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5年前的今天忽必烈逝世,文治武功屡创第一,朱元璋称赞有加

【1294年2月18日忽必烈逝世】

撰文/赵立波

18岁那年忽必烈的父亲托雷离世 , 丧父之痛让忽必烈迅速成熟起来 , 在复杂的草原内部锤炼了他的意志和应变能力 。 “及长 , 仁明英睿 , 事太后至 , 尤善抚下” 。 【1】犹如战场的雄鹰一般 , 忽必烈继承了祖父辈们的最大长项 , 应了俗话“龙生龙 , 凤生凤 , 老鼠生儿会打洞”的质朴哲学 。 除了战场上的勇武外 , 忽必烈与其他蒙古后裔不同的是 , 他更善于学习 , 并能跳跃出蒙古人的思维 , 形成了性格豁达 , 目光长远的见识 。 他热衷汉族优秀皇帝们的往事 , 尤其是喜欢听李世民在成就大业时选拔四方人才 , 讲论治道终成大业的事迹 。


725年前的今天忽必烈逝世,文治武功屡创第一,朱元璋称赞有加

725年前的今天忽必烈逝世 , 文治武功屡创第一 , 朱元璋称赞有加// //

三十岁那年 , 忽必烈眼观天下 , 目睹他的先辈所采用的蒙古落后方式已经出现多重危机 。 为此他“思大有为于天下” , 经常“延藩府旧臣及四方文学之士 , 问以治通 。 ”【2】其兄蒙哥汗即位后 , 忽必烈迅速得到重用 , 让其领漠南蒙古及汉地民户 , 开府于漠南金莲川 。 于是 , 金莲川幕府成了当时人才汇集的地方 , 一大批学者、名士、宰辅之器、将相之材 , 都被忽必烈收纳账下 , 成就了此后大元的软实力基础 。 一、战功赫赫 , 忽必烈成了自成吉思汗后蒙古最善战的战神 , 其战绩直逼祖父 。

1252年 , 蒙哥汗命令忽必烈远征大理 , 这是忽必烈总领漠南后承担的第一项重大军事活动 。 远征大理 , 从西南包抄夹攻南宋控制的长江中游 , 遂成为经略南宋战略计划的一部分 , 而且是与征服吐蕃相辅相成的部分 , 可知这次出兵大理的战略意义非同寻常 。 另外雄踞西南三百余年的段氏大理国 , 此时国势衰微 , 给了蒙古军发动远征的契机 。 在出征的当晚 , 忽必烈与部下宴饮 , 他的参谋姚枢给他将宋太祖派遣曹斌攻取南唐不杀一人的故事 。 第二天清晨赶路时 , 忽必烈兴奋地在马鞍上向着姚枢喊:“汝昨晚言曹彬不杀者 , 吾能为之 , 吾能为之!”【3】


725年前的今天忽必烈逝世,文治武功屡创第一,朱元璋称赞有加

725年前的今天忽必烈逝世 , 文治武功屡创第一 , 朱元璋称赞有加// //

这次远征 , 忽必烈率领十万浩荡军队 , 按照蒙哥汗的指示 , 全军军事由速不台子、大将军兀良合台节制 。 【4】经过长达半年之久的艰苦行军 , 这支庞大的队伍才浩荡开到大理城下 。 派入城中的使者被杀 , 忽必烈由此大怒 , 要改变初衷想要屠城报复 。 侍从姚枢和刘秉忠劝谏说:“杀使者的人是大理国主 , 不是百姓的罪过 。 ”忽必烈接受了他们的意见 , 特免杀掠【5】忽必烈的军队犹如一股汹涌的潮水迅速漫延过整个大理国 , 战争的进展异乎寻常的顺利 , 至此大理国被蒙古全面征服收入囊中 。 忽必烈远征大理的成功 , 不光使疆域向西南扩展了一大块 , 也完成了对南宋的战略性迂回包抄 , 打开了向南亚、东南亚扩展的通道 。 由于长途行军 , 此次远征损失较大 , 除了士兵外 , “亡失马 , 凡四十万匹” 。 在归途时 , 忽必烈给蒙哥汗奏报:“沿途没有食物 , 行军极难 , 若蒙颁降圣旨 , 我们就到合剌章地区去 。 ”【6】忽必烈对这次远征的艰难和功业非常难忘 , 到了1304年时 , 元廷还命令在忽必烈成就登临俯视大理城中激战的点苍山崖上镌刻“平云南碑” , 以此纪念忽必烈远征大理的功业 。 【7】


725年前的今天忽必烈逝世,文治武功屡创第一,朱元璋称赞有加

725年前的今天忽必烈逝世 , 文治武功屡创第一 , 朱元璋称赞有加// //

二、攻打南宋成了忽必烈角逐大汗位的最大优势 , 由此奠定大元帝国的最初雏形 。

1258年的二月春寒陡峭 , 蒙哥汗决定渡过黄河 , 拉开了亲征南宋的序幕 , 至此曾经繁花似锦的大宋王朝彻底被推进悬崖边上 。 双方激烈战争持续一年之久 , 蒙哥汗对南宋的侵略遭到重创 , 停止了对钓鱼城的进攻 , 转而向南攻打重庆 , 在转移营地途中 , 蒙哥汗猝然死亡 , 由此全面开启了忽必烈的时代 。 忽必烈收到蒙哥汗猝死信息时他正在进行渡江 , 有人建议立即北归谋取大位 , 忽必烈此刻表现出超高的定力水平:“吾奉命南来 , 岂可无功遽返?”【8】在汗位出现空缺之际 , 忽必烈的决定无疑是最明智的 。 原因是蒙古人最尊敬的就是战场上的英雄 , 而这也成为他角逐汗位的最大资本 。 此后忽必烈在与南宋激战数次未能破城后 , 接受双方议和 。 不久忽必烈与其弟弟阿里不哥分别在开平、和林先后自立为大汗 。 由此导致了双方四年之久的大内战 , 最终以忽必烈全胜而告终 。


725年前的今天忽必烈逝世,文治武功屡创第一,朱元璋称赞有加

725年前的今天忽必烈逝世 , 文治武功屡创第一 , 朱元璋称赞有加// //

此后忽必烈于1264年迁都燕京(北京) , 并在此处设置政府机构 , 由此将蒙古草原迁移到中原地区 , 开始了进一步统一战争 。 此前忽必烈率军征服了吐蕃(西藏)、大理 , 在1271年建立“大元” , “盖取《易经》乾元之意也 。 ”【9】由此开启了全力灭亡宋朝的时间表 。 并于1276年攻陷南宋首都临安 , 三年后南宋灭亡 , 元朝最终统一全国 。 忽必烈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 , 除了蒙古战力具有优势外 , 更多的是忽必烈具有政治眼光和善于选用汉族人才有着重要关系 。 蒙古军队入主中原时大肆掠夺屠杀 , 认为“这样做是适合于他们的生产、畜牧的 , 大片无人居住的地带是畜牧的主要条件 。 ”【10】大臣别迭曾向成吉思汗建议说:“汉人无补于国 , 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 。 ”此后儒学出身的耶律楚材向成吉思汗强烈建议中原之民可以为蒙古军队提供钱粮币帛 , 这才保住了中原人口 。 忽必烈在1275年的诏书中说:“夫争国家者 , 取其土地人民而已 , 虽的其地而无民 , 其谁与居 。 今欲保守新附城壁 , 使百姓安业力农 。 ”【11】正是吸纳了如此重要的观点 , 才保住华夏文明的持续发展 。


725年前的今天忽必烈逝世,文治武功屡创第一,朱元璋称赞有加

725年前的今天忽必烈逝世 , 文治武功屡创第一 , 朱元璋称赞有加// //

三、忽必烈历史名片上的多个“第一” , 让他缔造了大元软实力 。

纵观忽必烈四十余年的政治生涯 , 不难发现 , 作为成吉思汗继承者和大元的缔造者 , 其一生的功业主要建设至少可以概括三个“第一” 。 少数民族君主统一和治理南北的第一人;创立并实施“内蒙外汉”二元模式 , 多民族统一国家发展的推动者 , 第三者是忽必烈对13、14世界的中国及亚洲积极历史作用的集中体现 , 甚至是他可以与唐宗宋祖、忽必烈媲美的君主 。

五千年的历史中 , 统一中国南北汉族的皇帝很多 , 但是少数民族皇帝统一南北的却非常少 。 忽必烈成功结束了中国三百余年的分裂割据和南北对峙 , 完成了新的大一统 。 这正是魏孝文帝、耶律阿保机、海陵王、成吉思汗等人未做到的 , 这也是他超越其他几人的地方 。 “古之一统 , 皆名浮于实” , 而忽必烈的大一统“实协于名 。 ”做到了“六合通风 , 九州共贯”【12】


725年前的今天忽必烈逝世,文治武功屡创第一,朱元璋称赞有加

725年前的今天忽必烈逝世 , 文治武功屡创第一 , 朱元璋称赞有加// //

在治理上 , 他善于选用人才 , 颇有察纳雅言的风度 。 他深知“人才乃治之本”和“天下治乱系于用人”的道理 。 为了招揽人才“举遗逸以求隐迹之士 , 擢茂异以待非常之人 。 ”深知为了请杨恭懿三次才请出来 。 作为忽必烈身边重要谋士刘秉忠 , “燕闲顾问 , 辙推荐人物可备器使者 , 凡所甄拔 , 后悉为名臣 。 ”【13】公元一二四七年 , 忽必烈接受了张德辉的推荐 , 一下延聘二十余名儒家学者作为顾问 , 三年后 , 忽必烈越来越觉得治理国家离不开这些人 , 于是加大了对儒学选用的力度 , “举天下名士百余人 , 帝从之 , 皆诏用 , 待以不次 。 ”【14】


725年前的今天忽必烈逝世,文治武功屡创第一,朱元璋称赞有加

725年前的今天忽必烈逝世 , 文治武功屡创第一 , 朱元璋称赞有加// //

在忽必烈的带动下 , 大元建国之初 , 人才济济 , 加之忽必烈个人风度较为豁达 , 能够包容许多不同意见 , 一时之间 , 元朝的软实力日趋强大 。 此外忽必烈还体现了“礼高年” , “访老成” , 表现出对人才的珍惜和重视 。 “鸣每以敢言被上知 , 尝入内 , 值大风雪 , 帝谓御史大夫塔察儿曰:‘高学士年老 , 后有大政 , 就问可也 。 ’赐太官酒肉慰劳之 , 其见敬礼如此 。 ”【15】如果遇到知识分子 , 忽必烈更是给予礼遇“世祖尝燕处 , 望见昶 , 辄敛容曰:‘李秀才至矣’ 。 其见敬礼如此 。 ”【16】一位老儒生告老还乡后 , 忽必烈“特敕中书 , 凡有大事 , 即其家访问 。 ”甚至经常为不能很早识别贤良感到懊悔 。

四、朱元璋全面继承了元朝遗留下的版图 , 对元朝皇帝称赞有加 。

公元1367年 , 朱元璋命令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 , 率军25万 , 北进中原 。


725年前的今天忽必烈逝世,文治武功屡创第一,朱元璋称赞有加

725年前的今天忽必烈逝世 , 文治武功屡创第一 , 朱元璋称赞有加// //

在这次重要的北伐中发布《谕中原檄》的文告中首次提出“驱逐胡虏 , 恢复中华 , 立纲陈纪 , 救济斯民”的口号 。 一时之间 , 大明的军队势如破竹 , 气势汹汹北上 , 如同一把大扫帚一般扫荡曾经不可一世的蒙古骑兵 。 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是 , 比如在推翻元朝之际 , 中原汉人皆欢欣鼓舞 , 强烈要求朱元璋彻底清算元朝罪恶 , 惩办那些欺压百姓的元朝官员 。 朱元璋却没有这样做 。 在进军大都之时 , 他要求不得危害元朝皇亲贵族:“元之宗戚 , 咸俾保全 。 ”并明确拒绝大臣要求在南京举行“献俘”典礼 , 认为这是对前皇子的侮辱 , 他说:“虽古有献俘之礼 , 不忍加之 。 ”对元朝贵族一概尊礼 , 奉给他们很高的爵位 。 在大臣纷纷呈上“捷奏”之章 , 批判忽必烈时 , 朱元璋认为这样不合适:“元主中国百年 , 朕与卿等父母皆赖其生养 , 奈何为此浮薄之言?亟改之”【17】

甚至朱元璋承认蒙古人的统治曾经是“正统” , 而他是这一正统的合法继承者 。 对此 , 他这样说:“惟我中国人民之君 , 自宋运告终 , 帝命真人于沙漠 , 入中国为天下主 , 其君父子及孙百有余年 , 今运亦终 。 ”他数次强调元朝虽然官吏多有鱼肉百姓 , 但是统治秩序比较好:“如予父母生于元初定天下之时 , 彼时法度严明 , 使愚顽畏威怀德 , 强不凌弱 , 众不暴寡 , 在民则父父子子夫夫妇妇 , 各安其生 , 惠莫大焉 。 ”最后朱元璋说“朕本农家 , 乐生于有元之世 。 ”这句话可以作另外一番解读 , 大元给朱元璋留下了赫赫版图 , “北越阴山 , 西极流沙 , 东尽辽左 , 南越海表 。 ”【18】而这些都是忽必烈的全部遗产 , 从而衍生出一个崭新的大明王朝 , 从这点上来看 , 这份家业和大礼包对于朱元璋来说实在是太大了 。

注释:

【1】:《元史、世祖本纪》一 。

【2】:《元史》 , 卷三 , 《世祖本纪》一 。

【3】:《元文类》卷六十《中书左丞姚公神道碑》 。

【4】:《元史》卷一百二十一《速不台传》 。

【5】:《元文类》卷五十八 。

【6】:《史集》余大钧、周建奇译本 , 第二卷 , 第265页 , 商务印书馆1985年 。

【7】:《雪楼集》卷五《平云南碑》 。

【8】:《元史、世祖本纪》一 。

【9】:《元史》卷四《世祖纪一》 , 卷七《世祖纪四》 。

【10】: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100页 。

【11】:《元史、世祖本纪》 。

【12】:《至正集》卷三十五《大一统志序》 。

【13】:《元史》 , 卷一百五十七 , 《刘秉忠列传》 。

【14】《元史》 , 卷一百五十九 , 《商挺列传》 。

【15】《元史》 , 卷一百六十 , 《高鸣列传》 。

【16】《元史》 , 卷一百六十 , 《李昶列传》 。

【17】《明太祖实录》卷三十 。

【18】《元史》卷58《地里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