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黄檗禅师与黄檗宗及对日禅宗文化之影响(二)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唐黄檗禅师与黄檗宗及对日禅宗文化之影响(二)

唐黄檗禅师与黄檗宗及对日禅宗文化之影响(二)

余 雷

三、隐元禅师与黄檗禅学之继承
从黄檗禅学思想的形成与成熟言之 , 黄檗一生在闽、赣及皖南的宣城结下不解之缘 。 闽赣的两大黄檗山分别因其而“冠为祖庭”和“流誉江表” , 而皖南的宣城则是其两部禅宗法要经刺史裴休编集并得以流传千古的“思想源头” 。 黄檗在皖授学义玄后又回到江西黄檗山创光化院、延寿院、崇信寺等古寺院庙 , 并最后坐化江西黄檗山 。 然其禅学思想的传播和影响远远没有结束 。 从清顺治八年(1651年)刊行的福建《黄檗山志》来看 , 其记录了有黄檗正脉源流到隐元禅师的法系 , 其道统的传承如下:
黄檗希运——临济义玄——兴化存奖——慧顒——风穴延沼——省山省念——汾阳善昭——石霜楚圆——杨岐方会——白云守端——法演——圆悟克勤——虎丘绍隆——昙华——咸杰——祖先——径山师范——雪岩祖钦——高峰原妙——中锋明本——千岩元长——时蔚——宝藏普持——慧旵——永慈——明瑄——本瑞——绝学聪明——笑岩德宝——正传——密云圆悟——隐元隆琦
黄檗宗经过30代的传承 , 虽然有扬有弃、有兴有废 , 传到隐元隆琦一代 , 却是黄檗禅宗文化上的一次大的转折点 。
隐元隆琦 , 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出生于福建省福清县 , 俗姓陈 , 名隆琦 。 自幼的家贫培养了他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敢于进取的精神 。 六岁时 , 因父亲谋生到江浙一带而杳无音讯 , 他便与母亲及弟弟妹妹相伴为生;九岁时 , 因家庭生活所迫而辍学参加劳动 。 二十一岁那年 , 已为青年的他思父心切 , 遂于母亲和家人告别 , 一个人踏上了寻亲之路 , 他先后来到豫章、南京、宁波等地 , 却对父亲的踪迹均查无结果 。 两年后 , 他来到了浙江普陀山(浙江省舟山岛) , 这里是佛教圣地 , 见到林立的寺院、宏伟的佛殿建筑 , 对饱受生活沧桑、在贫困中不断挣扎的他而言无疑产生了巨大的诱惑力 。 于是 , 他决心投奔空门、出家为僧 , 从此也开始了他的佛学生涯 。


唐黄檗禅师与黄檗宗及对日禅宗文化之影响(二)

唐黄檗禅师与黄檗宗及对日禅宗文化之影响(二)// //

明泰昌元年(1620年) , 隐元隆琦来到洪州黄檗山拜临济宗的鉴元禅师为师 , 并正式接受法戒 , 得法号“隐元” 。 不久 , 他又遍访游历许多名山大寺 , 拜学诸多高僧大德 。 如其先到嘉兴兴善寺学习《法华经》、后又来到峡石山碧云寺学习《楞严经》 。 明天启四年(1624年)他又在金粟从密云园参悟禅宗法门 , 后又随密云大和尚重返黄檗山 。 此时禅宗高僧费隐禅师也来到黄檗山 , 遂隐元又拜费隐为师 , 继续其禅宗法门的攻研 。 隐元的刻苦努力及对佛法孜孜以求 , 使其造诣日深 , 亦得禅宗大师们的赏识 。 公元1631年 , 他便出任黄檗山西堂寺院主事 。 四年后 , 四十三岁的他获得印可(精通本宗法门之证明) , 由此成为临济宗的正式传法者 。 但是这并没有满足隐元对佛法的进一步深研 , 他仍旧云游各地 , 遍访其他高僧 , 虚心求教 , 虔诚问道 。 很快他就在当时的禅宗流派中声名鹊起 , 终成一代高僧 。
明崇祯十年(1637年)隐元在回到黄檗山以后 , 接替了费隐禅师在黄檗山黄檗寺的法席职位 。 一直到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 , 这七年间 , 他在黄檗山“悉心经营 , 阅藏说法 , 广纳众 , 重建珈蓝 , 扩充寺产 , 使得黄檗山面貌焕然一新” , 不仅对福建临济宗的发展贡献巨大 , 而且也因此他深受僧俗的敬仰 , 声名远播 , 逐步成为一位影响远近的高僧 。
但是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 , 当隐元辞去黄檗山住持职位北上浙江之际 , 北方的北京却发生了惊天巨变 。 这一年的三月十九日 , 李自成攻陷北京城 , 崇祯皇帝自缢万岁山 , 四月 , 清朝军队又破山海关长驱直入 , 并逐步南下 , 建立大清帝国 。 可以说明清易代的巨变 , 让隐元内心充满了伤感与无奈 。 与同时代的明朝遗民一样 , 他同样怀念自己的大明故国 。 从历史上来看 , 虽然明朝覆亡了 , 但是明朝的遗民所组建起来的南明政权依然在闽浙地区与清廷对抗 , 隐元的弘法活动也只能局限在闽浙地区 。
南明永历八年(1654年)在隐元的人生中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 这一年 , 他接受到日本长崎唐人寺院福济寺的邀请 , 东渡日本 , 开始了其人生的海外弘法 , 直到他于1673年圆寂在日本京都的黄檗山 。 其实早在1651年之际 , 当时明朝的蕴谦大和尚在日本福济寺弘法之时 , 就曾在日本大力宣扬了隐元的功德 , 并将隐元在中国的佛学著作也先一步传到了日本 , 在日本禅林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后来 , 日本长崎的一些僧人还曾特意试图来到中国邀请隐元到日弘法 , 只是天有不测风云 , 所派来的僧人在海上遭遇风险遇难 。 此后的三年 , 长崎的兴福寺 , 福济寺、崇福寺一直没有停止过对隐元的拜请 。 直到1654年 , 日本先后四次的邀终于感动了六十三岁的隐元禅师 , 让他决意东渡日本 。 1654年的五月十日 , 隐元离开福建黄檗山 , 乘船于七月五日抵达日本长崎 , 并入住在长崎的福禅寺 , 从此也掀开了黄檗禅宗在日本佛教史之新的一页 。


唐黄檗禅师与黄檗宗及对日禅宗文化之影响(二)

唐黄檗禅师与黄檗宗及对日禅宗文化之影响(二)// //

从史实上来看 , 隐元禅师到达日本之后 , 深受日本自上而下的欢迎 。 在日本 , 无论是幕府将军 , 还是佛教信徒 , 对隐元的到来和弘法事业极为支持 。 1655年 , 隐元入住大阪普门寺弘法;1658年 , 日本幕府将军第四代德川家岗在京都府宇治敕地专门为隐元禅师建造寺庙 , 且此寺庙的建造由隐元及其从中国所带去的弟子共同参与 , 建筑风格完全与福建黄檗山万福寺一样 , 并由隐元亲题“黄檗山万福寺”匾额悬挂寺门中央 。 后世 , 日本人更是将原来的宇治妙高山改为“黄檗山” , 万福寺所在之地亦称为“黄檗” 。 可见 , 隐元在日本的影响 , 以及日本信众对一代高僧和黄檗宗的敬仰之心 。
四、中国黄檗禅与日本黄檗宗
日本黄檗宗的成立 , 与隐元禅师有着密切的关系 , 也同黄檗禅有着很大的关联 。 事实上 , 从黄檗宗其名其实上而言 , 日本的黄檗宗应始于中国的黄檗禅 , 而且“黄檗宗旨就是临济宗旨 。 无论是明朝的隐元隆琦禅师在福建的黄檗山弘法利生还是其在日本的黄檗山声名之著 , 皆与唐代黄檗希运禅师和黄檗山的声名之显 , 同出一脉 。 其中这既有外缘 , 亦有内因 。
一、唐代的黄檗一生与闽赣及安徽的宣城结下了不解之缘 。 其中 , 更甚者属于江西黄檗山 。 唐代的黄檗希运出家于福建黄檗山 , 却得禅法于洪州(江西)禅之百丈怀海禅师 , 后至江西宜丰灵鹫山弘法之时 , 思念故乡 , 遂将灵鹫山更名为黄檗山 。 而明请之际的隐元隆琦禅师东渡到日本进行海外弘法 , 也是出于对故国的思念 , 不仅将福建的黄檗山移植到日本 , 还将中国的僧家生活习俗也带到日本 , 无疑是在日本建筑了一座唐人寺庙 。 成为中日之间佛教文化交流和发展的重要篇章之一 。
二、明朝的隐元隆琦出生于福建福清县 。 与唐代的黄檗希运有着同乡的关系 。 虽然年代相隔久远 , 但在文化的传承和影响上潜移默化 。 且隐元在福建黄檗山得临济禅杨岐派法门 。 如果说黄檗希运在中国禅宗史上的地位是创立了黄檗禅学的话 , 那么临济宗则为其后来的发展和延续 。 因此 , 隐元隆琦禅师则为黄檗禅学的再传弟子 。 更何况于隐元还在福建黄檗山担任住持 , 进一步地将福建黄檗山建设成为了一个有一定影响力、代表性的禅宗道场和名副其实、众所周知的黄檗祖庭 。 为其后来在日本成立黄檗宗埋下伏笔 。 日本“京都黄檗山具有强烈的明朝色彩 , 并持续保持 , 好似日本国中的别一天地” 。
三、在佛法内部 , 日本的黄檗总无论是禅风思想、戒律清规、法式仪轨、教团组织、丛林制度等方面皆有出自于唐朝黄檗希运禅法要旨 。 隐元及其弟子把明末中国的临济宗禅净兼修传到日本 , 又仿《百丈清规》制定出《黄檗清规》 , 提倡严格的戒律 , 设三坛戒会 , 制禅林清规 , 以此来规范日本僧人的日常行仪 。 使得日本禅林的颓废之势骤然改观 。 使得黄檗宗在日本禅宗流派中成为有影响力的宗派之一 , 在日本佛教文化史上也具有了重要的影响 。


唐黄檗禅师与黄檗宗及对日禅宗文化之影响(二)

唐黄檗禅师与黄檗宗及对日禅宗文化之影响(二)// //

中日两国在佛教文化的交流上有着极其深远的历史和深厚的渊源 。 禅佛教作为世界性的宗教之一 , 无论是对中国文化还是日本文化都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中国的黄檗禅在由黄檗希运创立以后 , 经过弥久的传承 , 并衍生出日本的黄檗禅宗文化 , 足可说明是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 也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最辉煌的一章 。 山川异域 , 风月同天 。 在中国和日本之间的黄檗禅宗文化 , 不仅同天 , 而且同名同俗 , 同文同义 , 禅教血脉相连 。
(作者系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