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1980年代,越秀路中山路珠江西岸芳村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广州1980年代 , 越秀路中山路珠江西岸芳村
广州1980年代 , 越秀路中山路珠江西岸芳村// //
【芳村】民国10年(1921) , 广州建市 。 市政厅下设公安等局 , 公安局下设区署、分署 。 芳村花地分设公安分署 。 1949年11月15日 。 中共广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决定将芳村、崇文两个区公所合并 , 成立芳村区人民政府 。 自此 , 芳村首次单独设立区一级政权 , 直属广州市 。
广州1980年代 , 越秀路中山路珠江西岸芳村// //
芳村地处珠江西岸 , 北部由珠江大桥、珠江隧道与荔湾区的西关地区相连 , 东部由鹤洞大桥与海珠区相连 , 南部由东沙大桥与番禺区相接 。 芳村大道、花地大道横贯芳村南北 , 龙溪大道、鹤洞路连灌芳村东西 。 芳村的滘口客运站和芳村客运站是广州市重要的客运枢纽 , 班车主要发往粤西、广西等地 。
广州1980年代 , 越秀路中山路珠江西岸芳村// //
【越秀路】越秀路位于中国广州市 , 是一条呈L型走向的道路 , 全路均沿东濠涌西侧岸线走向 。 全路分北、中、南三段 , 由小北路至中山四路、中山三路交汇处称为越秀北路; 中山路至文明路、东华西路交汇处称为越秀中路;再往南路段称为越秀南路 。
广州1980年代 , 越秀路中山路珠江西岸芳村// //
1918年拆城墙建成 , 因在越秀山而得名 。 一说因城边有越秀坊而得名 。 今路东侧仍可见广州清朝城墙基 , 高出街面2米多 。 分越秀北、中、南路 。 越秀北路 , 长603米 , 宽7米 。 以榕为行道树 , 浓荫夹道 , 与长堤并称美景 。 中路长450米 , 宽14米 。 南路长770米 , 宽10.5米 。
广州1980年代 , 越秀路中山路珠江西岸芳村// //
【火车站】1974年4月10日 , 广州新客站工程竣工 。 同月12日 , 车站正式投入营运 , 并正式定名广州站 。 1981年 , 增建了第四站台 。 1984年9月 , 广州客车技术作业整备站竣工投产 , 为车始发的列车进行编组、检修及整备 , 位于大沙头的简易客技站则撤销关闭 。
广州1980年代 , 越秀路中山路珠江西岸芳村// //
在建站之初 , 广州站一度成为广州市的新景观地标 。 除广州站之外 , 流花桥一带于1974年还建成了广交会流花路展馆(中苏友好大厦)、广州东方宾馆新馆、友谊剧院等新建筑 , 这一建筑群于1985年被选为“羊城新八景”之一 , 享有“流花玉宇”的美称 。
广州1980年代 , 越秀路中山路珠江西岸芳村// //
【农民运动讲习所】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坐落在广州市中山四路42号 , 原址为明代建造的番禺学宫 , 又叫做孔庙 。 番禺学宫始建于1370年 。 这座宏伟的古建筑从南到北由棂星门、泮池拱桥、大成门、崇圣殿和两侧东西廊庑等组成 。
广州1980年代 , 越秀路中山路珠江西岸芳村// //
【中山三路】该路清代称正东门大街 , 20年代建成马路 , 取名大东路 。 1948年为纪念孙中山 , 改名中山三路 。 【广州 , 1985年 。 摄影:阿德·范德尔】
- 考古重大发现 广州横枝岗再发掘近60座汉至清代墓葬
- ?重磅考古发现!广州横枝岗再发掘57座墓葬,汉夫妻合葬墓现身
- 广州大学城这条繁华的古村千年前曾是御花园!
- 广州街拍1979年,四十年前生活记忆
- 75岁老飞机重走“两航起义”路 为何选择了广州?
- 他们真的懂车吗?寻广州车展最强销售
- 140年前的广州会是什么画风?这两本书带你漫游晚清羊城
- 【《广东印记》系列微视频】位于广州的中共三大会址,里面藏着一个谜
- 广州留耕堂、万木草堂及两处革命旧址,上榜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必看】70年前的今天,广州解放!一组老照片带你穿越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