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县古村落旅游文化建设之管见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广德县古村落旅游文化建设之管见

广德县古村落旅游文化建设之管见

秦首武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431期

【摘要】广德县古村落是皖南古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 。 本文作者经过近两个月的调研 , 形成理论成果 , 在本文中指出了广德县古村落文化建设面临四个方面的问题 , 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 。

【关键词】广德县 古村落 旅游文化 建设

谈起古村落 , 有人会认为广德县同徽州地区相比数量不多 , 历史文化资源少 , 没有必要研究 。 其实 , 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 据统计 , 广德县现有中国传统村落一处 , 安徽省传统村落4处 , 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1处 , 还有散落在广德县境内的古民居共计85处 。 这些在历史沧桑巨变中保存下来的古村落是皖南古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 , 是广德过去政治经济文化的缩影 。 这些古村落建筑构思精巧 , 建筑工艺高超 , 集广德山川风景之灵气 , 融当地风俗文化之精华 , 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广德地方特色 , 也体现了当地先民极高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 。 因此 , 加强对广德古村落的研究甚有必要 。

近年来 , 广德县在开发古村落、挖掘古村落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 但依然面临较大问题 ,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广德县古村落旅游文化建设之管见

广德县古村落旅游文化建设之管见// //

一、广德县古村落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规划不周

广德有关部门虽已把旅游业作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来认识和定位 , 旅游规划也早已出台 , 但旅游文化建设规划至今尚未制定 , 有关古村落旅游文化建设的规划更是没有提及 。 一方面 , 相关部门尚未从认识上注入全域旅游的理念 , 没有精心谋划古村落旅游项目建设 , 把这些广德古村落旅游景点连点成线、连线成片 , 进而对接苏浙沪 , 提升古村落旅游文化的整体吸引力 。 另一方面 , 近年来对古村落进行重点保护和开发时 , 由于缺乏科学合理规划 , 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传统文化遗址和古村落风貌 , 使之失去了原真性和应有的历史价值 。 例如 , 许多原有的山石古道改成了平整的水泥路 , 带有皖南特色的民居大多改造成了西式小洋楼 , 等等 。

(二)保护不力

古人云:“皮之不存 , 毛将焉附” , 如果一个地方古村落就不存在了 , 何以谈得上古村落文化建设?近年来 , 广德古民居消失现象较为严重 。 古民居是形成古村落的重要载体 , 但一些价值较高的古民居大多属于家庭私有财产 , 这些古民居的户主或因贫困无力修缮 , 只能任其风吹雨打自然倒塌 , 或因拆旧建新、危房改造而大量损毁;同时 , 由于乡镇人民政府文物保护的主体责任未能完全落实 , 文物保护执法难 , 全县文物点多面广 , 而古民居又大多分布在偏远山区 , 县文物所人少事多 , 一时也难以顾及;再者 , 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 文物保护经费有限 。 这种因古民居的大量消失导致古村落整体消失的现象令人十分心痛 。

(三)宣传不到位

古村落文化不仅需要深挖、保护 , 更需要通过宣传的手段来扩大影响力 , 然而广德古村落文化建设的现实状况却是:虽然有人在文章中多有提及 , 但也大多只是写写而已 , 其作品或静静躺在书柜里 , 或是作者周围的极少数人阅后在叙说着昨天的故事 。 有关部门没有想方设法让更多的人阅读到 , 当地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对文章内容及古村落文化建设也没有及时加以宣传、报道 , 因而即使是当地居民依然对其古村落历史文化知之甚少 , 遑论其对外品牌效应和影响力了 。

(四)文化底蕴挖掘不够

文化是旅游的内涵 , 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需要以文化为底蕴和重要支撑 , 旅游必须和文化建设深度融合 。 但至今为止 , 有关部门尚未对广德县境内的古村落进行归类 , 对其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也没有进行较全面的收集和整理 , 没有深入挖掘古民居背后的故事 , 找出主线 , 形成主题 , 提炼出独有的古文化要素、古文化精神 , 让人们进一步传承和发扬 。


广德县古村落旅游文化建设之管见

广德县古村落旅游文化建设之管见// //

二、广德县古村落旅游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科学编制古村落旅游文化建设规划

科学规划是做好旅游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 规划要全面、科学、合理 , 保留老村庄 , 另建新居点 。 同时 , 要把古村落的保护和旅游文化建设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中通盘考虑 。 例如 , 规划时可同四合乡“原味小镇”和东亭乡“骑趣小镇”相结合来统筹规划 。 要明确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工作机制和保护措施 , 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各项建设活动 , 充分尊重历史文化沿革 , 加强环境整治 , 拆除各类简易违章搭建 , 杜绝一切乱拆滥建活动 , 逐步恢复其历史风貌和人文景观 , 真正将其打造成为乡村旅游的示范基地 , 并积极申报市级省级国家级传统村落 。 同时要完善古村落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各项制度 , 促进旅游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

(二)加大保护力度

古村落是乡土文化的物质载体 , 是古文化的根 。 要利用各种宣传手段 , 进一步提高群众对传统文化资源的认知和了解;加强对村民历史文化意识的教育与培养 , 提高他们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意识和经济开发意识 , 引导历史文化保护工作走向全面自觉 。 一方面要挖掘古村落文化内涵 , 突出整体营销 , 深耕客源市场;另一方面要守好一方水土 , 处理好旅游发展过程中古村落改造与历史文化的关系 , 使村史文脉得以有效延续 。

(三)积极推进文化生态旅游

广德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 自然环境十分优越 , 山林泉石分布广、数量多、规模大、景色奇 , 卢湖、桃花山、太山等奇美的自然资源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相映成趣 。 开发古村落旅游文化要同发掘和保护当地生态资源同时推进 , 并结为一体 , 为游客创造一个空气清新、古香古色的休闲度假空间 , 让游客在旅游中一方面体会到古村落厚重的历史文化 , 另一方面让他们以山水润泽心灵 , 从中得到慰藉与放松 。

(四)把握广德古村落的文化特点 , 挖掘独特的区域文化特色

1、挖掘古村落文化 , 要在“古”字上做文章 , 在“神”字上作提炼 。 例如 , 明清时期号称“万丁之村”的耿村 , 因南宋建炎三年陕西某郡节度使耿南仲护驾高宗南渡有功 , 后受赐卜居于此而得名 。 耿村依山傍河 , 村庄道路从前向后呈“井”字形布列 , 现存的明代老宅气势恢宏 , 庄严凝重;耿氏族人尊老爱幼、济贫救困 , 传承着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 。 诸如此类的古村落 , 在修缮保护的同时 , 都应该深入挖掘其深厚的古文化底蕴 , 提炼出在古村落生活的人们独特的精神与品德 , 并通过各种途径向人们昭示 , 让旅游者感受到其独特的魅力 。


广德县古村落旅游文化建设之管见

广德县古村落旅游文化建设之管见// //

2、深入挖掘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 。 要积极发挥各乡镇老年协会的作用 , 并组织专业人员认真研读《广德州志》以及与广德历史相关的历史记录 , 从历史渊源、各个朝代的发展及形式风格等几个方面分析归纳、判断提取 , 从中找寻出在清朝移民前广德先人留给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片段 , 以求复活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 同时 , 对传统村落的建筑艺术、先贤名士的生平传记、诗词歌赋、传统习俗和传统技艺等加以收集、整理和研究 。 要对广德清朝移民前的祠山文化以及清朝移民后所带来的地花鼓、皖南花鼓戏、火狮灯和民间旱船说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进一步挖掘 , 并积极配合古村落的开发改造 , 建立传承基地 , 打造民间艺术之乡 , 使传统村落成为乡村文化旅游的丰实载体 , 成为展示地方形象的特色名片 。

3、加强对谱牒文化的研究 。 广德古村落姓氏文化源远流长 , 例如 , 四合乡境内“耿、焦、刘、裘”四大以姓氏命名的古村落均有着上千年的历史 , 这四个古村落至今仍分别生活着许多耿氏、焦氏、刘氏及裘氏族人 。 四合乡刘村在元明清时代一直富庶繁盛 , 村庄内巷陌交错 , 屋宇建造也极尽豪华;据《刘氏古谱》记载:此处刘氏祖籍为河南开封 , 南宋末年金兵攻陷开封城时 , 随乱民流落此地 。 其先祖原为西汉刘氏皇帝的一支 , 而且记载极为详尽 。 考察古村落谱牒文化 , 对了解当地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变迁 , 对扩大当地历史文化的影响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4、加大对移民文化的开发力度 。 广德是个移民大县 , 现在的许多居民都是清朝太平天国战乱后河南湖北等省份移民的后裔 , 历史文化断代现象十分严重 。 可以有选择地在古村落中建造“下江南”移民文化村 , 成立广德县“下江南”移民文化研究会 , 定期展开学术研讨 , 并联合湖北、河南等祖籍地与苏浙皖移民地之间开展“寻根问祖”活动 , 将“下江南”打造成“闯关东”“走西口”之后又一股移民文化研究热潮 , 增添广德地方历史文化元素的注入性 。

(作者系广德县党校教研室主任 , 资深高级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