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人的立皂牢服牛马,会不会产生一千个“吕不韦”呢?


殷商人的立皂牢服牛马,会不会产生一千个“吕不韦”呢?

殷商人的立皂牢服牛马 , 会不会产生一千个“吕不韦”呢?// //

中国最早的市场起源于物物交换 , 在日常生活的需求之外 , 未知和新鲜感让交易活动长葆活跃 , 在部族与部族之间 , 城池与城池之间就逐渐建立起更为规范的市场 。 《周易》载:“神农日中为市 , 致天下之民 , 聚天下之货 , 交易而退 , 各得其所 。 ”上古时代的人们对于物品的交易需求量极大 , 其间甚至发展出一支擅长市场贸易的部族名为商族 , 其祖先中有个叫王亥的人 , 驯服牛马南北奔忙 , 专门从事商品贸易 。 《山海经》载:“有人曰王亥 , 两手操鸟 , 方食其头 。 王亥托于有易、河伯仆牛” , 《管子》载:“立皂牢 , 服牛马 , 以为民利” , 皆是在说商族人的贸易之事 , 商族人对贸易之事是非常重视的 。

《周礼》载:“府藏皆有贾人 , 以知物价 。 食官 , 官禀之” , 士和庶人要在国家规定的地方活动 , 而在他们活动最为频繁的地方绝对就包括有市场之地 。 在士这个阶层中 , 有很多负责管理市场的小吏 , 因此春秋战国还有士农工商的说法 。 在春秋战国时代人分五级 , 所谓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和庶人 , 处于最底层的士和庶人往往混迹成群 , 而市井之地则是他们常常出没的地方 。 所谓“世子过市 , 罚一帟;命夫过市 , 罚一盖;命妇过市 , 罚一帷 。 ”作为周人贵族而言 , 是不允许随便出入市场的 , 随意出现在市场的还会受到惩罚 , 这是周人重农抑商的出处 。 这些人群往往被王侯贵族们视作为低等人群 , 即便依靠市场贸易富甲一方 , 也很难在社会中获取很高的地位 。


殷商人的立皂牢服牛马,会不会产生一千个“吕不韦”呢?

殷商人的立皂牢服牛马 , 会不会产生一千个“吕不韦”呢?// //

史书有载:“古者相聚汲水 , 有物便卖 , 因成市 , 故日市井” , 这就是说古时候的市场大多出现在水源附近 , 后来还有市井的说法 。 按理来说 , 市场贸易的法则就是自由买卖 , 可是很多时候市场往往受到诸多法则的制约 。 在春秋战国时代 , 代表权力象征的圭璧金璋等物品 , 还有宗庙礼器就是不允许在市场上销售的 , 按照这种规定今天我们的古董和礼品市场都是要取缔的 。 市场贸易的法则完全依靠周天子所裁决 , 周宣王就曾经颁布命令杜绝在王城外的市场买卖弓箭兵器 。 但商品贸易之事本身就是以逐利为目的 , 当利润超越十倍甚至百倍之时 , 即便是违法之事也会有人去做 , 春秋战国的战场之上就有很多商人买卖兵器 。

齐桓公九合诸侯的时候 , 与列国签订商业贸易保护法则 , 其中即有“无忘宾旅、无遏籴”的规定 , 就是要保护来往客商和粮食贸易 , 而齐国人所推行的“市赋百取二 , 关赋百取一……修道路 , 偕度量 , 一称数 , 薮泽以时禁发之”等则更是便利于市场贸易的政策 , 齐国此后即出现“商无废利 , 民无游日 , 财无砥滞”的良好发展格局 , 到战国时代的齐国可说是商业贸易最为发达的诸侯国 , 所谓“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 。 此后的诸侯列国会盟之时 , 大多时候皆会签订类似的贸易保护条款 , 列国皆对市场行保护之策 , 就是重农抑商的秦孝公也支持自由贸易 , 晋国有“清关易道 , 通商宽农” , 楚国有“通鱼盐之货 , 其民多贾” , 卫国也有“务财训农 , 通商惠工” 。


殷商人的立皂牢服牛马,会不会产生一千个“吕不韦”呢?

殷商人的立皂牢服牛马 , 会不会产生一千个“吕不韦”呢?// //

春秋战国数百年里 , 列国王室对商人的争论可能是不眠不休的 , 因为这些商人逐利的本性 , 导致很多商人与朝野贵族蝇营狗苟 , 甚至对朝政大事形成影响 。 当时的列国交界之地往往活跃着很多商人 , 他们掌握着很多战争的信息 , 为交战的诸侯国们提供着敌国内情 , 继而开展着低买高卖的交易活动 , 他们富则名噪江湖 , 富则从政经营起更为庞大的权力和财富领域 , 甚至影响着列国朝局的走向和储君人选的更替 , 如吕不韦、管仲、弦高、子贡、陶朱等辈皆为如此 。 商人们穿行列国 , 拥有着相当的政治敏锐度 , 尤其擅长“观凶饥 , 审国变” , 管仲最早就是在市场中从事商业活动 , 而吕不韦则更是富甲六国的巨商 , 他们大多依靠财富打通了通往朝堂的道路 , 成为一国之权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