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黄仁宇:这位最知名华人史家,为何被辞退,几十年找不到工作?

近30多年来 , 《万历十五年》及其作者黄仁宇 , 在大陆可谓红得不可思议 。 以至于去年的名剧《人民的名义》热播时 , 在镜头里 , 高育良书记政务丛脞之余 , 都不忘数次谆谆教诲美女小三要勤读《万历十五年》 。


谈黄仁宇:这位最知名华人史家,为何被辞退,几十年找不到工作?

谈黄仁宇:这位最知名华人史家 , 为何被辞退 , 几十年找不到工作?// //

黄仁宇(1918-2000) , 出生湖南长沙

黄氏风靡大陆数十年 , 不要说读书界 , 在大众中都可能是知名度最高的华人历史学家 。 按理说 , 他应该被他所在的美国学术界奉为泰山北斗 。 可蹊跷的是 , 早在1979年那个夏天 , 61岁的黄仁宇就被他所在纽约州立大学纽普兹分校辞退 , 瞬间失去了正当经济来源 , 晚景凄凉 。 如果不是《万历十五年》在大陆偶然爆红 , 可以有些版税收入可贴补家用 , 只怕春深冬寒 , 日子要更难熬吧 。

关于他为什么会被辞退的原因 , 这些年也有很多议论 。 以我的阅读体会 , 有些很有道理 , 有些可能过度解读了 。 实际上 , 要我说句大实话 , 1979年 , 作为学界小人物的黄氏 , 他的被辞退事件 , 并没有那么复杂 。

黄先生1918出生 。 他学历史是半路出家 , 学术生涯开始于知天命之年 , 甚至是误打误撞走上研究之路 。 他有生之年 , 在美国学术界 , 一直都是郁郁不得志的小人物 , 著作至今也没引起多大的重视 , 他当年的被辞退 , 也不过就是学海微澜 。


谈黄仁宇:这位最知名华人史家,为何被辞退,几十年找不到工作?

谈黄仁宇:这位最知名华人史家 , 为何被辞退 , 几十年找不到工作?// //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剧照

黄先生是国民党军人出身 。 曾经参与战争 , 一度做到中层军官职务 。 1949年10月 , 他接到了退伍令 , 军旅生涯宣告结束 。 那时的他 , 其实已经无路可去 , 台岛没有他的安排 , 大陆他又是敌属营列不能回去 , 可以落脚的唯有美国 。 而要到美国定居下来 , 唯一的方法也是申请入学 。 于是 , 经过一番努力 , 他得偿所愿 , 终得到密歇根大学接受 , 于1952年9月入学 , 读的是新闻学 。 因为英语不流利从事新闻业有障碍 , 不得已他只好改修中国历史 。

就这样 , 10多年后 , 半工半读中 , 在白天餐馆洗刷刷、晚上持书苦读的煎熬中 , 他终于拿到了博士学位 。 那时的他 , 已经近50岁了 。 这些历程 , 他后来的自传《黄河青山》都有详细的回忆 。 可以说 , 围绕他的一生 , 无论是国是家是个人 , 都是充满困苦的 。


谈黄仁宇:这位最知名华人史家,为何被辞退,几十年找不到工作?

谈黄仁宇:这位最知名华人史家 , 为何被辞退 , 几十年找不到工作?// //

来自网上的励志言论

很多年前 , 我打开《黄河青山》 , 最感慨的就是书中附录的黄家书桌图片——那真是“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硬功夫 。 可以说 , 为了迎头赶上 , 黄氏真的是学习非常刻苦 。

1967年 , 经过亦师亦友的余英时推荐 , 黄先生进入纽约州立大学纽普兹分校任教 , 生活渐趋稳定 , 但是十年后的1979 年的3月27日 , 他还是接到晴天霹雳一般的消息 , 被告知裁员 。

通过《黄河青山》 , 我们所知道的是 , 关于解聘 , 校方给的解释是“人事缩编所致” 。 这个理由 , 虽然黄本人不同意 , 但应该是最直接的理由 , 也差不多是唯一的理由 。 对美国当代中国学研究状况所有了解的朋友都知道 , 1949以后美国政商两界对大学汉学系投入大量资金 , 研究中国问题 , 直接动因是冷战需要 。 而到了1970年代 , 随着中美关系解冻 , 这种强意识形态的研究投入已经慢慢缩减 , 像黄先生所在的纽约州立大学纽普兹分校 , 就是个小学校 , 相当于我们的二三本 , 科系缩编迫在眉睫 , 像黄仁宇这样的中国史教授被解聘是势所必然 , 更何况他还不是“终身教授”——本来按惯例满十年可以自动成为 , 也不是什么名教授 。


谈黄仁宇:这位最知名华人史家,为何被辞退,几十年找不到工作?

谈黄仁宇:这位最知名华人史家 , 为何被辞退 , 几十年找不到工作?// //

1979年 , 在纽普兹家中 , 与外籍妻子格尔共同校正书稿

这一点 , 我们可以从很多他同时期的美国华人教授的自传 , 诸如李欧梵的《我的哈佛岁月》、张光直的《番薯人的故事》、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等书中得到印证 。 至于韩毓海先生在他那本乱侃的“奇书”《五百年来谁著史》中 , 说黄先生遭遇解职是因为他“说了毛主席的好话” , 则完全是没有根据的突发奇想 。

在被纽约州立大学纽普兹分校解聘之后 , 黄仁宇从此流离在美国汉学界的边缘 。

按理说 ,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 , 他完全可以“改换门庭” , 再到另一个大学教书 , 不至于要领低保过活 。 他没办法做到如此 , 也没有大学抛出橄榄枝 , 确实还有一层原因在于 , 他始终都是学界的小人物 , 著作其实也一直得不到承认 。


谈黄仁宇:这位最知名华人史家,为何被辞退,几十年找不到工作?

谈黄仁宇:这位最知名华人史家 , 为何被辞退 , 几十年找不到工作?// //

中年得子 , 事业困顿 , 迎难而上的黄仁宇

黄仁宇一生 , 著作等身 , 但是他确实没有过硬的学术著作可以在美国汉学界占有一席之地 , 甚至学术能力、研究水准、著作价值一直饱受怀疑 。 他在专业化的汉学界 , 头衔是明史专家 , 研究方向是明史 , 具体是明朝的财政税收制度 。 在这个研究领域 , 他虽然有过博士论文《明代的漕运》 , 但是唯一真正的“学术著作”只有《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 。 其余像后来让他在大陆声名大噪的《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等等 , 当时至今都没被认为是“学术” 。 这是美国的学术体制决定的 , 他的同行史景迁搞得东西和他差不多 , 但是大家都知道 , 史是偶然的例外 , 况且其名气在美那么大 , 黄氏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

问题还在于 , 黄先生毕竟是30岁才上美国大学 , 40岁左右才开始学历史 , 近50才进入汉学界之人 , 尽管很勤奋 , 终究论史学根基 , 还是比较薄弱 , 即便是后来出版有《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这样的“学术著述” , 黄氏的学问也依然受到质疑 。 无论是当时的西方汉学家 , 还是现在国内的明史研究圈 , 其实都对黄仁宇的明史研究不感冒 。 一般都认为 , 黄氏的书没有达到一定的学术高度 , 书中概念表述有问题 , 用词不够精确 , 史料各取所需 , 搞“六经注我” , 无论是角度、立场 , 还是结论、观点 , 都存在很大的瑕疵 。


谈黄仁宇:这位最知名华人史家,为何被辞退,几十年找不到工作?

谈黄仁宇:这位最知名华人史家 , 为何被辞退 , 几十年找不到工作?// //

在当下华人文史学界最具影响力的史学家余英时 , 1930年生于安徽潜山

所以 , 至始至终 , 黄先生都不曾有过一部有分量的著作 , 可以证明自己的学术水准和地位 。 比如 , 他的书屡屡受阻不能出版;比如1975年9月 , 他带着书稿拜会时任耶鲁大学的亚瑟·莱特 , 希望得到这位美国首席史学家的首肯时 , 尽管谈了三个小时 , 人家也还是看不上他 。

可以说 , 因为研究能力的不得承认 , 学术公信力的不足 , 也让黄先生在被解聘之后 , 再也难找到其他的门路了 。

当然还有一个状况 , 是他军人出身 , 性格执拗 , 不知变通 , 和当时美国汉学界“皇帝”费正清凶终隙末 , 让他从此载难以翻身 。 可以说 , 尽管费正清和黄先生的解雇没有直接关系 , 但是他和费的分道扬镳 , 实际上是使得他失去了最后也是最大的奥援 。 所以葛兆光先生会认为这是很大的因素 。


谈黄仁宇:这位最知名华人史家,为何被辞退,几十年找不到工作?

谈黄仁宇:这位最知名华人史家 , 为何被辞退 , 几十年找不到工作?// //

长期掌控美国汉学界话语权的学者费正清(1907-1991)

本来 , 费正清是很看重这位汉学研究的“外来户”的 。 1970年的夏天 , 当黄先生在余英时推荐下 , 初到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从事工作时 , 那个奇热的下午 , 费正清还亲自到黄的研究室 , 表示欢迎 , 让黄受宠若惊 , 说是“未行弟子礼 , 先作幕上宾” 。

此后的几个月 , 费正清也非常热心地帮助黄先生 , 甚至连英文写作这样的琐事都费心指导 。 黄有一篇文稿错拼十次 , 费用红笔纠正十次 , 且仔细论述原委 。 当黄先生提出准备要写一部有关明代财政的专书时 , 费给了他许多很有价值的建议 。 这些 , 都说明 , 费最初对黄颇有好感 , 对他的研究能力也有所认可 。

但黄军人出身 , 性格其实并不好相处 。 我自己 , 很多年前还听起过一位国内史学老教授谈到有关黄先生的一件逸闻 。 说是1980年代 , 黄先生曾回国 , 参加过一次国内的学术会议 , 他和黄有过接触 , 印象极差 。 认为黄耍大牌 , 说话行事还是不改“军痞”之态 , 比如动不动说粗话 , 比如大家座谈 , 他是直接“葛优躺”直接将脚伸到茶几的 , 大陆同行都对他侧目 , 基本都对他没啥好感 。


谈黄仁宇:这位最知名华人史家,为何被辞退,几十年找不到工作?

谈黄仁宇:这位最知名华人史家 , 为何被辞退 , 几十年找不到工作?// //

《万历十五年》:曾经不知多少人反复读此书 , 比如中学时的我

这些说法 , 大概也不难印证黄先生可能真是性情豪爽不拘小节 , 不大好相处吧 。 所以 , 也很快 , 他和费的“蜜月”期也只仅仅维持了几个月而已 , 不管是学术分歧也好 , 还是性格问题也好 , 费正清都对他比较失望 。 1970年冬 , 黄先生交稿 , 费的答复是 , “我已经用尽了所能‘给你的’劝告了” 。 后来 , 黄先生曾写信给费 , 但无只字回音 。

可以说 , 和费正清的不欢而散 , 让黄先生在美国汉学界失去了落脚的最后机会 。 数十年之后 , 黄先生回忆这段不愉快的经历时 , 还用“悲愤交加”来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情 , 至死不能释怀的 。 在他的回忆录里 , 他说“只想着要一吐怨气” 。


谈黄仁宇:这位最知名华人史家,为何被辞退,几十年找不到工作?

谈黄仁宇:这位最知名华人史家 , 为何被辞退 , 几十年找不到工作?// //

黄氏自传《黄河青山》扉页——黄河青山永恒 , 人生转瞬即老

好在生活多少还是仁慈的 , 在落职的不久 , 他的《万历十五年》就在大陆出版 , 一炮而红 , 威名至今余烈 , 在祖国封神了 。 “木有文章曾是病 , 虫多言语不能天” , 他的一生 , 真是传奇 , 乱世荒山中 , 可以牵出无数的话题来 , 一齐佐证历史与岁月的残酷 , 及深情 。

匆笔 , 闲谈 , 祝福大家新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