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请安”是由何而来?男女行礼各有什么不同?

跪拜礼是清朝最隆重的礼仪之一 , 从臣子拜谒到晚辈请安 , 大多都是行跪拜礼 。 若遇重大节日还要行三叩九拜大礼仪 。 甚至别国使臣觐见皇帝 , 也要行跪拜礼 。

清朝初年 , 有外国使臣远渡重洋来到京城 , 因敬畏清朝富强国力 , 使臣行跪拜礼 。 到了乾隆年间 , 使臣却频繁借口其国家并无跪拜礼仪 , 最终乾隆帝让步 , 免去使臣的跪拜礼 , 只需行单腿屈膝礼 , 并对朝中百官说:“西方蛮夷 , 不知礼数 。 既然礼数不足 , 其他自然免谈 。 ”

到了清朝末年 , 清政府腐朽昏庸 , 西方国家虽依然保持着和清政府的经济合作 , 但却时刻准备挑战清皇帝的权威 。 关于到底跪不跪这个问题 , 清王朝和西方使臣进行了长时间的拉锯 , 最后双方各退一步 , 使臣觐见皇帝的礼仪由单腿屈膝礼改为鞠躬礼 。 从清之初的跪拜大礼到清朝末年的鞠躬礼 , 虽然只是小小几个动作的变化 , 却暗示当时清朝已有衰败之态 。


清朝的“请安”是由何而来?男女行礼各有什么不同?

清朝的“请安”是由何而来?男女行礼各有什么不同?// //

使臣觐见


清朝的“请安”是由何而来?男女行礼各有什么不同?

清朝的“请安”是由何而来?男女行礼各有什么不同?// //

见面礼有阶级

清朝最常见的礼仪当属打拱作揖之礼 。 无论是在街边、茶馆、戏园子 , 还是在朝堂之上 , 平级官员或同辈人见面打招呼都是用此礼仪 。 双方一见面 , 即双手打拱 , 弯腰低头 , 有时为了表示恭敬 , 甚至要一揖到地 。 在朝堂之上 , 官员之间若是有什么辩证 , 也会先朝对方行打拱作揖之礼 , 再开口论述 。

虽说和后来的鞠躬、握手相比 , 这项礼仪有些繁琐 , 但却已是那时最简单的礼数了 。

晚晴时期 , 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开始融入我国 , 鞠躬、握手这种能体现双方人格平等的礼仪逐渐被少部分思想进步人士接受 。 但直至辛亥革命结束之后 , 清人才逐渐完成从跪拜之礼到鞠躬、握手之礼的转变 , 这个过程艰辛而漫长 。


清朝的“请安”是由何而来?男女行礼各有什么不同?

清朝的“请安”是由何而来?男女行礼各有什么不同?// //

习惯跪拜的国人

请安原是明朝军礼中的一项 , 到了清朝 , 明朝遗留下来的绿营和清朝八旗仍然沿袭此礼 。

原本 , 兵士参见上级军官 , 将军觐见皇帝都需要行跪拜礼 , 但因其身穿铠甲 , 不便行动 , 就只需屈一膝或半膝 。 久之 , 不穿盔甲时也以屈一膝为礼 , 并和跪拜、打躬作揖一样 , 含有问候请安的意思 。

清朝 , 无论是八旗人家还是部分汉族官宦人家 , 晚辈见长辈、同辈中幼见长、奴仆见主人 , 都是先行此礼请安问候 , 故而将屈一膝又叫“请安” 。

清朝请安姿势 , 男女略有不同 。

男子请安 , 行礼者先在被行礼者面前端正站好 , 而后左腿向前迈出 , 左手随之扶膝 , 右腿原地半跪 , 右手自然下垂 , 这个动作停顿几秒后 , 站立起身 。 男子请安需要注意 , 请安过程中双目保持平视 , 腰部挺直 , 双腿间距不可太大 。

行礼

女子请安姿态与男子大概相同 , 只是两腿间距更小 , 行动中幅度极小 , 双手扶左膝 , 右手并不下垂 。 请安过程中 , 女子上身同样保持挺直不动 , 整个动作行云流水 , 却又只见裙裾微动 。

在民间 , 寻常百姓家中 , 若有客至 , 则由奴役将其引入正厅 。 主客相见座次也颇为讲究 , 若是同辈或是平级相见 , 两人在下首左右两侧面对面而坐 , 若是地位不平等者 , 则身份高者入主座 , 另一人在其左下首入座 。 即便宾客较多 , 座次排放同样遵循此理 。

乾隆年间 , 满族久别重逢 , 或是即将远行时 , 均会行抱见礼 , 这种礼仪有只限于亲人之间 。 清朝中叶之后 , 满族文化大融合 , 满族渐觉此礼不够雅观 , 渐渐改行汉族执手礼 。

一言:《历史的风尚·清朝》

编辑:浙江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研究生萧宸轩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