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人眼里的包公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故乡人眼里的包公

洋洋洒洒的18万字《包拯传》终于付梓 , 这是许高彬先生继《包公轶事》《包公故事》之后又一有关包公的专著 , 姑且称之为“包公三部曲” 。 于作者而言 , 可谓功得圆满 。

历史上关于包公的故事其实不少 , 从《合同文字记》《三现身包龙图断冤》到《龙图公案》《七侠五义》 , 老百姓早已耳熟能详 。 不过 , 那大抵是艺术化的包公 , 宛如戏曲脸谱:如黑炭一般的脸庞 , 额头上长着一个月牙儿 。 而三口龙、虎、狗头铡刀更是满足了普通百姓对清官的寄托 , 可铡皇亲国戚、凤子龙孙;可铡贪官污吏、祸国奸臣;可铡土豪劣绅、恶霸无赖 。 痛哉快哉!

《宋史》里也有《包拯传》 , 只是短短几百字只能是高度概括 , 点到为止 。 比如我曾在文中寻找包公在家乡任职的资料 , 结果只有“徙庐州”三个字 。

许高彬先生的《包拯传》就不同了 , 他用“肺肝冰雪胸次山河”、“清心治本兴利除弊”、“犯颜直谏嫉恶如仇”、“身体力行为民请命”、“肃正吏治威慑天下”、“勤于政事鞠躬尽瘁”六大章 , 讲述了包公波澜壮阔的一生 。 以史实为根基 , 假以优美的文笔 , 既注重细节的描写 , 又有跌宕起伏的情节 , 读起来十分有趣、过瘾 。

其中 , 涉及到包公回家乡庐州为官部分 , 不仅交代了为什么宋代官员任职“回避”制度下他却可以任家乡父母官的原由 , 也讲述了他在家乡为官的曲折经历;既有司马光《涑水记闻》里的史料引用 , 也有《箭杆黄鳝马蹄鳖》故事传闻 。 可谓是一段难得的史料文字 。

与包公有关的文章其实我也采写了不少 , 所以阅读许高彬先生的大作时 , 关注点自然也与他人不同 。

比如包公读书处香花墩到底是在庐州老城内还是在今天的包公祠?比如孔子拜项橐为师的故事发生在肥东撮镇还是山东日照 , 或者河南洛阳?这些书里都有涉略 。

许高彬先生的《包拯传》除了带给我畅快淋漓的阅读体验 , 还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 那就是庐州历代官员里崇尚的“包公精神” 。

像坊间传闻的“庐阳三贤” , 分别为宋之包拯、元之余阙、明之周玺;像康熙年间的李天馥被称为“第二包公”;还有曾做过合肥知县的“憨官”李方膺等 。 不胜枚举!

的确 , 合肥历史上虽然没有出过皇帝 , 但一品大员等名人倒是出过不少 。 比如蔡悉、李鸿章等 , 他们为故里增光 , 为乡党添彩 。

巧的是包公和以上两位都埋在合肥大兴一华里左右的范围内 , 家乡人尊称为“一里三公” 。

但并不是地位显赫的名气就最大 , 老百姓心里有杆秤 。

若论才学 , 包拯不如蔡悉 。 蔡文毅公最值得颂扬的是他对宋明理学的深入精到的研究 , 他融会贯通诸子百家之学 , 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儒家学术 , 晚年告老还乡后 , 仍以著述讲学为事 。 后人公认在一里三公之中 , 蔡文毅公的学识才华“当列三公之首而无愧也” 。

若论官职 , 包拯不如李鸿章 , 李文忠公是清朝末期重臣 , 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 , 淮军创始人和统帅 , 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 , 授文华殿大学士 。 在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眼中 , 被视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

但包公的声誉不论在坊间、在庙堂都高山仰止 , 用一句现代的话来形容 , 这应该是他的人格魅力使然 。

当然 , 18万字的容量也难免会有个别笔误 , 比如P192“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的时候 , 张田出任庐州知府” 。 我们知道第一次有了庐州的称谓是在隋开皇三年(581) , 最高行政长官应该叫知州 。 而第一次有了庐州府称谓是在红巾军大宋政权时期 , 彼时改庐州路为庐州府 , 为江淮行省省会 。 不久 , 废江淮行省 , 改属朱元璋设于应天府(今南京市)的江南行省 。

最后要说的是 , 今天 , 包公话题为什么仍然今久不衰 , 不仅仅因为他是我们家乡出来一位杰出人物 。 更因为 , 口口相传、百世流芳的背景下 , 是人民对于风清气正、社会公平正义的共同向往 。

(李云胜 作者系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 合肥晚报最合肥周刊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