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狼山之战,一场生与死的战役,千年之后仍令人心潮澎湃!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白狼山之战 , 一场生与死的战役 , 千年之后仍令人心潮澎湃!
白狼山之战 , 一场生与死的战役 , 千年之后仍令人心潮澎湃! 太史慈子义
【原文】曹操将击乌桓 , 诸将皆曰:“袁尚亡虏耳 , 夷狄贪而无亲 , 岂能为尚用!今深入征之 , 刘备必说刘表以袭许 , 万一为变 , 事不可悔 。 ”郭嘉曰:“公虽威震天下 , 胡恃其远 , 必不设备 , 因其无备 , 卒然击之 , 可破灭也 。 且袁绍有恩于民夷 , 而尚兄弟生存 。 今四州之民 , 徒以威附 , 德施未加 , 舍而南征 , 尚因乌桓之资 , 招其死主之臣 , 胡人一动 , 民夷俱应 , 以生蹋顿之心 , 成凯觎之计 , 恐青、冀非己之有也 。 表坐谈客耳 , 自知才不足以御备 , 重任之则恐不能制 , 轻任之则备不为用 , 虽虚国远征 , 公无忧矣 。 ”操从之 。 行至易 , 郭嘉曰:“兵贵神速 。 今千里袭人 , 辎重多 , 难以趋利 , 且彼闻之 , 必为备 。 不如留辎重 , 轻兵兼道以出 , 掩其不意 。 ”
初 , 袁绍数遣使召田畴于无终 , 又即绶将军印 , 使安辑所统 , 畴皆拒之 。 及曹操定冀州 , 河间邢颙谓畴曰:“黄巾起来 , 二十馀年 , 海内鼎沸 , 百姓流离 。 今闻曹公法令严 。 民厌乱矣 , 乱极则平 , 请以身先 。 ”遂装还乡里 。 畴曰:“邢颙 , 天民之先觉者也 。 ”操以颙为冀州从事 。 畴忿乌桓多杀其本郡冠盖 , 意欲讨之而力未能 。 操遣使辟畴 , 畴戒其门下趣治严 。 门人曰:“昔袁公慕君 , 礼命五至 , 君义不屈 。 今曹公使一来而君若恐弗及者 , 何也?”畴笑曰:“此非君所识也 。 ”遂随使者到军 , 拜为蓚令 , 随军次无终 。
时方夏水雨 , 而滨海洿下 , 泞滞不通 , 虏亦遮守蹊要 , 军不得进 。 操患之 , 以问田畴 。 畴曰:“此道 , 秋夏每常有水 , 浅不通车马 , 深不载舟船 , 为难久矣 。 旧北平郡治在平冈 , 道出卢龙 , 达于柳城 。 自建武以来 , 陷坏断绝 , 垂二百载 , 而尚有微径可从 。 今虏将以大军当由无终 , 不得进而退 , 懈弛无备 。 若嘿回军 , 从卢龙口越白檀之险 , 出空虚之地 , 路近而便 , 掩其不备 , 蹋顿可不战而禽也 。 ”操曰:“善!”乃引军还 , 而署大木表于水侧路傍曰:“方今夏暑 , 道路不通 , 且俟秋冬 , 乃复进军” 。 虏候骑见之 , 诚以为大军去也 。
操令畴将其众为乡导 , 上徐无山 , 堑山堙谷 , 五百馀里 , 经白檀 , 历平冈 , 步鲜卑庭 , 东指柳城 。 未至二百里 , 虏乃知之 。 尚、熙与蹋顿及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之等将数万骑逆军 。 八月 , 操登白狼山 , 卒与虏遇 , 众甚盛 。 操车重在后 , 被甲者少 , 左右皆惧 。 操登高 , 望虏阵不整 , 乃纵兵击之 , 使张辽为先锋 , 虏众大崩 , 斩蹋顿及名王已下 , 胡、汉降者二十馀万口 。 辽东单于速仆丸与尚、熙奔辽东太守公孙康 , 其众尚有教千骑 。 或劝操遂击之 , 操曰:“吾方使康斩送尚、熙首 , 不烦兵矣 。 ”九月 , 操引兵自柳城还 。 公孙康欲取尚、熙以为功 , 乃先置精勇于厩中 , 然后请尚、熙入 , 未及坐 , 康叱伏兵禽之 , 遂斩尚、熙 , 并速仆丸首送之 。 诸将或问操:“公还而康斩尚、熙 , 何也?”操曰:“彼素畏尚、熙 , 吾急之则并力 , 缓之则自相图 , 其势然也 。 ”操枭尚首 , 令三军:“敢有哭之者斩!”牵招独设祭悲哭 , 操义之 , 举为茂才 。 时天寒且旱 , 二百里无水 , 军又乏食 , 杀马数千匹以为粮 , 凿地入三十馀丈方得水 。 既还 , 科问前谏者 , 众莫知其故 , 人人皆惧 。 操皆厚赏之 , 曰:“孤前行 , 乘危以徼幸 。 虽得之 , 天所佐也 , 顾不可以为常 。 诸君之谏 , 万安之计 , 是以相赏 , 后勿难言之 。 ”
十一月 , 曹操至易水 , 乌桓单于代郡普富卢、上郡那楼皆来贺 。 师还 , 论功行赏 , 以五百户封田畴为亭侯 。 畴曰:“吾始为刘公报仇 , 率众遁逃 , 志义不立 , 反以为利 , 非本志也 。 ”固让不受 。 操知其至心 , 许而不夺 。 --摘自《资治通鉴》第65卷
【注解】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年) , 曹操力排众议 , 听从郭嘉之议 , 出兵讨伐乌桓 。 北伐乌桓曹操虽然多做准备工作 , 如修筑了平虏渠(今河北饶阳县至沧州市)和泉州渠(今天津市宝坻、武清二县境) , 以通漕运 , 但这次北伐之路相当坎坷 。 五月 , 曹操亲率大军到达无终(今天津市蓟州区) 。 时正雨季 , 道路积水 , 曹操从田畴之议 , 曹操大军登徐无山(今河北玉田北) , 出卢龙塞(今河北喜峰口附近) , “堑山堙谷五百余里” , 直指乌桓老巢柳城(今辽宁朝阳南) 。
从曹操此次北上带到无终的将领来看 , 除了本地人田畴 , 就是一些骁勇的“骑将” , 可见曹操是做好大规模骑兵作战的准备 , 他们分别是:张辽、徐晃、张郃、张绣、韩浩、史涣、鲜于辅、阎柔、曹纯;另外有牵招、郭嘉等人 。 八月 , 曹操急行军登上白狼山(今辽宁省喀左县大阳山) , 袁尚、袁熙与乌桓匆忙应战 , 白狼山之战 , 张辽、张郃作为先锋 , 大破敌军 , 连乌桓单于蹋顿也被斩杀 , 降者达二十多万 , 这一战中曹纯的虎豹骑发挥巨大作用 , 战后曹纯也被加封为高陵亭侯 。 接着 , 曹操一举攻克柳城(今辽宁朝阳) , 袁尚、袁熙投奔辽东郡太守公孙康 , 曹操采纳郭嘉之计 , 没有继续追击 , 而坐观局势 , 声言等待公孙康把二袁首级送来 。 9月曹军从柳城撤军 , 不久 , 果然公孙康伏杀袁尚、袁熙及辽东单于速仆丸(苏仆延) , 并将首级送给曹操 , 表示归附之意 。
白狼山之战 , 一场生与死的战役 , 千年之后仍令人心潮澎湃!// //
曹操击败乌桓 , 彻底消灭了袁氏残余势力后 , 除关西地区尚被马腾、韩遂占领外 , 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 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 , 结束了北方地区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 , 使北方边境得到安宁 。 如今 , 白狼山依然挺拔秀丽 , 承受着萧萧风雨的洗礼 。 似乎在静静的回忆着当年的白狼山战争的情景 , 也见证着中华北方的民族大统一、大团结 , 俯瞰着当今白狼山下的人民奋发图强 , 勤奋劳作的身影 。 这时细雨渐停 , 白云悠悠 , 从山峰掠过 , 给人以遐想 。
白狼山之战 , 一场生与死的战役 , 千年之后仍令人心潮澎湃!// //
曹操北伐乌桓返师途中 , 东临碣石作千古名赋《观沧海》 , 这也是我最早接触曹操的一首四言诗 。
东临碣石 , 以观沧海 。
水何澹澹 , 山岛竦峙 。
树木丛生 , 百草丰茂 。
秋风萧瑟 , 洪波涌起 。
日月之行 , 若出其中 。
星汉灿烂 , 若出其里 。
幸甚至哉 , 歌以咏志 。
白狼山之战 , 一场生与死的战役 , 千年之后仍令人心潮澎湃!// //
涉及到的相关地名可参阅《读史方舆纪要》 。
○ 徐无山 , 县东北二十里 。 后汉末 , 田畴入徐无山 , 营深险平敞地而居之 , 百姓归之 , 至五千余家 。 建安十一年(206年) , 曹操伐乌桓 , 令畴为乡导 , 上徐无山 。 是也 。 今其山绵延深广 。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一·北直二》
○ 卢龙塞 , 《通典》:在平州城西北二百里 。 《水经注》:濡水东南径卢龙塞 , 塞道自无终县东出度濡水 , 向林兰陉 , 东至青陉 。 卢龙之险 , 峻阪萦折 , 故有九峥之名 。 又有卢龙城 , 魏武征蹋顿时所筑也 。 《后汉纪》建安十一年(206年) , 曹操征乌桓 , 出卢龙塞 , 堑山堙谷五百余里 。 后人亦谓之长堑 。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七·北直八》
○ 白狼山 , 在营州西南 。 《志》曰:近故凡城界 , 汉白狼县以此名 。 曹操伐乌桓 , 登白狼山 , 望柳城 , 卒与敌遇 , 操纵击 , 大败之 。 或谓之白鹿山 。 晋元兴三年(404年) , 后燕主慕容熙游畋 , 北登白鹿山 , 东逾青岭 , 南临沧海而还 。 郦道元曰:白鹿山 , 即白狼山矣 。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十八·北直九》
- 官渡之战袁绍大败于曹操,但他真的昏庸无能吗?
- 周瑜:赤壁之战中把自己毕生的才华发挥的淋漓尽致
- 骗过了秦始皇,徐福东渡是一场有计划的移民
- 老年人都很少知道!日本投降后,中日还爆发过一场战争!
- 团结就是力量:张辽、李典、乐进逍遥津之战
- 三国时期一场小女人争风吃醋而引发的命案和战争
- 真定之战:朱允炆擅自调离老将致全盘皆输
- 用一场演出来诠释三亚历史,根本做不到,但是三亚千古情可以
- 《三国志14》“汉中之战”剧本介绍 刘皇叔晋位汉中王
- 《三国志14》汉中之战剧本介绍 三国鼎立局势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