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矿仪式的多重意蕴(环球走笔)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封矿仪式的多重意蕴(环球走笔)

2018年岁末 , 德国最后一座硬煤矿——位于北威州鲁尔区的普罗斯普—汉尼尔矿井 , 在采掘出最后一块煤后宣布关闭 。

这座煤矿的关闭吸引了大量媒体的目光 , 尽管这并不意味着德国采煤业的终结 , 德国目前仍是全球最大的褐煤开采国之一 。 封矿仪式规格颇高: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亲自出席 。

是什么原因 , 让德国和欧盟领导人来到这座老矿井呢?答案可能与一个单词有关:Kumpel 。 它是矿工的行话 , 用来形容在危险的矿井下可以依靠信任的人 , 或许可以译为“矿工兄弟” 。

“在煤矿中 , 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亲密无间地合作 。 对于他们来说 , 国籍、出生地或宗教信仰并不那么重要 , 重要的只有一个 , 那就是:‘你对我来说 , 是不是一个靠得住的人’ 。 ”在封矿仪式上 , 北威州州长、矿工后代拉舍特的一番话 , 昭示出德国煤矿业不仅奠定了德国工业强国的基础 , 还成为这里移民和族群融合的象征 。

在德国现代经济发展史上 , “客籍工人”是一个避不开的名词 。 鲁尔区工业博物馆里 , 一张1880年的照片显示 , 当时就有大量波兰矿工在德国工作 。 更大规模的外籍劳工潮始自二战后 , 为缓解劳动力短缺 , 联邦德国1955年与意大利签署第一份招工协议 , 来自意大利南部的农民加入了鲁尔区的矿工大军 。 此后 , 联邦德国又和希腊、西班牙、土耳其、葡萄牙和南斯拉夫等国签署了类似协议 。 从矿井到农场、从建筑工地到餐馆酒店……德国的各行各业都活跃着客籍工人忙碌的身影 。

1964年 , 葡萄牙木匠阿曼多·罗格里格斯抵达科隆火车站 。 他是第100万名客籍工人 , 当地人以鲜花和军乐队表示欢迎 , 还送给他一辆摩托车作为奖励 。 这辆摩托车 , 如今收藏于德国战后历史博物馆 , 与数十件矿工作业服一同陈列在“客籍工人”展示区 。

据统计 , 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 , 先后有1400万客籍工人来德工作 , 其中有超过200万工人最终定居德国 , 融入当地 。 尽管工人们融入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 但无论是“矿工兄弟”文化 , 抑或是博物馆的历史陈列 , 都表明德国社会对信任与合作的认同 , 对外来移民贡献的肯定 , 这是德国战后经济腾飞的秘诀之一 。

甚至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 也与这些井下协作的各国矿工息息相关 。 上世纪50年代为整合德、法等国工业成立的欧洲煤钢共同体 , 正是欧盟的前身 。

如今 , 当英国“脱欧”、难民问题等不确定性因素盘旋在欧洲上空时 , 这种以信任、合作为代表的“矿工兄弟”文化 , 不仅对危险的井下工作至关重要 , 对欧洲社会凝聚共识、共同前进同样弥足珍贵 。

正因为此 , 隆重纪念普罗斯普—汉尼尔矿井的关闭 , 承载的不仅是对历史经验的继承 , 更有对欧洲未来的期许 。

《 人民日报 》( 2019年02月19日 1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