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城市是难闯的京剧大码头

天津

在中国要数天津、武汉、上海这三个地方难唱戏 , 其间又数天津最难对付 , 不是很红的角儿是不敢到天津唱戏的 。 这是因为天津的京剧票友太多了 , 懂戏的行家自然也就多了 。

其时 , 上自清朝溥仪及皇室旧臣 , 下至贩夫走卒、平民百姓 , 没有不爱听戏的 。 况且天津也有租界 , 相对比较安全 , 起码军阀混战的战火不会烧到租界里去 。


哪些城市是难闯的京剧大码头

哪些城市是难闯的京剧大码头// //

天津

因此 , 大凡北方的清末遗老遗少、八旗子弟、北洋军阀时代的旧军阀旧官僚、失意落拓的旧文人 , 在清末民初那些天下大乱的时代 , 不是往大连跑就是往天津跑 。 北京的政治风浪太大 , 近在咫尺的天津租界就成了他们的避风港与清心养性的后花园 , 所以天津汇聚了差不多整个北方的旧家望族 。 其中除了末代皇帝溥仪及皇室成员之外 , 还有“钢杆保皇派”张勋和张彪 , 下了台的徐世昌、徐世章兄弟 , 袁世凯留下的七大姑八大姨 , 以及地方实力派周学熙、冯国璋、张镇芳、张作霖等 , 无不把大批家眷安顿在天津 , 就连西北军的一些将领 , 也向租界里“伸一只脚” , 留条退路 。 直到日本鬼子打过来 , 天津租界也不安全了 , 便有一部分人逃离天津 , 跑入上海的租界 , 那是后话 。

天津的租界里汇聚了那么多有钱人 , 又大多是吃饱了饭没事干,于是以打麻将和看戏为消遣 。 有的人起初看戏是消磨时光 , 后来上了瘾成了兴趣爱好 , 最后甚至以此为生 , 久而久之 , 也就形成了票友多、行家多的局面 。 其中 , 涌现出了天津第一名票夏山楼主(韩慎先先生)这样的京剧票友 , 凡是到天津来唱戏的角儿 , 没有不去夏山楼主那儿拜客的 。

这样 , 对来天津唱戏的角儿要求自然就高了 , 况且天津人爱“扎堆儿”起哄 , 凑热闹 。 戏唱得稍有差池 , 只要有一个人带头一闹 , 全场就会跟着起哄 , 丝毫不留面子 , 一片都是喝倒彩的嚷嚷声“这是演的嘛”“谁教的”“打折头”“退票!退票”“这是往哪里走呀”……尽显“卫嘴子”的能耐 。 演员一旦出了岔子被哄下台那种狼狈 , 那种羞辱 , 是难以承受得了的 。 所以若不是有板有眼的主儿 , 是不敢到天津唱戏的 。

武汉

武汉人眼光也厉害 , 对戏也很挑剔 。 大概是因为京剧有些剧目是从汉剧移植过去的 , 当地人知其根源 , 所以也容易看出问题 , 不是那么好“唬”弄的 。


哪些城市是难闯的京剧大码头

哪些城市是难闯的京剧大码头// //

民众乐园的大门口 , 戏剧海报清晰可见

上海

再就是上海了 。 首先是戏唱的时间长 , 这在前面已经提过了 , 所以体力不强的就难过此关 。 况且越是名角越是目标大 , 各种应酬也多 , 人得不到休息还要连续唱一个月的戏 , 一般角儿无法应付下来 。 所以许多演员就抽鸦片 , 大概想以此来提精神 , 但一抽就上瘾 , 反而害了演员 。 到上海一唱就是一个月的规 , 不知是谁弄出来的 , 老板们只知赚钱 , 实际上对角儿伤害不浅 。

另外是上海流氓多 , 开戏馆的人十有八九与流氓有勾搭 。 流氓们敲起竹杠来 , 北方的角儿们都吃不消 , 万一得罪了这些流氓 , 他们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 。 比如你上馆子吃饭 , 他们就会往你桌上扔个粪口袋……尤其是坤角(唱旦角的女演员) , 一旦唱红了 , 便会惹来流氓的争风吃醋 , 明争暗抢 , 闹得剑拔弩 , 凶险万状 。 人若是长得有姿色 , 麻烦事更多 。 所以坤角们除上门拜客外 , 还要忙着找“干爹” , 实则是找个靠山 , 关键时刻能为之解围 。 有的坤角竟找了好几个“干爹” , 可见其处境之难 。

北京

其实北京的观众也不是好对付的 , 只是北京的民风比较淳厚 , 演员出了岔子最多给你起个绰号 , 不会叫你过分地难堪 。 但这绰号起得也挺“损” , 叫你哭笑不得 。 记得杨宝忠曾获一个“吐面老生”的绰号 。 那是因为有一次他在《南天门》中唱老生 , 扮演男佣人陪主人家的小姐逃难 。 两人走到台上 , 小姐唱了一句“急急忙忙走得慌” , 男佣人应接唱下一句“虎口里逃出两只羊” , 谁知他“两只羊”刚了出口 , 就“哇”的一声在台上吐了一地 , 台下“哗”地乱成一片 , 戏就唱不下去了 。 原来梨园行有经验的角儿 , 晚上若有演出 , 是不吃晚饭的 , 因为吃饱了唱的时候就“压得慌” 。 只是在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吃点点心 , 而杨宝忠那时刚“出道” , 经验不足 , 上场前刚吃了一大碗炸酱面 。 而且吃得太饱 , 所以上台一用力 , 便把一大碗面全吐在台上了 , 从此一项“吐面老生”的帽子就扣在了他的脑袋上 。


哪些城市是难闯的京剧大码头

哪些城市是难闯的京剧大码头// //

王少卿

王少卿也有一个绰号叫“王跺钉” , 也是北京的戏迷给起的 。 说的是王少卿有一次在北京演《四郎探母》时 , 中间有个腾空翻的动作叫“吊毛” 。 谁知他老兄一个筋斗翻过去 , 落地后就站不起起来了 , 北京话叫“跺”在那儿了 , 原来是把脖子“杵”了 。 因此唤他叫“王跺钉” , 是说他像钉子一样扎在台上纹丝不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