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轮回,1661年收复台湾往事

我们今天收复台湾的故事 , 要从一个当时很吃得开、如今被遗忘的人物讲起 。

何斌 , 又名何廷斌 , 福建南安人 , 1650年代台湾地区最著名的富商 。 他靠做外贸起家 , 生意遍及日本、印尼、越南等地 。

不仅如此 , 何斌还是台湾最大的税收承包商 。

那时候 , 荷兰已经占据台湾 。 早在1624年 , 荷兰人就侵占了台湾南部 , 建立起两个侵略据点——热兰遮城(台湾城)和普罗文查城(赤嵌城) 。 到1642年 , 荷兰人驱逐了占据台湾北部的西班牙人 , 占领台湾全岛 。

17世纪是荷兰的巅峰时期 , 依靠荷兰东印度公司 , 一个手握军权的殖民与贸易机构 , 横行东南亚 。

荷兰人对台湾进行打包管理 , 将各种税收细化分包给当地商人 。 何斌名下承揽了人头税、稻米税、乌鱼税等多个重要税种 , 再加上他长期为荷兰殖民者做通事(翻译) , 与荷兰的关系显得很密切 。

然而 , 荷兰人后来发现 , 不仅他们在台湾征税 , 郑氏海商集团也委托人在岛上向中国人收税 , 从郑芝龙时代就开始了 。

不排除何斌担任了双面承包商的角色 。 他一面为荷兰殖民者收税 , 另一面为郑成功收税 。

因为何斌跟郑氏海商集团关系向来良好 。 他早年正是追随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才来到台湾的 。 生意做大后 , 他在大陆移民中担任长老职务 , 地位显赫 。

总之 , 征税权意味着主权 , 谁有权在这个地方征税 , 就表示这个地方属于谁 。

荷兰人当然不愿放弃霸权 , 于是扣留了郑成功的征税船 , 还给郑成功写信抗议 , 要求郑成功退还荷兰统治台湾以来 , 郑氏父子从岛上“偷走的钱” 。

郑成功对此予以强硬回击 , 说他向渔民收税是自古以来的惯例 , 荷兰人无权过问 。 他同时警告荷兰人 , 如果继续扣留船只 , 他将打一场贸易战 , 禁止属下的船只和商人与荷兰人通商 。

最后荷兰人怂了 , 只得让步 。


天命轮回,1661年收复台湾往事

天命轮回 , 1661年收复台湾往事// //

▲郑成功(1624—1662)

作为当时亚洲最大的两股海上商业势力 , 郑氏海商集团与荷兰东印度公司一直存在微妙的关系 , 既合作 , 又竞争 。

这中间既牵涉商业利益 , 还关系复杂的主权之争 。

1655年7月 , 郑成功给荷兰殖民者发去一通公告 , 要求荷方在台湾进行张贴并执行 。 公告内容是 , 由于前一年马尼拉的西班牙殖民者迫害中国海商 , 郑成功决定禁止中国商人与马尼拉之间的贸易 。

按说这是针对西班牙殖民者发出的贸易禁令 , 不伤及荷兰人的利益 。 但荷兰人首先想到的不是商业影响 , 而是政治影响——如果他们遵照郑成功的要求张贴公告 , 即代表他们承认了郑成功对台湾享有主权 。 所以他们决定将郑成功的公告藏起来 , 不予张贴 。

而在郑成功看来 , 台湾一直都是中国的领土 , 这一点无可争议 。 正如他后来发兵收复台湾时 , 一再对荷兰殖民者指出的那样:“当中国人不需要它(指台湾)时 , 可以允许荷兰人暂时借居;现在中国人需要这块土地 , 来自远方的荷兰客人 , 自应把它物归原主 。 ”

1656年6月 , 郑成功在厦门颁布公告 , 宣布将于100天后断绝与台湾贸易 , 想借经济封锁逼荷兰人就范 。 他这次直接派人到台湾宣读这份贸易禁令 , 就跟台湾一直是他统治下的地区一样 。

荷兰人认为 , 郑成功的举动挑战了东印度公司在台湾的权威 , 因而恼怒不已 。

不过 , 随着郑成功的贸易禁令生效 , 两岸贸易额锐减 , 荷兰人先顶不顺了 。 他们心急火燎地要求重开两岸贸易 , 于是决定派遣使者前往厦门拜见郑成功 , 希望国姓爷有话好好说 。

使者是谁?就是我们前面讲到的何斌 。 荷兰人能物色出来的、在两边都说得上话的人 , 非何斌莫属 。


天命轮回,1661年收复台湾往事

天命轮回 , 1661年收复台湾往事// //

▲澎湖列岛(摄图网授权)

郑成功与荷兰人双方谈判的条件和要求是什么 , 全凭何斌口头带话 。

何斌虽是台湾数得上号的巨富 , 但在两岸贸易战期间 , 损失惨重 , 濒临破产 。 他的财富积累模式 , 很像如今的地产富豪:生意做得越大 , 举债就越多;举债越多 , 生意就做得越大 。 如此循环 。 所以人们说他是台湾的“首富” , 也是台湾的“首负” 。

一旦业务衰落 , 资金链断裂 , 分分钟摔得很惨 。

这种情况下 , 何斌甚至比荷兰人更渴望重开两岸贸易 。 为此 , 他利用使者身份 , 两头骗 , 走钢丝 。

三个月后 , 1657年6月 , 何斌回到台湾 , 给荷兰人带去了郑成功同意恢复两岸贸易的好消息 。

荷兰人也高兴 , 但直觉认为郑成功这么难搞 , 开出的条件一定很苛刻 。 谁知道何斌说 , 郑成功的条件也没什么 , 就是希望荷兰人善待中国海商在东南亚以及台湾的船只 。

就这个不痛不痒的要求?荷兰人竟然不怀疑何斌从中欺瞒 , 爽快地答应了 , 并让何斌转告郑成功 。

事实上 , 何斌跟郑成功这边说的是 , 荷兰人愿意称臣纳贡 , 并不再干涉郑成功在台湾的征税权 , 请求国姓爷恢复两岸通商 。

郑成功一听也高兴 , 准了 。 同时还拟定了台湾的征税方案 , 何斌顺手以每年1.8万两白银的价格 , 从郑成功手里承包了征税权 。

两岸重开贸易 , 皆大欢喜 。

自诩精明过人的何斌 , 此后在荷兰人眼皮底下 , 偷偷以郑成功代表的身份 , 开始大规模的征税活动 。

有时候想想 , 这些西方殖民者也真够蠢的 , 就这样愣是让何斌替郑成功征了一年半的税 , 都没发现 。 直到1659年2月 , 何斌被人公开告发 , 这才漏了底 。

荷兰人逮捕了何斌 , 决议撤销他的一切职务 。

连带的不利影响是 , 何斌作为巨商的信用一夜崩溃 , 他的商业帝国遭遇毁灭性打击 。 新老债主群起逼债 , 导致他完全破产 , 在台湾无法立足 。

逃回大陆 , 投奔郑成功 , 成了何斌唯一的出路 。


天命轮回,1661年收复台湾往事

天命轮回 , 1661年收复台湾往事// //

▲厦门鼓浪屿郑成功塑像(摄图网授权)

何斌再次见到郑成功时 , 郑成功正从北伐前线溃败退回厦门 , 心情郁闷难当 。

现在我们认识中的郑成功 , 首先是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 , 但郑成功本人以及当时清朝政权给他的身份定位 , 则是一个坚定的反清复明主义者 。

1644年 , 风云激荡 。 大明亡于李自成 , 最后摘桃子的却是关外的清军 。 第二年 , 清军南下 , 短命的南明弘光政权瞬间灰飞烟灭 。

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叔父郑鸿逵于是在福建拥立唐王朱聿键 , 建立隆武政权 。 这个朱聿键是朱元璋第23子的八世孙 , 看着离皇位挺遥远 , 但那个特殊年代 , 只要是朱家的血脉 , 就有可能被供着 , 为反清复明站台 。

实权 , 则掌握在郑芝龙手里 。

1646年 , 清军进攻福建 , 郑芝龙战败投降 。 他那22岁的长子郑成功反对父亲降清无效 , 遂与父亲决裂 , 拉起一支队伍 , 继续反清复明的事业 。

郑成功的个性比父亲强悍很多 。 他原名郑森 , 又名福松 , 字大木 。 此前 , 他谒见朱聿键 , 朱聿键问他救国之策 , 他回答道 , 只要像岳飞说的那样 , 文臣不爱财 , 武官不怕死 , 就会天下太平 。 朱聿键闻言甚喜 , 认为他是个奇才 , 恨自己没有女儿可以许配给他 , 只好给他赐姓朱、改名成功 , 以示尊宠 。 这就是“国姓爷”的由来 。

1650年 , 郑成功夺取了厦门 , 从此厦(门)、金(门)两岛成了他的抗清基地 。 兵力最盛时 , 属下有陆军72镇 , 水师20镇 , 士兵近20万人 , 拥有各种大小船只5000余艘 。 养兵粮饷则由覆盖南海贸易网络的郑氏海商集团供给 。

说到底 , 这是一个军、政、商一体化的权力体系 。

到1657年 , 解决完与荷兰殖民者的贸易问题之后 , 郑成功决心开拓抗清的新局面 。 当何斌替他在台湾征税的时候 , 他至少三次率领水陆大军北上 , 希望攻下明朝故都南京 。

最接近成功的一次是在1659年的夏天 。 郑成功联合在江浙岛屿上坚持抗清的张煌言等人 , 一举攻下了崇明、瓜洲、镇江 , 进抵长江 , 直捣南京 。

来自当时在华传教士的报告称 , “当这个噩耗传至北京 , 顺治帝完全失去了他镇静的态度 , 而颇欲作逃回满洲之思想” 。 这个记载明显语涉夸张 , 但足以看出郑成功此次北伐对清廷的打击之大 。

可惜 , 最后因为战略指挥失误、骄傲自满等多种原因 , 导致南京久围不下 , 清军大部援兵赶到 , 郑军惨败于南京城下 , 被迫退回厦门 。 元气已经大伤 。

不久 , 北京传来密报 , 清军准备进攻郑成功的大本营 , 意图一举歼灭 。 顶着巨大的压力 , 郑军内部士气低落 , 人心涣散 。

恰在此时 , 郁闷难当的郑成功 , 见到了破产来投的何斌 。


天命轮回,1661年收复台湾往事

天命轮回 , 1661年收复台湾往事// //

▲郑成功抗清与复台地图

何斌不会空手而来 , 准确地说 , 他是有备而来 。

史书没有记载郑、何这次见面的情景 。 有一点可以明确的是 , 何斌从台湾回到大陆后 , 向郑成功进献了珍贵的台湾地图和赤嵌城木制模型 。

他同时游说郑成功说 , 台湾“田园万顷 , 沃野千里 , 饷税数十万” , 而且城中的荷兰殖民者“不上千人” , 攻之唾手可得 。

何斌的献图献计 , 正合郑成功之意 。 前面我们讲了 , 郑成功一直视台湾为中国领土 , 更准确地说 , 视台湾为父亲郑芝龙留给他的土地 , 早就想收回来 。 眼下逼得他必须早做收复台湾决定的形势 , 则源于清军在福建的反扑 。

1660年的金(门)厦(门)保卫战中 , 郑成功虽然取得胜利 , 迫使清军统帅达素自杀 , 但他更加清楚地认识到 , 必须赶紧找到一块新的根据地 , 进可攻退可守 。 而且 , 面对军中人心浮动 , 他也需要一条新的出路 , 来收拾和凝聚军心 。

主客观因素叠加 , 推动了郑成功开始落实收复台湾的计划 。

然而 , 当郑成功在军事会议上抛出这一计划时 , 却遭到了军中一大批文臣武将的激烈反对 。 去过台湾的吴豪直接拆穿何斌的谎言 , 什么“沃野千里” , 屁 , 那里荒凉不毛 , 还容易水土不服 。 吴豪还强调 , 荷兰殖民者“炮台利害 , 水路险恶 , 纵有奇谋 , 而无所用 , 虽欲奋勇 , 而不能施” 。

这些话把复台的困难想得很大 , 又把复台的好处说得很小 , 很快就得到了一批将领的附议 。

但很明显 , 这些话 , 郑成功不爱听 。 他无奈宣布散会 , 择日重议复台事宜 。

第二次军事会议上 , 部将马信有所松动 , 提议可派小股部队赴台试水 , 而杨朝栋赞成直接出兵 。 郑成功很满意 , 大赞杨朝栋 , 说他的发言可破“千古疑惑” 。

就这样 , 尽管反对声音仍然占主流 , 郑成功还是愉快地决定:出兵东征 , 收复台湾!

顺带说一下 , 何斌为什么要极力怂恿郑成功收复台湾呢?原因其实也不难理解 , 征税事件爆发后 , 在荷兰统治下的台湾 , 何斌尽管曾贵为华商首富 , 眼下已经一无所有;而一旦郑成功复台成功 , 他何斌才有可能东山再起 。 所以 , 他把一生的希望都寄托在郑成功身上 。

郑成功的思想中 , 确实有一些“政权领土”的观念 , 但真正促成他采取复台行动的 , 则是抗清新形势下另建根据地的现实需要 。

现在我们说郑成功是民族英雄 , 何斌也为收复台湾作出极大的贡献 , 这虽然都是以结果论英雄 , 但都没毛病 。 假如以动机来评判 , 那郑成功和何斌又成什么人呢?所以我一直强调 , 评价历史人物 , 不应以动机、而应以结果为标准 , 原因就在这里 。


天命轮回,1661年收复台湾往事

天命轮回 , 1661年收复台湾往事// //

▲荷兰人据点热兰遮城 , 又称安平古堡(摄图网授权)

1661年4月21日 , 37岁的国姓爷郑成功率领2.5万名官兵 , 数百艘战船从厦门出发 , 揭开收复台湾的序幕 。 何斌作为向导随征 。

这个时间的选择 , 恰到好处 。 一方面 , 当时顺治驾崩 , 清廷处于“国丧”的特殊时期 , 无暇顾及郑成功;另一方面 , 郑成功一年多前北伐失败后 , 台湾方面就盛传他要出兵复台 , 荷兰东印度公司大本营——巴达维亚(今印尼雅加达)派来了一批援军守卫台湾 , 结果不见郑军动静 , 1661年2月 , 部分援军又返回巴达维亚 。

空窗期就这样出现了 。

4月30日 , 郑成功的舰队从荷方设防空虚的鹿耳门水道突入大员港 , 登陆成功 , 荷兰守军以为神兵从天而降 。 因为这条水道平时海水很浅 , 海底都是石头浅滩 , 荷兰人还把损坏的船只沉入海底 , 构建出一道天险 。 谁知道郑成功利用海上涨潮之机 , 巧渡鹿耳门 , 一直冲到赤嵌城附近 , 向荷军展开猛攻 , 杀了他们个措手不及 。

史学家认为 , 郑成功采用这一路线 , 可能正是听从了久居台湾、对当地港道状况十分熟悉的何斌的建议 。 所以说郑成功出兵收复台湾 , 何斌功不可没 。

接下来的一场海战 , 郑成功大获全胜 , 荷兰方面仅有一条小通讯船玛利亚号逃跑掉 , 其他三条战舰均战毁 。 郑成功对跑掉的玛利亚号亦不在意 , 当时台风季将开始 , 大部分时间海上只刮南方 , 一艘帆船不可能顶风航行到巴达维亚通风报信 。

仅用了四五天时间 , 郑军就拿下赤嵌城 。

荷兰殖民者在台湾的总兵力大概1600多名 , 其中四五百名在赤嵌城 , 绝大部分在中心据点热兰遮城 。 郑成功随后兵分水陆进击热兰遮城 。

热兰遮城堡采取了最先进的文艺复兴式城堡设计 , 不仅城高墙厚 , 而且每个角落都有箭头型的堡垒向外突出 , 可以形成交叉火力 , 使得整座城没有任何死角 。 郑军损伤惨重 , 对热兰遮却久攻不下 。 台湾长官揆一明知兵力处于下风 , 却凭借城堡优势 , 拒不投降 , 苦撑等待巴达维亚的援军到来 。

强攻不行 , 转而围城 。 热兰遮城已是一座孤城 。 郑成功改变策略 , 布下兵力 , 绕城挖深壕 , 希望以断水断粮的方式 , 逼迫揆一投降 。 这一围 , 就是整整9个月 。 期间 , 双方互使间谍战、攻心战 , 以及各种突围与反突围战斗 , 简直比电影还精彩 。

郑成功多次写信对揆一劝降 , 说:“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 , 久为贵国所踞 , 今余来索 , 则地当归我 , 珍瑶不急之物 , 悉听而归 。 ”

这是何等霸气的英雄气概 , 既义正辞严 , 又宽宏大量 。

揆一的态度却十分强硬 , 鼓动热兰遮的士兵继续抵抗 , 并不时谎称巴达维亚的援军就快到了 。

果不其然 , 逃跑的玛利亚号绕道菲律宾 , 花了两个月竟然奇迹般地回到巴达维亚 , 搬来了10艘战舰的救兵 。 这大大出乎郑成功的意料之外 。

当荷兰舰队突然到来时 , 郑成功措手不及 。 当时 , 他的军队正分散在台湾各地从事屯垦活动 , 以解决粮食危机 。 好在天佑中华 , 一场台风让荷兰援军不得不退到澎湖 , 等到他们重返热兰遮时 , 郑军已经完成了集结 。

最终 , 经过两场海上战斗 , 荷兰援军被击沉和被俘虏战舰8艘 , 他们的海军统领 , 跑了 。

热兰遮城的荷军闻讯 , 士气消沉 。 加上此时城内瘟疫开始蔓延 , 能打的荷军仅剩三四百人 , 他们更加消极怠战 。 揆一向他们许诺以重金 , 都起不到什么效果 。

城破之时 , 指日可待 。


天命轮回,1661年收复台湾往事

天命轮回 , 1661年收复台湾往事// //

▲郑成功发兵台湾(电影截屏)

历史的结果 , 不是一早就写定的 。 史学家在讲到这场复台之战时 , 屡屡庆幸天佑中华 , 郑成功如有神助 。

郑成功虽然在兵力上对台湾的荷军形成绝对优势 , 但有两大潜在威胁 , 只要一个奏效 , 能否拿下台湾大成疑问:

一个是荷兰战舰在火力、航行等方面均大大超过郑成功的水军 , 而且巴达维亚的援军随时可能出现 , 这对疲于围城、屯垦的郑军 , 是巨大的威胁 。 如前所述 , 若非适时出现的台风 , 战果或许改写也未可知 。

另一个是清军的可能介入 。 清廷如果介入这场战争 , 矛头肯定指向郑成功 , 而不是荷兰殖民者 。 一旦出现清军与荷军联合剿杀郑成功的局面 , 战后荷兰继续窃据台湾是毋庸置疑的 。 事实上 , 郑成功围困热兰遮期间 , 一条荷兰商船曾进入泉州 , 两名荷兰代表甚至被送到福州与靖南王耿继茂会面 , 并给揆一带回了清军愿与荷兰共同攻打郑成功的意向 。 结果 , 因为沟通障碍和荷兰人内讧 , 这一对郑成功最坏的联合局面才未形成 。

1662年1月底 , 围城将近9个月之时 , 郑成功采取了投降过来的荷军一名军官的建议 , 在巴达维亚或中国大陆的救兵到来之前 , 对热兰遮城发动最后的总攻 。

攻城的具体建议是以堡垒对抗堡垒 。 郑军新建3座炮台 , 以重型炮弹猛轰 , 两小时内发射炮弹2500发 , 硬是在热兰遮城堡南面打开了一个缺口 , 并迅速占领了一个突出的支堡 。

利用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 , 郑军从这个支堡猛轰热兰遮城内部 , 揆一束手无策 , 宣布投降 。

1662年2月1日 , 揆一代表荷兰殖民当局签字 , 结束了荷兰侵略者对台湾长达38年的侵占历史 。

史学家认为 , 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 , 是大航海时代以来东西方国家之间的第一场正面大战 。 郑成功代表东方国家取得胜利 , 使台湾回归祖国 , 不愧是民族英雄 。


天命轮回,1661年收复台湾往事

天命轮回 , 1661年收复台湾往事// //

▲康熙打算平定台湾(电视剧照)

但关于台湾归属之争 , 并未就此落幕 , 后面的历史同样值得叙述 。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 , 何斌作为郑成功的重要幕僚 , 协助稳定了台湾的秩序 。 郑成功按照大陆的行政体制 , 建立起府县制度 , 并遥奉南明永历政权为正朔 。 这相当于把台湾纳入南明王朝的疆域之中 。

南明与大清 , 一直在争夺中国的正统权 。 与荷兰殖民者的外来侵略不同 , 这属于祖国内部政权交战 。

郑成功雄才大略 , 可惜天不假年 。 在他收复台湾大约5个月后 , 就心力交瘁 , 卧病而亡 , 享年仅38岁 。 他原本想发兵攻打吕宋(今菲律宾)的西班牙殖民者 , 至此也计划“烂尾” , 不然历史可能还要改写一次 。

郑成功的儿子郑经继位 。 郑成功原来称台湾为“东都” , 意为南明的东方首都;郑经一上台 , 就改“东都”为“东宁” , 俨然以“东宁国”国王自居 。

清廷多次派人向郑经喊话 , 要其归顺 。

郑经不从 , 却也没有与大清争中国正统的志向 , 而是要清廷按朝鲜例对待台湾 , 作为清朝的属国来朝进贡 。 这实际上已经偏离了郑成功的路线 , 要知道郑成功至死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而郑经的要求是想台湾独立为国 。

郑成功泉下有知 , 岂能瞑目?

连康熙也怒了 , 对郑经的分裂主义行径严词拒绝:“台湾本属中国版图 , 又都是中国人 , 岂可按外国例!”

双方谈判破裂 , 战事重开 。 郑经一度趁着“三藩之乱” , 反攻福建 , 康熙帝下令反击 , 将郑军逐回台湾 , 又再谈判 。

在大陆政权未稳的情况下 , 康熙坚持走“文统”路线为主 。 两岸就这样谈谈打打 , 一直处于敌对状态 。

直到康熙二十年(1681) , 郑经去世 , 他年幼的儿子郑克塽继任王位 。 此时 , 康熙已彻底平定了“三藩之乱” , 遂决定对台湾采取“武统”路线 。

这个时候 , 他再度起用精于海战的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 。 早在康熙三年(1664) , 施琅就曾为福建水师提督 , 半年内三次进军台湾 , 结果均因飓风影响 , 失败告终 。

时隔近20年后 , 康熙二十二年(1683) 。

6月14日 , 施琅指挥清军跨海东征 , 经过七天激烈战斗 , 攻克澎湖 , 全歼郑军精锐 。 郑克塽审时度势 , 最终采取大将刘国轩的建议 , 归顺清廷 。

8月11日 , 清军进驻台湾 , 实现和平统一 。

历史的诡异之处在于 , 率军拿下台湾的施琅 , 曾经是郑芝龙、郑成功父子的部下 , 又与郑成功、郑经父子有不共戴天之仇 。 1651年 , 为了是否处死一名亲兵 , 施、郑关系破裂 , 郑成功气急败坏 , 杀了施琅的父亲和弟弟 , 逼得施琅投奔清军 。 1680年 , 施琅的侄子因谋划反郑投清一事泄露 , 家族70余人全被郑经杀害 。

所以 , 当施琅再任福建水师提督时 , 曾说要一雪父弟子侄之仇 。

不过 , 当施琅以胜利者身份登上台湾岛时 , 他还是分清了公义与私仇 。 有人提醒他 , 复仇的机会来了 。 施琅却不为所动 , 反而亲自到郑成功庙拜祭 , 并说“当日杀吾父者已死 , 与他人不相干” 。 他放下个人、家族恩怨 , 使台湾军民消除了施琅平台是为了复仇的疑虑 , 从而稳定了台湾的局势 。

历史学者李细珠有段话说得很精妙 , 他说:“历史有时候很是吊诡 。 郑成功与康熙时期平台主将施琅本是一对世仇冤家 , 但是 , 从郑成功驱荷复台到康熙统一台湾 , 正是完成中国领土与主权统一的一脉相承的两个步骤 , 而这恰恰又是郑成功与施琅足以彪炳史册的历史贡献 。 历史的辩证法奥妙无穷 。 ”

以上种种 , 都是17世纪的故事 , 距今不过300多年 。

天命轮回 , 历史是可以随时回望的 。


天命轮回,1661年收复台湾往事

天命轮回 , 1661年收复台湾往事// //

参考文献:

1.欧阳泰 (Tonio Andrade) :《1661 , 决战热兰遮》 , 陈信宏译 , 九州出版社 , 2014年

2.连横:《台湾通史》 , 广西人民出版社 , 2005年

3.陈碧笙:《郑成功历史研究》 , 九州出版社 , 2000年

4.陈思:《再论“何斌事件”的前因后果——兼议郑成功收复台湾前的一系列动作》 , 《台湾研究集刊》 , 2016年第5期

5.陈国强:《论郑成功收复台湾》 , 《云南社会科学》 , 1989年第1期

6.施宣圆:《施琅“复台”和“保台”的历史功绩》 , 《探索与争鸣》 , 2006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