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仙人洞发现一万二千年前“玉斧”,破解殷商时代的一个谜团

如果要问 , 有什么东西是人类几千以来都一直喜爱的 , 那么玉石绝对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种 。 从考古专家们的发现来看 , 古人对玉的使用 , 早在殷商时期就已经十分流行 , 并且一直延续现在 , 算算时间恐怕已经超过了5000年 。


辽宁仙人洞发现一万二千年前“玉斧”,破解殷商时代的一个谜团

辽宁仙人洞发现一万二千年前“玉斧” , 破解殷商时代的一个谜团// //


辽宁仙人洞发现一万二千年前“玉斧”,破解殷商时代的一个谜团

辽宁仙人洞发现一万二千年前“玉斧” , 破解殷商时代的一个谜团// //

(本文所有图片 , 全部来自网络 , 感谢原作者 , 如侵犯您的权利 , 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 。 图片与内容无关 , 请勿对号入座)

但是 , 随着新遗迹的不断发现 , 考古专家们又将玉器的使用 , 提前到更早的石器时代 , 并还发现了一件迄今为止 , 最古老的玉器——距今1.2万年的“砍斫器”(玉斧) , 这件玉器究竟是用什么材质制作的(什么样的玉)呢?下面小编就来给您揭秘 。


辽宁仙人洞发现一万二千年前“玉斧”,破解殷商时代的一个谜团

辽宁仙人洞发现一万二千年前“玉斧” , 破解殷商时代的一个谜团// //

1981年夏末 , 辽宁省的考古专家们 , 在鞍山市的小孤山进行考察 。 因为根据民国和解放初留下的资料表明 , 这片区域早在石器时代 , 就有古人类活动 , 所以专家们此行的目的很明确 , 就是为了寻找古人类的生活遗迹 。

经过几天的翻山越岭 , 考古专家们在一处无名山坡上 , 发现一个隐蔽的洞口 , 而且都已经被泥土和灰烬填满了 。 出于职业上的敏感 , 考古专家们觉得 , 这洞穴应该是“有故事”的 。 经过几天的尝试发掘后 , 专家们确定这里果真是一处旧石器时代的遗址 , 于是就开始着手准备全面发掘 。


辽宁仙人洞发现一万二千年前“玉斧”,破解殷商时代的一个谜团

辽宁仙人洞发现一万二千年前“玉斧” , 破解殷商时代的一个谜团// //

随着清理工作的不断深入 , 在洞穴内出土的文物也越来越有价值 , 比如各种石器和骨制品 , 以及一些古人类的牙齿和骨头化石等等 , 而其中最让人感到惊奇的 , 却是一件玉器 。

当时 , 一位专家正清理洞穴内的灰烬 , 在用刷子扫土的时候 , 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硬东西 。 本来以为是石器 , 但拿起了借着手电光一看 , 没想到竟然是一块青色的玉石 , 有书本大小 , 约半斤多重 。

仔细观察 , 这件玉器一头有穿孔 , 为斧头造型 , 表面很粗糙 , 可以推断是经过打磨出来的 。 后来经过科学技术的鉴定 , 发现这件玉斧 , 距今已有1.2万年 。 所以 , 专家们就疑惑了 , 这里怎么可能会有玉器呢?


辽宁仙人洞发现一万二千年前“玉斧”,破解殷商时代的一个谜团

辽宁仙人洞发现一万二千年前“玉斧” , 破解殷商时代的一个谜团// //

在当时 , 学术界的专家普遍认为 , 玉器的制造和加工 , 大概起源在殷商时期 , 而至于说在石器时代的古人是否用玉 , 存在着极大争议的 。 因为 , 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后 , 才逐渐发现玉是一种特殊的矿石 , 不仅漂亮 , 而且夏不热 , 冬不寒 , 极其温润 , 之后 , 玉就逐渐成为一种礼器 , 或者美好事物 , 美好品德象征 , 如玉佩玉玺 , 抛砖引玉 , 君子如玉等等 , 故此 , “玉器”一定是文明的象征 。

但是在石器时代 , 人类还没有进入文明社会 , 怎么会用玉呢?眼前的玉石斧 , 这又该如何解释呢?后来 , 专家们在距离不远的岫岩县考察的时候 , 破解了这其中的“奥秘” 。


辽宁仙人洞发现一万二千年前“玉斧”,破解殷商时代的一个谜团

辽宁仙人洞发现一万二千年前“玉斧” , 破解殷商时代的一个谜团// //

岫岩县在鞍山市以南 , 小孤山以北 , 被称之为“中国玉都” , 因为这里玉石资源异常丰富 , 并且盛产岫玉 , 还是我国的四大名玉(新疆和田玉 , 陕西蓝田玉 , 河南独山玉 , 辽宁岫玉)之一 。

因此 , 距离岫岩县不远的小孤山原始社会的“居民” , 就可以获得丰富的玉石资源 。 另外 , 也许对当时的古人来说 , 他们并不知道这就是玉 , 甚至在他们眼里 , 这就是一块不一样的石头而已 , 因为觉得握持起来比较舒服 , 于是就打磨了一件斧头 。 但不管怎么说 , 这次的意外发现 , 将古人用玉的时间 , 提前到石器时代 , 这已经是确认无疑的了 。

如今 , 考古专家们当年发现的遗址 , 已经成了当地的著名旅游景点——仙人洞 , 如果读者有机会的话 , 也不妨去游览一番 , 看看几万年前的古人 , 是如何生活的 , 如何用玉的 , 或许还会带来一些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 。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 , 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