桔子 , 后来桔子丰收后 , 人们才知道这果子酸甜可口 , 特别好吃 , 我们一帮孩子还去偷摘过 。 再后来 , 桔园越来越大 , 红阳大队就在山上办起了一家罐头厂 。

四、正街

我所说的正街 , 是指东起第五人民医院的十字路口、然后往西 , 一直到以前的区公所 , 也就是现在南街丁字口上的税务所 。


这个古镇的衰落是当代中国所有小镇的缩影

这个古镇的衰落是当代中国所有小镇的缩影// //

区公所是关帝庙的旧址 , 据说大堰垱早先的粮食仓库就在关帝庙 , 紧靠水码头 , 仓库后面还有一条粮糟 , 后来人为的毁掉了 。

县志记载:“明末清初 , 大堰垱镇的牛渡桥、关帝庙、文昌阁、白云寺等建筑陆续兴建 。 有街道4条 , 全部是宽约6米左右的石板路面 。 ”

1943年 , 日军败退时 , 从张公庙到大堰垱 , 一路放火指引撤退 , 同时大肆抢夺财物 , 大堰垱镇集市损毁严重 , 半年之后 , 才得以恢复 。

新中国成立前 , 大堰垱属于第六区 , 1949年到1954年 , 一度属于第五区、十三区 。 1954年3月 , 区由一级政权组织改为县派出机构 , 称区公所 。 但区公所的驻地不在大堰垱 , 而是在车溪河 。 一直到1975年8月 , 车溪区更名为大堰垱区 , 区址才迁到大堰垱 , 于是就有了这个区公所 。

至于垱市的由来 , 也是与建制有关 。 1950年 , 五区的大堰垱管辖24个乡 , 其中大堰垱一带就叫垱市乡 , 于是小镇上的人们就把这一让人骄傲的称谓叫上了口 。

1958年9月 , 乡由人民公社取代 。 而80年代又把公社改为乡 , 不久区公所这一机构也被撤销 , 从此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

如今 , 区公所的那道大门还在 , 门东边的那条廊子也依旧 , 只是门的西边改为了税务机构 。

儿时的记忆里 , 区公所往东一直到河街口 , 全是供销社的百货门市部 , 好像整个是通的 , 一长溜的柜台 , 很气派 , 分门别类的专柜让人一目了然 , 油盐酱醋、针头线脑、衣帽鞋袜……应有尽有 。 我经常来这打洋油(煤油)买洋火(火柴) , 那时乡下还没电 , 照明用的是煤油 , 偶尔也在文具专柜买点学习用品 。

对面南边那一排 , 印象最深的是大众饭店 。 往西 , 是供销社的一道大门 , 楼上好像是旅社 。 大众饭店我进去过几次 , 都是溜进后面的灶膛去挑煤灰 , 也看见有人在这吃过东西 , 恍惚记得有汤面、饺儿、包子、油条、麻果之类 。

饭店门口偶尔会有个腰粗膀圆、衣着邋遢的汉子冲着来人叽里哇啦地叫 , 后来才知道这人名叫黄毛子 。 黄毛子不常住大众饭店 , 很勤快的一个人 , 大堰垱方圆十里 , 但凡有红白喜事 , 都有他在 。 特别是白喜事 , 出殡的时候 , 他背锣或鼓 , 从不坏事 。

大众饭店后来改为阳光酒楼 , 边上有个摆摊的白发眼盲老人 , 大家都称呼他范瞎子 , 只要行走在那条街上 , 老远就能听到他的吆喝声:“钓鱼钩 , 钓鱼线 , 钓地鱼儿七不完;老鼠药 , 高克哟 , 高克了七打跑不脱!”那抑扬顿挫的腔板至今还时不时萦绕在耳边 。

过十字街口往东 , 南面一排依次是迎春楼、二轻(现预制厂的前身)、邮电局……邮电局对面的那一排从东往西依次是青年商店、缝纫社、派出所、文化站、合作商店、照相馆 。 严格地说 , 这才是曾经的东街 , 而且如今也属东街居委会 , 但我们一直把它划为正街之列 。

以前的正街很热闹 , 改革开放后 , 每到年关过节时 , 这一带就会挤得水泄不通 , 摆摊设点的商户占据了大半边街 , 卖鞭炮的 , 卖春联的 , 卖糕点的……年货琳琅满目 , 街上人头攒动 , 走都走不通 。

迎春楼是正街的中心点 , 这里的门面现在成了一家鞋店 。 当年的迎春楼是大堰垱的标志性建筑 , 尽管楼层不高 , 但样式抢眼 。 楼下供应馋人的小吃与面点 , 记得楼上有茶楼 , 赵永和先生经常在这说书 。 他一手执纸扇 , 一手执惊堂木的神态 , 以及吊人胃口的“欲知详情 , 且听下回分解”的结束语 , 至今都还浮现眼前、萦绕耳际 。

说到民间艺人 , 还有一位先生不得不提 , 那就是周子房 , 澧州大鼓和渔鼓的传承人 。 他和赵永和先生经常活跃在乡下 , 当时农村的文化生活很单调 , 一有他俩说书打鼓 , 我们就跟过节似的 , 按当时的话说 , 确实丰富了广大贫下中农的文艺生活

也因为这些民间艺人的传承 , 大堰垱镇2008年被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 省文化厅也授予“渔鼓之乡”的称号 。

从迎春楼街口往南走 , 就是黑水堰 。 这里的锅饺很出名 , 是大堰垱饮食文化中最响的一个品牌 , 尤其是“海仔锅饺”闻名遐迩 , 央视《舌尖上的中国》也曾专题报道过 。

五、东街

其实如今的东街以及白云新城 , 都是后来所建 , 是原先清水大队的地盘 。

靠涔河边上一直到文革桥头这一块 , 曾经有农场、鞭炮厂 , 造纸厂、电杆厂、建筑队 。 现在的东街居委会附近有幼儿园、还有一家幽静的老干所 , 90年代镇上小有名气的文学社就是在这成立的 。

我对东街的记忆很少 , 乏善可陈 , 早期公家单位好像有兽医站 , 就在现在医院的北侧 , 兽医站的对面是银行和农村信用社 。

最早的记忆就是杨家(嘎)场子 , 位于现在的医院一带 。 这家医院最初的名字很有时代特征 , 叫战备医院 , 后来又叫地区医院 , 与南街的卫生院合并后才叫第五人民医院 。 医院南边的御南街、菜市场以及东部一大片后来建的房子 , 当初都是成片的水田 。

据老人们说 , 杨家场子有过它曾经的辉煌 , 唱戏开会在这里 , 街头艺人演大把戏和玩杂耍的在这里 , 过年过节舞狮子龙灯也是在这里 。 也许与此有关 , 新中国成立后 , 公社院子里就修了大剧院 。

我一直不明白这地方为什么叫杨家场子而不叫曹家场子 , 后来才从史料上得知 , 乾隆四十年科考时 , 有个名叫杨逢凯的秀才考上了武进士 , 后来当上了清廷侍卫 , 回乡后在此兴建府第 , 杨家场子就是他习武健身之地 。

民国时 , 杨家场子还培养出了不少戏班子 , 镇汉剧团就是其中一支 , 后来还专门修建了汉剧戏院 , 也就是南街电影院的前身 。

据老人们说 , 战备医院所地原是粮库粮店 , 后来搬到山上去了 , 看店的狗高大凶猛 。 老公社、老邮电局也在东街 , 两机构打对面 。 老公社与镇委会中间只隔三栋民居 。 老公社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才搬到黑水堰边上的 , 那里老早是个天主教堂 。

垱市还有很有故事的地方 , 如宝塔寺、多宝堰、兵书峡、马家台、天心堰练兵场等 , 可惜的是 , 这些传说在民间已经不大为人所熟悉 。

记忆中的大堰垱已成过往 , 她历史悠久 , 文化底蕴深厚 , 不仅是湘西北的文化古镇 , 也是这一带的农业大镇、经济强镇和商贸重镇 , 而且也是全国重点镇 。 只是随着这些年城市化的推进 , 人口流失 , 乡村凋敝 , 大堰垱镇往昔的繁华才渐渐消失 。 但我们记忆中的大堰垱 , 却会历久弥新 。

我相信 ,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真正落实 , 生态文化与环境建设同步发展 , 以及涔槐国家湿地公园的辐射与影响 , 大堰垱镇必将成为湘北一带的宜居小镇 。

到那时 , 那些远在异乡的游子 , 终会落叶归根 , 回到这块属于自己的原乡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