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石达开的这封信已经说明一切,曾国藩反还是不反还用纠结吗?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时 , 晚清唯有曾国藩领导的湘军能与之抗衡 。 曾国藩手握重兵 , 完全拥有自立的条件 , 就连慈禧太后对曾国藩的态度都是:既加以利用又严防其生变 。 历史已经说明 , 曾国藩是晚清功臣 , 不但没有拥兵自重 , 在平定太平天国后还顺应朝廷要求裁撤了湘军 。 后世多感叹曾国藩面对的是羸弱不堪、摇摇欲坠的大清 , 他为什么不起兵 。 其实当年写给石达开的这封劝降信已经说明一切 , 曾国藩反还是不反不用纠结了!


写给石达开的这封信已经说明一切,曾国藩反还是不反还用纠结吗?

写给石达开的这封信已经说明一切 , 曾国藩反还是不反还用纠结吗?// //

要说太平天国众多将领中 , 哪些能让曾国藩刻骨铭心?一个当属忠王李秀成 。 三河之战 , 李秀成大胜 , 令曾国藩不仅痛失爱将李续宾 , 胞弟曾国华也力战身亡 , 他悲痛难忍 , 好几天食不下咽;另一个就是翼王石达开 。 石达开把曾国藩苦心经营多年的湘军水师杀得片甲不留 , 曾国藩本人也一度被逼得投河自尽 。 曾国藩遇到了石达开 , 真可谓棋逢对手 , 惺惺相惜 。 这一年 , 因天京事变 , 心灰意冷的石达开率领老万营5万人马出走四川 。 曾国藩听闻 , 决定招降石达开 。


写给石达开的这封信已经说明一切,曾国藩反还是不反还用纠结吗?

写给石达开的这封信已经说明一切 , 曾国藩反还是不反还用纠结吗?// //

这一日 , 石达开正在行军途中 , 忽然前军探子来报:清将曾国藩送来一封书信 。 石达开将信拆开阅览 。 这是曾国藩的劝降信 , 信的开头无非是对石达开的赞颂和欣赏 。 话锋一转 , “历朝开创 , 皆君臣一德 , 以图大事 。 乃事功未竟 , 杀戮相仍 , 君王以苟安延旦夕 , 贵胄以私愤忌功臣 。 以建大功 , 行大志 , 如将军者 , 且不安其身 , 此则将军所知矣 。 ”

“寻将军去就之故 , 则以恃才智而昧时机;遂至沉迷猖獗 , 而有今日耳 。 国朝七叶相传 , 号为正统;深仁厚泽 , 礼士尊贤 , 如将军者 , 一登庙堂之上 , 方过冀北而群马皆空 。 英雄世用 , 只求建白 , 将军宁不知作退一步想耶?彼秀全以草茅下士 , 铤而走险 , 穷蹙一隅 , 行将焉往?将军穷而他徙 , 倘再不得志 , 甚非吾所敢言也 。 弟忝主军戎 , 实专征伐 , 将军或失志迷途 , 或回开觉岸 , 实在今日 , 唯将军图之 。 ”


写给石达开的这封信已经说明一切,曾国藩反还是不反还用纠结吗?

写给石达开的这封信已经说明一切 , 曾国藩反还是不反还用纠结吗?// //

曾国藩这封书信 , 可以说写到了石达开心里去了 。 天京事变 , 东王全家被杀 , 天王洪秀全偏偏徇私情 , 罔顾法度 , 对行凶者不但不予追究 , 反倒受人唆使疑心起石达开来 。 石达开出走四川一则心灰意冷 , 二则是避祸 。 曾国藩信中说道 , 开创一个新朝代 , 君臣一心方可成事 , 现在功业还没成 , 反倒杀害良将 , 君王贵胄为了一己私欲 , 寻欢作乐 , 嫉贤妒能 , 不思进取 。 你石达开空怀一身抱负和本领 , 在太平天国里是难以得到施展的 。


写给石达开的这封信已经说明一切,曾国藩反还是不反还用纠结吗?

写给石达开的这封信已经说明一切 , 曾国藩反还是不反还用纠结吗?// //

不得不说 , 曾国藩看人看得相当准 , 对石达开这个老对手更是看得透彻 。 上兵伐谋 , 攻心为上 , 曾国藩的这封信在切中了石达开内心要害得失的同时 , 也充分暴露了他不会拥兵自重、起兵谋反清廷的真实心理 。 他在信中自称清朝才是“正统” , 朝廷“深仁厚泽 , 礼士尊贤” , 石达开这样的人才 , 只有在“庙堂”才能得到重用 , 只有在“庙堂”个人才华才能得到施展 。 反观之 , 洪秀全不过是“草茅下士” , 跟了这样的人怎么能图大事?


写给石达开的这封信已经说明一切,曾国藩反还是不反还用纠结吗?

写给石达开的这封信已经说明一切 , 曾国藩反还是不反还用纠结吗?//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这是诸如曾国藩等人孜孜以求的人生理想和信仰 。 “登科及第、拜相封侯、荫蔽子孙” , 这才是曾国藩想要的正道 。 谋逆江山 , 乱臣贼子 , 将被世人唾骂 , 遗臭千古 , 子孙后代也会背负骂名 , 永世抬不起头来 。 所以 , 作为大清臣民的曾国藩 , 维护处于“正统”地位的清朝利益 , 干系着曾国藩一生一世乃至千世万世的荣辱 , 维系着曾氏家族和曾氏子孙的名声 。 这封写给石达开的劝降信已经说明一切 , 曾国藩反还是不反还用纠结吗?