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历史夸大的“文景之治”


被历史夸大的“文景之治”

被历史夸大的“文景之治”// //

公元前180年 , 吕后领了盒饭 , 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等人联合一致 ,


被历史夸大的“文景之治”

被历史夸大的“文景之治”// //

迎立刘恒为帝 , 史称汉文帝 , 是为大汉王朝的新一任董事长 。

刘董半路出家当皇上 , 因其从藩王承帝统 , 威望自然不比前代皇帝 , 所以异常的谨小慎微 , 尤其面对实力雄厚的诸侯王和武力功臣时更是如此 。 对称病不朝 , 根本不屌自己的吴王刘濞;骄横不法 , 兵资充盈的淮南王刘长都格外放纵 。 史载“绛侯为丞相 , 朝罢趋出 , 意得甚 。 上礼之恭 , 常目送之 。 ”用咱的话说 , 这个皇帝不够强势 , 或者说太不强势了 。


被历史夸大的“文景之治”

被历史夸大的“文景之治”// //

国政上 , 只是继承和延续了高祖、惠帝 , 甚至是吕后时期的传统 , 任用武将为朝廷重臣 , 几乎没有创新和更张 。 据史书载:“孝文即位 , 躬修玄默 , 劝趣农桑 , 减省租赋 。 而将相皆旧功臣 , 少文多质 。 ”

对于文臣的使用则不注重才干 , 更没有建立必要的选拔和激励机制 。 盲目重用年长的老者 , 而忽视青年的新锐之士 , 比如丞相周勃 ,


被历史夸大的“文景之治”

被历史夸大的“文景之治”// //

为人敦厚但“不好文学”;太子太傅张相如 , 是“言事曾不能出口”的长者 。

由于刘董的性格使然 , 往往以一人之言就提拔或罢黜官员 , 形同儿戏 。 周勃有大功于汉朝 , 而且对朝廷一向忠心耿耿 , 当他辞相归乡后 , 有人告他欲行谋反 。 刘董居然就信了 , 下令逮捕周勃并送廷尉 。 对于汉室的社稷之臣 , 缺乏最起码的尊重和信任 , 反映出刘董的寡恩和少义 。


被历史夸大的“文景之治”

被历史夸大的“文景之治”// //

刘董对于触犯到自己切身利益的行为 , 多主张严刑峻法 , 甚至是超过法律之规定而判之;而对于自己的亲近 , 例如诸侯王啦 , 外戚啦 , 虽犯大罪 , 亦可放纵不裁 。 大臣张武收受贿赂被告发 , 文帝不仅没有斥责审讯 , 反而更加赏赐 , 极大地助长了官员的贪欲 。 刘濞长年称病不朝 , 刘董不仅不加追究 , 反而赐其权杖并准其不朝 , 为后来的吴楚七国之乱播下了祸根 。

刘董事长还有一个特点 , 那就是对于直言劝谏者多不喜欢 , 这点倒是和现在的社会风气一致 。 贾谊可谓是一个直言上谏的名仕 , 其谏言多能切中时弊 , 大多切实可行 , 是非常适合于当时的治国治民的良策 。


被历史夸大的“文景之治”

被历史夸大的“文景之治”// //

贾谊《治安策》中对当时汉朝所面临的问题 , 进行了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阐述并作了详尽的解答 。 此外 , 晁错亦上书文帝,“言削诸侯事及法可更定者 。 ”提醒董事长 , 必须得注意蕃王问题了 , 不然后患无穷 。 可惜!刘董对这些真知灼见 , 又没重视 , 甚至造成“书数十上 , 文帝不听”的尬聊局面 , 最终导致了七国之乱的发生 。

汉初 , 推行黄老无为而治 , 是没办法 , 当时经历秦末天下乱局后确实需要“与民休养“ 。 高祖、惠帝和吕后时期 , 出于统治的需要而推崇黄老无为思想 , 就是少管闲事、循规蹈矩 。 但到了文帝时 , 这个休息的进程应该已经结束或者即将结束了 , 这时应该在保证黄老无为为主导的前提下 , 适当鼓励其他思想的推行 , 比如儒家、法家 。


被历史夸大的“文景之治”

被历史夸大的“文景之治”// //

但是文帝期间依然充斥着浓厚的黄老无为氛围 , 在这种氛围之下 , 刘董事长就稀里糊涂的领完盒饭拜拜了 。 next!


被历史夸大的“文景之治”

被历史夸大的“文景之治”// //

老刘轻轻的走了 , 带着他的无为 。 小刘轻轻的来了 , 也带着他的无为 。


被历史夸大的“文景之治”

被历史夸大的“文景之治”// //

刘启即位之后 , 汉朝可以说在政治上、经济上和军事上都比较成熟了 。 汉王朝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休养生息 , 已呈现出了“海内殷富 , 兴于礼义”的可喜景象 。 开国时期的功勋老臣也相继领了盒饭 , 没领盒饭的也基本上退出了朝堂 , 旧的阻力越来越小 。 按道理说 , 小刘董事长景帝 , 这时完全可以甩开膀子好好干一场了 , 不求大展宏图来 , 好歹整出点儿动静 。 我甚至都不奢求一定对 , 只要整点儿事情出来 , 错了都不怕 , 错了赶紧改就行啊 。

可是 , 可是!这个小刘董事长自幼在黄老思想的熏陶和教育下长大 , 活活给养傻了 。 不思进取的思想甚浓 , 接过他老爹的传承继续无为 , 是个典型的无为皇帝和守城皇帝 , 甚至是平庸皇帝!


被历史夸大的“文景之治”

被历史夸大的“文景之治”// //

他的平庸 , 表现在对于好多问题不是看不见 , 而是看见了不知道如何解决 。 这点还不如学他老爹呢 , 看见了也装没看见 。

关于削藩问题 。 小刘董事长刚上台时 , 所有政事都遵从老爹以前的套路 , 继续纵容和宽宥 , 使得各地的藩王进一步扩充了势力 。 由于缺乏主见 , 在晁错的一再忽悠下 , 又转而开始推行削番政策 , 而且 , 选柿子先选硬的 , 第一个目标就对准了吴王刘濞 。


被历史夸大的“文景之治”

被历史夸大的“文景之治”// //

再谈谈吴王刘濞 , 在汉景帝也就是小刘董事长还是太子的时候 , 就因为下棋而引发引发争端 , 进而开始茬架并将吴王刘濞的儿子 , 而且还是太子给砍死了 。 事后文帝虽然气愤 , 但是也并没有严厉的处罚小刘董事长 。 这事儿 , 吴王刘濞本来就有怨恨 。 而今天 , 你小子又要削藩?而且还要拿我祭旗?想得美!


被历史夸大的“文景之治”

被历史夸大的“文景之治”// //

于是 , 在吴王刘濞的振臂高呼下 , 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七国之乱 , 势如破竹般杀将过来 , 还美其名曰“诛晁错、清君侧” 。 在这种情况下 , 小刘董事长竟然怕了 , 开始对动乱者妥协 , 诛杀了对他忠心耿耿的晁错 。 结果是显然的 , 叛乱并没有平息 , 最终还是依靠周亚夫


被历史夸大的“文景之治”

被历史夸大的“文景之治”// //

的超常发挥才击败了叛军 , 平息了七国之乱 , 维护了汉朝的统治 。

景帝的平庸 , 还表现在政治手腕上 , 他是一个不称职的董事长 , 更是一个不称职的裁判 。 好的皇帝要把持朝政 , 还要保持各方势力的平衡 , 而小刘董事长却表现出偏袒所爱、轻信谗言和错杀忠良 , 给大汉王朝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


被历史夸大的“文景之治”

被历史夸大的“文景之治”// //

还好 , 人家生了个牛逼的儿子汉武帝刘彻 , 再要遇上个坑爹的儿子 , 大汉几百年的历史估计就该提前终结了 。


被历史夸大的“文景之治”

被历史夸大的“文景之治”// //

这就是被历史吹上天的“文景之治” , 你说 , 是不是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