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时期的飞将李广,一生的仕途为什么总是不顺呢?

据《资治通鉴》记载 , 汉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 , 战无不胜的匈奴人又耀武扬威地挥兵南下 , 入侵上谷郡(今河北省怀来县) , 在那里烧杀抢掠 , 无恶不作 。 面对匈奴的恶行 , 上次在马邑因为保密工作做得不到家功亏一篑的汉武帝 , 早就憋足了一股劲 , 要和匈奴大干一场 , 以扫积郁 。

于是 ,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 , 果断地任命初出茅庐的卫青为车骑将军 , 并寄以厚望 , 击退匈奴 。 这次用兵 , 汉武帝还煞费苦心地兵分四路 。 卫青从上谷郡出兵 , 骑将军公孙敖从代地出兵 , 轻车将军公孙贺从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出兵 , 引人注目的飞将军李广从雁门出兵 , 他们手中各带一万精骑 , 合围屯兵在边贸市场附近的匈奴军队 。 结果除了首次出战的卫青高奏凯歌 , 直捣龙城(此是匈奴人祭扫天地祖先的圣地) , 斩敌700人 , 打破了多年来匈奴不败的神话 , 历史意义非常重大 , 也大大鼓舞了汉人的斗志 。 “骑奴”卫青的军事天才也令皇帝眼前一亮 , 从此卫青一路凯歌战果累累 。


汉武帝时期的飞将李广,一生的仕途为什么总是不顺呢?

汉武帝时期的飞将李广 , 一生的仕途为什么总是不顺呢?// //

只可惜另三路汉军却两路失败 , 一路无功而返 。 公孙贺空手而回 , 公孙敖损兵七千 , 最丢脸的居然是很会打仗有“飞将军”美名的李广 , 他不仅败得一塌糊涂 , 甚至于作为主将的他居然还被匈奴人活捉了 , 这就糗大了 。

曾经把匈奴人戏耍得灰头土脸的李广 , 最后靠装死麻痹敌人 , 才机智地夺得匈奴人坐骑 , 打马狂奔逃回汉国 , 要多狼狈有多狼狈 。 这样的“战绩” , 难怪唐朝诗人王勃也曾留下“李广难封”的慨叹 , 毕竟你是一个实打实的败将也 , 无话可说 。

其实 , 李广虽然很会打仗 , 也很受士兵的拥戴 , 却不大会“治军”(相对于正统而言) , 几乎是“军民鱼水情”官兵平起平坐 , 你拍我胸脯我拍你大腿 , 大家爱干什么就干什么 , 其乐融融 , 没什么纪律可言 , 李广一生与匈奴军队大小战斗70多次 , 威振敌胆 , 却难封侯 , 最后还以最悲壮的自杀了却残生 , 大概和他的治军模式有关 。


汉武帝时期的飞将李广,一生的仕途为什么总是不顺呢?

汉武帝时期的飞将李广 , 一生的仕途为什么总是不顺呢?// //

有人曾总结了李广一生倒霉的深层原因 , 大致是生不逢时、运气太差、性格缺陷 , 最终被竞争对手挤兑 , 又被对他观感不是很好的皇帝摒弃 , 最重要的一点可能就是太追求战斗的随心所欲 , 常常别出心裁 , 输在了没有纪律和毫无章法上 , 就像跳水运动员追求高难度动作常常招致失败一样(比如说他常常窜到敌人眼皮底下才放箭 , 果然也有百发百中的效果) 。

据《资治通鉴》报道 , 就在马邑之战的前一年六月 , 其时驻守云中郡的李广 , 突遭免职 , 大概和他带兵的标新立异有点关系 , 同时被解除军职的还有另一名将程不识 , 他那时驻守雁门郡 。

这两位仁兄带兵套路正好相反 , 李广行军布阵没有固定编制和行列阵势 , 总是强调临场发挥及随机应变 , 也大都有点效果 。 反正李广用兵 , 很喜欢标新立异 , 别人用过的都不想用 , 他总是喜欢选择水草肥美的地方驻扎下来 , 然后人人自便 , 形同放羊 , 近于流寇 , 你就是赌钱也无所谓 , 而且夜间也不设岗哨(除了在远处派监视敌军的侦察哨兵) , 军中文书也简单至极 , 形同虚设 , 却很少出事;而另一名将程不识刚好相反 , 强调纪律 , 讲究程序 , 常常加班加点 , 防备不懈 , 也没事发生 。 程不识曾煞有介事地比较这两种迥然不同的战法 , 各有利弊 , 最终的结果是匈奴人更害怕李广 , 而且士兵们也更加愿意跟随李广作战 , 就图那份自由自在 。


汉武帝时期的飞将李广,一生的仕途为什么总是不顺呢?

汉武帝时期的飞将李广 , 一生的仕途为什么总是不顺呢?// //

为此 , 历史牛人司马光曾评价李广的战法是凶多吉少 。 这从李广一生的坎坷从军经历可见一斑 。 一生历文帝、景帝和汉武三帝 , 终生与匈奴作战 , “但使龙城飞将在 , 不教胡马度阴山” , 让匈奴畏惧如虎的猛将 , 最终还是因为用兵飘忽经常出现状况 , 而在漠北之战中迷失道路 , 失期未能参战 , 因怕受审对质愤愧自杀 , 让人扼腕长叹 。

对于李广的“超常规”用兵 , 司马光曰:《易》曰:“师出以律 , 否臧凶 。 ”大意就是说 , 军队一出动就得有严格的军纪约束 , 否则不论胜败都是凶多吉少 。 李广倒好 , 率兵作战总是纪律松弛 , 人人自便 , 近乎“军中有戏言” , 换句话说没有言必出行必果 , 始终都会有偏差甚至招致失败 。

如果只靠李广的奇才 , 庶几可能获胜 , 但如果要把之推广开来 , 那就会贻害无穷!因为说到底 , 人的本性都好逸恶劳 , 如果没有严格的军纪 , 那么没有如李广这种能镇得住场面的军神时 , 势必因接近祸害时自乱阵脚 , 不能形成有章法的阵势而遭致失败 。


汉武帝时期的飞将李广,一生的仕途为什么总是不顺呢?

汉武帝时期的飞将李广 , 一生的仕途为什么总是不顺呢?// //

所以 , 即便程不识治军严苛烦扰 , 至少打仗会有章可循 , 进退有据 , 不会乱套 , 即使打不了胜仗 , 还可以保证不失败或败得一塌糊涂;但如果用李广的方法 , 却很少能避免全军覆灭的结局 , 得不偿失 。

基于此 , 虽然跟着李广打仗很灵活 , 很随心所欲 , 很爽 , 却因为太飘忽没有章法 , 也比较容易大起大落 , 有时输得主帅都被俘虏 , 公元前129年的这一次战役他被匈奴活捉逃回之后 , 还差点被军法处斩 , 最后用钱赎罪才削职为民 , 逃过一劫 , 便是明证 。

为什么同是身先士卒爱兵如子 , 出身低微的卫青就能总是打胜仗?皆因卫青是一个视野开阔、眼界奇高的军事天才 , 除了有勇有谋 , 还有常人所没有的全盘统筹能力 , 进退有据 , 终成大器 。 而李广 , 虽然仗打了不少 , 却太飘忽 , 最后一役甚至汉武帝不准他正面对敌 , 也反衬出了汉武帝的知人善任 , 是英明皇帝 。


汉武帝时期的飞将李广,一生的仕途为什么总是不顺呢?

汉武帝时期的飞将李广 , 一生的仕途为什么总是不顺呢?// //

总之 , 在卫青首次出征 , 就直捣龙城打破匈奴不败金身之后 , 接下来就是匈奴人的不尽恶梦 , 在经历了十年的穷追猛打之后(后来卫青还七战七捷) , 于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 , 大将军卫青战胜匈奴伊稚斜单于 , 骠骑将军霍去病大败匈奴左贤王 , 封狼居胥山为止 , 从此彻底解决了匈奴之患 , 也让汉武帝立下万世景仰的“绝世武功” , 可谓是大快人心 。

(注:本文转载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